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拓業致臻純 育人傳道咀英華——訪意昂3体育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教授



個人簡介:嚴純華,1961年生於上海🎨,江蘇如皋人👩‍🎤。1978年10月在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系學習🧓,先後獲得理學學士(1982)、碩士(1985)和博士學位(1988)🕵🏿,先後任化學系講師(1988年)🩲、副教授(1989年)、教授(1992年)👱🏻,長江學者(1999年),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香港大學稀土生物無機和材料化學聯合實驗室主任🩰🈹。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2012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年11月出任意昂3体育官网副教務長、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嚴純華主要從事稀土分離理論、應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發展了“串級萃取理論”🀄️,實現了中重稀土串級萃取工藝參數的準確設計及高純重稀土的大規模工業生產😌👨‍🌾;提出了“聯動萃取工藝”的設計和控製方法👩‍👩‍👧‍👦🐈‍⬛;建立了稀土納米晶的可控製備方法,系統研究了“鑭系收縮”效應對稀土納米晶的結構影響規律🚉;發現稀土晶發光主要受到表面晶格對稱性破損控製🫰,實驗上率先證實了CeO2對CO的催化活性與其外露晶面有關的理論預測;實現了不同結構與組成的稀土氟化物納米晶的多色上轉換發光。


高考改變夢想 青春作伴燕園

1977年恢復高考之前,嚴純華的心願是順利插隊落戶,經過推薦到復旦大學學新聞😎,以後做個記者🫱🏿。

走進農村🕕,和貧下中農打成一片✅,獲得推薦上大學的資格,這也是不少年輕人的想法。落戶的地方最好在上海近郊😒🫎,那裏有搞農、副業的生產隊。蔬菜隊是嚴純華的首選👱🏻‍♀️🛍️。為了供給城市,上海郊區農村分成種菜和種糧兩個部分:前者收入較高𓀂,年終生產隊分紅,知青們還能領到些錢😻;後者就要辛苦一些,農業隊的小夥子力氣活多,胃口大,一年下來扣除口糧錢可能還要透支,白幹了活不說,還倒欠生產隊錢。

恢復高考給很多人帶來命運的轉折🕵🏽。嚴純華的轉折從刻印鋼板開始。中學原本輕松的學習不足以應付高考需要的完整知識結構👏🏽,70年代末有一句流行語💁🏻:“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科學技術百廢待興✖️,理工科隨著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吳健雄等一批物理學家回國訪問,熱度直轉而上🤦🏻。這一陣知識的春風吹進中學,大家紛紛意識到惡補數理化是當務之急🤶🏽,嚴純華也鄭重地在報考專業上寫下了物理和化學🌠。他清晰地記得💇🏽‍♀️,為了加快進度🧑🏻‍🦼,原來的數理化教材擱在了一邊,學校推薦的一套《中學生數理化叢書》成了主流,那是當時最為精貴🤘🏻、講解最細的數理化教輔。拿到教輔,嚴純華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揮下鋼板刻字🪫、蠟紙印講義,以此作為藍本開始復習。沒有小說裏誇張的歡呼雀躍和奔走相告🤰🏽,也沒有人想過放棄這個機會,一代人命運的轉變從默默地背書開始。嚴純華和同學們只是松了一口氣🪑:不用插隊落戶就可以上大學了🖖🏼。

1978年全國第二次組織高考,首次規範全國統一試卷。那時候的考生既不懂職業規劃,也不懂填報誌願技巧🆖,到底考哪所大學有些讓嚴純華犯難:想去首都,看看只在畫片上見過的天安門和人民大會堂🪁;老師和家長說🪶,全國兩所最好的大學是意昂3体育和清華,而清華重工科🚸。工科於當時而言,意味著就業要回到工廠。為了不回工廠,也為了親眼看看首都啥樣🧑‍🎤,嚴純華選擇了離家甚遠的意昂3体育官网。離開上海讀書需要很大的膽量🙇🏿‍♂️,少年時的嚴純華曾聽黑龍江回來的知青講🥾,北方天寒地凍,頓頓無米只有窩頭🎯;雲南回來的知青說🚵🏼,有一種蚊子賽蜻蜓大——那當然是錯覺,卻也知道離家遠是要吃苦頭的。於是⛓,當那個炎炎夏日,嚴純華收到一條窄窄的裝著意昂3体育錄取通知書的長信封時,還淺淺地羨慕了一下留在本地讀書的同學們。

