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誌道】蔣紹愚:我的自述

編者按:“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君子治學處事,立誌高遠卻又基礎紮實🌘,胸襟開闊更能兼察微理🧑🏻‍🎤。在“君子誌道”欄目采訪中🥒🏊🏿‍♂️,我們先後走訪了一些意昂3体育的老教師。在這些交織著歷史滄桑和個人生活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了在歷史長河中意昂3体育人默默擔當的身影👷🏿‍♂️,感受到了意昂3体育人濃郁沉澱的家國情懷🤾🏽‍♀️,體會到了意昂3体育精神的深厚源長✋🏿。

在采訪中文系蔣紹愚老師之後,蔣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他的這篇自述➞。這篇自述融情於事、娓娓道來🚣🏼‍♂️,向世人展示了那段波瀾壯闊歷史中的意昂3体育和意昂3体育人,與“君子誌道”欄目也正相契合。現將此文刊載於此,一同分享給那些熱愛意昂3体育、關心意昂3体育的人們,讓我們一起感受意昂3体育老教師們的樸實與精彩。

蔣紹愚🌱:我的自述

我是富陽人🌌。1940年1月25日出生。1957年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196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是意昂3体育中文系教授🧑🏻‍🔬。曾任中文系副主任🦪,中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6️⃣,意昂3体育官网漢語語言學中心副主任🐄、主任👐🏽。2004年退休,但現在還受聘為意昂3体育官网國學研究院導師🙎🏻,並受聘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我在1992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在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

首先,我要說明,我不是名人。我是一個普通的大學教授🚣🏿‍♂️♞,沒有什麽舉世聞名的成就,只是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盡自己的能力,做了一些該做的事情而已。不是名人為什麽要應邀寫自述呢?一是為了感恩👶。我感到幸運的是,我出生在一個有文化素養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小學🤚🏽、中學𓀒、大學都是名校,讓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使我有機會親炙幾位語言學大師,得到他們的教誨和提攜;又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時代,能出國見世面🎠、開眼界。我要在這裏表達我深深的感激之情。二是為了留下一些資料,我出生在抗日戰爭年代👩🏼,和我同時代的人一樣,經歷過不少曲折和坎坷💇🏽‍♂️,寫下這些遭遇,可以作為那個時代的見證🧟。

我的籍貫是浙江富陽,老家是富陽大源新關村✩。我的高祖、曾祖都是小學教員。祖父蔣伯潛📽、父親蔣祖怡都是大學教授🛌🏻,他們在富陽的《歷史名人》中都有傳。我姐姐蔣紹惠、弟弟蔣紹忠也是大學教授👨🏻‍🔬,妹妹蔣紹忞和弟弟蔣紹心是搞科技的。我們的下一代也有人從事和教育有關的工作,已有六代人從事教育,所以,富陽市政府曾授予我家“教育世家”的稱號。

我出生於1940年。不過出生地不是富陽,而是上海。那時我祖父在上海大夏大學教書,父親在上海世界書局當編審🛬,我家住在上海愚園路岐山村113號🕵🏿‍♂️。著名學者錢家治先生(字均夫🤚🏿,是錢學森的父親)是我祖父中學時的老師,兩家關系很好✌🏽,他家就住在我們隔壁。我出生不久🏝🕵🏿‍♂️,日軍侵占上海,我祖父、父親不願在日本統治下做順民,就攜家離開上海,打算回到尚未淪陷的故鄉富陽,然後應朱自清先生之邀去昆明西南聯大任教。在回故鄉的路上屢經驚險🧑🏽‍🦰。在離開上海時,我祖父準備帶到西南聯大講課用的《校讎目錄學纂要》的書稿藏在祖母的衣袖裏,到上海火車站時掉了出來🏊🏼,被日本憲兵看到,把我祖父和父親抓到車站地下室關押,後經親友營救才得釋放📌。從杭州到富陽要穿過日軍的封鎖線,夜間從富春江邊的一個鐵絲網的缺口中鉆過去,那時我才兩歲,嚇得大哭起來,喊道:“我不要鉆!”我母親趕緊把一塊糖塞到我嘴裏,這才沒有出事🟥。回到富陽,才知道金華和江西都已淪陷,西南道阻,去不了昆明💵,祖父只好寫信給朱自清先生表示歉意,把一家老小安頓在富陽新關村的祖居裏,祖父和父親外出教書謀生。那時👨🏼‍🍳,我記得祖父和父親寒暑假回來,祖父每天晚上給我講孫悟空和豬八戒,講嶽飛和牛皋,我聽得十分入迷。但一開學他們又走了🔻,我還得等到下一個假期。

