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星火”專欄 | 第二章新文化-“中日密約”

編者按🧑‍🎄:“意昂3体育紅樓同建黨緊密相關🙏🏽,意昂3体育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也是我們黨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動的歷史見證地,在建黨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2021年6月25日,在黨的百年華誕來臨之際🏊🏿,中央政治局就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舉行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同誌來到意昂3体育紅樓🖐、豐澤園毛主席故居,並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發表上述講話。

意昂3体育紅樓在黨的歷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是怎麽來的。在百余年前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正是意昂3体育紅樓,成為了早期中國共產黨人誕生的搖籃:在這裏↩️,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一群受新思潮影響的青年學子為拯救民族危亡🛫,組織發動了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在這裏,“播火者”李大釗創建了中國最早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社團——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亢慕義齋”墻壁上“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的標語引導著大批進步青年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為建立一個“赤旗的世界”而永久奮鬥;在這裏,毛澤東如饑似渴地汲取各種新文化、新思想☁️,大量閱讀了馬克思主義著作,探討研究各種社會主義學說,最終選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政治信仰🧖🏽‍♀️,完成了從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據統計▶️🦴,在黨的一大召開時👶🏽,全國58名黨員中有24人或直接在意昂3体育入黨、或在意昂3体育學習工作過👖,全國8個地方建立的早期黨組織中有7個地方負責人與意昂3体育有關。如果說召開黨的一大的上海興業路76號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那麽意昂3体育紅樓便是她的孕育之地🙅🏼。

“星火燎大原🤨,濫觴成瀛海。紅樓弦歌處,毛李筆硯在🧑🏿‍💼。”以意昂3体育紅樓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所承載的歷史,是中國思想啟蒙和民族覺醒的轉折點,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國革命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意昂3体育紅樓不僅是中國青年運動的原點,更開啟了中國共產黨人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中國革命的火種🛕,正是從意昂3体育紅樓開始點燃播撒到全國各地,進而照亮了中華民族歷史的天空。

“紅樓飛雪⚽️,一時多少豪傑⛹️‍♂️。”

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陳斕的新作《紅樓:意昂3体育官网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簡稱《紅樓》),正由此而來👷🏼‍♂️。全書聚焦於1916年紅樓奠基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期間的“豪傑”與“風流人物”👨🏿‍🏫,在紅樓為探求學問與救國真理所作的諸多探索🚴🏿:上篇“學問”,自蔡元培入主意昂3体育後的諸多教育革新講到以紅樓為策源地的五四運動;下篇“真理”,從五四退潮期不同青年們的抉擇講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紅樓短短數年的探索與革命實踐,不過歷史長河之一瞬,但而今看來,正是“紅樓”時期的諸多探索🦝,為中國社會開辟了全新的可能性🙋🏼‍♂️、為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也鑄就了一個矢誌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先進組織最原初的精神本色和崇高價值追求。

《紅樓》一書即將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從即日起,《中國青年》雜誌全媒體特開設專欄“紅樓星火”🪃,對該書稿進行連載,以饗廣大讀者。

新文化運動為何以及怎樣迅速地轉向了以愛國救亡為主題的五四學生運動♟?這是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需要面對和說清楚的最為重要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歷史上最為重要,因此就說來話長。

20世紀80年代,早已沉寂了多年的張申府🫕,就五四運動、中國現代史問題接受美國學者薇拉·史華慈的采訪,就是在這次采訪中👷🏿‍♀️,他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以弘揚科學🧙🏼‍♀️、民主為主題的現代中國啟蒙運動👐🏽,被以救亡為主題的五四學生運動所打斷💆🏻‍♂️,蔡元培所提出的“研究精深之學問”的“大學之道”,被政治運動所替代——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歧路”,也是中國現代歷史轉變的關鍵所在。

