劉俏:註冊製改革可破上市公司殼價值⏩,消除資本市場尋租空間

067a6869f5d84cce892a49e61bd00c34.jpg

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劉俏 受訪者供圖

2月8日,*ST凱樂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月15日終止上市暨摘牌🤽🏽‍♀️,這是今年資本市場的首單退市,也是今年首個“1元退市股”🙌🏼。隨著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製改革正式啟動,企業IPO常態化的同時,退市也將常態化,中國資本市場正向著“有進有出🦏、良性循環”的格局邁進。

該如何看待此次註冊製改革的意義?改革呈現哪些特點🎿?其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生態又有何影響?

近日🤽🏼‍♂️🔻,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采訪時表示🤵🏿‍♀️,稀缺性與能帶來的好處讓中國上市公司具有了非常昂貴的“殼”價值,也使得資本市場充滿著大量的尋租動機和行為👩🏿‍🦳。註冊製改革可以消除資本市場的尋租空間👨‍🏫,讓資本市場能夠回歸其基本功能。在註冊製改革推動下🏑,各板塊定位將逐漸清晰,褪去“殼”價值後的上市公司也將迎來退市常態化🧖🏽‍♂️。

劉俏指出,註冊製改革並不會馬上帶來上市公司數量的攀升,但會加速上市企業的分層🍵,篩選出優秀企業。未來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對IPO企業的估值會更趨於合理,這對於提升資本市場效率、更好引導資源配置、更好發揮價格發現功能都是有好處的🐲。他期待中國資本市場能提供創新創業動力和激勵機製,推動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得到發展。

以下為略經編輯的采訪實錄:

澎湃新聞👨‍👩‍👦‍👦:從歷史沿革看,中國資本市場經歷了從審批製到核準製再到註冊製的演變🕵️,在您看來🧑‍🎤🚵🏿,為什麽要全面推行註冊製?註冊製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最大意義是什麽?

劉俏🪖: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資本市場重啟以來,要采用什麽樣的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這些問題一直都在探索。大家很早就意識到了中國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問題在於上市製度,從“額度管理”與“指標管理”的審批製,到“通道製”與“保薦製”的核準製🔫🫶🏻,這些都是為了資本市場規範發展而做出的製度安排。

然而🤾🏻‍♂️,既有上市製度的弊端也在發展中逐漸顯現🍇:一方面企業上市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非常困難,上市公司具有稀缺性🌻;另一方面🕘,我國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還存在很多規範缺位,所以上市能帶來很多好處(private benefit)。這兩個條件合在一起,使得上市公司具有了非常昂貴的“殼”價值。

“殼”價值的存在使得上市公司定價是扭曲的😋,同時也使得資本市場充滿著大量的尋租動機和行為✳️🦯。最終後果是企業管理目標不一定是為了價值最大化🍁,而是為了把“殼”保住👨🏼‍✈️🐥,攫取擁有“殼”所能帶來的好處。反映出資本市場上市製度本身人為製造扭曲的定價維度,使得資本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

要消除資本市場的尋租空間🧒🏿,讓資本市場能夠回歸其基本功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改革上市製度,實行註冊製。註冊製實施後,上市公司這個“殼”的價值會慢慢降低,直到趨近於零🧕🏽,退市難度也會相應下降🕖,有進有出的市場生態能夠形成,市場機製能夠發揮更大作用。這可能是註冊製對中國資本市場未來作用最重要的底層邏輯🫸🏼。

澎湃新聞🌽:為什麽選在當下的時間點推進全面註冊製改革?

劉俏:對中國資本市場而言🧎‍♀️,註冊製並不是一個新事物,對於它的研究⛸、探索至少從20年前就開始了。而註冊製真正進入實際操作階段是從2015年《證券法》修訂草案第一次審議開始的,當時就提出了確立股票發行註冊法律製度。2018年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宣布將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製,2019年科創板開板。2020年新《證券法》開始實施⚽️,明確了未來整個中國股票發行製度將會向註冊製轉型👸🏼。同年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製相關政策發布,隨後在深交所受理創業板在審企業IPO等的申請👱🏼‍♂️。2021年北交所開市並試點註冊製。

註冊製改革可謂是中國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舉措,通過過去4年的摸索試點🚵🏼、總結經驗,最終上升為一個全局性的製度改革👩🏻‍🌾,這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我認為,中國資本市場要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進行全面註冊製改革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澎湃新聞:當前註冊製改革呈現哪些特點?