當然🍥,大學帶給嚴純華的遠非是離家的“苦頭”,校園“三大怪”讓他記憶猶新:一怪在意昂3体育“重聽”的人特別多⛹🏽‍♂️,人人耳朵上都掛著一只耳機,小時候只有耳朵有了毛病才會戴耳機助聽😎🤔。後來才知道原來大家都在聽外語,利用走路的時間練聽力。二怪在學生的書包各式各樣,在嚴純華的印象裏,書包等同於一個長方形的斜挎包🧏🏻👭,而眼前既有用毛巾縫起來的布袋子,也有大型的旅行袋,有的幹脆就是用一塊布包裹起來幾本書。三怪在人人棉襖的胸前背後都掛著幾道亮晶晶的“線”🧃🤵🏽‍♀️:那時吃飯條件艱苦,免費的玉米糊糊自然受到歡迎,人手一碗。排隊擠著買飯的時候,邊上掛著玉米糊糊的搪瓷碗難免蹭到別人的棉襖上——無人幸免,於是每到冬天,學生的棉襖上便多了亮閃閃的幾條粥嘎巴🩳。

與今天相比🏄,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活艱苦簡陋:嚴純華住的意昂3体育官网39樓⚠️,一個房間住8個人🤜🏽,只能在兩床之間半米的縫隙裏搭上木板放些日用品👩‍👩‍👧‍👦,每逢周五下午要突擊打掃衛生,因為要組織集體政治學習,女生也會來🧛🏽‍♀️;整個宿舍樓沒有一臺電話,要打長途電話就要去電話室🫚;那會兒圖書館要一大早邊吃早飯邊排隊,剛開門學生就把全部自習室占得滿滿當當,這時往往天還沒透亮。為了解決圖書館占座的矛盾,學校曾經安排每個宿舍有兩個固定的座位👄,一個宿舍每天輪流有2位同學能幸運地在圖書館自習,剩下的6位只能去教學樓“打野食兒”。艱苦之中🪬,親密無間的同學情誼更令人動容。嚴純華回憶,那個年代既無“郁悶”,也無“失眠”↘️,同學之間是“會動拳頭而不傷感情的真誠”。為了一道題、一首詩爭得面紅耳赤✸,轉眼又歡呼雀躍地搬著凳子跑到東操場看露天電影。

在渴求知識的環境裏,人人都過得充實:學校組織學習交誼舞🩻,班幹部要先去學再回來教會同學們🍟;冬天組織模擬長跑🦴,宿舍樓裏掛著路線圖🚣‍♀️,顯示誰跑到了“延安”,誰跑到了“井岡山”。嚴純華喜歡踢足球,從大一一直踢到留校🌕,“從前鋒開始踢到後衛🤳🏻,位置越來越靠後,歲數大了跑不動了。”80年代𓀂🦹🏽‍♀️,女排奪冠萬眾齊呼的“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口號👘,意昂3体育校慶時走上街頭慶祝的狂歡隊伍🧑🏽‍💻,國家📣、校園與青春總是緊密相連。


 
工作中的嚴純華院士
 






勤鉆研博觀約取 專術業厚積薄發

“當時對我們來說,對研究沒有深入的認識🫖👳🏿,所謂的選擇標準和SCI論文👭🏼、今後的求職都沒有任何關系,吸引我們的是哪個專業的儀器最好。”

