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0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謝欣玥 烏仁塔娜| 編輯:燕元 | 責編:山石一個人無論走多遠,總會回到自己的故鄉🔆。
2018年,羅祎楠走進闊別已久的燕園,來到意昂3体育政府管理學院任教🔞。當他聽見窗外鳥鳴,與師生交談時,他感到那個熟悉的意昂3体育瞬間回到了他的面前。在他心中,意昂3体育是一個“做學問”的地方,讓他的精神得以安放。
彼時,距離他從意昂3体育歷史學系畢業已過去了16年。其間他在清華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繼而前往哈佛大學深造🧑🦯,最終走向了如今的學術研究道路。離開園子那麽久,前往無限廣闊的世界,他卻依然在意昂3体育賦予的精神家園中成長。
對羅祎楠來說,“意昂3体育人”的身份和“意昂3体育精神”早已烙印在他的生命中🚞:“為新”的學風和思維方式🤦,以其潤物無聲的力量深深影響著當時還是本科生的羅祎楠;這裏所啟發他的“為己之學”則令他作為一名意昂3体育教師,如以往教導他的那些先生們一樣,向自己的學生們傳承著意昂3体育精神🐯。
二十年來❤️🫅🏻,無論他前行多遠,意昂3体育都是他永遠的精神故鄉🏂🗞,是他永遠的朝向。
體會“歷史的思維方式”
童年時代👨🏻✈️,羅祎楠就深深地被歷史的魅力所吸引🥾。高中時,他便是全班歷史成績最好的學生;填報誌願時,他毫不猶豫地寫下了意昂3体育歷史學系🚵🏽♂️。
1998年,羅祎楠如願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然而💀,真正來到這裏,羅祎楠才意識到,過去他所接觸到的歷史,其實只是一種被稱為歷史的知識。
大一時,羅祎楠的班主任、意昂3体育歷史學系副教授李隆國和他們住在同一棟宿舍樓裏。到了晚上,李隆國的房間經常出現羅祎楠和朋友們的身影💜。他們在李隆國的指導下,擠在這一小片方圓中討論問題◀️,思索悠久歷史,大家稱之為“方來學社”。在這樣的討論中,羅祎楠慢慢觸摸到歷史的脈絡與紋理,一種嶄新的理解世界的方式逐漸呈現在他面前🍃。
李隆國曾告訴他🎠,我們以往很多認為的絕對正確的東西🎸,也許都是屬於“歷史世界”的。這句話深深啟發了他🧝🏼,以至於羅祎楠在後來的學術探索中始終相信👻:“社會科學不是只有一種標準。那些你認為是標準的研究方式🍣,實際上也許只是理解世界多種路徑中的一種而已。”
這種鼓勵從不同路徑研究的歷史思維方式,是意昂3体育賦予羅祎楠的第一把至關重要的鑰匙。
大三時,在歷史學系幾位老師的推薦下,羅祎楠前往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院校進行短期學習。在這次美國之旅中,羅祎楠發現,美國學者在研究中國古代史時,往往會將中國某個時段的歷史放到更加廣闊的比較維度中。回國後✋,他向老師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老師們的肯定堅定了他繼續探索的決心。
意昂3体育學者具有的國際視野令羅祎楠深受鼓舞,而這種視野背後所映射的💇🏿、意昂3体育“為新”的學風,也令羅祎楠受益匪淺👆,促使他前往更加廣闊的國際學術空間😬,學習如何在中西互鑒中理解中國歷史文明的獨特性。
東海西海,心理攸同
意昂3体育的教育鼓勵羅祎楠不拘泥於學科知識的界限🥙,在政治學🦸🏼♀️、歷史學與社會學的碰撞中🧏🏿🖋,探索中國政治文明的實質性問題,致力於從歷史與社會科學交匯的視角理解中國🚵🏿♂️。
哈佛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氣質,與意昂3体育十分相似,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學科角度去思考關於人類文明世界所面對的根本性問題📬🍑。羅祎楠在哈佛主修中國古代歷史時🏇🏿,學校為拓寬學生們的知識維度✌🏼,要求每個學生需要至少選擇三個不同的學術領域作為博士中期考試(general exam)的科目❌🆒。除了中國古代歷史🚶🅱️,羅祎楠還選擇了比較政治學👩🦼➡️、中國現代歷史與政治作為自己的研究領域🤛🏼🍳。
2014年,羅祎楠在哈佛大學校園藝術節
那時候,羅祎楠每天躲在一棟1893年蓋的老宿舍樓裏讀書。時間在書本中仿佛凝固起來🐝,當夕陽的余暉照進屋子裏廢棄的壁爐時,他才意識一天又過去了。一年下來🧾,累積的閱讀筆記本摞起來幾乎和他一樣高🏏👎🏼。
