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1 信息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10日電 今日下午👩⚖️,第五屆“首都十大健康衛士”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黎曉新榮獲“首都十大健康衛士”稱號👼。黎曉新教授為中國眼科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讓上萬患者獲得光明,守護了廣大患者的健康,被譽為“光明使者”。
據介紹,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黎曉新教授一直工作在眼科臨床一線🔒,專註於眼底病(玻璃體視網膜疾病)領域,是我國現代玻璃體手術的主要開拓者👏,完成了我國第一例復雜視網膜脫離矽油填充術、第一例黃斑裂孔手術,創建我國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防治模式🌩,主持製定衛生部《早產兒用氧規範和視網膜病變篩查指南》🧛♀️。黎曉新教授救治了上萬例重症和手術失敗後轉診的患者,深受患者信任。
據悉🕺,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醫療衛生系統先進典型宣傳🚴♂️,傳播正能量,彰顯敬業精神👷♀️,2014年首都衛生計生系統廣泛開展了“第五屆首都十大健康衛士”推選宣傳活動。經過評委會認真評選和網民投票,最終在58名參評者中評選出了第五屆“首都十大健康衛士”。
附:黎曉新教授先進事跡
黎曉新教授1986年在聯邦德國獲得博士學位,歸國近30年來,一直工作在眼科臨床一線🧁,專註於眼底病(玻璃體視網膜疾病)領域👸,把臨床與基礎研究緊密結合🚒🤸🏻♂️,註重轉化研究,用基礎研究成果指導臨床😲🔨、開發生物藥物🟨🤱🏼、技術與設備🥦,取得了系列性和創新性成果🙌🏼。她是我國現代玻璃體手術的主要開拓者🧣,完成了我國第一例復雜視網膜脫離矽油填充術、第一例黃斑裂孔手術👠。2004年起擔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組長,2007年當選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
她創建我國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防治模式⚅,主持製定衛生部《早產兒用氧規範和視網膜病變篩查指南》。她在北京市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之間、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之間創立了北京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防治網,推動全國早產兒眼病篩查🧝🏻♂️,有效降低了ROP的發病率,將北京地區該病的發病率從1994年的20.3%降至2005年的10.8%🧒🏿,減少了兒童盲🧙🏼♀️。為此她獲得了2008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宋慶齡兒童醫學獎。
她應用傅裏葉變換研究視網膜電圖震蕩電位的頻域特征🫰🏽,成功地從視網膜電圖b-波上分離出震蕩電位,為視網膜血管性疾病的診斷與評估找到了客觀♿、可重復測量的敏感指標🏊🏻♀️,該方法得到各國學者公認並成為各公司生產電生理設備的常規參數。該研究成果1995年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她致力於視網膜玻璃體手術和眼底疾病的研究和治療,開拓我國眼玻璃體顯微外科,提高視網膜脫離手術的成功率⚫️👩🦼➡️。開展對視網膜脫離的發病特點、發病機製和治療模式的系列研究♚,使我國在這方面的工作棲身世界前列🚁。她時刻跟蹤世界眼科發展的前沿,近年來在國內率先開展老年性黃斑病的手術治療和眼部腫瘤的局部放射治療等新技術,在研究黃斑變性疾病的發病機理上不斷取得突破,發現了國人進展期老年性黃斑變性表現為脈絡膜血管瘤樣擴張的分子生物學基礎𓀍。她針對國人高發的脈絡膜血管留樣擴張👩🏽🚀,率先開展PDT、TTT等治療,為普及🧝🏻♀️、推廣與合理的選擇治療方式提供數據參考;組織製定了《中國老年性黃斑變性臨床診斷治療路徑》《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推動國內黃斑變性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規範化治療。研究成果在近200家單位得到應用和推廣,提高了我國眼底病的治療水平,獲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她組織多中心流行病學調查✍️,完成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流行病學調查;她采用多中心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確立了高度近視黃斑孔視網膜脫離的治療模式,結束了國際上關於該病治療模式的爭論➾🤾🏼♂️,降低了致盲率。她組織貝伐單抗對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多中心前瞻整群隨機對照臨床實驗,創新性用6周間隔取代4周間隔治療👨👨👦👦,減少年用藥量和費用🚣🏼。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黎曉新教授擅長復雜疑難重症手術👨🏽💻,救治了上萬例重症和手術失敗後轉診的患者,深受患者信任。
