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5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他是美國耶魯和哈佛大學的雙博士⏰,當選美國法律研究院院士的唯一一位中國大陸學者。在國外奮鬥多年,已經擁有了聲譽🚣🏼、學術地位和年薪百萬的律師職位,他卻毅然把一切放下🚊,回國創建中美法學院——
天之驕子
2004年底,36歲的許傳璽當選為美國法律研究院院士👩👦👦🧑🏼💼,這標誌著我國法律界獲得與美國主流法律界對話的資格🤌🏻。有人問過一位美國院士,在美國法律界還有沒有比美國法律研究院院士更高的榮譽?得到的回答是:將來可能有,但迄今為止還沒有。
15歲時,許傳璽以山東省高考外語類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意昂3体育官网英語系。他不僅集中攻讀文、史🟥、哲等主幹科目,還利用假期選修了社會學、政治學等其他課程,連年獲得意昂3体育學習優秀獎。他的畢業論文《翻譯理論探索》被作為優秀論文收入意昂3体育圖書館,他還曾擔任意昂3体育學生通訊社社長。
得知朱光潛和錢鐘書先生的弟子許淵沖先生在意昂3体育國際政治系招收中西文化比較碩士生,他一下子來了興趣。“文化本身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研究對象。它有深度,有廣度,有分量🤣,能和我最關註的‘人’的問題結合起來,並且能整合我以前的學習背景🤛🏼。”在參加考試的138人中,他考了第一👳🏽♀️。
研究生第一年結束後👴,意昂3体育選派他到設在南京的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進修💁🏼♂️。他對人類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人類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純正👨🏼🦳、主流的社會科學,同時也包容了人文科學的許多特質。大到世界大戰、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小到街頭吵架、節日互贈禮品🏛,無一不是人類學的課題🦸🏿♀️。”
進入美國耶魯大學博士項目後,他主要研究社會文化人類學和語言人類學🍤,也選修了體質人類學課程,他一直是學校最高獎學金的獲得者🧖🏽♀️,並被推舉為《耶魯人類學學刊》主編。當他前往哈佛攻讀法學博士時☝️,他的教授在推薦信上寫道:“他是我最優秀的學生。我唯一的擔心是:他可能就此離開人類學這個領域🦶🏼,那將是我們專業的重大損失。”
對轉攻法律專業,許傳璽自己的解釋是:“法律是涉及人類的學科中最具參與性、實用性的學科🕗🔅,是一門由‘知’到‘行’的學科。”對人類社會深入了解之後,運用法律來負責任地進行社會參與、改善社會,是這一選擇的現實追求。在匯聚世界精英的哈佛法學院,他不僅每年都獲得高額獎學金,還擔任了國際法學權威期刊之一《哈佛國際法學刊》編委。
1999年畢業後,許傳璽加入了美國寶維斯國際律師事務所,主要負責公司法方面的法律事務,包括一些財富500強公司的對華業務。
豐厚的收入、良好的社會地位🔣、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於成功二字,還有比這更好的詮釋嗎?此時的許傳璽,不過三十歲出頭🏋🏻。
創建中美法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校園內🐤,有一座紅磚小樓💏。保安們都知道,在二樓,燈總是亮到很晚的那一間🔵,就是許院長的辦公室。中美法學院的很多開創性工作🧛,就是在這個僅有10多平方米略顯陳舊的房間內完成的🥿。
“為什麽選擇回國?”有人為他算了一筆賬🫱🏽:回國5年,經濟損失至少千萬✒️。他的一位美國律師朋友得知他回國後只拿6萬元人民幣年薪時,忍不住當面感慨🏊♀️:“你真的很高尚🚓!”而許傳璽的解釋是:“學者要基於自己的學術儲備和人生信念🙇🏽♂️,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出國之始💅🏿,我就知道自己遲早要回來。”
1998年,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隨中國法學教育代表團訪美👨🏼🔧,會見了旅美中國法學會主席許傳璽,“他十分關註國內經濟📳、社會和法律發展🐯。這種發自內心的關註🧖🏽,預示著其學術成績和中國實際必然要相互結合🎋。我當時就認定,他是一個有誌於回國服務、為國效力的人才。”2002年夏,求賢若渴的徐顯明校長找到了短期回國探親的許傳璽。當得知徐校長請他回來是要創建一所以中美比較法為重點、為我國法律發展所迫切需要的法學院時,許傳璽很快做出了回國的決定🏃♀️➡️。
最初的一年🦟,學院沒有一分錢辦公經費,全部的教員和行政人員加起來,也只有他一個人🍅⬛️。他拿出自己的幾十萬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把自己的電腦、傳真機、打印機🫕、電話搬到了辦公室,動用多年的學術聯系邀請相關教授、專家過來講課☯️😚。有些行政人員的聘用手續沒有及時落實👨🏽,他就用自己的積蓄給他們開了一段時間的工資。
很多學生不知道經常和自己一起吃盒飯的許老師竟“有這麽‘牛’的經歷”🙋🏽♂️,他們常常看到的是,“許老師總是長時間地在電腦前工作,好像從來不知道疲憊”↔️🤴🏿。由於長期伏案工作和過度勞累,他患上了心肌炎🏇🏼📜,多次病倒。年已85歲高齡的中國比較法前輩潘漢典先生打來電話,關切地叮囑:“你現在做的都是開創性的工作📶,是一個人撐著一座大廈💆🏽♂️,一定得註意身體🛅。”