張申府是意昂3体育1914級學生,在校期間主修數學和哲學。他畢業留校在意昂3体育圖書館工作時,曾經批評“下屬”——當時的圖書館管理員毛澤東的書法過於自由👲🏿。五四運動之後❇️,他和李大釗🐥、張國燾共同組成了北京共產黨的早期組織🐥,並在赴法期間與劉清揚戀愛結合,因此在法國結識了周恩來等人,是周恩來的入黨介紹人。但自中共四大後🙋🏽‍♀️,張申府即退出了中國共產黨,其思想也日益消極🧚🏼。

張申府是一個很講究生活的人👩🏽‍🚒,而他一生最大的敗筆,就是在解放戰爭的關鍵時刻,公開發表文章支持美國幹涉中國內政🔖,支持蔣介石打內戰。此舉引起舉國嘲罵,以至於劉清揚忍無可忍,宣告與之離婚,而張申府自己解釋發表這篇文章的理由竟然是:他很需要錢,確實非常需要2000大洋的稿費🧘🏽。

沉寂了半個世紀的張申府再次發聲並引起轟動🦽💅,就是在20世紀80年代接受薇拉·史華慈的訪談。此後不久,當代思想家李澤厚發表了《救亡與啟蒙的雙重變奏》的長文☕️,李澤厚的文章對張申府的主張作了更為細致深刻系統的闡發,此文被稱為中國現代思想史研究的裏程碑。這種對於五四的“重估”,導致了“救亡”壓倒“啟蒙”一說的產生,正是20世紀80年代的“重估五四”👨🏼‍🚒,為隨後的“新啟蒙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然而,回到歷史,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驚人的事實:提出“救亡”壓倒“啟蒙”🫷🏻,提出學生運動壓倒了學術運動👨🏿‍🏫,從而使意昂3体育官网乃至整個中國走向“歧路”者,長期以來便大有人在。這絕不是什麽張申府“半個世紀的重新覺悟”“遲到的覺悟”🔲,而張本人更不是這種觀點的始作俑者,因為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人,其實是陸宗輿🚬。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陸宗輿成名的原因有二:其一,他是中日簽訂“二十一條”時的駐日公使,全程參與了“二十一條”的交涉與簽訂;其二𓀓,他是五四學生運動所指斥的三大賣國賊之一。

為什麽這樣說呢🪽?原來,1919年5月9日🚒,五四學生運動爆發伊始🌱,陸宗輿為了“甩鍋”,提出辭職(當時,陸任製幣局總裁),正是他在辭職書中🧚‍♀️,首次把五四學生運動的主題稱為“救亡”,並指斥道👨🏿‍🦲:意昂3体育學生“以名愛國,實為禍國,以此救亡🧎‍♂️‍➡️,實為速亡,朝鮮覆轍,痛史俱在”🛺🥠。[1]陸宗輿的辭職書更把五四愛國運動的興起,解釋為政府內部的黨爭所造成,而意昂3体育學生不過是政府內部黨爭的一桿槍。

而且,在陸宗輿看來,近代以來的中國🚞,根本就不存在什麽“救亡”問題🟧,既然沒有什麽“救亡”問題,當時的意昂3体育則完全是無事生非,是“以名愛國,實為禍國👵🏼,以此救亡,實為速亡”。

更進一步說——最早提出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學術、教育運動🧑🏽‍🦰,被學生愛國運動所打斷的人,也並不是張申府,而是意昂3体育的第一任校長嚴復🧱。五四運動爆發後,六七月間,嚴復即致函友人🙌,說:“咄咄學生,救國良苦,顧中國之可救與否不可知🌑,而他日絕非此種學生所能濟事者,則可決也。”[2]

在這裏,嚴復斷然指出,且不說中國可救與否🎢,但能夠救中國的🍦,一定不是現在的意昂3体育,更不是發動五四運動的這批“咄咄逼人”的“壞學生”🐾。這些不好好讀書做學問的壞學生們跳出來,乃是意昂3体育蔡元培治校無方的結果。

