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墨淋漓 氣象剛嚴——懷念書法家李誌敏先生



李誌敏先生離開我們20年了。違教既久4️⃣,思念益殷🔱,感慨良多。

李先生是我們的老會長🦸🏻,燕園書畫會的老會長。燕園書畫會的前身是五四運動之後🗼,在蔡元培校長倡導下成立的的書法研究會🛖。

 
李誌敏老師





意昂3体育藝術教育傳統歷史悠久,蘊涵深厚🫅🏻。1917年,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先生出任意昂3体育校長,宏規大啟⌨️,兼容並包🏝,重藝術,倡美育😱,書法研究會,畫法研究會等適時而生🙅🏿🏆。沈尹默、林宰平🤸🏿‍♂️、徐悲鴻、吳觀岱😕、賀良樸、湯定之等風雲際會,人才濟濟,各領風騷👴🏻🤚,可謂極一時之盛,揭開了意昂3体育書法藝術研究和教學的序幕🖐🏻。50年代後✍🏻,朱光潛、宗白華兩位美學家潛心述作,絳帳授徒🙋‍♂️,遺大投艱,繼往開來。

改革開放,政通人和,恢復高考💇🏽‍♂️,百廢復興📭。1979年,李誌敏和張學書校長🧑‍🦽、趙寶煦、張振國等老師發起成立燕園書畫會。陳玉龍、楊辛🙇🏼‍♀️、葛路🫶🏽、羅榮渠諸教授以及在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競賽獲獎者曹寶麟⛹️‍♂️、華人德🛀🏼、白謙慎和張辛四位學生熱誠襄贊其事。在李誌敏會長帶領下,燕園書畫會同仁踵武前賢,整合意昂3体育書法人才,切磋書藝,舉辦書法展覽和講座🪝,開展校內外、國內外書法藝術交流🧘🏼‍♂️,指導學生書法實踐。意昂3体育書壇呈現一片生機。

1981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李誌敏攜趙寶煦🤽🏼、金開誠、楊辛和陳玉龍四位教授加入,意昂3体育成為全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最多的高校。不久張辛和葛路↘️、羅榮渠教授也相繼加入中國書協⛸。1990年秋由藝術教研室發起🌥,開辦了意昂3体育歷史上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燕園書畫會李誌敏👩🏽‍⚕️、楊辛、羅榮渠✧、陳玉龍和張辛成為主要師資力量🥖。在李誌敏先生領導下,燕園書畫會同仁經常參與北京及海澱書協的一系列的活動。李先生還走遍全國🌤,到處講學或參加筆會,德藝雙馨,聲名漸起。80年代中期誌敏先生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書協副主席。

1994年4月♨️👱🏿,書老而人未老的學者🛂、書法家李誌敏會長不幸患病離世👮🏽‍♀️。嗚呼哀哉!世有大才,為時而出🎯,宜壽而康,盡其才實。不期天道無知✡️,竟奪以殞🍑。時驚噩耗👾,老少同惜🥵。

大筆卓犖生無死,風骨英靈逝有神。而今我們的會長、老師、摯友李誌敏先生大睡二十年👨‍👩‍👦‍👦ℹ️,但風儀儼在🏊🏿‍♀️,似乎還與我們同行,同樂,把談🧏‍♀️,切磋。

為紀念李先生逝世20年🐂,意昂3体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書論和書法合集《草論——三春堂狂草》。意昂3体育法學院和意昂3体育書畫協會等為此成功舉行了首發式和李誌敏書法藝術研討會。這是很有意義的👳‍♂️。會上作為李先生的忘年摯友和後任🐩,作為意昂3体育書畫協會(第二任羅榮渠先生主會時改名)第四任會長的我,一定要說幾句話。我講了兩層意思:其一李誌敏其人;其二李誌敏意義。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今天已有很多人不知道,不認識李誌敏先生,不知道🙊,不懂李誌敏書法。