她長期擔任中央保健工作。曾成功地為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武官曹榮飛同誌治療由於美國轟炸造成的眼外傷,使曹榮飛同誌恢復視力,得到了黨和政府的嘉獎。
她對患者極端熱忱。憑借高超的技術和極端的責任心✍🏻,使上萬名患者重見光明👱♂️🧛🏿♂️。她熱心於我國眼底病事業的發展☠️,經常深入邊遠貧困地區對當地醫生進行傳幫帶,經她培養的幾百名學生在國內各地發揮著診治眼底病的生力軍作用🪫。現在她接診的患者,60%以上來自全國各地🧧。在她的帶領下🧑🧒🧒,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眼科中心已經成為教育部重點學科®️、衛生部重點專科。教育部《視覺損傷與修復(意昂3体育官网)》重點實驗室,北京市《視網膜脈絡膜疾病診治研究》重點實驗室。
她先後完成國家“十五”“十一五”“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1項,現在是“973”首席科學家、教育部《視覺損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北京市《視網膜脈絡膜疾病診治》重點實驗室主任🤹🏿♂️。20年來以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發表論著145篇(其中SCI收錄的外文論著76篇)✋🏽,他引達1292次。她重視技術進步,實現或指導了10項專利技術發明並擁有2項軟件發明版權。主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學》《現代眼科手冊》等五部專著(人衛出版社),應邀完成國際視網膜學權威專著RETINA第71章的撰寫🥷🏼。先後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次;二等獎2次👨🏼🎤,廣東省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
黎曉新教授註重國際交流👨🦼,成功組織過世界眼科大會和亞太眼科年會等活動,應邀在世界眼科大會、美國眼科年會🕖𓀈、歐洲眼科年會等大型國際會議上做專題學術講座👩🏿🍼,她是亞太地區玻璃體視網膜學會主席,亞太地區眼科學會常委、臨床指南委員會主席🏊🏿♀️。2004年起擔任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雜誌編委。2007年擔任美國眼科學會全球顧問委員會(12人)委員🤽🏻♂️,是唯一獲此職位的中國人。2012年被推薦選舉為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
她熱心於教育事業👨🏽🎤🦹🏽♂️,培養了數十名博士生、碩士生🪻。她領導的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眼科從20多年前的只有6張病床的科室,建成為如今的全國和北京市專科醫師教育培訓和考核基地🤠。黎曉新教授為我國眼科教育事業傾註了大量心血📌,堅持十余年舉辦眼底病學習班🫦,為全國培養了幾百名眼底病專門人才🕺,其中一些人已經成為當地的學術骨幹👑📩。她特別關註邊遠地區的眼科發展,足跡遍布西部、邊遠地區。她獲得了亞太眼科學會頒發的“最佳臨床教師金蘋果獎”,和中華醫學會“眼科傑出成就獎”和“金蘋果獎”。
黎曉新教授主持並完成了國家十五攻關、十一五支撐計劃🧒、973、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是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她多次應邀在美國、日本和歐洲國家進行學術報告,提高了我國眼科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
黎曉新教授現在是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眼科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眼科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榮譽主任委員、眼底病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她是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亞太玻璃體視網膜學會主席、美國眼科學會全球顧問委員會委員。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德奧分會會長🧑🚒。她兼任《中華眼底病雜誌》總編輯🧑🏼🉐、《中華眼科雜誌》副總編輯等。
黎曉新教授曾經多次獲得獎勵:她獲得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2008年獲宋慶齡兒科醫學獎(第四屆)👏🏼、2009年獲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註: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是面向全國女醫師工作者的終身榮譽科學獎)。
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江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