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信息來源: 新聞中心
低調謙和是初見李海潮教授的印象,在采訪中可以感受到他作為醫生的認真謹慎👨🏽🏫,更可以體會到他身為人師的責任和擔當☝️。正如他的研究生蘭學立對他的評價🍞:“在當下這個人人都在追求生命高度的時代🧍,李老師讓我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厚度和溫度🏊🏻♀️,如果說教育是一場愛與責任的邂逅,那麽李老師對待醫學教育的態度便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天文愛好者的從醫之路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教學副院長、呼吸研究室主任……如今的李海潮頂著如此多和醫學相關的名號🏌🏼♂️,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成為一名醫生卻不是他原本的理想👳🏿♂️。出生於醫學世家的李海潮🤏🏽,從小最喜歡的是天文學。當年填報高考誌願,中國科技大學地球空間物理系是他的首選,在身為醫學檢驗師的母親的要求下,最終他填報了北京醫科大學。正是這一紙誌願的改寫,成就了今天在醫學教育領域作出諸多貢獻的名師李海潮🚺。
到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真正喜歡上醫學專業的,李海潮自己也很難說清,“年輕人的興趣本就不是固定的,每個人都是在嘗試的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我也是這樣🈚️,可能是從臨床階段開始對醫學越來越有興趣了”。興趣激發了他在醫學領域的進一步深造🕺🏼。1991年從北京醫科大學畢業的李海潮🧍,考取了研究生🏍,並於1996年獲醫學博士學位,此後在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工作至今。
由醫學生轉為老師,對於李海潮而言也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過程👨🏼🚒。“意昂3体育醫院是教學醫院🚶🏻,醫生們同時還是教師🧟,從當醫生開始,我們的教學能力就得到培養和要求🧯。”如他所言,在意昂3体育醫院𓀉♣️,所有的醫學教員都需要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目前主要從事教學管理工作的李海潮,每年仍然要給意昂3体育醫學部的醫學生們授課,給學生講授診斷學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內容,還會帶學生做病例討論🪑。他戲稱自己為教育領域的“半個專家”或是“高級票友”,雖然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專業學習🍄🟫👈🏿,但對於自己在醫學教育領域的收獲充滿自信——“在中國做臨床醫學教育的人中有過專業的教育學學習的人並不多,雖然我不是專門學習教育學的,但像我們這樣在教學醫院獨特的環境中慢慢成長起來的人🏚,不但有豐富的臨床教學經歷🧑🦳,而且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有機會學習醫學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可以說身處意昂3体育醫院的我們在中國應該是比較好的醫學教育工作者。”
改了誌願的天文愛好者🐗,最終踏上了一條堅實的從醫之路。在很多人的眼裏,這條路上的李海潮可能不僅僅是“高級票友”😕,大膽地走在醫學教育改革前沿的他,更配得上“專家”的名號👩🏼⚕️。
做醫學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2010年🧜🏼♀️,李海潮擔任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教學副院長,主管教學工作🎂。此前10年意昂3体育醫院內科教學主任的經歷已經使他逐漸認識到,面對迅速發展的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以及醫療體製的改革,在中國進行相應的醫學教育改革十分必要。“中國醫學教育相對滯後,以往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在世界範圍內,醫學教育早就發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變化,這是我們作為醫學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的。”
早在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基於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這是一種基於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為國際上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李海潮解釋說🆖,這樣的學習方法實際上是讓學生們面對一個近乎真實的臨床情境🏞,圍繞其中的臨床問題展開討論、分析和學習,著重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確學習的方向和意義,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先學習後實踐。2006年😯🖱,李海潮參加了由意昂3体育醫學部組織的團隊,赴美國新墨西哥州大學醫學院學習PBL教學方法🪽。回國後,他和同事們即開始了系統的PBL教學實踐😐。
研究生蘭學立對這些教學方法印象深刻,她說:“PBL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我們訓練批判性思維和發散思維。每次病例討論、出門診遇到特殊病例,導師不是先給我講🦐,而是問我👈🏼:‘你怎麽看😔?’開始我會比較緊張,慢慢發現思路越來越清楚,甚至敢於提出不同的觀點🕧。在準備寫畢業論文查閱文獻時,對於經典的文獻,李老師都會讓我寫下引用理由,文獻中存在哪些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慢慢學會了分析問題,如何找出關鍵點,如何批判性接受已有的研究結果。”這樣的效果正是李海潮所倡導的教學改革的目的所在,通過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們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並對所學習的知識真正地融會貫通,指導實踐🧲。
