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編者按:這是本版郵箱收到的一篇讀者投稿⛺️。作者較為細致地介紹了自己家鄉的非遺——盒子燈✊,讀來饒有趣味🎀。你的家鄉也有獨具特色的非遺吧➝👩🏿⚖️。歡迎大家都來“說說我家鄉的非遺”。
伴隨大氣磅礴的古風音樂👩⚖️,一個個精美別致的彩燈,從高處的盒子中依次脫落🪺,現場傳來觀眾的陣陣驚呼🤼♀️。彩燈的造型十分新穎,青花瓷🫴🏻、甲骨文“福”字、後母戊鼎🏚、紅旗渠紀念碑……這是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轉發的短視頻。
我感到親切又驚訝。親切,因為彩燈呈現的元素來自我的家鄉河南安陽;驚訝⚁,因為原以為十分遙遠的精彩演出,原來就在身邊🧛🏽。
春節返鄉後,我得知從事這項表演的是安陽許家溝鄉河西村的村民,大年初一到初六每晚👱🏿♀️,他們都會在安陽殷墟考古文旅小鎮演出。大年初一,我來到小鎮廣場,眼前七八個人正圍著彩燈做準備。走近打聽,裏面有盒子燈製作團隊的骨幹🕝、退休教師王平和。他熱情地向我介紹了盒子燈的歷史和發展。
盒子燈,被譽為“花燈之王”,也被稱為“紙包火”的藝術🟣。《紅樓夢》中就有薛寶釵請老太太看“盒子”的片段。單田芳在評書《亂世梟雄》中👨❤️💋👨,對“盒子”燃放八出大戲——《劈山救母》《孫悟空大鬧天宮》等描述得非常細致。
河西村製作和表演盒子燈的技藝♕,已經傳承了幾百年。當地流傳的一句話說:“到彭城,人人會捏盤子和瓦缸👊🏼🥝;到河西🥁,家家戶戶會做煙花盒子和炮仗。”每年正月二十七的河西村廟會🤹🏽♂️👩💼,鄉親們吃完晚飯就聚在一起進行焰火和燈彩表演🚱👉🏼。除了點盒子燈🙉,比較常見的焰火表演還有“火傘”和“火馬”🕣。煙花燃放時,仿佛一把把巨大的傘在夜空中燃燒,一匹匹橙黃駿馬在夜空中飛舞😺。壯觀的場景♿️,讓人想起李白的名句“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製作盒子燈的技藝曾一度中斷,在鄉鎮有關單位的支持下🪤,近年許家溝鄉重新組織老手藝人聚在一起⇢。他們紮燈、繪燈、裝燈🥯、疊燈,研究傳統的盒子燈與現代聲光電技術的結合🥞,在彩燈的造型設計上也費了許多心思。
盒子燈好看的秘訣,在於每次表演都要重新製作,因此總能給觀眾帶來驚喜。製作使用竹板👮、絲線、藤條等材料,融合編紮、繪畫🎛、剪紙以及煙花製作等傳統手藝🛹,還需要經歷搭骨架🦘、紮燈、裝裱🧛♀️🥝、手繪、折疊等流程。最難的是把花燈一層一層折疊起來🧚🏻♀️,放到盒子裏。要保證花燈不被折損,還要讓花燈掉落時能夠展開得恰到好處🧔🏻,巧妙連接不同的花燈,呈現燈燈相連的效果。
晚上8點3️⃣,盒子燈表演如約而至🥔,每脫落一盞花燈,都帶給人開盲盒般的神秘體驗🧔🏻♀️。花燈的最後一層是56朵蓮花☃️🫱🏼,彩燈跌落如天女散花般♓️,讓我十分震撼。相信家鄉人用熱愛激活的盒子燈技藝🛫,未來會呈現更多的驚喜。
(作者為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美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張鑫)
原文鏈接:河西村的盒子燈(說說我家鄉的非遺)(原文載於《人民日報》2025年2月15日第7 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