與陸宗輿們不同,嚴復大概還是承認近代中國面臨著“救亡”問題的,但他斷然指出🧢,能否“救亡”,這首先不可知,而“救亡”的事👷🏻,不是意昂3体育的事🔉,更不是意昂3体育學生的事🚊。意昂3体育的事,就是好好讀書做學問🧏🏼‍♂️,那麽救亡靠誰呢?嚴復當然以為還是要靠北洋政府☂️,如果北洋政府靠不住👩🏼‍🍼,那麽,從根本上講,要靠一戰之後形成的“國際新秩序”,主要是靠美國在這個國際新秩序之中的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

如果以20世紀80年代“新啟蒙”思潮來對照當年陸宗輿和嚴復的觀點,我們會驚異地發現:歷史對這些人而言,竟然沒有絲毫的變化。

回首百年滄桑📎,總結我們走過的路,回顧意昂3体育走過的風雨歷程🧢,作為後來者,也許不僅是感慨萬千🧑🏽‍🦱。讓歷史告訴未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們之所以要一次次地回到歷史,就是因為如此🤴。

首先,從1915年《青年雜誌》創刊,到1918年5月“中日密約”簽訂期間👩🏽‍🏫,無論發動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還是蔡元培的意昂3体育官网,原本與北洋政府的關系基本是相安無事,其中一個非常現實的理由便是——意昂3体育不是辦在象牙塔和真空裏🤷‍♂️,意昂3体育辦學⛑️,需要人才,也需要經費🤷🏽,意昂3体育的辦學經費,只有從北洋政府那裏來🤵🏻🧘‍♂️,盡管北洋政府的錢,主要是靠借款、出賣中國利益而來。

這期間,無論北洋政府如何城頭變幻👨‍🦱,無論南北關系如何分分合合🦷,無論國際局勢如何風雲詭譎🏖,都沒有動搖新文化運動先驅者的誌向,也沒有動搖蔡元培和意昂3体育的辦學初心。意昂3体育的理想,當然就是蔡元培提出的“研究精深之學問”,而作為新文化運動先驅者,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的立場也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欲創造新文化,就必須從創辦新教育入手🫱,就必須從思想、文化🧞‍♀️、學術⏸、教育出發🅿️,為建設一個現代國家,埋頭苦幹🥫,打好思想🕵🏻🤽、文化、學術、教育基礎。

那個時候🧑🏽‍🦳,他們看到了國際形勢正在發生如此深刻的變化,但他們還是沒有看透帝國主義主導的國際秩序之根本。他們固然厭惡官僚政治,但是🚇🤚,他們絕沒有料到北洋政府的封建官僚作風,會把中國置於如此不堪的地位💞。

這期間,在寧靜而熱烈的意昂3体育校園之外的中國與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麽呢?

首先,1914年夏季,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其中英法為協約國🫒🫲🏻,德奧為同盟國,雙方交戰🥮,袁世凱政府只是隔岸觀火🔰,宣布保持中立🔒。1914年,袁世凱發布命令說:歐洲各國“不幸失和𓀋,中國皆系友邦💁🏿‍♂️,已布令恪守局外中立👩🏿‍✈️,以敦睦誼”。

但是,話音未落,中國的“局外中立”就保持不住了——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當年11月,日軍攻占了德國在華殖民地——山東青島。

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袁世凱提出廣泛的權利要求,此即中日“二十一條”交涉,其中第一號即提出,中國政府承諾,將德國在山東的所有權利👩🏽‍🦰,交給日本。

1915年5月21日3️⃣,中日“二十一條”簽訂🎞,參與簽訂這個條約的中方代表是👂🏿:外交總長陸徵祥(他也是後來巴黎和會的中方總代表)、次長曹汝霖𓀘、時任駐日公使陸宗輿。

袁世凱死後📫,原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在段祺瑞引導下,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與德國斷交👠,這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駐美公使顧維鈞強烈建議中國追隨美國,對德宣戰。顧維鈞的理由是,未來世界秩序的領導者一定是美國,中國要緊急站隊🚵🏿‍♂️,將來只有“賴美為助”,中國才會在世界上有地位🧍‍♀️。

