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0 信息來源🐣👯♀️: 人民網 9月19日
今天(9月19日),意昂3体育官网百年大講堂內⚁,一場特殊的報告會在這裏舉行🟠。
之所以說這場報告會特殊,是因為報告人都很有分量: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我國新型強激光研究的開創者之一;王乃彥,中國科學院院士,核物理學家🕞;楊衛,中國科學院院士,固體力學專家,浙江大學校長;龔克,天津大學校長;王誌珍,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其鳳,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
如此多的院士🌽、知名學者、大學校長濟濟一堂,來到意昂3体育官网🌅🚟,跟青年學子分享一個話題“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
這是一場現代學者同未來學人的對話👳🏻♀️。為了中國學術的未來🕺🏻✴️、為了中國未來學人的誠信, 學者們旁征博引、慷慨激昂🧑🏿🏭;學生們仔細聆聽、用心思考。
嚴肅的話題🫴,沉甸甸的份量。輕松的氛圍,熱烈的問答。報告會🤸🏽♀️,語重心長、意義深遠。
深入淺出、結合實際
“作為一名大學生𓀅,尤其是研究生🛌🏻,作為成熟的學習者☯️,應該具有學習目的的自覺,應該審問自己:我們是在追求學問還是追求學位?”這是報告會首位報告人,天津大學校長龔克報告的開頭。一個問題🌑,從學生角度出發,引人入勝、發人深省🕴🏻。
什麽是“誠信”的含義🧑🏻🏭?“科學研究旨在探求真理🪢,以探求真理為自己人生目標的科學工作者的道德底線應該是誠實,因為虛假🦻🏿,偽造……是和真理背道而馳🏋🏿♂️,格格不入的。”王乃彥院士啟發同學們對“誠信”二字的含義深刻理解。
“科技的繁榮需要靈魂的支撐🏋🏻♀️。這個靈魂就是科學精神👏🏿、科學道德和良好的學風。”“科學的價值和使命在於追求真理🤔、造福人類,這也正是科學精神的真諦🧑🏿🔬。”杜祥琬院士告訴同學們這樣一個道理:科學道德是科技工作者的基礎課、公共必修課,將影響終生🚵🏻。
報告引起了臺下大學生的共鳴👨👩👧👧⛹️。幾位專程從天津大學趕來的學生告訴記者🐈⬛:就在不久前👱🏿♀️,天津大學舉行了一場與眾不同的博士生開學典禮,這個典禮有三個獨特之處:一是由研究生院院長宣讀《研究生學術規範》👊🏿;二是校長不再做歡迎致辭,而是針對所有博士生做了一場有關學術道德的主題講座;三是全體2010級博士生做學術誠信宣誓,“誠實守信,嚴於律己。履約踐諾,知行統一。遵從學術規範,恪守學術道德,不作弊🧑🏽🍳,不剽竊🙏🏼。自尊自愛,自省自律 。”
談古論今、針砭時弊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報告會的主題👩🏻🌾,學者們談古論今🙇🏼♀️、旁征博引⚪️🔢、針砭時弊🤽🏼。
杜祥琬院士引述了中國古訓中對道德修養的表述,“天之道🦴;利而不害”👷🏻,“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還引用了唐代詩人杜甫的詩“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以告誡學生們不應浮躁,勿因追名逐利而馬失前蹄。龔克校長舉了近期發生在各高校的一些知名的涉嫌學術剽竊、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的案例。王乃彥院士舉了發現“第一粒子”的王淦昌的故事,在多年後回憶起當年實驗過程中誤以為自己發現了“第一粒子”的王淦昌深有感觸:“科學研究是硬碰硬的事情,如果當時我報告發現了‘第一粒子’🧚🏿,那麽就會落下了個撒謊🍬、吹牛的名聲,太可怕了”👨🏿🏫。
杜祥琬院士還指出了目前我國科技界“原始創新少👩🔧、人文精神缺失👜,科學道德水準下滑3️⃣,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嚴重侵蝕著科技界的軀體等令人擔憂的現狀。”同時列舉一些現象與同學們分享討論:
