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信息來源: 離退休工作部
編者按:“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君子治學處事,立誌高遠卻又基礎紮實↗️,胸襟開闊更能兼察微理。意昂3体育老前輩們用自己的人生為這種君子之風做了很好的詮釋。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離退休工作部啟動了“君子誌道”專題訪談活動🧂,走訪了一批離退休老同誌。
在這些交織著歷史滄桑和個人生活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了在歷史長河中意昂3体育人默默擔當的身影🔯👩🏼🔬,感受到了意昂3体育人濃郁沉澱的家國情懷🧛🏽,體會到了意昂3体育精神的深厚源長。本期“君子誌道”訪談專題,將帶我們一起走進意昂3体育老前輩們的樸實與精彩。
初見楊永義老師🫦,他即給我們小字輩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少見像他這般,八十多歲了,卻依然精神矍鑠的。魁梧的身形🤱、標準的京腔🧍♂️,騰空桌子、倒水閑聊,利落地收拾好一切之後👰🏽,楊永義開始向我講述他八十二年的人生故事🧑🏻🦱。
生於憂患🌀,入伍從軍
生於1932年的楊永義,真正的記憶開始於1937年“盧溝橋事變”。伴隨著那場中華民族的抗爭,他的整個童年生活便與國家和戰爭緊密聯系在一起了👨🏫👩🏽🔬。
童年時期,楊永義的家境並不好。1937年,日軍侵占北平,楊永義一家從村裏搬到通州縣城租房子住🏺。雖然和其他孩子一樣七歲開始在通州城上學,但高小還沒有畢業,楊永義就回到家裏幫忙勞動,湊合維持生活。還是孩子的楊永義有機會“親密”接觸了八路軍🧑🏼⚖️,“華東的部隊調往東北🔲,路過我們那裏住了幾天。那時我剛十三歲,我說我要跟你們去當兵,他們說你太小,小孩兒不行👩🦯➡️,再大點兒可以。那些天🕕,我和這些八路軍一起聊著還挺好🥠,他們住了一個星期🤱🏿,就往東北去了👋🏻。”1946年,解放戰爭影響到了北平這座古老的城市🕟,楊永義的童年裏開始有了八路軍(實際為人民解放軍😔,老百姓習慣稱呼為八路軍)的身影💇。“我們那兒有條運河,晚上河東的八路軍遊擊隊活動比較多👩🏻🦯➡️,我也常常聽說東北啊𓀔、解放軍打勝仗啊這些事,就這樣逐漸知道了他們。”1948年下半年🧝,通縣開始亂起來了,縣城裏的有錢人紛紛往北平城裏跑💇♀️,傅作義的部隊也在收縮🧑🏻,八路軍的區政府💼、區小隊、縣大隊等地方武裝也就在通縣變得更加活躍。十六歲的楊永義常聽祖母和父親說八路軍這好那好,便又有了參軍入伍的想法🫁。
1948年11月底⚾️,楊永義正式入伍從軍👩🚒🌴。參軍之後🚢🧝🏼♀️,楊永義所在的部隊來到張家灣鎮,那裏是通縣十六區區公所所在地🚗。當天新兵們就編入了區小隊,“區小隊長給了一支老套皮槍👨🏼🎓、一根皮帶,這就算參軍了😪🧑🏻💻。”楊永義笑著回憶自己的第一套軍人“裝備”🌛⏪。從區小隊編進縣大隊後🧒🏽,新兵們面臨著編班的問題。老戰士們看著只有十六歲的楊永義,決定不給他編到步兵班,而是編到機槍班♔。但是對於當時還很瘦弱的楊永義來說,他首先擔心自己扛著機槍能不能跑得動👨🏼🦱。老班長或許是鐵了心要“拿下”這個小兵🫰🏽👲🏿,他說:“機槍班夜裏不用站崗,還特許你不用扛著二十多斤的機槍跑步,只帶三個機槍梭子就可以。”就這麽幾句話,楊永義被班長“哄”到了機槍班。