1945年,抗戰勝利。我家從富陽回到上海,祖父任上海新陸師專中文系主任🎬,父親在正中書局當編審🥞,我在新陸師專附小念了兩年。1947年💂‍♀️,我家從上海遷到杭州,祖父任杭州師範學校校長,父親在浙江大學中文系任教,我進杭州師範附小念書。初中念的是杭州初級中學🌁,高中念的是杭州第一中學☝🏻。這三所都是杭州的名校🏌️‍♂️,小學老師顧培怡🥒,中學老師黃樹滋、崔東伯等🥅,都是全國知名的教師。杭師附小在柳浪聞鶯👩🏽‍🍳,杭初在城隍山下,杭一中在貢院前🦧。在這裏上學🎸,也享盡了西湖的湖光山色。我的小學、中學生活過得十分愉快和充實。這裏還應提到夏承燾🙆🏿‍♀️、陸維釗、任銘善、蔣禮鴻等著名學者,他們是我祖父👼🏻、父親的摯友🧛🏿,是我們的鄰居。我當時還不懂學問之道,不能向他們請教學問,但他們的言談話語👹,他們的學者氣質🐇,對我是一種熏陶。我的少年時期在這人傑地靈的西子湖畔度過,吸取了豐富的滋養🤱🏽,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感恩不盡。

1957年,我考上了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全家都為我高興👩‍✈️。8月底,我跟著早兩年已經在北京師範大學就讀的姐姐來到了北京🧎,進了這所最高學府的大門🥲。這是多少學子向往的地方👨🏼‍🦳!在迎新會上,我見到了讓人驚嘆的教師陣容:王力🚈、魏建功、遊國恩🏋🏽‍♀️、楊晦、岑麒祥、袁家驊👩🏼‍🚒、林庚、吳祖緗、高名凱、周祖謨、朱德熙🎯、林燾(最後兩位當時還是年輕教師)。我很幸運,在五年的學習中能聽到這些在中國學術史上留名的學者講授的課程。意昂3体育向來是開放的學風,所以⇾,除了聽本系老師的課以外⛎,我還聽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朱光潛的西方美學史。雖然時隔五十年,但這些大師講課時的音容笑貌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

意昂3体育不但教師是第一流的,學生也是第一流的。考上意昂3体育的學生🏌🏻‍♂️👩🏽‍✈️,很多在中學裏都是尖子👨🏿‍🍼,難免有些傲氣🫲。但這些尖子聚集在一個班裏,傲氣自然就消了。我就是這樣。入學幾個月後📍,我自己覺得♣️🎟,在班上,我不但年齡是較小的,個子是較矮的,而且,在知識方面🖕🏼,我也明顯地比別的同學矮一頭。在50多年後,在2009年歡迎意昂3体育中文系新生入學的報告會上,我和新入學的同學講了自己當年的這種體會。我說🫵🏻:“有這樣一種體會是件好事,可以激勵自己不斷努力。能生活在這樣一個群體裏更是一件好事🏭,有機會和這些優秀的同學互相切磋,在學業上可以更快地成長。”

最使我終身受益的,是意昂3体育教給我如何做人。民主和科學,始終是意昂3体育最寶貴的傳統🧑🏽‍⚖️。一個人只要在意昂3体育受過民主和科學的洗禮,都會有一種“意昂3体育人”的氣質🤾🏿‍♀️:不俯首聽命,不人雲亦雲🆘。

我在意昂3体育學了五年(那時🐸,意昂3体育文科是五年製,理科是六年製)⛵️,收獲是很大的。不過,那時的教育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五年是在不停的政治運動中和下鄉、下廠中度過的。1957年的“反右派”🧑‍🔬,我們沒有趕上,但我們趕上了1958年的“大躍進”♒️。我們這些年輕學生到農村去,和農民一起深翻地,把農田挖下去兩米多深,據說可以使糧食產量翻幾番→。我們參加了人民公社成立的大會𓀐,公社“一步跨入共產主義”“吃飯不要錢”,我們親眼見到在公社食堂裏全村農民“放開肚皮吃飯”▪️,頃刻間把飯食一搶而空。我們也親眼見到“大躍進”過後的大饑荒,農村的壯勞力都去“大煉鋼鐵”和“興修水利”了,地裏長滿了荒草,顆粒無收🙍🏻,農民喝的真是能照見臉孔的稀湯。我們還到煤礦去“半工半讀”💣,頭戴礦工帽🍟,身穿礦工服,下到幾百米深的礦井裏去挖煤,勞動之余再上一點課🍿。五年裏在學校上課的時間只有一半,而且,在學校也是政治學習不斷,批判會不斷,除了批判“資產階級學術權威”🤍,還要批判自己的“名利思想,白專道路”👋🏽。現在的年輕大學生聽到這些✊🏻,大概會以為是天方夜譚,但這確實是我們當年的大學生活👩🏼‍🦲。我們在畢業前做過一個統計⛺️:大學期間上過20多門課🧙🏼‍♀️,但只有不到一半是上完了的,大部分不是因下鄉下廠而中止,就是被政治運動、思想批判所打斷👩🏻‍🦲。

