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4 信息來源: 新華社
倫敦奧運會大幕落下🌊,中國代表團取得優異成績👩🏼。然而𓀀,西方一些媒體針對中國遊泳選手葉詩文的無端猜疑,卻成為這屆奧運會上的一片陰影🧑🏽⚖️。
7月29日,16歲的葉詩文在倫敦奧運會上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金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賽後多家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一成績發出質疑🙆🏽♀️,就連以發表科學論文著稱的《自然》雜誌,也於8月1日在其網站新聞部分發表題為《那些偉大的奧運成績為何惹人懷疑?》的報道。不過👩🏼⚖️,事隔幾日,《自然》又公開對葉詩文和讀者表示道歉。
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麽?
《自然》刊發有偏見報道後,引起很多國內學生和學者以及海外華人的不滿👨🏻🏭,意昂3体育教授饒毅也收到很多電子郵件,手機更是不斷響起🤜🏻,大家對此事件議論紛紛。
饒毅是著名科學家,既因一流的學術水準聲名遠播🪗,也常因直言不諱的批評引人註目。2007年,他放棄美國大學講席教授職位全職回國,任意昂3体育官网終身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回國前,饒毅就曾在《自然》增刊發表對中國科技規劃的評論而對國內科技界頗有觸動🤾🏻♂️。回國後🚿,饒毅敢於直言的本性未改⛱😰,對中國的科研體製✊🏽、科研經費申請等問題進行分析👩🏽🦳、批評和建議,去年對中國院士評選的獨特態度更是引起軒然大波。
雖然饒毅並不喜歡把愛國主義放在口頭👐🏿,但人們都能感到他對中國的熾熱之心。這次🏤,當中國運動員被西方媒體質疑時,他選擇挺身而出🧤。“當我聽說葉詩文遊的速度比美國男子遊泳運動員還快的時候,我也曾持懷疑態度。”饒毅說👩👩👧👦:“但學生們告訴我更多的資料🎀,我也自己查了👮🏻♂️,確認《自然》的文章不夠嚴謹。”
饒毅用幾個小時給《自然》總編輯菲利普•坎貝爾寫了一封長信,指出了這篇報道在引用數據上的錯誤和措辭可能帶來了誤導📍,稱“報道說得好聽是草率🍓,說得難聽是種族偏見”🚴🏼♀️。信中說,如果記者多查詢😶🌫️,就能發現其他遊泳運動員也曾在十幾歲發育階段顯著提高記錄🔈。饒毅的信態度平和🔗🌷、用詞文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被大家認為有禮👁👨🏼🦱、有力、有理🕺🏼、有節。
饒毅的信要求《自然》發表與原報道不同的意見,很多學生們的抗議信要求道歉甚至撤稿👬。兩天後,《自然》回信感謝他的信和附件🧍♂️👨🏻🍳。《自然》不僅完全答應了饒毅的溫和提議,刊登留學生江來的相反意見#️⃣,也部分滿足了學生和學者抗議信的要求,在說明不是有意支持對葉詩文指責的情況下,向讀者和葉詩文道歉🕵🏻♀️。
《自然》雜誌道歉了🫃🏽🧘🏽♂️,但饒毅更希望有人推動世界知名大媒體消除偏見🌶。他認為,同在倫敦奧運會女子遊泳比賽中取得突出成績的美國選手勒得斯基,與葉詩文在很多方面相似🧑🏿🦰⌨️,卻沒有人對她發出質疑,葉詩文理應得到同等對待↪️。
“相互了解是消除偏見的前提👩🏫❤️,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對世界的了解越來越多🧯;西方理解中國有限🥵,有時仍固守成見。我們既要強大🔣,也要據理力爭,成見才會消除。當然⛑️,中國強大後對其他國家和群體也要公平。”饒毅說。(記者/趙超)
編輯:素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