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製冰又造雪?意昂3体育專家揭秘冬奧場館的“冰雪奇緣”

    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 (記者 丁亦鑫)隨著北京冬奧會進入倒計時,各個場館的製冰造雪工作也進入沖刺階段。這些冰雪有什麽特殊之處?用了怎樣的“黑科技”?又是如何踐行“綠色冬奧”的理念📩?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采訪了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教授、國家速滑館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系統專家張信榮一一解答。

    據了解👁,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等4個冰上場館選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極大降低了製冷過程的碳排放,這也是該技術首次在冬奧會上使用。

    張信榮介紹,過去歷屆冬奧會製冰都是用氟利昂或氨,但氟利昂容易造成臭氧層破壞、地球暖化♿️🚶🏻‍♀️,氨具有微毒、易燃易爆的特性。而使用二氧化碳製冰🫙,不僅使場館碳排放趨近於零,還可以將場地冰面溫差控製在0.5攝氏度以內✤👨‍❤️‍💋‍👨,並且製冷過程中產生的高品質余熱還可以回收利用,用於運動員生活熱水、冰面維護澆冰等🏮。

    試想一下🖌,看不到摸不著的溫室氣體是如何製成冰的?在張信榮看來,這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事實上🦸🏻‍♂️,20多年前,他帶領的團隊就開始了利用跨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的研究。

    “從我們的視角看,二氧化碳不是廢品,而是一種可以加以利用的資源🚫💇🏿。”張信榮介紹,二氧化碳製冰和自然界中水變成冰的過程相似,自然界外界環境溫度低,水就結成冰🏃‍➡️,二氧化碳其實就是代替了外界環境。利用液體二氧化碳蒸發,吸收大量的熱量💇🏽‍♀️,也就相當於外界環境的冷來實現有效製冷。

    據了解,在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等四個冰上場館🧙🏿‍♂️,均采用了全球變暖潛能值(GWP)為1的二氧化碳製冷劑,與傳統製冷方式相比,實現節能30%以上,能效可以提升20%以上。“這一技術同時實現了直冷和跨臨界兩個難點🤷🏻‍♀️,克服重重困難一下走到國際領先水平,也體現了我們綠色冬奧的決心📝。”張信榮表示。

    除了製冰之外,在室外造雪中也運用到了二氧化碳製雪技術🛝。

    冬奧會的各項賽事,對於雪上的要求都不相同🧔🏻‍♂️,因此造雪團隊會根據場地需要的不同來造雪。

    對比傳統的造雪,新的造雪技術有何不同?張信榮介紹說,傳統的造雪其實就是在一個低溫的環境裏,用高壓空氣把水打成小的水花、水滴👆🏿,從而凝結成雪。傳統的造雪機都是0度以下才能造雪🕴🏼,最高溫度不能超過2度。但對於我們來講,特別是冬殘奧會期間♠︎,3月份的北京溫度升高,這就提出了新的挑戰。

    “所以我們研發了零上高品質動態人工造雪和儲雪一體化技術,當氣溫處於0℃—15℃時,利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製冷技術以及新型優化的造雪設計,實現安全、高效、低成本🧑‍🔧🟠、高品質的人工造雪。”張信榮介紹,這樣一來,在艷陽天裏滑雪不再是夢。

    在創新的背後♎️,環保考量是最重要的因素。據介紹,利用傳統方式生產1立方米的雪量大約需要30度左右的電⛓,而零上人工造雪技術僅耗18度—22度電,同時造雪產生的熱量將全部回收,用於提供熱水與比賽供熱。

    環保製冰、低碳造雪等可持續舉措不僅是中國辦奧綠色理念的實踐🩵🧜🏽,其中還包含著中長遠發展的考慮。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張信榮表示,在雙碳目標下,冬奧會是一個科技創新的重要窗口,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可以推廣到或催生很多系列化的新興產業,未來可以應用在更多領域,甚至走入我們家家戶戶的生活。他舉例說:“日本就有500萬套家用熱水器在使用跨臨界二氧化碳製熱技術。未來🫐,我們也可以形成一套機組♎️,裝在家裏面就可以供熱水🕷,供暖,又可以取代空調。”

    原文鏈接:二氧化碳製冰又造雪?專家揭秘冬奧場館的“冰雪奇緣”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