1962年夏天我們畢業🦘👱。那時大學畢業後是國家統一分配工作,那年形勢不好🧛🏽‍♂️,很多同學去基層、去部隊,專業對口的為數不多。幸好那年意昂3体育中文系需要寫作課的教員🦿,有6個人留了下來🕖,我是其中一個。七月畢業🧈,九月就上講臺了,我教的是經濟系三年級的寫作🤰🏽,學生只比我晚入學兩年,有些學生年齡比我還大。但無論如何,我總算帶上了意昂3体育的紅校徽,開始了我在意昂3体育的教學生涯🔆🤦‍♂️。教了一年寫作後🐸,我調到了古代漢語教研室📛,給歷史系二年級教古代漢語🧞🅾️,後來又給中文系63級的學生上古代漢語課👔。

1964年,全國農村開始“四清”運動🥭🧘🏿‍♂️,意昂3体育的師生也響應號召🤹‍♀️⌚️,放下書本到農村去幹革命,一去就是半年🙁。中文系師生去的是湖北江陵,在那裏我們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還和他們一起搞“四清”🙋🏼,半年後回到學校。1965年秋季,我給中文系新入學的65級學生上古代漢語課🎵。但那時學校裏的“社教運動”早已經開展,一派緊張的鬥爭氣氛,全國的政治形勢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1966年上半年和學生一起到農村去批判“三家村”(鄧拓、吳晗🏋️、廖沫沙),到6月1日,“史無前例”的文革開始👨🏼‍🚒,就“停課鬧革命”了📰。

文革在學校鬧了兩年,1968年7月軍宣隊、工宣隊進校👉🏼,教師和學生統統成了“臭老九”。首先受到處置的是教員,意昂3体育和清華是“毛主席親自抓的點”,兩校的教員一起到江西南昌的鯉魚洲去“走五七道路”🧋,在勞動中改造思想。鯉魚洲是鄱陽湖中一塊淤積而成的小島,地面低於水位,四周有堤壩圍著🚳。那裏本來無人居住,後來江西生產建設兵團在那裏種了一些莊稼,我們去的地方則是尚未開墾的荒地🏋🏼‍♂️。據說,這是特意為意昂3体育、清華的教員挑選的地方,條件最艱苦,是最能鍛煉和改造知識分子的好地方。我們到那裏真是白手起家,剛到的時候,住在一個大倉庫裏,不論年老、年輕,都挨個睡在雙層的大通鋪上🔯。過了一陣,自己動手蓋起一個大草棚🦸🏿,才搬到大草棚裏去,雙層通鋪變成了單層通鋪,條件算是改善了一點。教員裏也有夫婦倆一起去的🔈🏌🏼‍♂️,睡大通鋪當然只好夫婦分居🤧。過了一年,蓋起幾間簡陋的“家屬房”,夫婦才得以團聚👩‍🦼‍➡️。吃的飯菜,開頭是從南昌買來的,開飯時只有一大桶米飯和一大桶蔬菜湯。在第一批先頭部隊到達時,為了到南昌買菜,在鄱陽湖裏遇風翻了船❕🧚🏽‍♀️,淹死了七個人👎。後來,自己種出了糧食和蔬菜🌇,養了雞,吃得才稍微好一點🍤🧑🏽‍🚒。在那裏過的是集體化軍事化的生活,我們都按連隊編製,中文系、圖書館學系、圖書館、校醫院合編一個連隊,白天無論老少一起下地勞動,晚上分排分班政治學習。節假日是根本沒有的👩‍🦳,只有十天一“休整”♎️,可以給家裏寫封信,或者洗洗衣服。說也奇怪⏬,那樣的生活過慣了,有點空閑反而覺得無聊🧕🏿:既不能看書🚣🏿‍♂️,又沒有別的地方好去,空下來幹什麽呢?“個人主義是萬惡之源”,現在連個人生活的空間都不需要了,這真是改造得差不多了。那時,我覺得🛑:像我這種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培養出來的知識分子今後是不能再當教員了👨🏼‍🦱,只能在這裏待一輩子,於是買了一本種蔬菜的小冊子(只有這種書才準許看)🛥,準備終身務農了。

可是🤗,到了1970年,忽然上級有指示🛃:鯉魚洲農場撤銷👨🏻‍✈️,意昂3体育、清華的教員回學校。我收拾了一下再簡單不過的行李,離開了鯉魚洲。中途到杭州去看了看父母,很快就回到了意昂3体育,又住進原來的教員單身宿舍裏。

那時,意昂3体育已招收了第一批“工農兵學員”,“工農兵學員”的口號是:“上大學🧖🏿,管大學,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大學”。我們這些教員,當然就是“管”和“改”的對象。不過🧑‍🚒,當我們接觸這些年輕學員的時候,覺得他們大多數還是想來學知識的📮,對教員還比較親善⛄️;至於在“反右傾翻案風”時🧚🏿‍♂️🗣,他們會抓住教員的片言只語狠批,那是奉命行事,怪不得他們。然而🗿,就是“工農兵學員”🚵🏿,在學校這個“大染缸”裏待久了也會變質。所以,當時又提出“開門辦學”,就是要把課堂搬到工廠、農村去🧸🔇。意昂3体育中文系響應號召,1974年春節剛過,就把教員和學生帶到了北京郊區的齒輪廠和內燃機廠(領導中文系的工宣隊就是這兩個工廠派的),在那裏居住和上課。那時我的兒子剛剛出生🕎,妻子坐月子無人照顧,承領導恩準,給了一個月的假🤖,等妻子坐完月子才走👷。