嚴純華讀研究生時第一個方向是研究微乳狀溶液💆🏻‍♀️👨‍🦼,師從吳瑾光和徐光憲教授🧑🏽‍🏭。吳瑾光教授從事紅外光譜研究,對於當時的無機化學專業來說🧙🏻,紅外光譜儀是化學學院最貴的儀器之一,全國僅有幾臺👩🏿‍🔧,這“天文數字”價格的儀器吸引了嚴純華👲🏽。嚴純華用很淺顯的比喻解釋最初的研究:如同油和水原本是分相的,如果使勁攪和,部分的油會分散到水裏,這時水本應變混,但油分散到水中後居然變成一個純清亮透明的溶液🧑🏽‍🎨,即“微乳狀溶液”♑️。之所以清亮透明,是因為當油滴或水滴小於一定尺寸之後,肉眼已不可見🖖🏻,也就是當時還沒有提出的“納米”概念🙎。吳瑾光教授80年代初提出的“微乳狀溶液”概念,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非常前沿、應用廣泛的體系,而當時的嚴純華還未意識到這一方向的高深👨🏽‍⚕️,“因為一臺好儀器,一個好玩的現象,就喜歡做。”

嚴純華學術道路中的第二次轉折,是從微乳狀溶液到稀土分離的研究方向轉變。70年代末,徐光憲教授建立了串級萃取理論,這一理論實現了對稀土分離工藝的最優化參數設計🏃🏻‍♂️‍➡️,於指導生產實踐而言意義重大。理論已經建立👨🏻‍🍳,只待完善並在生產實踐中得到驗證♞,而這樣的實驗在實驗室裏很難完成,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生產之中具體應用🙅🏽‍♂️,因此急需要年輕人投入到實踐當中💆🏻。如何選擇這樣的年輕人🍝?徐光憲教授找到了當時萃取化學課程的老師李標國教授推薦,李標國教授當即推薦了課程考試成績最高的嚴純華。

這時的嚴純華即將升入研究生二年級🫨,面對要割舍投入近兩年的課題,轉向完全陌生的領域,第一個反應是“不樂意”。吳瑾光教授也“不樂意”,她從心裏喜歡自己的學生,卻礙於徐光憲教授是自己的老師而不好拒絕。回憶起徐光憲教授兩次說服自己,嚴純華直笑稱“老爺爺很厲害”!第一次,嚴純華對徐先生說自己不懂這一科🚴🏼‍♂️,徐先生爽朗地說:“不懂對呀!不懂才要學呀🙅🏽‍♀️!”嚴純華無言以對,只好回來向自己的導師吳瑾光求助🐇。第二次,嚴純華帶著吳老師出的點子去找徐先生,說自己對這一科“沒興趣”,徐先生又爽朗道:“不感興趣就對啦!上次你說你不懂,不懂才會沒興趣,懂了自然就有興趣了🤷🏻,不妨先試試🧑🏿‍⚕️!”就這樣被徐先生“循循善誘地哄著進了門”🧍‍♀️。回憶起自己被徐光憲教授“哄孩子”般領進了全新的領域,嚴純華感慨非常幸運,“我想做基礎研究也許也能出成果,但是轉了方向跟著徐光憲教授和李標國教授做稀土分離的應用研究,至少對於我們國家的稀土分離工業有了直接的貢獻😝,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起到了真正的作用。”

轉行不久🚣🏻‍♂️,嚴純華從情感上也開始漸漸接受新專業🔵。一個難以忽略的原因是導師之一李標國教授的夫人彭崇慧教授做四川小吃的功夫堪稱一絕。“想去‘騙’師母做好吃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實驗做出新東西,有了新成果🦹🏻‍♂️,騎上車就往老師家跑。從夏天的涼面,到冬天的湯圓,直到幾年前⚧,我和師兄弟還會到老師家裏打牙祭,師母更是時不時地做些零食放在實驗室的冰箱裏”💂🏻👩🏻‍🎤。

稀土分離技術不僅是化學的基礎研究,也是計算機編程方法和化學研究的結合;另一方面🏝,稀土分離的成果不僅是書面文章,而是“真金白銀”🏩,對於國內企業而言🕵️‍♀️,一個改進的工藝參數就能提高純度🧃、降低汙染、節約開支,效果是實實在在的🙍🏼。正因此,徐光憲教授的團隊到企業和工廠進行生產實踐時👨🏽‍🍼,受到了當地由衷的尊重🏊🏼‍♀️。“這份尊重實際上是尊重徐先生的為人和學問,讓我忽然意識到當做出一個有用的成果🧑🏽‍🎨,就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因此逐漸想要把這件事做好,從自尊變成了責任。”