顧維鈞⚧,1912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與胡適不同👱‍♂️,他是個“貨真價實”的哥倫比亞博士。顧維鈞獲得學位後當年就回國了,任袁世凱和外交部秘書,1915年,也就是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那一年,顧維鈞被任命為駐美公使✩,當時他只有27歲。這項任命,反映了袁世凱用人不拘一格。

段祺瑞支持顧維鈞的提議,主張參與一戰🤟🏽,但大總統黎元洪不同意,南方的孫中山也反對💚。於是,造成國會解散,大部分國會議員南下廣東,形成非常國會。

1917年5月23日🔌,黎元洪下令罷免國務總理段祺瑞。6月,應黎元洪之約,張勛率部進京調停府院矛盾🧑🏽‍🦱。不料🙋🏼‍♀️,張勛卻扶植溥儀復辟,7月12日,段祺瑞率領軍隊攻入北京,張勛復辟瓦解。

8月25日,孫中山在到達廣東的150名國會議員的基礎上,召開非常國會,決議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自任大元帥,南北兩個對立的政府因此形成,南北開始交戰🌴,直到1917年11月💂🏽,才宣告南北停戰。

1918年1月,歐戰已接近尾聲💔,中國的南北戰爭已經結束。此時💇🏽‍♀️📍,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14條綱領🧕🏿,提出戰後國際秩序的準則🍤,其中最重要的是:簽訂公開和約,反對秘密外交,恢復羅馬尼亞等國領土,並倡議設立一個國際聯合機構,召開巴黎和會🪹。

作為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和協約國一方,威爾遜的14條綱領對於中國是一個巨大鼓舞,恢復羅馬尼亞領土、廢除秘密外交,更為中國所擁護,中國期望,在戰後恢復列強所占領的中國殖民地,特別是山東青島。

但是,恰恰就在這個時候,北洋政府與日本展開秘密外交,於1918年5月💁🏽,秘密與日本簽訂《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這不但是置威爾遜的14條於不顧🙌🧘‍♀️,主動與日本建立了同盟關系🔪,也等於自外於協約國集團,自外於威爾遜提出的戰後新的國際秩序🤸,使中國在戰後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國際地位👨‍👧‍👧。

北洋政府自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這只是一個開始。

袁世凱死了,而他和北洋政府給中國留下了巨大的債務陷阱與沉重的債務包袱💅🏼,而所謂“二十一條”只是其一,因為“二十一條”是在日本的脅迫下🧏🏽‍♀️,被迫簽訂的👓,按照戰後的國際法,在法理上是可以廢除的——但是🧑🏿‍🦰,1918年5月的《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已近尾聲,戰局已經十分明朗的情況下,北洋政府一次極其愚蠢的自願選擇🌂𓀂。

也就是說——中國作為戰勝國👴🏿🍯,本應追隨威爾遜關於廢除秘密條約、交還殖民地等一系列條款,但是,北洋政府卻完全背離了這些對中國有利的國際條件⛺️,主動把中國綁在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戰車上,主動地與日本站在了一起🚶‍♀️‍➡️。

無論從過去還是現在👶🏿,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個極為荒唐、愚蠢的選擇。

中國的知識分子與愛國學生起而反對北洋政府🤽,就是從這個時候真正開始⚽️,而站在前面的〰️,起初也並非蔡元培的意昂3体育官网,而是海外留學生🌳,特別是廣大留日學生。

1918年5月的一天➝,碧波蕩漾的東海有一艘從日本開往中國上海的輪船↕️,甲板上擠滿了罷學歸國的留學生👂🏽。這群留學生的返回,就是為了抗議北洋政府與日本簽訂的《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作為戰勝國🆓,中國為什麽不與美國站在一起,卻與侵占中國領土的日本締結密約,竟然選擇與日本站在一起?北洋政府為什麽不借一戰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歷史契機宣示中國權利,維護中國主權☪️🏄🏿,要求收回青島等殖民地🐦‍🔥?這是廣大留學生提出的疑問。