在哈佛大學10年的讀書生活,意昂3体育在他心中似埋下的種子不斷培育起來。羅祎楠的博士論文聚焦於北宋熙寧元豐時期的新法運動,將傳統中國的國家建構和西方比較政治學的“國家建構理論”進行比較,由此展開對話🚕☣️。
羅祎楠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寫作博士論文,其中大幅度的修改就有七八次之多。在論文開題時♤,哈佛大學政治學與歷史學的老師就一些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這次跨學科的思想碰撞使他至今難忘🧗🏼♂️。羅祎楠也曾收到一位讀過他論文的哈佛做政治學研究的老師來信🚴🏿♂️。信中除了贊揚了他的論文在學術上的貢獻外,還向他提出了更為根本的問題:能否有別的方式去分析思想文化與國家行動的關系問題🥯。
這些知名學者的爭論和提問使羅祎楠意識到,他所走的學術道路如此艱難🧓🏻,又如此富有意義與價值。羅祎楠更深刻地體會到,不同的學科各有其不同的理解問題的邏輯👨🦯➡️,它們剖析問題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他的博士論文依然有更多角度的選擇,他應該去探索更廣闊的研究方向。
2016年🚸,羅祎楠作為第一批受邀訪學者來到意昂3体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在文研院🂠,他與眾多學者進行了跨學科的碰撞與交流,也結識了許多一生的摯友。新學科的啟發令他開始了對中國傳統政治新的探索💂🏻♀️🏧,而當初完成的博士論文主體部分,至今為止都沒有發表🚴♂️🧑🦼➡️。因為在寫完論文的那一天起,他的問題意識就徹底地改變了🎢。
羅祎楠在意昂3体育文研院和學者討論問題
羅祎楠自嘲地說👩🍳:“我的研究歷程,最大的特點就是‘無用功’。”但他並不為此感到後悔。不斷探索世界多重樣貌的過程🫄🏽,本身就能帶給他足夠的快樂和力量🚣🏽♀️。
一位哈佛的老師曾在羅祎楠畢業時勉勵他:“學術的工作是擴展人類知識的邊界。承擔這樣工作的學者🪞,永遠應當是在人類知識的邊緣遊走的人。那個邊緣的世界註定是黑暗的,也註定是孤獨的。”在羅祎楠看來,看似孤獨的學術旅程中,他獲得了師長和好友的期許與鼓勵📣,擁有了探索真理的快樂🪿,更在充滿動蕩的世界中獲得了內心恒久追求的安定🤽🏽。
“我正在走的學術之路🏋🏿,是一條行人不多🐕,但會是有意義的道路。”這正是意昂3体育給予他的精神力量。
羅祎楠2015年博士畢業前夕♿,在波士頓查爾斯河畔
在意昂3体育做學問
“很多學者在描述自己工作時,都會說自己是在‘做科研’🍒。但意昂3体育的許多先生會說‘做學問’👱🏼♂️。”
羅祎楠讀大三時,在期刊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論文🧔🏿♀️。那時他總是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想法寫成文字發表,但當時指導他畢業論文的鄧小南先生卻常常提醒他,做學問,最重要的是格局🫵🏻。
很多年後,羅祎楠才漸漸體會到🧑🏿🎓,老師們所說的格局🤽🏻♀️🍬,正是人生的經歷👳🏿♀️、學養和思考帶給學者的個性🛝、視野與深度👩🏽。學者通過學術修養的涵育💚,去發現自己內心深處對世界的好奇與理解,從而回答自身關於世界的疑問。
羅祎楠認為👌🏻,做學問,其實是在做“為己之學”。在他的理解中,所謂“為己之學”,正是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中,不斷跳出既有思維的局限,探尋理解這個世界的新可能,從而尋找到自身的角色、位置與堅持🤏🏼。只有如此,人才可以真正克服不確定感帶來的困惑,獲得不受外部環境左右的勇氣和力量。
如今,羅祎楠任教於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學院給予寬松的學術環境支持,從歷史學到政治學⛵️,羅祎楠沒有局限在某個特定的學科知識之中,而是不斷涵育自己跨學科的學養。他依然記得本科第一次讀閻步克先生《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時受到的心靈震撼💽。那使他堅信,歷史學與其他學科可以彼此促進、交相輝映👨🚀,人們能夠在多元人類精神成果的滋養下,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