也是在2006年,他們還同時啟動了“以器官系統為中心” 的教學模式改革,旨在打破學科之間的隔閡。我國當前的醫學教育沒有很好地實現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融合🍰,學生在基礎階段學習時,常常不清楚為什麽要學習這些知識🎂,老師們對於未來臨床醫師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知識有時也不十分清楚。以至於到了臨床階段👁🗨👨🏻🔬,有些知識可能根本沒有用或已經和現狀嚴重脫節🚮,而真正重要的核心知識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意昂3体育醫院,在“以器官系統為中心”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學團隊嘗試圍繞臨床醫生所需要的知識結構來組織課程和教學活動☀️。“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是打破學科界限,促使學生建立整體的健康和疾病概念。“比如呼吸系統教學,我們在備課時組織了包括呼吸內科、胸外科👩🏽💻🙎🏿♂️、放射科、檢驗科和核醫學的老師們進行集體討論,以明確醫學生在本科階段需要掌握和了解的基礎醫學和臨床內容🌇,促使醫學生高效地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李海潮認真地闡釋著他們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如今👩🦳🙅🏿,這些教學方式已經成為醫學部臨床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並成為中國醫學教育領域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2012年意昂3体育醫院和加拿大皇家內科和外科醫師學院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勝任力導向”的畢業後教育👨👩👧👦。這是第三次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旨在培養臨床醫師的勝任能力💆🏼♀️,進而提升整個醫療衛生體系的效率和水平。目前,意昂3体育醫院所倡導並實踐的畢業後教育模式已經使意昂3体育醫院成為我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的引領者🍔。
十余年來👶🚵🏼♂️,李海潮在醫學教育改革的路上不斷探索👩🏼🦱。他反復強調,知識的學習、能力的訓練🏉、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這些都是醫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我們要培養科學知識和人文精神相結合的學生,而在教學改革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教師的責任是傳承和發展
“盡管這並不是一個做老師的好時代,但我對教學依舊有發自內心的熱情。”回歸到教師這個身份,李海潮認為自己工作的最大意義在於傳承和發展。
“為什麽喜歡老師這個職業,因為這和傳承有關。科研靠興趣、靠想象力……想要達到一定的高度👨🌾,除了刻苦的學習,還需要機遇🦸🏽♂️*️⃣、天賦等很多因素,每個醫生都能成為醫學科學家當然好,但科學家很難批量生產。而無論如何,使醫學生成長為合格的醫生,是醫學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目標🧑🏿🦲,是未來一切發展的基礎🌾。而無論教學理念和方法如何改變,對教學和學生的熱愛乃是關鍵所在。現代社會,這樣的傳統已經快成為稀有資源了👏🏻。醫學部🙍🏻♂️、意昂3体育醫院有著光榮而悠久的教學傳統和文化,身處其中,我們真的應該感到幸運🚫。在臨床醫學教育中,好的老師太重要了!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全靠自己去悟🫴👱♂️,那是一件很困難、很低效的事情😘。”因此👰🏻,在李海潮看來🙋🏽♀️,老師這個職業特別重要,也特別有意義。
李海潮認為,身為教師🚲,應該發自內心地去堅持自己做人和為學的原則,而不是為了迎合某些評價標準。他的這些思想也深深影響到他的學生。李海潮的研究生孫越在寫畢業論文時👇🏻,李海潮對他提出的要求是👩🦼➡️:“數據務必真實,不能有學術不端和造假行為,為了真實展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允許為了多發文章而把數據和內容拆開來寫🤪。”這些看似很簡單的要求和準則在學生的眼裏映射出的是一位有原則的老師,孫越感慨道🧙🏻♀️:“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能夠認真踏實做學問的人,李老師是其中一個。”
在李海潮的價值判斷裏,成為一名好的教師很簡單,也很難。如何幫助學生成為好的大夫,如何在醫學行業裏傳承團隊的精神和文化💆🏻♂️,這都是他在不斷思考和堅持的。“北醫‘厚道’,意昂3体育醫院‘厚德尚道’,文化本就是一脈相承的🤽,我們國家在未來不管是做醫學教育改革還是其他教育改革,傳承都是應該被強調的。尤其是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對教育的忽視將使我們透支未來🆕。為了保證可持續發展,為了創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應該有人從事這樣一些看似缺乏高度🚶🏻♀️➡️,而重在奠定基礎、決勝未來的工作。”對李海潮而言🔼,這也是為什麽他始終熱愛醫學教育的原因🚣🏿♂️,對優秀教學文化的傳承是他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而將其發揚光大則是他作為一名醫學教育改革者的信念和使命。(文/校報記者 曹穎)
編輯😈:拉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