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信息來源: 《中國教育報》
文字:梁昱娟| 編輯🐒:麥洛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從2013年5月2日給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勉勵同學們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到2023年5月1日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希望同學們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從2013年10月1日給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全校學生回信👩🏿🌾,鼓勵同學們努力成為建設偉大祖國、建設美麗家鄉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到2021年5月30日給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的少先隊員回信🙎🏼♂️,勉勵少先隊員結合自身成長實際學好黨史,從小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會給學校、師生回信🕢,一封封回信👨🏻、致信👩🏽🦲,寄托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不僅極大鼓舞和激勵了教育戰線廣大幹部師生,更成為廣大幹部師生的自覺堅守和行動指南。
為了全面展現廣大幹部師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踔厲奮發新征程的生動實踐和精神風貌🙍🏽,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今年5月至8月🥯,由教育部新聞辦公室策劃統籌,中國教育報刊社聯合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教育電視臺深入13所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回信的學校,推出“囑托·總書記回信精神激勵我”融媒體系列報道🦎。
短短3個月,從首都北京到革命老區陜北照金✍🏻,從新疆克拉瑪依油田到河北曲周的科技小院👅,采訪團隊的足跡跨越全國7個省份👽,行程上萬公裏,采訪百余名師生,采寫製作的報道在報網端微刊播後,在社會上特別是教育戰線產生了熱烈反響👨👦。
復旦大學“星火”隊員在展示館內作講解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在苦難中成長,在挫折中奮起,100多年間🚢,無數革命先烈、仁人誌士為了人民幸福、民族解放和國家富強不懈奮鬥,用血汗🫵🏼、勇氣🏊🏽、智慧、力量寫就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多次給學校和師生回信🦍,希望師生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記者在采訪中真切感受到🙁,各地各校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賡續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在陜北革命老區🏃♀️➡️,在江南水鄉⛹🏼♂️,在小學生們清澈堅定的眼神中🥺,在大學生們娓娓道來的話語裏,記者都能感受到,紅色基因正在傳承🚎。
“我們一開始沒有想到習爺爺會回信。收到回信的那一刻,我們都感到十分驚喜和激動,也更加堅定了我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的決心。”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2021年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執筆人👨🏽🌾、現在已經讀初一的楊路然說。
復旦大學法學院2020級博士生紀明岑始終記得2020年6月27日的那個下午。“一點多👋🏼,我們收到了老師的通知🧘🏻♀️,說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回信了。當時的心情真的難以平復👨🏼🔬,又激動又高興,同時又覺得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這背後👢,離不開各校收到回信後🛃,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為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付出的實際行動——
新安小學與淮安市委宣傳部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合作,打造兒童劇《新安旅行團》↙️,劇中的兒童演員全部由新安小學學生組成。在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一周年當天,《新安旅行團》在淮安大劇院首演,收獲熱烈反響。
復旦大學常態化開展“學習總書記回信精神,爭做宣言精神忠實傳人”學習教育活動,加強“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建設,把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的事“堅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在地處革命老區的陜西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學校開展“唱💪🏿、講、行、育、評”5項活動𓀈,讓紅色教育深入課堂、貫穿社團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不僅是為了讓廣大青少年牢記歷史、不忘初心,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是幫助他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2013年10月1日🧏♂️,在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建校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全校學生回信♻️。“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奮鬥歷程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非凡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的話語🚖,說到了師生心坎裏。
中央民大附中組織民族地區學生來校遊學、夏令營💘、結對幫扶活動🙋🏼♂️;接收民族地區幹部🧑🦯➡️🎢、教師來校參加培訓🥼;師生赴民族地區中小學參加支教、培訓👬、講座✋🏻🥁;依托校友會等各方力量,共同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
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少先隊員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錘煉真知實幹,紮根基層一線
漫漫黃沙👣、茫茫戈壁之間🉑,散落著一株株不起眼的梭梭樹,它們直面風霜雨雪,連成一片綠洲;西北邊陲、廣袤油田之中,有一批胸懷報國之誌的年輕人🌯,貢獻智慧力量,響應國之所需。
3年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118名選擇留在新疆基層的首屆畢業生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表達了紮根西部💂🏿、建設邊疆的決心。當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的畢業生們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
