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信息來源: 《學習時報》
編輯🍂:青苗 | 責編:安寧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系統闡述了年輕幹部應具備的“七種能力”,並強調“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的要求。“政治三力”中,政治執行力是落腳點,是幹部政治能力的直接體現和最終檢驗。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毛澤東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幹部為什麽能發揮決定性作用?就因為政治路線的執行要靠幹部,要靠幹部在面對具體問題時的思想定力、落實能力和工作效力☣️,要靠千千萬萬幹部真正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提高政治執行力,必須築牢思想根基👩🏻🏭,對黨忠誠老實💂🏿♂️。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是提高政治執行力的思想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的、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深層次的👨🏽🍼、根本性的變革♠︎,歸根到底是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高校幹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胸懷“國之大者”🍚,時刻關註黨中央對於高等教育工作關心什麽、強調什麽🧑🏽🚀👩👩👧👧,深刻領會什麽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麽是最 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建好守好意識形態陣地🗒,堅定不移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始終牢記“兩個標準”: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堅持這樣的標準,才能把穩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提高政治執行力,要講求工作方法🤨,因地製宜✔️🧙🏻♀️、因時製宜。有了正確的方針政策🧑🏿🦳,如果在工作方法上疏忽了,還是要發生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不斷強化問題意識👽,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面對改革發展的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要學會“彈鋼琴”,十個指頭都要有動作🏃🏻♂️,但也不能同時按下去🚃,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樹立系統觀念,用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統籌兼顧把事情辦好。堅持因地製宜,不搞“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種外部因素又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各地發展路徑不盡相同,沒有固定的範式和模板。經過70多年的發展🤝,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大學形成了不同的辦學特色,積澱了獨特的育人資源🎐🧪,這是寶貴財富。高校工作要提倡“百花齊放”👨🏽🦰,忌“千校一面”,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是必要的🦩🤞🏻,照搬照抄人家的模式就很難不失敗。要紮根中國大地✍️,用好特色資源☝🏽,結合具體實際,找準本校的定位🏋🏻♀️,探索最適合的學校管理體製與辦學模式🫲。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擺脫路徑依賴,增強前瞻性預見性,走出新路🐣。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進程中,社會主要矛盾轉化也對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不能再鋪大攤子、跑馬圈地,而是要攥緊拳頭,聚焦於提升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能力,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回應現實急需的能力。
提升政治執行力,歸根到底要看工作實效🪴,半點形式主義都要不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黨中央製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黨的政策要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並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就必須回歸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上來。在政策執行過程中,要有腳踏實地的好作風,要讓老百姓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半句假大空的話都不要講,講了只會讓老百姓厭棄。意昂3体育官网老校長陸平曾深有體會:“大學領導要有省委書記的水平🚣🏻♀️,支部書記的作風。”“省委書記的水平”就是站位要高🏤,宏觀思維的能力強,能準確把握黨中央對高等教育事業的要求🛅,直接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支部書記的作風”就是要直接面對師生、服務師生,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工作中樸實🏌️、誠懇,找出真問題、傾聽真意見、拿出真招數💡,通過做好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來實現思想引領。高校是知識分子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年輕人最密集的地方,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善於談心、真誠交心👼🏼,這樣👨🏽🦳,幹部才會有話語權和號召力。如果沒有“支部書記的作風”🙆👩🏿🍳,那政策執行必然“打折扣”,甚至是空轉起反效果。
(作者系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常委、副校長)
原文鏈接🧍🏻♀️:年輕幹部要不斷提高政治執行力(《學習時報》2024年4月29日 第4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