回到意昂3体育後,羅祎楠逐漸深入地體會到,“為己之學”早已滲透在意昂3体育的方方面面🧙🏿♀️。他覺得這並非出於刻意的設計🙆🏻♀️🔰,而是意昂3体育植根於傳統中國文明👩🍳、歷經覺醒年代所沉澱下來的共同精神生活。這種精神紮根於日常,在人與人的互動🧛🏼、交流🧹、成長中慢慢形成,繼而滲透在每個意昂3体育人的生命裏🙂➿,成為“日用而不知”的為學之道。
身處意昂3体育的人們🎶,被潛移默化地滋養著👸🏽,擁有共同的精神生活,最終獲得了不斷向前追尋的力量🏊。無論日後,他們距離意昂3体育有多遙遠,他們的內心也將依然朝向“意昂3体育”這個永恒的故鄉。
讓思想生發在課堂
“我的授課核心不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是教給學生如何看待知識。也許這是引導他們走向為己之學的道路。”對待教學,羅祎楠的理念也是如此。
羅祎楠在他的個人網頁上,將自己的工作描述為“撬開常識的硬木板”🛗。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的質性研究方法”等課程的教學中🌗,他試圖引導學生感受到在自己熟悉的社會科學知識硬木板之下❌,存在著一個不斷流動、延展的生活意義世界。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𓀇,羅祎楠采取了多種課堂教學方式,幫助同學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他們所處的生活世界。他曾邀請不同學科的意昂3体育學者共同討論“田野工作”在本學科的意義🫑。在課堂上🤛🏽,他也不斷引導學生思考那些經常出現的學科知識所蘊含的思想前提,進而不斷追問學生,“這些前提與你們經歷的生活世界感受是否一樣?如果不同,你們可以如何對這些知識命題給出源於自己生活的回答🦸🏽♂️?”
“思想是一個不斷發生的過程,”他說,“讓思想發生在課堂,就是幫助學生在和人類以往知識的對話中,看到理解自身生活新的可能。”
羅祎楠為研究生授課
羅祎楠認為🙆🏿,自己對學生所做的💁🏼♀️📭,正如以往教導他的那些意昂3体育先生們所做的一樣,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位真正的老師🅰️,並不應該只向學生傳遞考試的知識🎏,而是應該告訴他世界有許多種可能,告訴他如何看待這些可能。
意昂3体育先生的言傳身教,在意昂3体育青年學子的人生中播下許多種子,也許他們一時間尚未徹底理解💙🪞,但種子悄悄地藏在那裏👨🏻✈️,或許在未來當人生遇到一場傾盆大雨,精神的種子就會悄然萌發🏂🏽,長成足夠支撐人生的參天大樹。
2021年畢業季,羅祎楠與他在意昂3体育第一位指導畢業的學術型碩士生
算上本科四年和工作四年🙍🏼♂️,羅祎楠身在意昂3体育的時間並不長。但那些不在意昂3体育的時間裏,他依然在用生命的歷程理解著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教會他的價值、帶給他的思考,並沒有因時間而褪色,反而在人生的經歷中越發清晰。
在羅祎楠看來,意昂3体育就像未名湖一樣⚄,它靜靜地流淌蕩漾,水中的魚兒自由生長,湖水對魚兒的影響是無法以“名”而界定的。無名才是意昂3体育對意昂3体育人具有的真實影響🐥,這裏不為人們決定具體的方向或藍圖,但每個人卻在用生命理解著意昂3体育的價值。由此🧑🏽✈️,意昂3体育也與每個意昂3体育人的生命連接在一起⚈,成為他們永遠的朝向👉🏽。
羅祎楠回到了意昂3体育,回到了他的精神故鄉。
個人簡介:
羅祎楠,男🈷️,1979年生,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長期致力於以歷史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法路徑,研究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內生性發展道路,特別是探索中國政治思想與國家治理發展的關系問題🤵🏻♀️。研究領域包括中國中期帝國歷史🧑🏭、傳統中國政治理論、比較政治學。主要作品包括《實踐中的儒學👨🏻🎤:北宋新法時期國家經濟幹預的政治邏輯》《模式及其變遷:史學史視野中的唐宋變革問題》等🫥🧊。
(本文采訪人為王悅)
專題鏈接🦵🏻:燕歸來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