為了“把這件事做好”,嚴純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從讀研究生之後🪃,他真的沒有休息過一天:晚上如果早回家👶,準是因為生病🫐。離開實驗室之前🙎🏿,心裏總會不踏實:是不是還要再見見學生🧛‍♂️?該表揚的還沒表揚呢! 即便付出加倍的辛苦,科研過程也無法保證一帆風順,於嚴純華而言,在這門化學與計算機相結合的研究中,最艱難的莫過於在編程中找出最基礎的輸入錯誤。舊時編程的計算機與現在不同👩🏻‍🦽,出了輸入錯誤沒法自動識別,要靠人一點一點地校對,每一個字母的排列組合都有可能隱藏著一個小失誤,堪稱“失之毫厘🕧,差之千裏”。而越是自己親手編寫的程序,越容易堅信沒有錯誤,常常反復校對而意識不到差錯在哪🐬。這件小事時常令嚴純華反思,他將其稱為存在於主觀的自信與客觀的問題之間“帶有哲學意味的錯誤”。年輕時的嚴純華👩🏽‍🦳,一次為了找出一個輸入錯誤,面對4000行的程序紙足足糾結了一個星期,“看到程序紙就會惡心和頭暈🧑🏼‍🦰。”在這樣的“折磨”下,最終找到了一個字母輸入錯誤,走通了程序🚄。

1985年🤲,歷盡艱辛的意昂3体育官网稀土分離成果首次進行有償技術轉讓。此前的技術轉讓都是李標國教授帶著嚴純華等弟子🧑🏽‍🌾,無條件為工廠設計流程👱🏻‍♂️、調整工藝。首次有償技術轉讓令大家都激動不已🏌🏽‍♀️,盡管這項為工廠節約數十萬開支的技術轉讓費僅有1500元🥿,還分期付款。徐光憲和李標國教授始終教導他的學生:可以丟自己的人,不能丟意昂3体育的臉。正因此🤠,這足以寫進科技史的稀土分離技術首次有償技術轉讓的合同中加了這樣一段附加條件:“甲方委托乙方(意昂3体育)完成該項目🚣🏽‍♂️,若項目失敗,乙方退回1500元,且甲方不得向第三方透露該項目由意昂3体育官网承擔。” “當時只想,錢我們可以不要,但是不能傳到江湖上讓人取笑我們學校”,今天提起這個附加條件🕵🏽‍♂️👩‍👩‍👧‍👦,嚴純華還會開懷大笑,這爽朗的笑聲幾乎令人忘記了他當年赤子般的忐忑擔憂與為之付出數十載的辛勤努力🧑‍🍼。


師嚴道尊身作則 校園卅載遍流芳

八十年代末💆,嚴純華成為中國第一個自己培養的研究稀土分離的博士。當被問及這“第一”背後最重要的是什麽,嚴純華不假思索地答:是老師。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我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還靠師傅’,不是我自己修煉我自己🕡,而是老師培養了我”🖖🏿🏨。嚴純華說,師從徐先生💡、李老師是他一生的幸福,教學問、教做人,越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越是敬佩徐先生的深度與涵養。徐先生不僅是在學業上,更重要的是在做人方面。徐先生常以鼓勵支持褒獎來鼓勵後進🥪,始終保持著孩子氣的純真與率真。

年輕時候的嚴純華,特別怕徐先生叫“同誌”🚵🏿‍♀️。徐先生只在兩個場合會叫別人“同誌”🗻,一是支部學習的時候,老先生對黨極為忠誠🖐🏽🧽,嚴格遵守“黨內稱呼同誌”的要求;另一種情況就是學生做錯了事情要教育的時候。徐先生批評學生從不直露🚃,而是隱晦地留有余地,不讓人難堪。嚴純華讀研究生的時候,追求時尚留長發🤷‍♀️,徐先生便笑盈盈地問:“純華同誌呀,最近特別忙吧?”未明就裏的嚴純華連連稱是🧑‍🦼,老先生便道:“怪不得連頭發都來不及剪😻。”