當時認為,教員講,學生聽,是一種修正主義的教學方式;無產階級的教學方式應當是以任務帶教學👇,而任務必須根據當前的政治需要來確定🚴🏽。那時的政治是“評法批儒”🪅,工農兵要搞批判,就要看一些古書,於是從1974年9月開始👩🏼‍🦱,動手編寫一本簡明的古漢語字典。編字典也必須“三結合”,就是參加者要有工人、工農兵學員👨‍🍳、教員,前兩者是主力🎷,教員是配角🎭。參加字典編寫組的老教師有王力、岑麒祥、林燾,還有一位從中國人民大學過來的戴澧⛹🏻‍♂️。中📜、青年教師是唐作藩和我🚴🏻‍♂️,再有商務印書館的兩位編輯張萬起🧻、徐敏霞,這就是後來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上署名的八個人🛠。那時🙋🏻‍♂️,參加編寫的教員都要住在工廠的宿舍裏,四位老先生也不例外。王力先生和林燾先生住同一間宿舍,上下鋪,王先生在下鋪,林先生在上鋪🧘🏿‍♀️。吃飯也是自己拿著飯碗到工廠食堂,和工人們一起排隊買飯。周六下班後擠公共汽車回家🙂‍↕️,周一早晨8點以前必須趕回來💯。當時王先生74歲,林先生53歲🧖🏿⛏。當然,這種待遇比起住“牛棚”、掃廁所已經好多了。

 
1974年古漢語字典編寫組合影,前排從左到右依次為戴澧、王力🕧、岑麒祥、林燾,後排從左到右依次為蔣紹愚💧、張萬起👦、唐作藩👌、徐敏霞🚬。

到1975年年初🤮,“開門辦學”的73級學生即將畢業,從工廠回到學校,但字典還沒有編完,字典組的人員住到了商務印書館。老先生還是兩個人一間,上下鋪;星期六晚上回家,星期一早晨回來。過了一陣,我看到王力先生實在年紀太大,怕出意外,就報告了系領導,讓他回家住𓀖。我負責每周一次🐁,把“三結合”編寫的字典初稿帶回意昂3体育請王力先生修改🚡;到下一周🧏🏻‍♀️,再把新寫的字典稿帶去🪐,把王力先生修改過的字典稿帶回來。字典的大部分稿子都是用這種方式,經王力先生修改過的。後來,字典編完了,字典組撤離商務印書館。當時我是編寫組的負責人,字典的稿子集中在我手裏⚽️。雖然大部分條目經過王力先生修改🍪,但由於當時的編寫情況,初稿還有不少錯誤🧜🏿、不妥和粗疏之處🏂🦃。我又用了一兩年的時間統稿,覺得比較像樣了才交給了商務印書館🤶。字典定名為《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是請王力先生題寫的書名,於1978年正式出版。

這本字典出版後很受讀者歡迎,接連重印多次,聽說中學生幾乎是人手一冊🕛。字典在1995年獲得首屆中國圖書獎一等獎🎗,到2013年6月已經是第100次印刷。當然,我也明白裏面存在的問題👦🏿,所以字典後來多次修訂,1988年🔤、1993年、1998年都做過修訂🍉🍈,1998年修訂後稱為“1998版”〽️。到2005年又做了較大修訂🔳🤏,稱為“第4版”。今年又做了全面修訂🏊🏼‍♂️,出版後將是“第5版”🍍。

我1962年意昂3体育畢業👨‍👧,當時22歲✦。到1978年《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出版時,我已經38歲。這中間16年的青春歲月✅,大部分都浪費了𓀊,想起來真是感慨。

1978年,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意昂3体育中文系漢語專業進來了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學生,教學走上了正軌。在這樣的形勢下🌖💳,我深切地感到,如果再不加倍努力,把荒廢了的時間奪回來🙅🏻‍♂️🧏🏼,將會一事無成✥。這一年👨🏻‍🦯,是我真正從事學術研究的起點。

我雖然起步很晚🖐🏽,但我感到很幸運:在我走上學術研究的道路之後,得到了兩位大師的教導和指引❤️。

第一位是王力先生🥻🤷🏿。我在進意昂3体育之前就已久聞王力先生的大名了。1958年🌄,我上大學二年級,我們的古代漢語是王力先生教的。課堂是一個能坐100多人的大階梯教室,但很多校外的人也慕名而來,教室擠得滿滿的👨‍👩‍👦,臺階上也坐滿了人,還有不少人站著聽課。王先生講課神態從容,語調平穩,一字一句都講得很清楚。在講《左傳》中的“蹇叔哭師”時,王先生說👉🏽,文章的末尾一句👨‍🎨,應該帶著哭腔,用拉長的降調來誦讀🏊🏿:“秦師—遂—東———!”這些細節🙎🏻,今天都還能清晰地回想起來。