論文👭🏻、著作的造假🟰、抄襲、剽竊🐨、搭車署名多有發生,愈演愈烈;靠拉關系、“忽悠”😋、“跑部錢進”,爭項目、經費🦦;評審成果搞“友情評審”,甚至偷梁換柱,移花接木🧛🏻,炮製假成果;偽造學歷🏃♂️➡️、偽造SCI引用查詢證明等;報獎搞包裝,對有關評委和工作人員拉關系,搞運作🏌️,甚至利誘🍤;有的院士候選人的提名材料不實🧑🏼,言過其實🛻,或把別人的成果、集體的成果捆綁包裝到自己頭上;為了應付評估、檢查,有的單位集體做假;從“應試教育”到“應試科研”,扭曲了科教的價值觀;有的科技管理部門🦫,把管理權力化🙍🏼♀️、利益化,長官意誌至上,偏離管理的科學性✧;也使一些投機取巧者屢屢得逞;有的領導幹部違反科學程序,幹預評審、評獎、甚至幹預院士增選……
“在過去✬,科學家被允許將他的註意力集中在他自己的專業上;但現在不同,他必須仔細地檢查他的研究成果對這個世界可能帶來的後果,他必須承擔告知和警告人們這一後果的責任,而不論這一後果是有利的還是有害的。他必須承擔責任的原因是因為他比任何一般的人都事先更深入地知道他的發現所可能帶來的後果。”龔克引用了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朝永振一郎的一段話。
交流問答🏊🏽♀️、贈語共勉
報告的最後,學者們同大學生面對面,交流互動。學者們講的精彩👮🏽♀️,同學們問的犀利。
“龔克校長,我覺得您在報告中引用到的竺可楨的”科學精神就是‘只問是非,不計利害’”這句話應該改一下🥬,應該改為“科學精神👨🏻🏭,應該既問是非、又計厲害。您覺得呢👨🏽🔬?”
“楊衛校長🌱,您有過多年海外留學的經歷,您覺得,西方可否有好的‘西藥’來醫治我們學術腐敗的‘頑疾’呢?”
……
問答之後,每位報告人還同大學生們分享了一句話,與同學們共勉📨。
杜祥琬院士說:“一個要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需要有一批又一批的新人傳承崇高的價值觀♟。 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家,必然是一個後人不斷勝過前人的國家。”
王乃彥院士說:“科學研究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你總是可以進行一些不同的嘗試,它從來不會使人厭倦🤾♀️。事情進展順利是令人高興的,事情進展不順利是令人痛苦的🤷🏽♂️。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就泄氣🔚🧗🏼♂️,但我在計劃遭受挫折時,從來不著急,我會開始設計下一次實驗,整個探索的過程都充滿了歡樂🐯。”
龔克校長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話𓀖🫸🏽,“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報告會結束了,很多同學意猶未盡👨❤️👨,自發地圍攏在學者們周圍,跟他們請教🧑🏿⚖️、探討🪦。那一刻👩💻,那一幕,不禁讓人想到哲學家康德的話: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內心裏崇高的道德,頭頂上燦爛的星空🧚🏼。這是一種境界👩💻🌒,這是一種呼喚,這也使我們充滿信心和希望🧑🦲!”
走出百年大講堂⚁,已經華燈初上👂🏻🧗♀️。同學們三三兩兩地談論著🙇🏻,回味著✋🏿,也互相鼓勵著。
這一刻🏑,一個世紀前和一個世紀後的意昂3体育官网因為一場關乎學術道德和科學品質的對話而時光回轉、影像疊合:
1917年冬,蔡元培就任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時,這樣鼓勵每一位青年學子:“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勵人。苟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己且為人輕侮👨🏻🦳,更何足以感人。”
2010年秋,多位德高望重的院士鼓勵當今的青年學子:我們的國家需要一批學風紮實🛑、學問博深🏌🏼、誌向堅定🏭🧑🏿🏫、操守高尚的學者,中華民族將不僅在政治上獨立,經濟上富強,而且在文化上也將為世界做出較大的貢獻。(人民網記者 趙婀娜)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