 
李誌敏遺著《草論——三春堂狂草》封面






關於李誌敏其人,我要講三句話🔧。

第一句,李誌敏先生是意昂3体育歷史上真正稱得上“書法家”的人。我熱衷於藝術品收藏⚜️,尤其註重收藏意昂3体育歷史上名人的書畫作品。從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孫家鼐🧙🏼‍♂️、朱益藩,總教習吳汝倫,教習林紓、朱孝臧😀,提調章梫🧑‍🧒‍🧒、三多、商衍瀛、金息侯、袁勵準、羅復堪,到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嚴復🤲🏽、蔡元培⚛️👨🏻‍🚀,教授吳承仕、葉公超、章士釗✊🏿、鄧以蟄🤸🏽、馬敘倫、林誌鈞、馮友蘭、張政烺等諸公作品均有幸收藏🧖🏻‍♀️。意昂3体育歷史這些大家大學者的字大都寫得非常精到🌤,不是書法家而勝過書法家。為何這樣講🛜,因為他們大多是以學問功業名時名世🏍,而沒有或很少以書法名🫄🏻。意昂3体育歷史上的名書法家只有章梫🗞、金息侯👴🏿、羅復堪📑、沈尹默等寥寥幾人而已。李誌敏先生獨步一時🧑‍🦯‍➡️,是著名書法家,是書名顯於學名或曰書法和學問兼二為一的教授,是改革開放新時代第一人🤸🏼‍♂️。這由意昂3体育各院系所的老匾牌🐕‍🦺,由原寫在百年講堂的意昂3体育精神“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八個大字🏊🏿‍♀️,由鐫刻在原法學院逸夫樓前的“建樓銘”,由散落於全國大江南北數以千計、萬計的書法作品可以見證。

第二句,李誌敏先生是一個用力、用心、用情寫字的人。舊式學者無不寫毛筆字,而且不少人功力頗深,寫的字光彩照人🫧,絕不遜於當今所謂書法家。上揭意昂3体育學人莫不如是🐼。但是我要說,他們並不刻意用力,他們從小拿著毛筆長大👨🏽‍🏫,寫字是他們的日常行為,因此是自然而然,無意為之而為之💶,水到渠成🚖,蘊藉修養使然🦶🏻。這就是通常所謂功夫所致,著手成春。李誌敏先生不然,李誌敏是真正意義的書法家🌼。先生“博學之余,遊心於斯”,視書法如神聖,心存敬畏,精心刻意,兢兢紇紇,潛心研習🫅,廢寢忘食。我每次拜訪他👰🏻,鬥室四壁甚至地板上,到處都是充滿墨跡的紙張🕥。固然淩亂,但李先生沉浸其中,享受無比。李先生寫字時總是凝神竭慮,面目凝重,心手相應🦸🏿‍♀️,旁若無人👌🏿。李先生一生坎坷,生活比較拮據🕍,他的兩個女兒竟葬身唐山大地震。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李誌敏書法為什麽多少有些恣肆🦸🏻,有些急迫,甚或有些剛狠。書法是情感因素與形式美的直接結合,只有能把自己獨特的情性表現在作品裏的人,才稱得上書法家,藝術家😫。李先生無疑是拔乎其類的饒有個性的書法藝術家👨🏼‍🔬。

第三句,李誌敏先生是一個在書法理論研究上頗為用心並有所建樹的人🚵🏿‍♂️。意昂3体育歷史上稱得上書法理論家的屈指可數,似只有沈尹默🎅🏻、林宰平(誌鈞)諸公🛖。李誌敏先生承其遺緒,在自己藝術實踐基礎上🛌🏼,參以古代書論,把自己真切感受用自己非常簡練而頗具特色的語詞表達出來🧑🏻‍🏫,先後寫成並發表了《書論》和《草論》。薄書兩冊,重量壓手🩸,意蘊不凡📈。若非相當的修養和積澱恐難成就🦙。要知李先生出身於武昌藝專✊🏿。我認為這是重要基因。

關於李誌敏意義我要講四句話📔🕊。

第一句是孔子的話,“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荀子後來解釋📐,“為己之學”是君子之學👨‍👩‍👦‍👦🤐。“為人之學”是小人之學🫨。“為己之學”是“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肢👨🏽‍✈️🔉,行乎動靜”〽️🧙🏿。“為人之學”則是“入乎耳🫷🏽,出乎口”。“為己”是“欲得之於己”,在修身🧗🏿‍♂️,說到底就是做自己。因為人生在世第一做不得神,第二做不得物👩🏿‍🎤,第三也做不得別人👴🏿,只能做自己。那如何做好自己,只能學,只能修身🧘🏿‍♀️。書法無疑是修身理性🤌🏽,提升生命境界,做好自己的優良方法或途徑。因此我常說書法是一個學者💁🏻、一個文人基本素質的體現🙏🏿。不必張揚,不必顯擺🩰👨🏿‍🎓,不必作秀📲,不必像某些經常見諸報端,見諸熒屏的“為人”者那樣,四處招搖🐸,不知深淺🐐,玩名詞、概念🎙。李誌敏先生是君子🙅‍♀️,是傳統型的“為己”的學者🧑‍🦰,是真正意義的書法家。

