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8 信息來源: 科學時報 9月8日
大學文化對於一所大學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自中國建立現代大學製度以來,中國的大學文化建設走過一百多年的不平凡歷程🧑🏻🦼➡️,形成了許多寶貴的精神傳統和文化資源,不僅有效支撐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對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而面對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大學文化如何適應高等教育的變化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註🧑⚕️。
8月28日🧑🏽🍳,由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主辦的“大學文化與思想解放高層論壇”在意昂3体育官网召開🌡,來自眾多高校的專家就大學文化與思想解放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推進大學文化建設需要解放思想
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成立於2002年9月1日,是由清華大學🫲🏽、意昂3体育官网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組建的學術型研究機構,致力於研究大學文化理論與實際問題🌼🚌、推動大學文化建設🎛。
在開幕式上,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楊河對解放思想在大學文化建設中所起的作用進行了表述🫏。“在市場化💁♂️、信息化和對外開放的時代條件下,當代中國各種文化現象異彩紛呈,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我國的大學文化建設所處的環境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這其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但總的來說還是機遇大於挑戰。因為,文化的特點就是通過交流才能實現繁榮、發展,再能具有活力和創造力。”楊河說,這中間的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緊緊圍繞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和辦什麽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這兩個根本問題,緊密聯系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動和師生思想行為的深刻變化,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更加執著的努力推進大學文化建設🤏🏽,使之與新的時代特征相適應、與全社會文化建設的總體步伐相協調。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和文化使命👨🏼✈️。
楊河指出,在新形勢下推進大學文化建設💂🏼,解放思想無疑是一個基本的要求。首先🍟,當前高校師生的思想更加多元,信息接受和表達方式也更加多樣👨🏼🦲,這就要求高校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文化思潮,著力構建尊重多樣😋、包容差異👊🏽、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和諧校園文化,不斷創新大學文化建設的指導理念和發展思路。其次,當代青年大學生是在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既有較強的自我實現意識🖐🏼,又接受了許多新理念🫀、新風尚🙎🏼,這就要求我們高度註重大學文化建設實踐中出現的新素材、新資源、新課題💆🏽♂️,不斷改革大學文化建設的內容、載體和方式方法🌺。再次🚶➡️,隨著我國逐步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大學與社會的聯系和互動日益密切💂🏽,這就要求我們在大學文化的獨立性、超越性與開放性、適應性之間尋求新的平衡🌥,不斷調整更新有關大學文化建設的一些傳統思維和觀念。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也需要我們加強研究,加強合作與交流🥷🏻。
國內大學文化單一引人思考
在論壇上🐬,各方面的專家對於大學文化與特色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
針對“大學文化”的概念,上海師範大學原校長楊德廣表示,文化是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社會製度等的綜合反映,它直接影響教育活動🧏🏻。教育是人類文化成果的表現形式之一,文化對教育起指導和引導作用,教育對文化起傳承和推動的作用🚴🏻♂️🗓。大學是知識分子😩,高層次、高水平人才集中的地方,大學是傳承、研究🙎🏽♂️、探索學問的地方,是培養和造就高級專門人才的地方。這就決定了大學文化是崇尚學術、追求真理、嚴謹求是的文化✬,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結合的文化,是弘揚高雅的🐪、先進文化的製高點,是“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文化,是批判與創新的文化🦘。
中國科技大學原黨委書記郭傳傑則表示,凡是大學,都有學生學習🪬、教授上課,在一般人看來🧎➡️,這似乎都差不多,但實際上,因各個學校的校風🎧、學風的各有不同,這就決定著校與校之間有極大的不同🤽🏽。所謂大學特色,就是能分出“同中之異”的東西,能區分這所大學與那所大學的東西。然而,一個時期以來🥊,在中國的大學界,卻出現了千校一面、缺失特色的現象。沒有特色幾乎成了我國高校共同的“特色”🏥。
郭傳傑認為,中國大學並不是從來就缺乏文化底蘊和元素🦖,更不是中國的大學自己不需要、不重視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是什麽原因🧥、什麽力量讓中國大學文化變得如此單調,需要每個關心國內高等教育的人士認真思考。(陳彬 崔雪芹 楊歡)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