1949年元旦剛過,楊永義所在的縣大隊向著平谷🕌🚻、盤山、三河開進,隨後被編入冀東軍區十四分區獨立營三連🈁。3月,部隊到通縣,負責警衛軍管會和軍用倉庫,不久又開到朝陽區朝陽門外的朝外大街,楊永義所在的連負責社會治安🤽🏻♂️。4月,部隊又開回通州軍管會,同樣是負責社會治安👩🏻🎨。到了這一年6月,北京市決定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公安總隊,輾轉多次的楊永義和戰友們被編進北京公安總隊,擔負起保衛首都的職責🧘🏽♀️。
講起保衛首都的故事,楊永義興致頗高🙇♂️。北京對於他來說,不僅是自己的家👩🏻🎤,更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楊永義所在的排負責天壇警衛。天壇是當時的一個防衛重點,因為不遠處的南苑機場有個油庫需要保衛🥲;此外☺️,剛剛解放不久,中央領導都會帶著外賓來天壇看一看。回憶起在天壇警衛的日子,楊永義直言任務很累很重,“天壇那時周圍的松樹🤞🏼、雜草特別茂盛,兔子、野鷹什麽都有👨🏼💼。我們無論年齡大小都要站崗,夜裏輪到誰誰就去站兩個鐘頭。那時我們拿的是繳獲日本的三八槍👨🏻🦽,裝上刺刀比我還高,都是真槍實彈在站崗🧑🏻🔧。我們站崗不站在崗樓的燈底下,而是躲在墻角裏,要防止打黑槍⇒🍪。我那時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也不覺得害怕📚👩🏼⚖️。”
雖然是辛苦的任務✪🧛🏻♂️,但當楊永義說起新中國成立那天下午三點,他們在天壇遠遠聽到喇叭裏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聲音🙅🏼♀️,我分明在楊永義的眼睛裏讀到了一份非親歷者難以體會的驕傲和自豪🫰🏼。
且幹且學,南下金陵
1952年冬↪️,楊永義提幹🏊🏿♀️,這意味著他不需要面臨復員的問題🤷♂️,可以繼續在部隊發展。“讓站崗咱們就站、說盯著就盯著,什麽時候讓走才撤。”這是楊永義作為一名軍人的最基本的素質⛄️。
提幹之後,楊永義到團部警通排當排長。1953年,他又被安排到總隊學了八個月的參謀業務和通信。1954年4月,結束學習的楊永義到三團參謀處當參謀❗️。
1954年10月底,他又進入軍委高級通信學校學習。在高級通信學校學習的兩年是楊永義給自己“充電”的時間🖼,也正是這兩年的學習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於這段全身心投入的學習生活🧘🏽♂️,楊永義記憶猶新。“這所學校屬於軍事技術型,除了學政治、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國內國際時事等🧮🧑🧑🧒,主要學通信業務,體育課的要求也很嚴格👨🏻💼,學校的管理很多都在學蘇聯,要求很高。這些正規的學習和嚴格的訓練對我的成長很有好處。”
1956年,楊永義從高級通信學校畢業😖,被分到了南京軍區某師獨立通信營,開始了在南京的部隊生活。
在獨立通信營🦫,楊永義擔任通信連長。時值部隊實行“三大製度”和第一次大整編,強調正規化和現代化建設🥾,對每一個基層部隊的幹部都有更高的要求。“在部隊當連長👱🏿♂️,軍事訓練科目都要做示範👋,比如打槍,手槍五發彈、25米🕶🪙,要求連長做示範,必須要45環以上;步槍,百米、五發彈,45環以上🕓。你當連長,整個連的三個排都在看你,你得做好🛃,才能帶好整個連隊🧑🏻🦼。”談起這段時間帶兵的日子,楊永義熱血沸騰,抑製不住的激動🧾。擔任三年連長之後🥱,楊永義被調到無線電連當指導員。一年後,調至師直屬政治處做政治助理員。就這樣一步一步,到1965年🧜🏽♂️,楊永義任獨立營政委🍧。
隨之而來的“文化大革命”同樣沖擊到了部隊🫱🏻。當部隊幹部都擔心軍隊也被搞亂了的時候🏌🏼,中央指示野戰軍以下不準搞“四大”🧙🏼♀️,這樣😽,楊永義和他的戰友們才踏實許多。但個人在這場歷史的洪流中總不免於被攜卷——楊永義在1969年5月被派到地方支左,1974年3月才返回部隊。