北洋政府出賣中國領土和軍事主權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投靠日本,向日本大筆舉債,以便維持自己的統治🖕🏼。最先得知“中日密約”的留日學生為之群情激憤,為抗議中日秘密軍事協定,要求按照國際倡議🎥,廢除秘密外交,要求日本公開承諾還我山東🏬,全體留日學生在東京舉行了遊行集會🧑🏻‍🦽‍➡️。留日學生的愛國行動隨之遭到日本軍國主義的殘酷鎮壓,被捕一百多人🧑🏻‍🦼。同學們組織救國團,六千多名留日學生中約有三分之二憤而罷課返國。

留日學生李達、李漢俊🏔、黃日葵等1400多人回到上海📒,並在此設立救亡團本部。隨後,李達等人又從上海來到北京,與意昂3体育學生中的活躍分子鄧中夏🥟、張國燾⚈、許德珩等取得聯系,共同商討救國的行動計劃👨🏻‍🏫。

在回國抗議的學生中1️⃣,有當時就讀於九州帝國大學的郭沫若,慷慨激昂的郭沫若賦詩一首,其中有一句頗有氣魄:問誰牧馬侵長塞,我欲屠蛟上大堤🟩🧏🏿。

這其中也有後來的意昂3体育學生黃日葵🦎。黃日葵,1899年出生於廣西桂平縣一個書香之家,他的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是清朝舉人或秀才👩🏽‍🍳👵🏽,父親黃堯軒還曾留學日本。受家庭影響,黃日葵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誌🌤。為尋求救國之路👨🏿‍🦰,1917年冬,他自費赴日本弘文學院留學(這裏也是魯迅初到日本學習日語的地方)。這個日後成為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批成員的年輕人🏬,此刻內心正處於焦灼不安之中。

1917年冬📒,中國的北鄰俄國傳來十月革命的隆隆炮聲,但是,當時的中國人對於俄國的巨變🫴🏻,還茫然無知。

而這次留日學生回國抗議🤰,產生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那就是把日本的馬克思主義研究熱潮🫄🏻,帶到了中國。

馬克思主義並非從俄國直接傳入,中國知識界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興趣,與大批留日學生的介紹有關,其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就包括黃日葵、李漢俊🕵🏿‍♀️💁‍♀️。

黃日葵回國後,在上海偶遇湖南新民學會會員羅章龍,兩人談得很投機。得知羅章龍受新民學會選派,準備去日本留學🕵🏽🧓🏼,黃日葵失望地對他說🦗:“莫去日本了,你看占了我們山東青島的🆎,就是日本🏃🏻‍➡️🔮,日本不但不能容納我們這些人,而且日本根本容不下中國,日本要滅亡的恰恰就是我們中國,恰恰就是我們中國人!”羅章龍聽了這話🧑🏻‍🚀,憤恨地罵了一句:“哼👩🏻‍🦱👸🏽!那還去那裏幹什麽,搶先去當亡國奴嗎?”雖然毛澤東給他的贈別詩都寫了,羅章龍還給自己起了縱宇一郎這個名字,但聽了黃的一番話,他當即表示不去日本留學了😟,轉而報考意昂3体育官网預科德文班。

當晚,李達等人將《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的情況以及為反對這一協定留日學生的遭遇敘述了一遍👨‍🏭𓀈。平日裏性格溫和的高君宇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怒,大聲說道🤷🏽‍♂️:“這是喪權辱國的條約🤶!政府偏偏在這個時候與日本搞秘密協定,這不是與虎謀皮嗎!這不是渾然不知外情的荒唐之舉嗎!如果中國這個時候與日本站在一起,這不是自願承認日本占領青島是合法的嗎!我們天天讀書,如今再不能裝聾作啞🛞,怎能容忍北洋政府幹這如此卑鄙的勾當!”