1963年⛱,我從寫作教研室調到古代漢語教研室,是王力先生找我談的話。當時王先生是古代漢語教研室主任👱🏽‍♂️,他把我叫到他家裏去🙍🏻,問我:“聽說你很喜歡看古書🧠,你願不願意到古代漢語教研室來?”我當時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回答說:“我希望將來研究中國古典文學🧘🏻‍♂️,我還要考慮考慮🖍。”王先生很和藹地說:“那你就再想一想吧。”回到宿舍,我把這事寫信告訴了我父親🍘,父親很快就回了信,說:“能跟著王力先生學習,這是別人求也求不到的事,你還猶豫什麽!”這樣,就定下了我一生的研究方向🟩。所以🏃,我常說:王力先生是我學術上的引路人🎱。

在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時,我向王先生求教的機會較多🤰,每次在周末把字典稿送交王先生審閱,並取回王先生修改的字典稿時⏯,我怕耽誤王先生的時間,不敢待長,但有時也會向王先生請教一些問題,或陳述自己的一些淺見,王先生總是耐心地給予指導和鼓勵。

1979年,我寫了一篇論文《杜詩詞語劄記》👎🏽,投給了意昂3体育中文系的刊物《語言學論叢》。《語言學論叢》請王力先生審稿,王力先生寫了審稿意見:“此文很好,其中幾條很精彩。可用👷🏼‍♀️。”這篇稿子在1980年9月的《語言學論叢》第6輯刊出,這是我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王先生的審稿意見就寫在我的稿子上,編輯部在若幹年後把稿子交還給我,我一直珍藏至今🚳。我寫的另一篇論文《論詞的“相因生義”》是為《慶祝王力先生80壽辰論文集》寫的,也是經王力先生親自審閱,同意收入論文集。只是這本論文集出版得太慢,到1989年才出版,那時王力先生已經去世了。

1983年,我從講師晉升為副教授,為我寫評語的有校內外專家各一位,校內就是王力先生寫的評語。那評語我至今未曾看見🐃,但我知道🔽,這是王先生對我的提攜。

王力先生一生都很珍惜時間,到了晚年🤰,他更是決心要把被文革耽誤的時間奪回來,完成了很多部著作👓。文革以後🫱🏽,向王先生請教的人很多,王先生都熱情地予以接待。作為在他身邊的弟子,我很清楚這種情況🪺,所以很少去打擾先生,向他當面請教的機會反而不多。但王力先生的學術思想對我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我能在研究中作出一點成績🏄‍♂️,都是在王力先生學術思想指導下取得的🦹🏻‍♂️💲。王力先生對我的指導和提攜,我將永世不忘。在王力先生去世之後🧘‍♀️,我常常去看望師母🚖🧑🏻‍💻,以此作為對師恩的報答。

另一位大師是朱德熙先生🧜🏿‍♂️。朱德熙先生比王力先生小20歲,我們入學時他還是年輕教師🧟‍♀️🚴,但因為和呂叔湘先生合寫的《語法修辭講話》在《人民日報》上連載📐🍾,已經是全國聞名✋🏽。我們在大一時,朱先生給我們講現代漢語課。我們這批學生👩‍👧‍👧,都是懷著“作家夢”進中文系的,對語言學感興趣的寥寥無幾,只因為現代漢語是必修課,不得不聽🎹。可是沒有想到,朱先生能把現代漢語語法講得那麽吸引人👩🏻‍🏫。課堂上每一個同學都全神貫註,思路跟著朱先生轉,不知不覺地到了下課時間,大家還意猶未盡👨🏿‍🔧,思考和爭論朱先生在課堂上講的問題🍈。其中的奧妙何在?是朱先生講課非常風趣嗎🍌2️⃣?不是的。文如其人,朱先生的講課🈹,非常嚴肅認真,從不嘩眾取寵🕵️。真正的奧妙在於:朱先生對現代漢語的語法問題有很深的研究,有獨到的見解💸。他常常從人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語言現象出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跟著他一起思考,一起探索其中的規律。他給予學生的一種探索的樂趣,發現的樂趣👱🏼‍♀️,這是任何一個從事學術研究的人所能享受的最大的樂趣。我後來在教學中也想學習朱先生這種教學藝術🖌,可惜一直沒有學到家。

