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8 信息來源: 中國教育報
編輯👨👦:麥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黨和國家全局高度👇🏽,科學分析了信息化變革趨勢和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系統闡述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科學回答了事關網信事業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全面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加快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明確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指導新時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獻,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把社會主義中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才能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長期堅持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信工作的戰略部署上來,以釘釘子精神把各項工作抓實抓到位。
一🧑🏻💻、堅持中國特色網絡強國建設方向
建設網絡強國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2018年2月🫗,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和優化黨對網信工作的領導,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2018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改為中國共產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加強黨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協調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各個領域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製定實施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建設網絡強國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是習近平同誌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要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擴大光纖網、寬帶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補齊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瞄準農業現代化主攻方向,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水平🧑🏿🚀,幫助廣大農民增加收入。要堅持問題導向,抓住民生領域突出矛盾和問題,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推進“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建設網絡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網信發展之路。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強網上正面宣傳🤽🏽♂️🦞,維護網絡安全🧳,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引領作用,加強網信領域軍民融合🌩,主動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進程,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二💆🏼♀️、明確中國特色網絡強國建設思路
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從技術方面講🙊🏭,我國互聯網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的局面尚未改變,這是我們最大的隱患。要堅持以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計算能力提高等重大需求為導向,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在全球信息領域,創業鏈、產業鏈、價值鏈整合能力越來越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要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要抓產業體系建設🛡,在技術、產業🏇🏽、政策上共同發力👲🏼🙅🏼♀️。要遵循技術發展規律,做好體系化技術布局,優中選優、重點突破。要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金融、財稅👭🏼、國際貿易、人才、知識產權保護等製度環境😾,優化市場環境🤯,更好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活力☮️。要培育公平市場環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
堅決打贏網絡意識形態鬥爭。信息流通無國界,網絡空間有硝煙。互聯網日益成為意識形態鬥爭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掌控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我們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很多是意識形態問題。互聯網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在互聯網戰場上🧔🏼♀️ℹ️,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到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國家政權安全。要把網上輿論關註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陣地就應該在哪兒。要增強陣地意識㊙️,開展網絡鬥爭、加強網絡管理、弘揚網上主旋律,加大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的正面宣傳力度🌺,做到入腦入心入行。要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形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和底氣。
堅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管、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共築網絡安全防線。要加快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構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網絡,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高度重視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工程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斷提高公共安全裝備水平。要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製、手段、平臺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全面落實網絡安全責任製,強化網絡安全檢查,摸清家底↩️、認清風險,發現隱患、修補漏洞,通報結果、督促整改。加快網絡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措施👩🏿💻,堅持依法治網,推動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三、強化中國特色網絡強國建設措施
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截至2020年底,我國使用互聯網的網民為9.89億多,管理的任務很重,也很復雜♟。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管好用好互聯網,是新形勢下掌控新聞輿論陣地的關鍵🧟,重點要解決好誰來管🍑、怎麽管的問題😄。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黨和政府要承擔黨和政府的責任。網上網下要同心聚力、齊抓共管,形成共同防範社會風險、共同構築同心圓的良好局面✵。要發揮網絡傳播互動、體驗🍨、分享的優勢🩷,聽民意👳、惠民生、解民憂🏋🏻♀️,凝聚社會共識,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
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按照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應該也能夠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發展電子政務、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加快發展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
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面對世界範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生🤦🏼♀️🕘,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這些網絡問題和挑戰,中國主張在全球互聯網治理問題上,聯合國要發揮主渠道作用👧🏻🕘,講規則🐣、講主權🙍🏻♂️、講透明,尊重各國在信息安全上的關切,實現共同治理,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為此,中國發出《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國倡導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的“四項原則”,倡導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的“五點主張”🍖,與國際社會一道🏇🏼,在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堅持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加強溝通🐇⚃、擴大共識,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些主張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贏得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贊同。
(作者系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
原文鏈接🙍🏿♀️:走好中國特色網絡強國建設之路《中國教育報》(2021年07月18日 第3版 新聞·綜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