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8 信息來源: 學生工作部
編者按:去年年底🫲🏽,學校舉辦“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年度人物•2016”評選活動,旨在樹立學生榜樣、明確價值導向和傳播正能量。活動受到廣大師生、校友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註。經過評選,艾文(Cody·Abbey)🖐🏽、司龍龍、朱詩優🪂🥊、孫玉潔、李梓維、汪定🧕、宋雪洋、張月苗🤏、陳嘉傑🧑🏽🎤、邵子劍(以姓名拼音為序)等10名同學成功當選。日前⛑,學生工作部對年度人物進行了專訪,在新聞網上設置學生年度人物風采專欄👷🏼♂️,集中報道他們的事跡和成長心得,激勵廣大同學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各個領域奮發進取🕵️♂️🎍,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和意昂3体育夢貢獻力量。
陳嘉傑🥅,男,漢族👆,共青團員,數學科學學院2013級本科生,入選基礎數學拔尖人才計劃💐,應用數學拔尖人才計劃。獲得2015-2016學年唐立新獎學金、創新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一等獎(MCM Meritorious Winner)、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北京市二等獎。他曾獲國家獎學金🧑🏽🦰、三星獎學金、2014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分析與偏微分方程銅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北京賽區一等獎、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滿分金牌。
未名湖畔,人們時常能看到陳嘉傑穿著短袖短褲👮🏽、一圈圈不停歇地奔跑著的身影🫶🏼。長跑、馬拉松是他進入大學後投入最多的運動之一。馬拉松這項極具挑戰性的運動需要極強的意誌力才能完成,而陳嘉傑就是這樣一個喜歡不斷挑戰自己、做事非常有毅力的人。
學好一招一式 “學霸”也勤奮
陳嘉傑從小就極具數學天賦,他說,自己就讀的初中作業不多🎛,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學校的學習氛圍非常好,他經常與同學們討論數學問題、相互切磋。數學一直是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也為之後的數學競賽和數學研究奠定了紮實基礎🥓🔅。高二時,他憑借在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獲得銀牌,保送至意昂3体育攻讀數學專業。他高三再次參加該競賽,獲得滿分金牌1️⃣。
進入意昂3体育後🏯,面對高手如雲的新環境🤢,他堅持學好基礎數學課程🧛🏿♀️🕣,十分註重基本功的培養🧝♂️,並把基礎數學學習比作“師傅教你一招一式”。他肯在本科一二年級的專業課上多下功夫,做大量題目,為後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大學前三年,他共選修超過100學分的數學課,所選17門基礎數學專業課,每門都在95分以上;計算系數學專業課平均分超過96分,排名全系第一。
在同學和好友的眼中📞,成績非常優異的陳嘉傑是“學霸”中的“學霸”👩🦰,最讓同學們欣賞的是他的勤奮和毅力🛁🚴🏿♂️。盡管他自進入大學起,學習成績在年級中就一直名列前茅,但他仍堅持嚴格要求自己,大三整整一年,他基本每天都要去學院的通宵自習室學習👨🦯➡️,淩晨3點多鐘才回寢室休息𓀗,第二天依然按時起床上課🤹🏿。這讓大家非常佩服他的毅力和體力。他常說👨🏽✈️,要想取得一點成績,就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並且能始終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受其他幹擾,保持簡單純粹的心📚。