劉俏🏥:此次註冊製改革有幾個特別明顯的特點,比如全面性🤾‍♂️、一致性🛒、包容性等💆🏻。

首先💆🏿‍♂️,改革將不僅包括此前試點的科創板、創業板與北交所,同時也囊括了滬深主板👨🏽‍🦳👷🏼‍♀️、新三板等,對當前資本市場實現了全覆蓋🎆,體現了此次改革的全面性🕵🏿‍♀️。

其次🦦,改革特別強調統一規章,相比於此前不同板塊試點過程中存在細微差別📕,此次註冊製改革由證監會統一發布規章和製度,基本的監管框架和實施流程會實現統一,體現了改革的一致性🧘🏼‍♀️。

再者,改革取消了一些企業上市的硬指標🙅🏻‍♀️,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可以在資本市場上找到適合的發展板塊🧎🏻‍➡️,使得整個資本市場更具有包容性🐪,讓企業對上市過程更具有可預期性。

澎湃新聞:您認為註冊製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裏👤?您最關註哪些問題?

劉俏:在全面推行註冊製改革的過程中👩‍❤️‍👩,我認為將不同板塊的職能定位明確下來是非常有必要的🗼,當前對於各個板塊的描述、界定還偏模糊🧔🏼‍♂️。當股票發行上市的權責下沉到交易所,各板、各交易所之間肯定會出現競爭關系🧑🏻‍🦼,是否會有清晰的邊界和製度設計目前還在實踐摸索中,同時也要特別註意觀察,市場理解的板塊定位於監管層面的定位是否完全一致,避免同質性競爭。

註冊製改革的最大出發點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那麽上市公司能否實現退市常態化也是需要關註的重點。因為上市公司具有“殼”價值🦻🏻,上市之後退不下來的情況時有發生🖌,地方政府🧛🏽‍♀️、大股東等都會盡力保住上市公司這個“殼”👩🏻‍🌾🏌🏻。實施全面註冊製改革會讓“殼”價值逐漸減少,這樣資本市場的退市企業數量就會增加,也會使得市場篩選優質的上市公司形成閉環。

澎湃新聞:該怎麽理解您剛提到的常態化退市🧑🏽‍🔬?註冊製改革會改變中國上市企業的當前生態麽?

劉俏:從上市製度比較上講➔,1980-2018年間🤵🏻‍♀️,美國所有的市場🚿🍮,包括旅遊交易所、納斯達克、區域性交易市場所有上市企業的數量是2.6萬家🍤🚴🏿‍♀️,同時這段時間退市的企業是1.4萬家,是大量的存量調整優化的過程。強製退市的企業占的比重非常低,不到5%。大量企業是通過並購重組,或者自動選擇退市、私有化這種方式🧍‍♂️。

這樣一種上市和退市製度的結合,使資本市場有一種生生不息的能力⛽️,不斷有新的企業上市。大浪淘沙之後🛫,一些優質的企業能夠留下來,最終投資者在這個過程中,根據投資偏好和對風險忍受程度,選擇合理企業投資,最後能獲得一個比較合理的回報🙍🏻。

對比中美資本市場的IPO數量與退市企業數量會發現明顯的不同🫡,中國A股超過5000家企業,至今退市企業也只有200多家🧛🏿。盡管我國並不會像美國一樣出現很高的企業退市比例,但可以預見註冊製改革下企業退市將逐步常態化🤸🏿‍♂️🛁。

此外🙍🏻‍♀️,我認為中國資本市場中的企業會逐漸分層🎂,這也符合未來資本市場改革的基本方向,會成為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隨著行政層面的影響減少👨🏻‍🚀,信息披露逐漸規範👨‍👧‍👦,一批好企業會脫穎而出🈁🧑🏼‍🚒,不僅能給投資者帶來很好的回報,也能經受住各種因素沖擊而保持相對穩定的市場估值🗼🤵🏻‍♀️,股價不會劇烈震蕩👩🏽‍⚕️,對股市起到穩定器作用。

看一個資本市場好不好🛝,主要看是否有一批具有“抗跌性”的企業🙇🏻‍♀️,在熊市表現依然很穩定的企業🧝。分化出來的優秀企業,最終體現在整個資本市場的估值邏輯體系之中,可以形成有效的價格來引導資源有效配置,讓資本市場充滿活力。

澎湃新聞:上市條件方面,全面註冊製取消了部分硬性指標👨‍🦲,這是否會大幅提升IPO企業數量?