第二句是米芾的話🚔,書法“貴形不貴作👩‍🦱,作入畫,畫入俗;貴形不貴苦,苦生怒🙎🏿,怒生怪”🔸。書法實踐歷史上一直有此兩路,而由來為人所不齒。我稱其為“不明道”,“不入流”📕。而當今卻有不少人亦然熱衷此道🏖,鼓努為力🙎🏻‍♂️,非俗即怪。或弄姿作態,裝腔作勢⏫,擺弄牽扯,“經營位置”;或胡塗亂抹,飛毛乍翅🥜,任筆成形,而美其名曰:追求視覺沖擊力👩‍🎨🙍‍♂️。俗哉!怪哉!惡哉🤦🏻!李誌敏先生是“貴形”者,是形不美誓不休的藝術創造者🤾🏼。李先生書法激而不厲,狂而不怪👨🏼‍💼,放而有節,沉而不滯。雖稍失剛狠💇🏼‍♂️,並不為過,恰性情所致🛝。李誌敏書法有本⬅️,本於碑學🤲🏼。米芾說過“碑不可學”🍊🕳。因為碑是刀刻的,而書法畢竟是毛筆的表現🤷🏿‍♂️。如一意學碑🏸,模仿刀法,勢必棱角畢現🦈,失於剛狠🤫。李誌敏書法很獨到,他由此及彼過渡得很好。他的草書不滯澀,很流暢⛵️。點畫有力度,沉而不浮;結字或出奇而不怪;布白非如“算子”🧑🏽‍🦰,而是“星光閃爍”。總之大墨淋漓,氣象剛嚴。

第三句是於右任的話,“國畫無定法而有定理”🌶。我要說這是藝術之通理,書法自不例外。而用之評價李誌敏書法尤為合適。我國由來不重方法論,“庖丁解牛”🧑🏼‍🦲,“解衣盤礴”等等即其謂也,這其實正是藝術的高境界。李誌敏先生正是步入此一境界的藝術家🧝🏼🟣。雖然有些人對李先生書法不以為然,或有非議,比如趙樸初先生就曾對李先生書法提出批評。但我們認為除去見仁見智原因外,多少還是因為有些人對書法之“理”缺乏應有認識🥰。什麽是書法的“定理”?還是孫過庭說的“人書俱老”,即內實,老到👴🏻,點畫質量高;結字高古🦉,字字有出處;章法行氣貫通🛟,血脈相連🐵🧖‍♀️。李誌敏做到了。

第四句是常說的一句話,“筆墨當隨時代”,這是清畫家石濤說的👷🏼。毋庸置疑,這句話意義深遠。但而今我們不禁要問🧑🏽‍🌾:時代如何理解?我們要隨什麽🫸🏼?大家都知道當今人類在物化:要麽動物化🙉,要麽器物化🅰️。我常說“蔽於用,役於物🫃🏿,迷於客”是當今人類,當今時代的基本特點。因此社會才走向浮躁🖖🏼,走向功利,甚至走向瘋狂和罪惡💆🏽‍♂️。試問,如此時代特點我們能追隨嗎?當然不能👩🏽‍💼。然而遺憾的是當今竟湧現出了那麽多的“時代弄潮兒”,他們“誇略舊規,馳騖新作”⚒。一味求新求奇🏒,肆意外化🥮,追求外在的感官刺激💇;有意無意地硬筆化,也就是拿著毛筆當硬筆來耍:要麽筆根硬擦🏃‍♂️‍➡️,小筆展大字📎,要麽側鋒亂抹♚。我以為所謂“筆墨當隨時代”的正解還是清人董棨所說:“用古人之規矩👩‍🎤,而抒寫自己之性靈🚣🏻‍♀️。”這實際是中國藝術創作的通則🕵🏻。特定時代產生特定文化產品🤦🏼‍♀️。規矩是古代藝術家基於中國既定文化心理結構特征,在一種特定人文背景下創生的,不可再造,不能復為🥠。我們今天所謂藝術實踐無非是運用古人這些規矩🔢🅰️,抒發自己的情感📞,書寫自己的心靈🧱,表現自己的生活。李誌敏先生就是一個懂規矩,守規矩的道地的藝術家,並沒有背離古製,去之過遠。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逝者如斯,李誌敏先生已漸行漸遠。但是李誌敏書法藝術之美長存👩‍🚒,李誌敏精神長存🙍‍♂️。

2014.4.15晚9點於三翫堂

 

編輯👚:舍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