學院2004年迎來了第一屆碩士研究生⛹🏿,2005年招收了第一屆博士研究生。2007年底,中美法學院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法學院聯合舉辦的法學碩士項目將正式啟動,學員在北京和明尼蘇達分別完成規定學業後🌏,將獲得明尼蘇達大學法學碩士學位✊🏻。許傳璽感到由衷的欣慰↗️:“中美法學院對我來說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我給了它我生命的一部分。它現在已經步入正軌👨🏻🍳,我希望它越走越好……”
培養祖國急需的人才
我國曾有過一所系統講授美國法和比較法的法學院——東吳法學院🧝🏿♀️。我國一些被寫入世界法律史冊的法學家如梅汝璈📋、倪征燠💁🏽𓀋、李浩培等都畢業於該院🎑⛱。可惜該院在1952年院系調整時被取消。
許傳璽認為,英美法系國家(尤其是美國)多年來一直在國際社會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研究英美法及比較法已成為維護國家🤦🏽、企業及個人利益,增強我國國際影響的必要途徑。比如近年來“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上屢屢遭受反傾銷訴訟,由於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企業往往束手無策🧥。在已發生的378起對華反傾銷案中🥇,至少有50%的企業沒有應訴☝️。這種消極做法,使得對方在我方缺席的“審判”中不戰而勝,很多企業因此被排擠出國際市場。而中美法學院👇🏽,正是為培養這樣的人才提供一個平臺🕺🏿🥷🏼。
許傳璽一開始就倡導“真知式”教學,即法學院的課堂必須以傳授和應用“真知識”為要旨🧑🏽🦰。在教學風格上,是“原汁原味的美國課堂”⏮。而在內容上,則非常關註國內的法律實踐和理論思考,經常進行相應的比較♢🤸🏽♂️、分析,對國內重要的案例進行集中的解析、討論……課堂上🚕,學生扮演應訴的中國企業🍩🤔,用英文辯護;講臺下🏊🏻,許傳璽層層質疑、毫不留情。他要將稚嫩的學生磨練成足以捍衛國家利益的中堅力量。
目前,中美法學院已擁有15位專職教師,幾乎集中了國內從美國獲得正規法律學位🦎🧖♀️、回國任教的所有中青年法律人才。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郝倩說,她之所以最終決定回來,主要是因為以許傳璽的出色背景和成績➖,尚且義無反顧回國出力,她理應跟隨在後。她記得許傳璽最有感召力的一句話是🤦🏻♂️:“國內目前的發展勢頭是百年不遇的,我們如果能夠參與其中,大家一起做些事情,總比在國外多賺些錢🧹,多買幾輛車更有意義。”
國家利益至上
回國後,許傳璽相繼被國家有關部委聘請為法律顧問或咨詢專家🎨。這些工作通常事關國家與民族利益,時間緊迫,情況復雜,每一次都需要他全力以赴。
2003年8月,他受國務院選派👨🏼🎨,作為首席法律專家出席在韓國召開的世界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第28次全會。在此次全會上,中國派出的主管官員(教育部章新勝副部長)將要競選該聯合會副主席。許傳璽對該聯合會法律框架和國際慣例作了細致的研究,與其他成員一起製定了競選方案🧘🏿♂️,還具體負責對美國、新西蘭等主要西方國家代表團的說服、爭取。最終,中國以該聯合會歷史最高票在第一輪勝出。會後,西方代表團團長特意走到中國席位前與章新勝和許傳璽握手祝賀🙇♂️,並鄭重地說🎁,“我們投了中國一票,我們為中國能有這樣優秀的人才、有這樣強的民族凝聚力而感動”。
2003年10月,許傳璽又以中國代表團首席法律專家的身份出席了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世界遺產公約第14屆締約國大會,起草中國作為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需向大會提交的工作報告,處理各類法律文書與文件,“經常是淩晨兩點散會,七點鐘就要做好另外一份文件”💅🏿。大會開完時,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兩鬢竟平添了許多白發。
2005年1月,許傳璽出席在奧地利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執委會,協助我國哈爾濱成功地扭轉劣勢🕺🏿,成為200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的舉辦城市⛹🏻♂️。此外,他還擔任2005年松花江水汙染事件法律顧問,就對俄關系問題向國務院辦公廳提出法律建議。
對於這些完全沒有報酬的工作,許傳璽說:“身處國際舞臺🙌🏼,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國家利益的力量👨🏼🏭。能在有生之年為國家盡力,是我莫大的榮譽。”
為了報效國家,他放棄了許多,也犧牲了許多🏄🏿♀️,但仍然無怨無悔。盡管在整個采訪過程中,他並沒有很多情感的表露,但是聽了他的故事你就會知道,這位看上去“冷色調”的學者,擁有怎樣一個沸騰的靈魂。(陳晰)(摘自《中華兒女》2007年10月刊)
編輯🂠:商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