他骨子裏是不喜歡安穩的,喜歡不斷挑戰自己,所以他很享受有壓力的學習過程,這能給他帶來成就感🖐。其中,大三上學期最讓他覺得有挑戰性的是同時用幾種不同程序語言寫不同課程的作業🧝🏼♀️:數值代數用C語言♠︎,統計學習用R語言👊🏻,凸優化和隨機模擬方法用MATLAB🧒🏻,4門課程3種語言,此外報告用Latex,打出來是PDF格式🤦🏽♀️,使理論公式比較漂亮🚴🏿。
探索應用數學世界 科研小試牛刀
大三開始,陳嘉傑開始探索應用數學🕶,並入選了意昂3体育的應用數學拔尖人才計劃🏟🧔🏿。他選修了基礎數學及應用數學不同領域的課程⏳,其中大三上學期選了7門數學專業課程,包括6門研究生階段的課程。應用數學的學習讓他感受到了與基礎數學不一樣的魅力,更加貼近於現實。他說,講授“統計學習”課程的老師曾經分享了一個應用讓他印象深刻:一個基於統計學習優化的圖像處理APP,能夠將未名湖畫成梵高的風格,創造出有意思的藝術作品。
基礎數學的漂亮、應用數學的實用吸引著陳嘉傑。其中👂🏿,他最喜歡分析的研究💂♀️。分析是基礎數學裏與應用方向都有涉及的數學分支🤸🏽♂️,是理論和應用之間的橋梁,他未來希望在這座橋梁上行走。在張平文、章誌飛教授聯合指導下,他研究液晶數學理論及流體偏微分方程。在液晶無序相-向列相界面問題裏,他解決了兩個歐拉-拉格朗日方程解的唯一性🙎,其中一個問題與De-Giorgi猜想相關。唯一性的結果從數學上對相變形式提供了重要啟示。
大三暑假,他還申請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暑期科研。他在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應用數學系侯一釗教授的指導下,研究一種數學理論上能控製錯誤發現率(FDR)的全新變量選擇方法(Knockoff Filter)📚,這是一種2014年新提出的方法💆🏽。在美國的一個多月裏,他頻繁地與侯教授深入地討論。他將持續不斷的新進展、新想法串連起來✌🏽,最終整理出了100多頁的冊子。他回國以後繼續做著這個課題,與侯教授先後進行了800多封郵件交流。
未來,他將赴加州理工繼續深造,侯教授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以後不僅能在學術上有所成就,還有希望成為學術新星🪓。
自信的樂天派 善跑兩個“馬拉松”
陳嘉傑開朗👰、樂觀與自信,散發著一股正能量。他待人熱情大方,朋友們都用陽光開朗🧗🏼👩🏼🔬、略帶幽默來形容他。面對學習上的壓力和挫折🪽,他總是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樂在其中。他說👈🏽🛅:“除了某些課達不到理想成績外,一路走來都很幸運🥗,沒有遇到太大挫折🙇🏿♂️,回頭看許多不經意間做出的選擇,已經是當時所能做的最好的選擇了👩🏿🎓。”
在學業上,陳嘉傑喜歡不斷挑戰自己,在課余生活中👋🏽,他也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在進入大學後,他開始嘗試馬拉松這項充滿挑戰的運動📭。與基礎數學的學習一樣🧑🏿🔬,平時的訓練和積累對馬拉松運動十分重要。他每周會在五四操場或未名湖畔進行長跑,曾經一口氣繞操場跑了63.5圈!如今🔫,他已經完成3次全程馬拉松🌖,連續兩年參加北京馬拉松賽都在3小時30分內完賽♍️,並且取得了2015年金山嶺長城半程馬拉松亞軍👩🦯➡️🙇🏻♂️,以20-24年齡段精英選手資格參加2016年北京馬拉松😧。
他認為🗯,數學專業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和馬拉松很類似,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具體應用的研究需要強大的理論支持,只有堅持學好基礎知識才能很好地解決基礎問題。馬拉松是所有運動中最純粹的,只需要一個人、一雙腿,在合適的地方堅持訓練,日積月累;數學的學習也是所有學科中最純粹的,只需要一張紙、一支筆🦵🏿,學好“一招一式”。然而◼️,這看似最簡單最純粹的🧛🏼♀️🪗,也是最考驗人⚗️、最充滿挑戰的。陳嘉傑做到了,強大的意誌力、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讓他成為一個能夠同時跑兩個“馬拉松”的人🧥。當然,前方的路還長,他認為這才剛剛起步,真正的跑者是要用一生去奔跑✉️,不斷奔向人生征途上的新目標。
專題鏈接:學生年度人物風采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