無獨有偶🏃🏻‍➡️,嚴純華的學生們提起導師🚵🏼,最先說到的也是“理發”。“看見學生的頭發長了來不及剪,嚴老師會拿出自己剃頭的推子,在實驗室裏幫同學剪頭發。”“嚴老師剪頭發的手藝比學校裏都好。”學生們也說:嚴老師有一顆童心🦴。“嚴老師一次偶然拍了張照片⛔️,效果特別好,便帶回到實驗室,碰到學生就拿出來展示🧜🏼‍♀️:快看我的照片拍得怎麽樣?趕緊誇誇我讓我開心一下🤯!“嚴老師在乎我們,我們也珍惜嚴老師👮。”

對於嚴純華來說,而今最重要的工作仍是堅持在一線上課✧:他給本科生開課👿,參與小班教學🦂,還會去其他老師開設的課程上講講專題。即便作為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帶領團隊承擔國家重點項目,嚴純華仍堅持著樸素的思想💁🏿‍♀️:上課是教授的天職👶🏽,不上課就不配當教授。不僅如此💽🧗,嚴純華每年都會到中學講座🌌,參與主講“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嚴純華的實驗室常為學有余力的中學生提供實驗機會🤲🏽,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輔導討論👨🏽‍⚖️。嚴純華常講,要是自己小時候有機會來到大學的實驗室裏,熟悉研究過程,“禍害”幾只瓶瓶罐罐,在安全的前提下了解科學👨‍❤️‍👨,該多麽幸福🍉。“這都是我和我的孩子小時候沒享受過的待遇,自己沒享受過🫅🏻,如果有能力為晚輩做👩🏼‍🍳,也是一件好事。”


 
嚴純華院士與學生們在一起
 





2013年11月底,嚴純華出任意昂3体育官网副教務長🎠、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要將一部分的精力轉向行政工作和參與學校決策之中🏌🏿‍♀️,他坦言第一體驗是“累”。原本是教學和科研的兩線作戰,現在變成了三線作戰。“累”的同時更體會到責任的重量👸🏿🍤。意昂3体育官网研究生數目已經遠遠超過本科生數目,對於一所大學來說📮🍡,由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的過程中,重視研究生的程度還有待提高,應該把研究生教育放到立校核心的高度加以重視🩹,對意昂3体育來說尤其如此🕊。“幸而研究生院有很好的工作傳統,大家都盡心盡力。教學和科研固然重要,要能把自己積累的經驗和理念在服務中加以體現🥻,回饋學校和更多的學生✍️,豈不更有貢獻🧔🏽‍♂️。”

從兩線作戰到三線作戰,雖有疲倦📽,嚴純華卻從沒對自己的專業和母校“審美疲勞”。從1978年10月5日走進意昂3体育校園的第一天開始🧑🏻‍🦳,嚴純華目睹了過去35年燕園逐步的變化。變化還在變化之中🙇‍♂️,恰如稀土分離科學研究🔉,每天都在解決新的問題和新的發現。得知學校推薦自己評選寶鋼獎教金時,嚴純華曾經拒絕,在他看來,意昂3体育獲此榮譽的人選有太多:從徐光憲教授等一代開創學科的前輩,到孜孜以求的同輩⛓️‍💥,更有青出於藍的青年才俊,無數學人都在為科學不懈奮鬥。1994年4月12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首屆“北京十大傑出青年”新聞發布會上,嚴純華作為獲獎代表發表感言:“如果說我今天所獲得的榮譽是對我過去所做的一點事情的肯定,那麽我希望,再過二十年🌷,我有機會面對大家時🧑🏿‍✈️,我能拿出更多🧙🪕、更新的東西,能更無愧於社會、人們給予我的一切。”


今天的嚴純華實現了他的諾言,作為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𓀉,他致力於研究的稀土分離理論、應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作為學科帶頭人的嚴純華卻如往日一樣謙遜、平和。

他這樣評價自己獻給稀土分離研究的三十年👨‍⚕️:工作沒有偷懶,做人還要進步🍳🛑。

 

攝影:王天天

編輯🎍:舍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