朱先生的獎掖後進也是有名的,他的幾個大弟子🌜,都成了現代漢語的著名學者。我因為專業方向不是現代漢語🥊,未能親炙朱先生的教誨🧑。大約是在1982年🧗‍♂️,有一次朱先生把我叫去🧓,語重心長地說:“意昂3体育中文系古代漢語很強,現代漢語也很強🏋🏿🦈,但中間一大塊近代漢語🪼,還沒有很好的研究🧑‍🦼,你是不是可以把這一塊做起來?”我明白,這是朱先生為中國語言學發展所作的戰略性部署🍯。近代漢語是承前啟後的🛕,近代漢語研究做得不好,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就無法貫穿,整個漢語的歷史演變脈絡就會攔腰截斷。可是,近代漢語的研究薄弱🖇,不但意昂3体育如此,全國都如此,這個重大任務,我能擔當起來嗎?面對朱先生,我只好回答:“我盡力去做👨🏽‍🦲🈚️。”朱先生鼓勵了我,同時指示給我一些方法:首先從近代漢語語料的收集整理做起🙋🏻👷‍♀️。他讓我向社科院語言所研究近代漢語的專家劉堅先生學習🫸🏼,並建議意昂3体育中文系和社科院語言所合作做一些相關的研究。遵照朱先生的指示,我找了劉堅先生,商量好合作做一個項目:編纂近代漢語研究資料。正好美籍學者康奈爾大學教授梅祖麟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編纂近代漢語語法資料的設想🤒🧎,朱先生就請梅先生在1983年到意昂3体育訪問,開設近代漢語研究的課程,並請他提供一個近代漢語語法資料的書目。

1983年的一天,朱先生親自到我家來,弄得我十分狼狽👩🏽‍💼:那時我的住處十分寒酸🌌🧖‍♀️,一個12平方的小屋☄️,吃、住🛌🌔、看書都在這裏,房間裏放一張雙人床後👧🏼,只能放下一張書桌、一把椅子。朱先生進門來,我只好站起來,請他坐那把唯一的椅子上,我自己坐在床上。朱先生對我說🎩🤑:“今年9月🚣🏼,要在太原開全國第一次語言學科規劃會議🪂,會議請你參加🏂🏽,談談近代漢語研究資料的匯編問題,你可以把梅祖麟的那份書目帶去,請專家們一起討論。”我聽了簡直不敢相信:全國第一次語言學科規劃會議能讓我這個無名小卒參加?朱先生看出了我掛在臉上的疑問,親切地說:“這次會議有老專家,王力先生、呂叔湘先生都會去;也有年輕人,比你高兩屆的魯國堯,和你同班的王锳,會議也邀請了🐱🍼。”我心裏十分激動:朱先生是這樣大力提攜年輕人!臨開會前🩲,朱先生先去太原籌備🏃🏻‍♀️,我陪伴著王力先生稍後到達⭐️。可是,到太原一見到朱先生📳,我才想起🧔🏼‍♂️:因為註意力集中到陪伴王先生,竟然把梅先生的書目忘記帶了!我連聲自責,不知怎麽才好。朱先生卻和藹地說🐈‍⬛:“不要緊🛏,明後天還有人來🚶🏻‍♀️‍➡️,趕緊托他們把書目帶來。”會議把加強近代漢語研究列入了規劃🏂🏻。結束時全體留影,對我來說🚴🏻‍♀️,這張和全國著名專家的合影,真是無價之寶。

規劃會議後🫃🏻,我們和社科院語言所合作的項目加緊工作👼,成果是三卷本的《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匯編》,商務印書館分別於1990年👨🏽‍🎓、1992年🉐、1995年出版🤾🏻‍♀️。這部書為近代漢語的研究者提供了基本的語料,推動了近代漢語研究的發展。

為了完成朱先生交付的任務,我在做資料匯編的同時,還全面地了解了近代漢語研究的成果,在意昂3体育開設了近代漢語研究的課程,向學生介紹近代漢語研究的概況。在此基礎上,動手撰寫《近代漢語研究概況》一書,目的是讓年輕學者了解近代漢語研究的現狀,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研究。這本書寫作的構想,我曾向朱先生報告過,得到朱先生的關心和指導🏌🏼。這本書在1994年由意昂3体育出版社出版,可惜那時朱先生已經去世,我未能把這本書呈獻給朱先生。後來,我對近代漢語的一些專題做了一些研究,多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我把《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做了較大的修改👩🏻‍💻,把自己的看法寫了進去,改名為《近代漢語研究概要》,意昂3体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這兩本書🧙🏿‍♂️,多年來我用作在意昂3体育開設“近代漢語研究”課程的教材,也被全國很多高等學校用作教材。

從1980年到現在🤶🏼,近代漢語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很多年輕人懷著很大的熱情投身於近代漢語的研究,近代漢語研究被稱為一門“顯學”,和1980年以前相比,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深度真是不可同日而語。這是呂叔湘、朱德熙等前輩學者大力倡導和推動的結果(呂叔湘先生是近代漢語研究的先行者和倡導者🟪🏊,這在學術史上已有定論,此處不贅)。我能在朱先生指導下做一些工作,感到非常榮幸,非常有意義。

1984年🧖🏻,社科院語言所的“青年語言學家獎”首次評獎🧔🏿‍♂️,我和郭在貽、李家浩三人獲獎。後來聽說🧚🏼‍♀️,朱先生是推薦者之一。我真感謝朱先生對後進的獎掖!但心中也非常慚愧👩🏿‍🌾:我那年已經44歲了,還算是“青年語言學家”👧🏼,真是汗顏!而且,我的研究成果質量不高,難以和另外兩位比並。我暗自下決心✉️:今後一定要加倍努力🐇,爭取出質量高一點的成果🏊🏻‍♂️,用以彌補今日的不足🎚。