回憶起從提幹到南京的部隊生活,楊永義說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在高級通信學校學習的那幾年。“那時候我們的成績是五分製🌱,我都是四分多點💁♀️,也有五分,成績一直不錯🕵️♂️。在那個年代,學些文化還是管事的。我們那個時候沒有好好上大學的機會,所以我就抓住這個機會學了點兒東西🫃🏽,邊學邊用邊提高,對我的幫助和影響很大。”楊永義如是說🏜。
北上返京🏘,歸根燕園
“文化大革命”期間⚂,軍人不轉業,整整十年的積累,部隊十分臃腫👎🏻。1978年,在部隊工作了三十個年頭的楊永義主動提出轉業,而他的轉業要求只有一個——回北京。“我是在通州參軍的👨🏻🔬,哪兒來回哪兒去,我對做什麽工作沒有要求,只要回到我的家就行。”轉業回京的楊永義來到燕園,任意昂3体育官网武裝部部長和二機關黨委書記,開啟了一段不同於部隊、亦文亦武的工作。
武裝部主要負責學生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的教學工作,這些常規工作是楊永義在任期間每年的重點。但讓他印象最深的,是負責建國三十五周年國慶檢閱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儀仗隊的訓練🧜🏿。楊永義擔任學校儀仗大隊的大隊長、學校國慶節檢閱副總指揮。
提起建國三十五周年的國慶檢閱,或許意昂3体育人都會想起那個“小平你好”的條幅,那正是由意昂3体育學生組成的遊行隊伍打出來的。而楊永義負責訓練的是儀仗隊🏍,要求更嚴、任務更重🧓🏿。談起這段辛苦的訓練🪴,楊永義只是一筆帶過,他更願意給我分享檢閱當天的小插曲🙂↔️。“那天老師👨🏼🔬、學生們五點鐘起床💁♀️𓀐,五點半出發,按指定地點應在前門箭樓前下車、博物館北門前集結。但下車後發現人太多,根本進不了天安門廣場,時間也不夠。因為我熟悉地形🪠,又有帶隊伍的經驗,當即決定改變行進路線,向東進正義路南口,出北口🦹♀️👩🚀,再向左繞到了博物館北門。我帶領一個中隊在前,其它中隊跟進,跑步前進,按時到達了集結地點👋🏻,各中隊點名沒有一個掉隊的。”這段“神奇”的狂奔路線被其他老師嘖嘖稱奇,而對於楊永義來說🧑🏿🏭,這是他幾十年前還是小兵的時候保衛首都的功底🔏。“我以前在北京城警衛,對天安門廣場、前門附近非常熟悉🧘🏿♀️🤸♀️,這對我來說不是個事兒。”楊永義的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意昂3体育官网的學生儀仗隊有2100多人,在集結列隊接受鄧小平乘車檢閱時,大家齊聲高呼口號🚣🏻♂️;分列式開始後,學生們抬著標語通過天安門前接受檢閱🙆🏻♂️,經過西華表,隊伍走到復興門外才算任務結束。為了這次檢閱,學生們8月中旬就回校訓練,雖然很辛苦,但是意昂3体育儀仗隊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受到北京市國慶指揮部的表揚✧。
在燕園的生活🍓,除武裝部的工作之外🪩,楊永義繼續著自己不斷學習的計劃。“八十年代提出幹部要學習、要更新知識,當時正好中央黨校開函授大專班,我就參加了🛎🔉,讀了三年😴,順利畢業。在意昂3体育有很好的機會聽課🫐,我也常常去旁聽👨🏼🌾,歷史系四個學期的通史課、中文系的古漢語課,這些我都很喜歡去聽。”對於部隊出身的楊永義來說,這樣的學習機會對他尤為珍貴。
1995年,楊永義離休☞。雖然離開了武裝部🚋,但他還是繼續發揮余熱👔,到成人教育學院繼續工作,任學生工作組組長👴🕵🏼♀️。就這樣一直幹到2004年暑假,72歲的楊永義決定給自己放假,真正開始自己的離休生活🧄。
