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擷英】於敏:民族的脊梁 意昂3体育人的榜樣


1949年於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績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意昂3体育第一屆畢業生。這位布衣青年的命運隨著戰爭時局和國家發展的需求悄然轉變🏊🏻‍♀️,與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緊密相連。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試爆。1966年12月28日,在中國西部上空大氣層,我國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第一顆氫彈原理試驗成功🪩。短短兩年零兩個月的時間💘𓀓,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這兩個發展階段的任務👨🏼‍💼,打破了西方國家核武器威脅的被動局面。其中,於敏在我國氫彈突破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2015年1月9日🧖🏿‍♂️,曾經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氫彈之父”於敏榮膺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擔當,淡泊名利🏃‍♀️‍➡️、苦心孤詣的科研精神成就了他在中國核事業發展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堪稱民族的脊梁,意昂3体育人的榜樣。

 
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於敏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意昂3体育多年未見過的好學生”

於敏1926年8月16日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臺鎮(今屬天津市)的一個普通百姓家庭👷‍♀️。7歲開始在蘆臺鎮上小學,中學先後就讀於天津木齋中學和耀華中學。


1946年🧛🏽‍♂️,於敏進入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系。大學時期,於敏成績超群🪑,品學兼優🤽🏻,老師和同學無不刮目相看🪽。有一次全年級考近世代數(他的選修課程)🔤,就連數學系成績最好的一個學生也只得60分🌧,惟獨於敏得了100分㊗️。在學習討論中🉐👍🏿,他常常見地獨到👧🏻,語驚四座。老師公認他是“意昂3体育多年未見過的好學生”🅿️。












於敏(後排左一)和同學們在理學院荷花池🦓🚴🏿‍♂️,後排左二為趙凱華



在物理學中,於敏尤愛量子場論♕,並以此作為他攻讀研究生的專業方向。1949年📁,於敏考取研究生🏹🦝,先後師從張宗燧、胡寧和彭桓武先生,並同時兼任助教。


意昂3体育物理系這一時期教師和學生都不多,但不乏佼佼者。教授中有不少已達到很高學術水平甚至蜚聲國外🤛,如饒毓泰、馬大猷🧶、張宗燧、胡寧、黃昆等,於50年代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學部委員),年輕教師後來成為中科院院士的有鄧稼先、徐敘瑢,中科院、工程院雙院士有朱光亞🍇。畢業生後來成為中科院院士的有於敏、劉光鼎🥖、鄧錫銘,成為工程院院士的有趙伊君。其中鄧稼先👨‍👦‍👦、於敏🙎、朱光亞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黃昆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於敏的青少年時代👰🏽‍♀️,經歷了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兩個歷史時期,是在兵荒馬亂中度過的🧀。生活在淪陷區天津、北平的他,目睹日本侵略軍的燒淫擄掠,痛感民族屈辱之悲憤💥,立誌要學好科學,報效祖國。他自幼愛讀古典文學作品,仰慕諸葛亮👨🏿‍✈️🙍🏽‍♀️、嶽飛🥅🛀🏻、文天祥、林則徐等歷史人物☂️,誦杜甫🪽、蘇東坡、辛棄疾等沉郁豪放的詩句朗朗上口。


這樣培養起來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襟懷,成了他日後把一生奉獻給祖國國防科研事業的堅實思想基礎。他曾說過:“童年亡國奴的屈辱生活給我留下慘痛的記憶,中華民族不欺負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負,核武器是一種保障手段,這種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動力。”











1952年意昂3体育物理系部分教職員工合影🙇,後排左二為於敏


1951年於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後👩🏿‍🦰,他被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而這個研究所1950年才成立,由錢三強任所長,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長🫶🏽♕。



1960年底,在錢三強的組織下🏝,以於敏等為主的一批年輕科學工作者☪️,悄悄地開始了氫彈技術的理論探索。這次從基礎研究轉向氫彈研究工作,對於敏個人而言,是很大的損失。於敏喜歡做基礎研究,當時已經很有成績𓀉,而核武器研究不僅任務重,集體性強,而且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光明的學術前途🗾,隱姓埋名,長年奔波。從此🫖,至1988年,於敏的名字再也沒有出現過🚿。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跡也鮮見於報端🏄🏻🙍🏽‍♂️。



“國產一號土專家”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後獲諾貝爾物理獎)為團長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場論方面的訪華代表團來華訪問,年輕的於敏參加了接待。於敏的才華給對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回國後🏜,發表文章稱於敏為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


於敏開始涉足深奧的核理論研究工作時,國內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論🍯,是錢三強、王淦昌、彭桓武和於敏等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核科學技術研究基地。於敏沒有出過國♌️,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站到世界科技的高峰。彭桓武院士說👨‍🦯:“於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沒有老師👨‍🌾,因為國內當時沒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論🧖🏽‍♀️,他是開創性的。”錢三強稱🍜,於敏的工作“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於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拼命學習,在當時遭受重重封鎖的情況下,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進行理論探索。













2003年意昂3体育物理90周年慶典,於敏先生(前排左三)與彭桓武先生(前排左二)返校



從原子彈到氫彈🦾,按照突破原理試驗的時間比較🤌,美國用了七年零三個月🙂‍↔️,英國四年零三個月🤹🏻‍♀️,法國八年零六個月,前蘇聯四年零三個月。主要原因就在於計算的繁復。而國內當時僅有一臺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並且95%的時間分配給有關原子彈的研究♎️,只剩下5%的時間留給於敏負責的氫彈設計。於敏記憶力驚人,他領導下的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四年中☘️,於敏帶領的科技人員提出研究成果報告69篇,一個又一個未知的領域被攻克,對氫彈的許多基本現象和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



