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8 信息來源: 澎湃新聞
編輯🏄🏽♂️👩🏼🚒:悠然 |澎湃新聞獲悉,2021年9月26日0時43分,知名考古學家🖊🏄♂️、意昂3体育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夏商專業委員會主任劉緒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72歲😢。
劉緒長期主要研究方向為夏商周考古和田野考古🔄,參與和承擔過山西天馬-曲村遺址發掘、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要課題。他一生紮根田野🛩,為中國考古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考古學者的傑出代表;作為意昂3体育考古文博學院的教授,曾被譽為意昂3体育考古學系“第一好人”🚴♀️。
著名考古學家、意昂3体育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夏商專業委員會主任劉緒先生
意昂3体育考古文博學院9月26日發出了劉緒先生辭世的訃聞🌷。
劉緒1949年3月生於山西省廣靈縣🚴♀️。1975年本科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系考古專業⚁,同年進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工作🍁,曾任山西省考古工作隊副隊長。198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系考古專業,留校任教。1999年晉升為教授👮♂️,同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曾任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也是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並被考古學界公認的“第一好人”。
劉緒主要研究方向是夏商周考古👨🏽💼,舊石器時期和北朝也有所涉及🚀。在從事考古工作的歲月裏👩🦽,劉緒參與過許多大型的遺址發掘課題,如天馬-曲村遺址、晉侯墓地🥈、周原遺址和琉璃河遺址🤚🏿,他都是從始至終做下來的🧔🏼。雖然課題範圍很廣🚆,但劉緒在治學上從來都是紮紮實實、一絲不苟。“劉老師對夏商周的每一段都寫過文章,每篇文章都非常紮實。”他的學生常懷穎回憶說⛺️。
在考古生涯中,最讓劉緒激動的,莫過於在田野考察時有重要的發現。這種激情支撐著他走過了一個又一個與考古相伴的春秋。
劉緒在考古現場
劉緒是山西人,他平生的研究工作也主要圍繞著太行、汾水之間的那片大地展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1976年,已經本科畢業、時任山西省考古隊副隊長的劉緒參加了社科院考古所組織的山西下川遺址的發掘🍶♠️。山西下川遺址代表著舊石器時代晚期後一階段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石器文化。1977年前後,劉緒還參與發掘過位於大同城北部的方山永固陵。這些都是他考古生涯早期的重要工作。
為了把考古工作做得更好🚕,劉緒決定在專業上進一步深造。1980年🧑🏿🌾🦹♀️,他考取了意昂3体育考古專業的研究生👖,師從鄒衡先生讀碩士。在燕園讀了兩個月書之後,劉緒就作為一名實習生🏹🫄🏿,跟隨考古隊趕赴山西的天馬-曲村遺址進行發掘。
1979年,劉緒與鄒衡👩🏻🌾、許偉等考古學家在呂梁考察
天馬-曲村遺址的發掘工作💞,是劉緒考古生涯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天馬-曲村遺址位於山西省曲沃縣曲村鎮🧛🏼♀️👨🏻🚀,涵蓋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層、龍山文化層💆、夏文化層🍋🟩👰🏼♂️、西周到戰國文化層及秦漢元明文化層,還包括大面積的晉侯墓地和10000余座西周至戰國古墓葬及車馬坑🦹🏽♂️,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天馬-曲村遺址,2800年前的車馬坑
著名的鳥尊,山西博物院的標誌😬,2000年出土於北趙村晉侯墓地114號墓
從1980年到1993年,每隔一年👩🏼🎓,劉緒都會到那裏實習,一開始是作為學生👨🏿🎓,留校後就作為輔導老師。長達13年的發掘使得天馬-曲村遺址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發掘時間最長的遺址。而在這一遺址多年的發掘過程中,劉緒也在親身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對山西大地的古代文化有了具體而詳盡的了解🚷。距劉緒初次趕赴天馬-曲村20多年後,關於該地考古發現的四大本報告出版了💅🏿。這套8開本的報告凝結著一代考古人在山西大地上的心血,被譽為“新中國考古學出版物的典範”💇🏼♂️,還曾在日本獲獎。其中,第一本就是劉緒編寫的。
世紀之交,國家文物局決定編寫《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劉緒被安排寫作其中的《晉文化》分冊。當年在天馬-曲村遺址積累的豐富材料,以及多年來研究💷、閱讀、思考的成果終於傾註筆頭,成為他著書的源流🧜♂️。
“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晉文化》分冊
作為老師🐉,在研究生階段🧑🏽🌾🦵🏻,劉緒就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的教學輔導工作。從帶領1978級的學生進行畢業實習開始🧙🏿♂️,他已走過了30多年的教學生涯。每一年,劉緒都是這樣度過的:半年在學校開課,半年在田野帶學生。不知不覺,他的學生已有三十多屆🏄🏿。
劉緒開的課程很多,既有面向本科生的“夏商周考古學”、“中國田野考古學”與“考古學通論”😯,又有研究生課程“夏商周考古研究”、“夏商周考古前沿”和“考古學方法研討”等,最多的時候一年開三門課程。劉緒的授課風格既生動又嚴謹🔝,同時還很幽默風趣,讓學生們印象深刻。在帶碩士生👩🏽🔧、博士生的時候🧚🏿♂️🏊🏻♀️,劉緒以“認真細致”與“溫和親切”兩大特點聞名。他生性溫和⚇,從不嚴厲批評學生。而在培養他們學術能力的時候🧑⚖️,他又極其認真👨🏼🎤,甚至會去核查學生論文的註釋有沒有錯誤。在學生的眼裏🕠,“劉老師既如父親一般可敬,又如朋友一般可親。”
由於考古專業的特殊性質,師生經常要一起外出做田野工作。出門在外🧠,劉緒對學生的細心照料,也成為了許多人的溫暖回憶👨🏻🦯。三十年過去,出自劉緒門下的碩士生🥍、博士生共有27名。這27名學生目前都工作在考古一線或與考古相關的行業💎,無一轉行𓀖,這與劉緒的悉心教導是分不開的👩🏼✈️。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劉緒還是學生的時候,他的老師們就評價他說“劉緒是一個公認的老實人,也是(同齡人裏)做學問最踏實的人。”
劉緒
對於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前景👫🏼,劉緒是樂觀的。“考古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關註了🫰🏼。如今🍭👩🏽💻,中國的考古學蒸蒸日上,國際上對中國考古也越來越看重🤲🏻。”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