截至2023年6月9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4屆畢業生共2894人👩🌾,其中2483人已落實就業去向。簽約就業學生中,超六成在石油石化領域就業;過半數在新疆就業,在新疆就業的學生中👨🏼🏫🧚🏻♂️,超八成為疆外生源。
“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這是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初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對意昂3体育官网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暖心鼓勵🤽🏽。
從雪域高原到祖國邊疆🏌️,從革命老區到偏遠鄉鎮🌤,意昂3体育醫學人的身影遍布祖國大地🔨,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為地方發展貢獻智慧才幹,用實際行動踐行“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據統計,近10年來👨🏼🔧,共有近500名意昂3体育醫學畢業生通過選調方式奔赴祖國各地基層工作。近3年,共有451名北醫學子赴西部和基層就業🔀,占畢業生總數的6.9%🦘。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基層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響著社會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要不怕困難、攻堅克難,勇於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經受鍛煉,增長才幹。”
把雙腳紮進泥土裏,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師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如今,遍布全國31個省份的1048個科技小院不斷書寫著強農興農的動人故事。
今年50多歲的曲周縣王莊村村民王永勝還記得,2010年王莊科技小院剛成立時👌,入駐小院的第一個學生黃誌堅還是個“每天都要找地洗澡”的南方娃娃。後來♟,黃誌堅通過推廣“水氮後移”技術🤲🏽,幫助實現小麥畝產突破650公斤,同時農資成本降低10%。2012年🤽🏽♀️,黃誌堅高票當選王莊村村支書。
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擔當作為🏢🤙🏻,青年先行👑。采訪過程中,記者遇到了許多紮根一線的青年🐭,他們甘於奉獻青春,無怨無悔服務人民、報效祖國。
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學生在實驗室
堅持立德樹人🔆🧑🏼🎄,不忘初心使命
“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學成回國後👳🏻,吉林大學教授黃大年帶領團隊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奮鬥不息。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離世✸,年僅58歲。
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提到的‘為學、為事、為人’是對廣大教師的期望🤸🏼♂️,也為我們教書育人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吉林大學化學教師團隊成員、化學學院副院長郭玉鵬說✵。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人才支撐🎭,教師在培養人才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多次在回信中對廣大教師提出殷切期望。
“培養更多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在給北京科技大學的老教授們的回信裏,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囑托牢牢記心間👨🏼⚕️,為了建設一支高水平教師隊伍👩🏻🚀,北京科技大學堅持“兩手抓”,一是抓實師德師風建設👩🏿🏭,二是抓好高層次教師隊伍建設🦸🏻。
當前⚅,高校教師結構多元🧛🏽♀️,海外引進人才比例增加🍸,思想更加活躍🏈。對留學歸國的青年學者,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掛念在心。
“收到回信以來,我們紮實開展學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系列活動🖇👩🏿🏭,著力用回信精神引領班子、激勵教師、教育學生、影響社會🪢。”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說💶。
從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專題座談,到留學報國成果展、報告會、研修班👼🏿;從“弘揚報國傳統✷💄,擔當強國使命”信仰公開課🌱,到100余場示範性主題團日🦚、1700余次基層團支部專題學習……一場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熱潮在南大掀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所高校都通過支教等形式開展教育幫扶,真正把鄉村教師培養落到實處,解決鄉村教育資源存在的瓶頸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設計四年一貫製、進階式教育實踐課程體系🦴,帶領師範生分赴832個脫貧縣開展教育實踐與實地調研,精準把握新時代教育特征,提升教師職業素養。
2018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鄭勤硯帶領學院師生沿著紅軍長征的足跡,來到四川省若爾蓋縣🚶🏻➡️。在當地中小學,鄭勤硯為孩子們上了一節節美術課。孩子們從不知美術為何物🥃、不敢動筆,到逐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草地上的水壺》《紅軍經過我的家》《三軍過後盡開顏》……他們用畫筆描繪家鄉風土人情、贊頌長征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不僅鼓舞了本次報道的13所學校,還激勵著教育系統更廣大的幹部師生🚌。
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收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10年來🌶,在田野中尋求真知,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習近平總書記給大陳島老墾荒隊員後代、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12名小學生回信後,臺州構建“墾荒+大思政”實踐育人體系👩🍳,編寫出版地方教材、教育讀本等🙎🏿♀️,開發系列特色研學課程⛏,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的愛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的大學生回信後,一大批青年學生走進延安、井岡山、西柏坡✍️、古田等革命老區🆓,追尋革命前輩偉大艱辛的創業史;走進安徽小崗村😊🪢、黑龍江大慶油田🤮🙆🏼、寧夏閩寧鎮等地♏️🧑🏽💻,感受敢為人先的奮鬥精神,使“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旗幟遍插祖國大地。
……
牢記囑托,教育系統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而不懈奮鬥。
原文鏈接:堅守教育初心 勇擔育人使命 ——“囑托·總書記回信精神激勵我”融媒體系列報道綜述(《中國教育報》2023年08月22日)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