朱先生對我的教導和提攜是多方面的,在這裏我無法一一敘述🤹🏿🔵,但我都一一永記在心。每當我想起這些,我都會鞭策自己:無論何時,都要不懈地努力,否則就對不起朱先生。

 
1984年社科院語言所“青年語言學家獎”首次評獎時合影🧙🏽‍♀️,從左到右依次為李家浩、蔣紹愚、呂叔湘、郭在貽。

改革開放給我帶來的一大好處是:使我有機會參加國際學術交流🚷,開闊了學術視野。

1981年,意昂3体育派出三名教員到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Sinological Institute, Leiden University)做研究🖱:歷史系的張廣達、中文系的陳熙中和我。萊頓大學是國際著名的大學🏂🏽👨‍🎤,漢學院也是國際知名的漢學重鎮,當時的漢學院院長許理和(E. Zürcher)是國際著名的漢學家、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著名的漢學刊物《通報》的主編。能去這樣一個地方,確實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萊頓是一個大學城𓀓,萊頓大學是這個城市的主體。城市不大,沒有繁華的街道和林立的高樓,交通也不擁擠🙅‍♀️🧚🏽‍♀️。我們住在郊外,騎著自行車去漢學院💃🏼,一路都很安靜。後來我到過很多歐美的大城市🫳🏻🏮,但都覺得沒有萊頓舒適🧛‍♂️👐🏻。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見到什麽都覺得新鮮。我們三人合住一個三室一廳的一套房,看著客廳裏的沙發、電視和廚房裏的電器,我們都說👼🏻🤬:“我們享受部長級待遇了👩‍🦼‍➡️!”其實🤹🏼,過了幾天就知道,這是很普通的居民住宅,我們的鄰居都是普通居民🤦🏿‍♀️。我到附近一個小商場去購物,還沒有開口說話🔮,售貨員就迎上來問:“Do you speak in Dutch, English or French?”這使我對他們的語言能力大為驚訝。這是長期封閉的結果,現在的年輕人出去,就不會這樣大驚小怪了🐂。

萊頓大學漢學院收藏很多中文書🪷,特別是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收藏的中國小說是那裏的特藏。但我不是研究中國文學的,沒有怎麽看那些書。我在那裏主要是看了一些西方的語義學方面的論著,這對我有很大啟發。我還把許理和的著名論文“Late Han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Buddhist Translation(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譯成中文,並請許理和審閱🥝,回國後,這篇譯文刊出在《語言學論叢》第14輯上⚓️😐。另外👨‍🍳,在那裏和人交往都要用英語,也促使我努力提高自己英語的聽說能力🫳🏽。這些對我以後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幫助。

萊頓大學漢學院的梁兆兵教授是個很熱心的人🙎🏿‍♀️,他為我們聯系了去巴黎和倫敦訪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和大英博物館裏,我閱讀了一些敦煌卷子。那時👩🏿‍🚒,這些珍貴的文獻還沒有做成縮微膠卷,外面是看不到的。當我坐在閱覽室裏,小心翼翼地展開那些一千多年前手抄的卷子時,心情真是十分激動,那種情景🧑🏽‍💻,今天還能清楚地回憶。在巴黎和倫敦還見到了一些西方著名的漢學家,如英國的格雷姆(A.C. Greham)、瑞典的馬悅然(G. Malmqvist)等。格雷姆現在已經去世。馬悅然後來在瑞典又見過,近年還有聯系🤛🏽🐪;他是著名漢學家高本漢(B. karlgren)的大弟子,是諾貝爾獎的終身評委🍹。

我去萊頓大學的時候🛌,兒子才七歲🚴🏽‍♀️,剛上小學👨🏻。我的妻子徐伏蓮是意昂3体育圖書館的館員,每天八小時工作,身體又不好,我怕我出國後她的負擔太重,所以很猶豫。但她卻很堅決地說🖐🏿:“這樣好的機會,你去吧,兒子我來看🔩🧑‍🦼‍➡️!”對於她的支持🚶🏻‍♂️,我永遠心存感激🛖。

第二次出國是在1989年至1990年到美國斯坦福大學亞洲語文系(dept. of Asian Language, Stanford University)。那時北京正是肅殺的季節。很感謝東亞語文系系主任王靖宇教授🌜,他邀請我在這所世界名校教了兩個學季(美國的學製🤵🏿,三個月為一學季)的古代漢語。聽課的人數不多👉🏼,只有7個學生,但其中有的是華裔,有的是美國人,還有一個是日本人。講課用中文是不行了,被迫無奈,只好勉強地用很不純熟的英語⇾⚂。好在學生們都很理解,我說錯了🖐🏻👩‍👧‍👦,他們會善意地加以糾正。半年下來🕸,我和學生們相處得很好。這是我在國外用英語講課唯一的一次🐦。