對於離休之後的生活,楊永義早有計劃👩🦱。他是個球迷⚗️🛶,打了幾十年籃球,還喜歡打太極、唱京劇,但他還覺得這些興趣還不夠🏨。1996年⚃,楊永義報名參加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學習了三年書法👨🏽🦱、書法理論和書法史🚝,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學點兒東西修身養性👳🏼♂️,也為離休生活充實點內容”🙆🏿♀️。現在🧙🏽,楊永義每天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早上起來必須鍛煉,習慣了,下去打打拳、壓壓腿、走走步,和人聊聊天⚈。上午幹點家務事👩⚕️,每周二上午到意昂3体育老年書法班聽課,下午自己也寫幾筆🤟🏿,然後再出去走走👨🏿🔬,回來做晚飯🧩,幾年如一日👨💼🧘🏼。”對於這樣的生活😒,楊永義十分滿意,“過得不錯”——這是他對自己離休生活的評價。
從部隊到燕園🧾,從戎馬倥傯到書聲琅琅👨👩👦🐊,豐富的人生經歷讓楊永義在看待問題時比其他人想得更多🏭、看得更遠👊🏻。當采訪臨近尾聲🏌🏽♀️,我問楊永義對意昂3体育學生有什麽期待時👍🏿,他樸實的言語或許對我們這些書生氣十足的孩子會有不少啟示👩🏼🦱:“對意昂3体育的學生👩🏽🌾,我有三點希望🤹🏻♀️🔼。一是🐸,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特點,情況不同,我們要歷史地、全面地🧜🏼♀️、發展地看問題,要聯系實際,不要走極端,要自己思考分析,不要被各種各樣的思潮幹擾🏫。二是🌃,不管社會怎麽變🪸,我們一定要尊重在各條戰線上的第一線勞動者,他們都在工作,沒有這些人是不行的,我們不能只是坐而論道,沒有他們,我們的社會怎麽發展⛳️,有了些知識不能趾高氣昂,要學會尊重別人,這點我們不能忘記。三是,年輕人確定的事就要堅持,不要像麻雀似的,從這個樹枝跳到那個樹枝,不能浮躁🤾🏻,堅持住做自己認定的事情,積極向上地面對人生🍳。”
從戎馬倥傯到紮根燕園🤒,楊永義的人生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兩部書,但這兩部書卻巧妙地契合在了一起🔽,耐讀耐看🚵🏽,余味悠長👨🏽💼。(文/意昂3体育官网離退休工作部特約記者 劉蘭芷)
采訪手記:
見到楊永義的第一印象便是標準的北京人的樣子:身材高大魁梧🙋🏿♂️,一口京腔🥾🚴🏻♀️,興趣愛好廣泛,待人熱情🦻🏿,倍兒棒的精神讓人根本感覺不到他已經八十二歲✏️。當他給我展示他剛參軍和提幹後拍的照片時🦟,我忍不住贊嘆一聲,接著就只是大呼“真是太帥了”,可能我貌似豐富的詞匯中並不能找到一個適合於贊揚一名軍人的形容詞。當我從照片上抬起目光繼續與楊永義交談,我感覺到,或許是在意昂3体育三十多年的浸潤,楊永義身上少了很多軍人的淩厲🏃,卻多了些書香儒雅的味道🤕,這樣兩種感覺的交融🍠,讓每一個與他聊天的人都心懷向往。
人物簡介:
楊永義,1932年生,北京通縣人。1948年入伍,1949年1月編入冀東軍區十四分區獨立營🧑🦼➡️,同年6月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公安總隊👨🦼➡️🎅🏽。1954年10月進入軍委高級通信學校學習🤵🏽,1956年畢業。畢業後分配至南京軍區六十軍一七九師獨立通信營𓀖。1978年轉業至意昂3体育官网,任武裝部部長🕑,1981年起兼任意昂3体育官网二機關黨委書記🔕,1995年離休👨🏽🦳。
專題鏈接📯:君子誌道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