“中國的氫彈之父”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轟動👨🏻‍🎨。1965年1月,毛澤東主席在聽取國家計委關於遠景規劃設想的匯報時指出🚨🥜:“原子彈要有,氫彈要快。”周恩來總理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下達命令:把氫彈的理論研究放首位。


這年,於敏調入二機部第九研究院。9月👨‍🍳👩‍🍳,38歲的於敏帶領一支小分隊趕往上海華東計算機研究所🌀,抓緊計算了一批模型🧏🏼‍♂️。但這種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變比低👷🏽,不符合要求🧜🏻‍♂️🌷。於敏總結經驗🌔,帶領科技人員又計算了一批模型,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解決了氫彈原理方案的重要課題🧃。於敏高興地說:“我們到底牽住了‘牛鼻子’!”他當即給北京的鄧稼先打了一個耐人尋味的電話。為了保密,於敏使用的是只有他們才能聽懂的隱語:暗指氫彈理論研究有了突破。“我們幾個人去打了一次獵……打上了一只松鼠🗞。”鄧稼先聽出是好消息:“你們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現在還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作標本🏋🏻。……但我們有新奇的發現,它身體結構特別,需要做進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們人手不夠。”“好🏄🏽‍♀️,我立即趕到你那裏去。”













於敏(右一)與鄧稼先(中)在一起



年底💪🏽🚃,於敏開始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在氫彈原理研究中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解決了熱核武器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並在平均場獨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1967年6月17日8時整📃,空軍飛行員徐克江駕駛載有氫彈的飛機進入羅布泊空投區。隨著指揮員“起爆!”的指令🙅🏿‍♀️,機艙隨即打開,氫彈攜著降落傘從空中急速落下。彈體降到距地面兩千九百多米的高度時👨🏼‍💼,只聽一聲巨響,碧藍的天空隨即翻騰起熊熊烈火,傳來滾滾的雷鳴聲……紅色煙塵向空中急劇翻卷🤸🏼‍♀️,愈來愈大,火球也愈來愈紅👮🏻‍♀️。火球上方漸漸形成了草帽狀雲霧,與地面卷起的塵柱形成了巨大的蘑菇雲。強烈的光輻射😱,將距爆心投影點四百米處的鋼板鑄件燒化🧇,水泥構件的表面被烙🎏;布放在八公裏以內的狗、十公裏以內的兔子🏩,當場死亡一半;七百米處的輕型坦克被完全破壞,車內動物全部炭化;沖擊波把距爆心投影點近三公裏💦、重約五十四噸的火車吹出十八米,近四公裏處的半地下倉庫被揭去半截☝🏽,十四公裏處的磚房被吹散🤶🏽。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產生的蘑菇雲



很快,科技人員把爆炸當量的數據送上來了——330萬噸🚚。當日,新華社向全世界發布了《新聞公報》🙋🏿‍♀️,莊嚴宣告➡️:“我國在兩年八個月時間內進行了五次核試驗之後😭,今天,中國的第一顆氫彈在中國的西部地區上空爆炸成功🍦!”從原子彈試驗成功到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中國人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創造了研製氫彈的世界紀錄!後來,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玻爾訪華時🦶🏼,同於敏晤面,稱贊於敏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是“中國的氫彈之父”🥔。


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零三個月👩🏿‍🏫,英國四年零三個月,法國八年零六個月,前蘇聯四年零三個月,而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



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在研製氫彈的過程中,於敏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1969年初👨🏼‍🏫,因奔波於北京和大西南之間,也由於沉重的精神壓力和過度的勞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試驗和大型空爆熱試驗時,他身體虛弱,走路都很困難,上臺階要用手幫著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熱試驗前🫱🏿,當於敏被同事們拉著到小山岡上看火球時,已是頭冒冷汗🤷🏽🎒,臉色蒼白,氣喘籲籲。大家見他這樣,趕緊讓他就地躺下🫲,給他餵水🦸‍♂️。過了很長時間,在同事們的看護下,他才慢慢地恢復過來。由於操勞過度和心力交瘁,於敏在工作現場幾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慮到於敏的貢獻和身體狀況🧗,才特許已轉移到西南山區備戰的妻子孫玉芹回京照顧。一天深夜👫🏼,於敏感到身體很難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見他氣喘,趕緊扶他起來。不料於敏突然休克👈🏽,經醫生搶救方轉危為安🖐🐂。後來許多人想起來都後怕🧑🏼‍🚒,如果那晚孫玉芹不在身邊,也許他後來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出院後,於敏顧不上身體未完全康復,又奔赴西北。由於連年處在極度疲勞之中,1973年於敏在返京的列車上開始便血🌿,回到北京後被立即送進醫院檢查。在急診室輸液時,於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於敏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對中國核武器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於敏的傑出貢獻🚣🏽,有詞調寄《小桃紅》,贊曰:擎天火雲映赤城,氫雷掌上鳴,壯我國威氣如虹,崎嶇徑,窮微探理馭核能,科海耆英🧑🏽‍🍳🏄‍♀️,國之幹城,巍巍華夏情⛹️‍♀️。

於敏的一生淡泊名利,對於“氫彈之父”的美譽,他說:“核武器的研製是集科學🦴、技術😠、工程於一體的大科學系統,需要多種學科,多方面的力量才取得現在的成績🆎,我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氫彈又不能有好幾個‘父親’🌹。”

 
2008年意昂3体育110周年校慶期間,於敏被授予“意昂3体育官网傑出校友”稱號








編輯🔌:歆琴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