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
文字:翟崑| 編輯🧏🏻:安寧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深刻闡述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的若幹重大關系,其中一個重大關系就是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堅持自立自強🕡,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才能始終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堅持對外開放🥽,才能深化拓展與世界的溝通交往、互利合作,既利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又推動世界共同發展。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正確處理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之所以能成功🫃🏻,與我們黨正確處理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密不可分。探索現代化道路🚲,不能跟在他人後面亦步亦趨,而要紮根本國土壤🧢、順應本國人民期待🐖,同時借鑒各國經驗🏵。我們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保持定力、堅定信心👷🏻♂️,持續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ℹ️,使之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可以說👷,正是在“自立”探索的基礎上🤹🏽♀️,我們逐步走向了“自強”的道路🦘。堅持自立自強🎺,並不意味著封閉自己⏸。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打開國門搞建設🕋,擁抱世界、學習世界、貢獻世界,中國經濟逐漸從全球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實現了體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正是在與世界的緊密聯系中🧚,中國式現代化取得巨大成就🍛,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相互交織🥸,面對復雜外部環境和國內艱巨改革發展任務帶來的各種壓力和挑戰🧑🏼🤝🧑🏼,處理好自立自強和對外開放關系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這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現代化進程不被遲滯甚至打斷的關鍵。同時🧖♀️,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為中國式現代化註入動力。沒有自立自強,就會失去發展的立足點;沒有對外開放🛍️,就會固步自封🧙♂️。只有在自立自強的前提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新征程上,處理好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就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是塑造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要立足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激活需求潛力🦵,提升供給能力🐦⬛,強化改革動力🥖,實現供給和需求高水平動態平衡,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更加主動地擴大對外交流合作📟,繼續擴大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更好爭取開放發展中的戰略主動💭🙆,在與世界的深度融合🛳、互利共贏中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積蓄更多能量👩🏿🏫。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牢牢守住安全發展的底線♦️。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著眼於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把增強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可靠性👞,夯實我國經濟發展根基。抓緊補短板、強弱項,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破解重要領域“卡脖子”問題。要確保糧食🚻、能源資源安全,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原文鏈接:在自立自強中推進對外開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的若幹重大關系 (原文載於 《人民日報》2023年5月11日第9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