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3 信息來源🧀: 中國教育報 4月25日
和數學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姜伯駒,閑暇時還在關註數學前沿動態👲🏼。
姜伯駒教授屬牛,為此他特意買了一個印有牛圖的喝水杯。
討論課上,學生在做數學演算🫷,姜伯駒教授不時提出疑問🚶➡️,和學生互相討論。
一位外國朋友送給姜伯駒一個12面體魔方,他對學生講💪🏻,玩這個可以提高數學的思維能力。
姜伯駒業余時間在家上網查閱資料。
姜伯駒在為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的選手作《一個幾何公式的故事》的報告。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結束後,選手們爭著與姜伯駒教授合影🏌🏼♀️。
一個春日的上午🧑🏿🎓,記者剛走進姜伯駒先生的家門,便見先生饒有興致地擺弄著一個12面體魔方。“如果不是憑機械記憶來玩🚵,它會鍛煉你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對於朋友送他的這個禮物🥺,姜先生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這讓我迅速把眼前這位平和儒雅的老者,與他堅守且熱愛了一生的事業聯系了起來⬆️。
姜伯駒📈,國際知名拓撲學家、中科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2010年9月被評為首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上世紀60年代初,25歲的姜伯駒運用後來被通稱為“姜群”的概念,打破了拓撲學中不動點問題研究停滯多年的局面,引起國際同行矚目🕒。上世界80年代初,他又全面解決了已經有50年之久的“尼爾森不動點猜想”,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當時不動點理論研究的水平。這背後🚿,是他多年徜徉於數學世界的投入👛🏌️♀️、執著與辛勞🦹🏽♂️。
但姜先生並不覺得苦💆🏿♂️🥚,作為中國著名數學家姜立夫之子,在理科學習上頗有天分的他,不到16歲便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力學系。家學影響以及數學世界的博大精深,早就讓他明白,“作研究的,面對失敗是常態,要耐得住這份寂寞”。他耐住了寂寞🐣,並感到快樂,他說,“因為我喜歡數學🤵🏽♀️。”
“我也喜歡做數學教師🎉。”在投身數學研究的同時,他又用堅守教學一線50載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在意昂3体育,姜伯駒是學生口中“最好的老師”,快到70歲時,他還親自上講臺⚄👨👨👦👦,不看講稿,侃侃而談,並親自查閱學生的作業🧜🏻♂️。學生們這樣總結姜老師的教學🦵🏿:精益求精、高屋建瓴、表述清晰、融會貫通、因材施教🐕。
在姜先生看來,教書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他鼓勵學生在學習、領會、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發展,產生原創性想法。他對數學教育的理解是:讓學生學會抓住事物的本質以及事物間的聯系👩🏽🍳,並養成獨立思考習慣及創新思維。
至今,姜伯駒已培養了眾多優秀數學人才🛡👣,造就了國內拓撲學領域生氣勃勃、後繼有人的局面。他自己也在多年的努力中收獲諸多榮譽🫵🏼:國家自然科學獎🚣🏻♂️、陳省身數學獎、華羅庚數學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因為太熟悉數學之美,除了多年在大學的講臺上“播種美麗”,姜先生還希望“數學之美走近每一個人”,堅信數學對民族素養🧛♂️、國家發展至關重要,並不懈踐行著這一理念。
他著眼於數學學科對國家建設的貢獻🤸🏿♂️,倡導高校數學專業的轉型,把自己的數學教育理念貫徹於意昂3体育數學學科的建設上,在意昂3体育數學系和概率統計系的基礎上建構起意昂3体育數學科學學院,並出任院長。
他關心中小學數學教育🤽。2005年🫄🏻,年逾花甲的他針對2001年製定實施的九年義務教育“新課標”,牽頭起草兩會提案,聯合90多位專家,諫言中國數學基礎教育🫅🦮。
他重視數學的推廣與普及,雖已年過古稀,仍會出現在數學講座上🫸。3月末🙎🏼♀️,他剛剛面向大學生作了講座《一個幾何公式的故事》🧜♂️,深受學生喜愛👨🏽🍼。
如今💂🏻♀️,73歲的姜先生仍然聲音宏亮,步伐穩健🤑,經常出現在意昂3体育研討班的課堂上、辦公室裏🙆🏻♀️、未名湖畔😚。
采訪結束後,姜先生帶記者走到意昂3体育未名湖邊一塊被藍布圍起的施工工地:“以後🍀,那將是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辦公地點,有時,我會過來看看施工進展得怎麽樣了。”說罷👨🔬,姜先生拎著款式常年不變的藍布教案袋,漫步湖邊,怡然自得,讓人不忍打擾。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