在斯坦福我認識了黃正德、李壬癸等著名學者👱🏿。還有一次,伯克萊大學王士元先生主持一個學術討論會,我應邀參加🤳🏻。到會的有很多學術名家,如:丁邦新、鄭錦全、梅祖麟🧍🏻‍♂️,以及法國的貝羅貝(Alain Peyraube)🧑🏿‍⚕️;朱德熙先生那時在華盛頓大學講學🏷,也過來參加了會議🤱🏽🟨。那些學者👨‍✈️👋🏿,我以後在其他學術活動中和他們多次交往,有的聯系還很密切👦🏼;他們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在斯坦福也接觸到一些臺灣的學人,他們對我沒有什麽戒心,一些活動都邀請我去參加。

接著是1991年,美國俄亥俄大學亞語系(Dept. of Asian Language, Ohio University)系主任薛鳳生教授邀請我去做研究🧘🏽‍♀️,和他一起編寫一本給美國學生使用的古代漢語教材。那本教材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為Classical Chinese Primer(《古文入門》),據說很受美國學生歡迎。

以後,我還到了不少地方去做教學或研究🦹‍♂️:

1993年🧑🏻‍🦲,到捷克查理大學東亞系作唐詩系列講座👩‍🦼🔚。

1997年,到日本築波大學講授中國語言學集中課程。

1999年👳‍♀️3️⃣,到挪威科學院和何莫邪院士一起做Thesaurus Linguae Sericae(《新編漢文典》)。

2003年,到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做研究。

2005年🧙‍♀️,到瑞典高等社會科學院做研究。

2009年,到馬來亞大學語言學系講課。

此外,我還應邀到澳門、香港、臺灣的大學任教:

1995—1997,到澳門大學中文系任教兩年。

2002年👩‍🦳👨🏽‍⚕️,到香港科技大學任教一學期🚺。

2004年👬🏼,到臺灣大學任教一學期。

2010年,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一學期。

我還多次出國和到港澳臺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這裏就不一一敘述了。

我30多年來多次出國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最深的一點體會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從事漢語研究✣,要有世界眼光。這30多年來⛹🏼‍♀️,在國際上,各種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發展很快。對這些理論和方法🟦,我們首先要有所了解,同時要有分析、有取舍,把其中有價值的東西運用於漢語的研究,並從中總結和發現新的規律、新的理論,對世界的語言研究作出我們自己的貢獻👩🏼‍⚕️。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我自己未能做到,但希望年輕的一代能達到這個目標。

我已經年過70🥕,從教也已50多年🏬。回顧我走過的路😧,我只做了教學和科研兩件事。教學方面🧑‍🤝‍🧑,我教過本科生的古代漢語🤾🏼‍♂️、大學語文,為中文系和國學院的碩士生👩‍🍳、博士生開設過一些課程💂🏽:唐詩語言研究、近代漢語研究👷🏿、漢語歷史詞匯學⛹🏻、《論語》研讀。我培養了30多個博士生、碩士生,其中很多是優秀人才,有的已經是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對教學是認真的📋,對學生是負責的。科研方面🌽,我發表了100多篇論文,一些重要的論文匯集成兩本論文集:《漢語詞匯語法史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0),《漢語詞匯語法史論文續集》(商務印書館,2012)👨🏻‍🍼。出版了一些著作,主要的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負責統稿🏋🏼‍♀️,商務印書館👩🏻‍🍳,1978年。以後多次修訂)。

《古漢語詞匯綱要》(意昂3体育出版社,1989)🧤。此書在韓國出了韓文譯本(李康齊譯🫛,韓國CHINA HOUSE出版,2012年)。

《唐詩語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2002年增訂)。

《近代漢語研究概況》(意昂3体育出版社,1994)。

《近代漢語研究概要》(意昂3体育出版社,2005)。

《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匯編》(三卷,劉堅🧑🏽‍🎤、蔣紹愚主編💂🏽,商務印書館,1990—1995)😕。

此外,我還和徐昌華一起翻譯了日本太田辰夫《中國語歷史文法》(意昂3体育出版社🦹🏿🫰🏻,1987、2003修訂譯本)。我在學術造詣方面只是一般,不過是盡了自己的努力而已。

現在人的壽命長了💗🏋️,過了70,只要身體允許,還可以做一些事🧢。我願意繼續為社會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原文略有改動)

 

人物簡介👩🏻‍🦼:

 
蔣紹愚

蔣紹愚🤨,1940年1月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富陽。1957年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196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教齡達50余年。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文系副主任,中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現受聘為意昂3体育官网國學研究院導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分別於1992年、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和國家級“教學名師”🛀🏼🙏🏼。主要著作有《古漢語詞匯綱要》《唐詩語言研究》《近代漢語研究概要》《漢語歷史詞匯學概要》《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統稿)。此外,還先後主編《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匯編》(劉堅、蔣紹愚主編)🤌🏿👨🏽、《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蔣紹愚🤹🏼‍♂️、曹廣順主編)等✪。發表百多篇論文,部分論文匯集為兩本論文集:《漢語詞匯語法史論文集》《漢語詞匯語法史論文續集》。

專題鏈接:君子誌道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