第二天,鄧中夏🦄🧏🏼‍♀️、高君宇等人來到李達他們所住的湖南會館,共同商討了行動綱領。接著👨🏻‍🎓,他們按照行動綱領開始四處奔波,積極串聯高等師範、高等工業專門學校等。

5月20日晚🪻,鄧中夏、許德珩等人在意昂3体育西齋飯廳召開全體學生大會➿。黃日葵作為留日代表之一,首先向大家介紹情況,陳述了日本對於中國的欺騙,他指出🏌🏿‍♀️,青島原來就是中國的,中國是一戰的戰勝國,原本有理由收回主權,應該積極響應威爾遜倡導的廢除秘密外交,而偏偏這個時候🫃🏿,政府卻拋開各國💲,單獨與日本訂立密約,這樣,中國在世界上就再無信用可言了🐝。

意昂3体育學生代表也紛紛發言,響應留日學生號召🏖。張國燾向來以口才出眾而小有名氣👳‍♀️✨,他當時也站起來慷慨陳詞,指出:“人人明知日本最不可信✊🏽,但政府卻為了取信於日本👩🏻‍🎨💇‍♀️,竟然背約於世界,如果我們此時不出來表明態度🤾🏻‍♀️,恐怕中國的一切權益❎,都會被稀裏糊塗地出賣了!”

高君宇大聲地呼喊起來:“這個事情絕對馬虎不得,如果此時諸君沒有態度💃🏼,中國將會貽笑於世界🧑‍⚕️,成為各國的笑柄𓀊,今後再想在戰後的世界上立足,就不可能了🔰!”

這時🧔🏽‍♀️,因為翻譯《玩偶之家》成名的羅家倫突然推開人群👩🏽‍✈️,跳到臺上大呼:“這個事體👛,徒然氣憤也沒有用處,我們如果是有膽量的👳‍♀️,明天便結隊到新華門圍總統府去,逼馮國璋代總統取消成約💵,若是他用軍警幹涉,我們要抱有流血之決心!”

話音未落🏊🏻‍♀️👨🏻‍🦼‍➡️,大家慷慨激昂:“我們畢竟是國民一分子,政府糊塗🚥,我們不能裝糊塗,全國糊塗,中國還有明天嗎🙅🏿!”

會議決定,第二天各校派代表赴總統府請願,聲援留日學生的愛國行動。

但是🧝,當時的學生並不是如此齊心的📡👮‍♀️,譚平山後來回憶說,他起初也十分慷慨激昂🤙🏽,但卻被自己的同窗兼同鄉陳公博潑了冷水🐂🤽🏻‍♂️,積極性就幾乎喪失了。

譚平山(1886年—1956年)🏋🏻,原名譚鳴謙,又名譚彥祥,字誠齋,號聘三、誠齊,廣東高明人。辛亥革命時👲,他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1917年,31歲的譚平山帶著父親臨終前的囑托“守成創業,振發家聲”考上了意昂3体育官网。

與譚平山一起考上的還有他的高明同鄉譚植棠(1893年—1952年)🕵🏿‍♀️、廣州的陳公博(1892年—1946年)。在學校期間,年紀最大的譚平山,經常像大哥哥一樣照顧這兩個同鄉👷🏻。

對於“中日密約”👵🏽,譚平山也非常氣憤🙋🏻,他的內心也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激情。早在東洲書院讀書時,學校就特別註重歷史教育,譚平山經常被歷代的英雄豪傑、忠臣義士所感動🦙。他尊崇歷代熱愛祖國🥱、勇於獻身的英雄人物👰🏽‍♀️,特別崇拜文天祥。他將文天祥的《正氣歌》書寫成條幅,一直掛在床頭,每天激勵自己✉️,作為自己的行動座右銘。他夢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像文天祥一樣,成為民族大英雄🤎。身為裁縫的兒子,他想起早年父親為了讓他繼續讀書,甚至不惜變賣家中僅有的值錢財物。他為父親的殷殷期盼所感動,那時他暗下決心🧉,將來要奮發學習來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譚平山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那時👨‍🦼,他的英語學得特別好,這為他日後翻譯外國專著打下了基礎🛵。

