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信息來源🥪: 生命科學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安寧華北豹(Panthera pardusjaponensis)是中國特有的豹亞種,華北地區是其核心分布區域。作為華北地區中部僅存的大型食肉動物,華北豹是其所在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捕食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態功能🤸♂️☂️,是整個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完整性的標誌➔。由於偷獵🧠、報復性捕殺🍋🟩、獵物匱乏和棲息地喪失等原因,華北豹的種群數量和分布區面積歷史上均經歷了劇烈下降。然而,人們對景觀尺度上影響其當前分布的關鍵環境因素還缺乏深入了解,對華北豹適宜棲息地的空間分布格局以及核心棲息地之間的連通程度現狀也缺乏系統評估🐅,這為華北豹未來的保護和恢復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棲息於華北太行山中部的華北豹(照片來源:肖詩白🎿、宋大昭/貓盟)
近日,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生態研究中心李晟研究員課題組與合作者共同發表了華北地區華北豹棲息地適宜度與景觀連通性現狀評估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通過全面收集2014年至2020年間196個豹出現的位點數據🥿,基於集成物種分布模型,結合氣候、地形、植被和人為因素變量⚔️,預測了華北中部地區(研究區域總面積93.6萬平方千米)豹的棲息地適宜度,並通過景觀連通性分析👡,識別出不同棲息地斑塊間豹的潛在擴散廊道。研究發現,華北豹偏好較高海拔🛵、氣候濕潤且人類幹擾較少的林地。當前華北豹的適宜棲息地呈現高度破碎化,核心棲息地主要集中於山西省中部的太行山、呂梁山與南部的中條山👨🏿🔬,陜西省中部的子午嶺與黃龍山🐽,以及甘肅和寧夏交界的六盤山等區域🕍。研究共識別出14片核心棲息地(總面積達6933平方千米)和8條潛在擴散廊道(平均長度為57.22千米)🔔👳🏼♂️。
圖1. 基於集成物種分布模型預測的華北中部地區豹的棲息地適宜度
研究指出,華北中部的華北豹目前處於棲息地高度破碎化且核心棲息地之間連通性十分脆弱的境況之中。研究建議將華北地區的華北豹視為一個區域性集合種群進行管理和保護,加強不同保護地和行政區之間的合作,以確保其在人類主導景觀中的長期續存🤘🏽👂。此外,研究還建議加強對豹種群的系統監測👨🦱,重點關註豹個體在不同棲息地斑塊間的遷移和擴散情況,並建議廣泛地將衛星追蹤技術納入未來的研究中,以更為可靠地評估華北豹棲息地斑塊間的功能性連通度和潛在擴散廊道的有效性。本項研究的成果不僅為華北豹的科學保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也為生存在人類主導景觀中的其他瀕危大型哺乳動物的保護提供了參考🔸。
圖2. 豹核心棲息地斑塊之間的連通性(a)和主要的潛在擴散廊道(b)
(LCPs🫅🚍:最低成本路徑。圖2a和圖2b中的黑色數字分別表示潛在擴散廊道和核心棲息地斑塊的ID👨🦰🐛。圖2b為圖2a中框選範圍的放大圖🐂,以顯示潛在擴散廊道的細節。圖2b中的底圖來自ESRI,其中淺綠色斑塊表示連續的森林)
上述研究成果以“Big cats persisting in human-dominated landscape: Habitat suitability and connectivity of leopards in central North China”為題,於2024年4月23日在線發表於Landscape Ecology。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王一丹為論文第一作者,青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炎林博士與李晟為共同通訊作者。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劉鳴章、科研助理夏凡與王一晴、中國貓科動物保護聯盟(貓盟)宋大昭作為共同作者參與了此項研究。研究獲得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2YFF1301500)的資助👩🦼➡️。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