劉俏:我覺得註冊製改革不會馬上帶來上市公司數量的攀升🧖🏼,而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方面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註冊製就是上市放水了,就可以渾水摸魚了🛁,這是完全錯誤的理解。

全面註冊製改革是為了更好地讓那些有發展潛力🖐🏿🧜‍♂️、自身基本面比較出色的企業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上市,用市場化機製衡量,中國好企業的數量🎁、風險等不會有明顯變化🧑。速度加快𓀝、效率提升並不意味著會降低質量,我認為企業渾水摸魚上市的難度也變得更大了一些🚴🏼。

註冊製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交易所在審核過程中的方法會發生變化,比如關註焦點會發生變化,是否滿足上市條件和發行條件🙆‍♀️,通過信息披露和問詢將IPO的整個流程變得更透明、更可預期🧑🏻‍🦳。

此外🫱🏻,對上市企業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更多是要求企業提供真實的信息、符合上市發行條件等基本要求🫚,至於對估值、對上市之後的價格表現🙇、對企業基本面等,更多由投資人進行判斷👩🏽‍🎨。跟風炒作這種投資理念或會慢慢改善👩🏽‍✈️,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的比重會上升,機構直接也有競爭,也會有分化,這也是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應該有的樣子👏🏼。

澎湃新聞🧜🏿‍♂️:您覺得未來中國資本市場能容納多少上市公司🦔?

劉俏:資本市場上能容納多少上市公司,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關鍵要看有多少公司是好的上市公司,有多少是符合現行發行上市條件的👨🏿‍🎨,有多少是經得起二級市場檢驗的企業。

我國有1.6億市場主體,各類企業超過4000萬家,而當前A股上市公司剛超過5000家🍫,這個數量是多是少並不好評判,但可以肯定的是這5000家企業中真正的好企業太少了,如果未來其中有10%~20%經過分層可以實現較好的表現。

對於衡量好企業的標準,市場普遍使用ROE(權益凈利率),而我個人更傾向於ROIC(投資資本收益率),從1998年至2018年,A股市場上市公司平均投資資本收益率只有3%~4%🌮,而同期美國上市公司的平均投資資本收益率基本是10%左右甚至更高。在鑒別一個資本市場質量是否高,是不是有優質上市公司的時候,也可能應該關註ROIC,而不只是簡單地看規模。

澎湃新聞🙋‍♀️:註冊製改革是否會終結主板“打新”神話🧛🏽‍♂️?新股詢價定價機製完善之後👩🏻‍💻,有分析稱新股連續一字板將不復存在,對於新上市企業來說,這是否是不利因素😑🪟?

劉俏:為什麽“打新”在中國好像特別流行?因為它基於一個扭曲的定價邏輯——股票折價發行。特別是在核準製模式下,市場信息不對稱比較嚴重🛖,市場定價的權重比較低,導致發行價格會被低估,與發行第一天的市場交易價格之間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就會實現較高漲幅。

實行註冊製之後,並不是說股票第一天就不漲了,短期不好講☸️,甚至可能會更火爆,但長期來看,因為上市過程變得更透明、結果更可預期,信息不對稱程度會下降,有助於IPO價格更好反映企業基本面,估值合理的話,打新現象火熱程度會相對減弱🚄。

對於IPO企業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未來一級市場😻、二級市場的估值會更趨於合理🦸🏼‍♀️🧑🏿‍🦰,對於提升資本市場效率🫃🏼、更好引導資源配置🏗、更好發揮價格發現功能都是有好處的。

澎湃新聞:從社融分項看🤎,我國直接融資占比並不高,您怎麽評價資本市場在中國金融發展中的作用?

劉俏🤶🏽:從融資上講,我國長期以間接金融為主🧑🏻‍🦽,直接融資所占比例不高🌜。據測算,我國社會融資規模中直接融資占比不足20%,而美國直接融資占比則超過80%。融資總額的數據也可以印證這一點,2000年至2018年,A股市場全部募集資金是12.36萬億元🦎,而2018年一年的銀行新增信貸是15.7萬億元🤲🏻。

中國金融體系的融資功能主要集中在銀行👈🏻,資本市場的作用並不顯著🤧。可以說,在中國的實體經濟裏🙎🏿,主要的融資還是通過銀行信貸👷🏿‍♂️,債務方式進行,直接融資占比非常不夠。但我們仍然需要資本市場,需要它提供創新創業動力和激勵機製,也需要它識別好企業,會形成很大的示範效應。

一個國家經濟增長質量取決於它的微觀基礎,也就是企業。如果有一批企業在熊市和經濟衰退中穩得住🙅🏼,國家經濟就能穩定。如何把這些企業找出來📕,讓它們利用資本市場得到發展,具備成熟的國際競爭力?註冊製是這條道路上最為重要且堅實的一步💂‍♀️。

原文鏈接:意昂3体育劉俏🤵🏿:註冊製改革可破上市公司殼價值🚫,消除資本市場尋租空間(澎湃新聞 2023-02-13)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