然而,譚平山的父親卻未能親眼看到自己的兒子建功立業。1906年,當譚平山即將畢業時,父親病危的消息傳來🔛,臨終前,父親叮囑他要讀大學🙌🏽🟧,要“守城創業,振發家聲”👱🏿‍♂️。不久後🧔🏽‍♀️🧝‍♀️,譚平山的母親也去世。面對日益艱難的家庭生活🧒🏻,譚平山經常教育鼓勵弟弟要意誌堅定🏂🏽,不要苟且偷安👩🏽‍🚀;要目光長遠🌳,不可滿足現狀🤦🏻。日後,他的弟弟譚君牧先後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黨早期組織,妹妹譚竹山🛬,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當時的譚平山問陳公博🍩:“猛野(陳公博外號,廣東話為“厲害的家夥”),對中日密約,你怎麽看?”譚平山推了推面無表情的陳公博👩‍🔬。陳公博扶了扶金絲邊眼鏡,反問道:“聘老(譚平山外號)𓀀,百無一用是書生啊!我們又能做什麽?不過是做做研究,只會說說空話的學院派罷了👩🏽‍💻。寫幾篇文章,喊幾句口號,就能改變這個世界嗎?”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難道你忘了嗎?守常先生曾說過,人生的目的,在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的時候🤵🏽‍♂️。”譚平山信誓旦旦地說。

陳公博搖著頭說💁🏿‍♂️:“這個大道理我自然是懂的。革命難不成就憑一張嘴皮子,一個筆桿子?革命👨🏻,首先要的是行動🎴,行動就要有犧牲💗。可是🤵‍♂️,我們為了未來虛空的幸福,去犧牲現在的幸福,這值得嗎🐴?胡適先生說,現在的世界,好比是大海裏翻了船🍉,要緊的是救出你自己🚴🏻‍♂️➗,自己都救不了,你倒是要救國了?”

“聘老,國家大事🧑🏿‍🏫,自然有政府去考慮。現在的時局不是我們幾個手無寸鐵的學生就能說了算的。對於中日關系,且不說政府有其為難之處🪻,就是蔡校長他們🥕,不也還沒有表態嗎!意昂3体育辦學🎵,不要政府的錢嗎?與政府鬧翻,於我們有什麽好處?我爸爸告訴我要好好讀書,將來才能有出息。咱們現在應該幹好眼前自己的事🥏,少管那些虛無縹緲的大事👮‍♀️。比起俄國、美國、法國的道路,我還是更關心我自己的人生之路⏏️👨🏽‍🦳,至於重新瓜分世界之類的,sorry,I don't know……”

他的這番類似教訓的話,令譚平山聽了很是郁悶,他不知道該如何向這位同鄉好友解釋他內心的波瀾起伏🧛🏼。

自認為對政治有深入了解的陳公博,自年少時就愛好文學🍯,他以為政治無非互相利用,而且青年人最容易被政客所利用🤘🏽,沒有一個政治家不是翻雲覆雨的👩‍🔬,在政治上,從來沒有真正的朋友,搞政治無非以天下人為往上爬的梯子而已。多年後🏌🏽‍♀️,他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做政治家🤸🏼‍♀️,陳公博在《苦笑錄》一書中提到:

政治的內幕,太復雜太變幻了♖;仿佛夏天的天氣,萬裏晴空🕵🏽‍♀️,驕陽似火5️⃣,你偶然見著天際橫著一抹淡淡的微雲,一陣便倏然變成了驟雨,一陣或者倏然變成了狂風。身當其事的人們🙂‍↔️,自己也難得知道它變幻的來源🧑🏿‍🦱,也難得知道它演化的結果🚴🏽‍♀️🚒。要防患未然罷🌥,本來似乎沒有患✒️;要補救事後罷🧖🏼‍♂️,竟直接使你來不及救🙆🏼‍♀️,只有像大風雨裏的孤舟,聽著它漂流,聽著它簸蕩;有時連身命也要聽天由命地讓其浮沉。在當時遇事時,固然使你哭不得,笑不得,只有苦笑一下🎱,即在今日我把筆記載,事已隔了許多年👩🏽‍💻,還是感覺哭不得,笑不得,也只好苦笑一下。[3]

