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7 信息來源🔈⛹🏼♀️: 《科學時報》 9月17日
“每個時代🚣🏻♂️,每個人都有他必須面臨的困難,我有當年艱苦的學習條件🪆👁,你有現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但是每個時代每個人都有他的機遇👶🏼,我當年就是因禍得福,圓了大學夢並到哥倫比亞大學念研究生👳。所以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這是走向成功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這是90歲的徐光憲對意昂3体育學子所說的肺腑之言。
在9月16日舉辦的意昂3体育官网2010年學生科學年會開幕式上,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徐光憲結合自身經歷,與意昂3体育學子探討了成功的基本要素。
“我每次進入意昂3体育圖書館,就很想年輕70歲,來做今天的大學生⛽️。”徐光憲向學生們介紹了自己在戰火年代讀書時所遇到的困難✋🏿。
“1940年我在上海交大讀書時,徐家匯的校舍已被日本鬼子占領🙄,交大借法租界的震旦大學上課,在文華墨廠做實驗👩🏼🦱,學生都是走讀,只有搶救出來的少量圖書。1938年在寧波鄉下誠應廟裏🧑🏽🚀,白天搬開菩薩上課,晚上搬開課桌👷♂️,打地鋪就是寢室,根本沒有圖書館。所以我很羨慕今天的大學生。”徐光憲鼓勵學生要珍惜和永遠保持幸福感,幸福和快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徐光憲說:“你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人生本來就是克服各種困難走向未來的過程。”他自己的大學和研究生生涯也都並非一帆風順☺️。
徐光憲認為,盡管每個時代每個人都有困難▶️,但同樣面臨機遇。
不少學生抱怨👩👩👦👦,現在大學生太多了、就業有困難,甚至感慨早出生一二十年就好了。面對學生們的困惑,徐光憲說,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才奇缺的年代🧑🏽🍳,要找到並保持一個好的職位🟫,也是有困難的。
“遇到困難,我們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要勇於改變研究方向💇🏻♂️,要有適應國家需要的能力👱🏽,這是我們需要培養的又一重要素質🖌。”徐光憲說。
談到成功問題時,徐光憲認為,個人的“成功”是指個人一生對國家民族和人類社會作出的有益貢獻,其中也包括家庭的幸福和個人的成就。
徐光憲列舉了成功的10個要素,如誌向和目標、勤奮和效率⚇、健康👨🏽🏫、天賦與靈感、教育🕟💅🏻、方法🤽🏽♀️、心理健康😵、環境👍🏼、機遇等➜🧑🏽🌾。
“我覺得科學家最重要的東西是勤奮😵。”徐光憲說🧔🏿♀️,科學家與音樂家不同,音樂家最重要的東西可能是天賦,而科學家應該具備三個最重要的素質🦓:首當其沖的是勤奮🐇🤶🏻,其次是自信,第三是克服困難的毅力。
“我們要有一個超越的自信,而科學研究就是不斷克服困難的步驟,在很困難的時候都要堅持下去,哪怕沒有路了♣️,但是只要你堅持下去,就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徐光憲說。
徐光憲對現在的學生充滿信心⚂,令他最欣慰的事情是,“我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在我所在的幾個不同領域中培養的接班人,他們的一些學術成就都超過了我🌝,我覺得一代肯定比一代好”😙。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