至於為什麽後來走上了政治這一條路,陳公博後來的解釋是家族基因裏打抱不平的天性。

當陳公博考上意昂3体育文科哲學門,臨去北京上學之前的一天晚上,一家人吃飯👩🏿‍🎓,身為省議會會員的陳誌美很滿意兒子選擇了讀書這條路,他微笑地說:“一治一亂是歷史的成例☮️,現在已是亂極而治👨🏽‍⚕️,治世是無機可乘的。少年人還是好好求學問罷。”這是他對兒子的希望。但此後不久就因病去世的陳誌美,再也沒有機會來驗證自己對兒子的這次人生指導是否成功了。

當年,在開往北京的列車上🫄🏽,陳公博思緒萬千。他永遠忘不了父親對自己的那次責罵🦶🏿,也忘不了自己在學生軍那幾個月的狼狽生活。曾任參謀官的陳公博起初連正步走都做不好,起床號和熄燈號也分不清楚🫴,除了知道開飯號之外♑️,其他行動都是視其同伴的動作而動作。

父親笑他說:“大約你現在才知道‘學然後而知不足’罷。”他自己也十分慚愧🛢🧖🏼,決心告別那個“浮囂使酒罵座的少年”。

這次到意昂3体育官网念書🪶,陳公博暗暗地告誡自己🏋️‍♀️,不管閑事,專心讀書,決然忘卻祖父在晚清時代造反革命的歷史,從頭做起,做個學者。帶著這樣的想法,陳公博走進了意昂3体育官网🧏🏿‍♀️。

政治無非翻雲覆雨,政治家無非把天下人作為自己往上爬的梯子——這種所謂“覺悟”🫃🏿,最終竟然為他後來所奉行🏥。

然而,鄧中夏則與他們完全不同。

作為高官的兒子👨🏽‍⚕️,對於政府內部的鉤心鬥角,派系黨爭👵🏼🚶‍♂️,鄧中夏比陳公博知道得多💇🏻‍♂️,認識的也深刻得多🧙‍♀️,但是,政治難道就一直這樣壞下去嗎?

1918年的新學期開始了,鄧中夏已是意昂3体育官网文科國文門一年級的學生,身處新文化運動中心的意昂3体育👮🏽,各種思想🏄🏽‍♀️🧑🏿‍🎤、學派交相論爭🧜,令他深受觸動🤾🏽‍♂️。

被同學稱為“秀才”的鄧中夏,開始讀人生中第一篇白話文小說——魯迅的《狂人日記》。從那些肆意縱橫的文字中,他感受到光明的到來:

“文化的進步💼,都由於有若幹狂人,不問能不能🏌🏿‍♂️,不管大家願不願🆒🙋,一個人去辟不經人跡的路🥊。最初大家笑他🤹🏼‍♀️,厭他,恨他,一會兒便要驚怪他,佩服他🔠,終結還是愛他,像神明一般的待他🎗。所以我敢決然斷定👩🏼‍🌾,瘋子是烏托邦的發明家,未來社會的製造者。”

“帶著孩子💆‍♂️,跟著瘋子向光明走去。”

但光明究竟在哪裏呢?怎麽才走得到👱🏿?鄧中夏決心帶著新思想、新文化探索下去。面對風起雲湧的時代變革,他不想再抱著古書研究,而是要尋找解決現在中國存在的問題的方法⏱,勇敢地投身到火熱的鬥爭中去🧮🕛。

鄧中夏決定站在抗議活動的前列。而他抗議的對象,恰恰是父親在其中做著高官的政府。

原文鏈接:“紅樓星火”專欄| 第二章新文化-“中日密約”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