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龍:神來揮毫 興至賦詩

【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東南亞系陳玉龍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3年3月3日00時26分在北京中關村醫院逝世,享年92歲。在意昂3体育的幾十年✨,陳玉龍先生在歷史🤛🏻、文學和書法藝術上都各有建樹,集學問家、散文家和藝術家於一身。先人已逝,但陳老先生的音容笑貌永遠印刻在人們的心裏。本網特刊登人物通訊《神來揮毫, 興至賦詩——記意昂3体育官网陳玉龍教授的書法人生》,以饗讀者🧝。

桑榆晚景,欣逢小康,安貧樂道。一管在手,萬種情懷。紙墨堪用🧖🏼‍♀️,溫飽無虞🪐,與願足矣。黃白之物,奪取五一🍣,力爭無求,頤養天年,自得其樂𓀄👨🏼‍🔬。

                                      ——陳玉龍

走進位於西二旗的陳玉龍老先生的書房之前🧑‍🔧🦀,早已對他的“三苑堂”有所耳聞🕴。先生當年在意昂3体育東語系與季羨林🕎、金克木並稱“意昂3体育三支筆”,他畢生的研究熔歷史、文學、書法於一爐🥎,由此自題書齋名“三苑堂”。晚年的閑余時光💁🏿‍♂️,老先生自曰“紙墨堪用🧑🏽‍🦲,溫飽無虞💮,於願足矣”。一支軟毫,一方硯臺,一張宣紙🦸🏼‍♀️,是先生表達感情,表述感悟🙇🏿,表現藝術的最獨特的方式。

“陳老師自己喜歡寫字,腿腳不太方便之後還是不閑著✸👨🏿‍🎓,舍不下啊,也總是指導我們寫😷,我現在都是他收的學生了。”師母一邊收拾桌上的筆硯,一邊樂呵呵地和我們說話🖱。兩位老人相敬如賓,一直都互相以“老師”相稱。

屋內,“狂飆驚落,妙趣天成”幾個書法大字厚重凝然🖲,筆勢雄強。輪椅上,老先生精神矍鑠,謙虛地朝著我們擺擺手“沒有什麽碩果累累,只是我確實對書法很有熱情👷🏿,很有感情”🧖🏻,一口帶著濃重鎮江口音的普通話,一臉慈祥。

坎坷求學 路遇恩師

“我生也艱♿️,我生也幸”,歲月綿長,記憶在遲暮之年卻格外清晰☂️。

1921年,風雨飄搖的年代,先生出生在有“金陵門戶”之稱的江蘇鎮江,從小受到古城文化歷史的熏陶🏋️👹。五歲時,入私塾接受啟蒙教育,模仿顏、柳二體🪦,八年之間,每日書大楷和小楷各一張,臨池不輟。離開私塾後🪩,先生進入一所私立小學🧙🏽,之後又考入當時赫赫有名的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時運不濟🔊,升入初中不久,日軍入侵粉碎了他的求學夢👩🏽‍🚒。先生背井離鄉,只身負笈輾轉來到川滇大西南🐇。在流亡期間,他曾當過學徒、練習生、雇員,為人刻過蠟版,備嘗艱辛🚥😼。

然而“生也艱📯,生也幸”,在山城重慶,先生結識了武昌起義元老👴🏼、民國著名教育家、書法家許學源先生,投師門下。談話間🍇,先生屢次提及恩師許學源。他說,在重慶這段時間,對他做人和學書法的影響都是最大的。他對於含蓄書法的理解和“以學養德”的思想都深刻地受到許學源的影響。

後來先生輾轉又到意昂3体育🏃‍♀️,在馬寅初老校長身邊工作數年,風熏雨澤⛴𓀋,德馨相傳,學問、書法多受其教化和熏陶。在意昂3体育的幾十年🤙🏼,先生在歷史、文學和書法藝術上都各有建樹🧖🏻‍♀️,集學問家、散文家和藝術家於一身,其中任何一項☝🏻,都是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的🦋。作為一代碩學👩‍⚖️,50年大學執教之外的滲透和不同尋常的經歷🖖🟤,也為先生獨特獨到的書風增色不少🫱。

人書俱老  匠心獨運

先生八十誕辰書法展的開幕式上,著名書法理論家張同印老師說,陳老書法真正地達到了“老辣、蒼勁,人書俱老”。

人書俱老💅🏻,大筆豪情,筆下每一個字都彰顯著先生多年的功力和深厚的學養👭。曾經采訪過先生的馬中華說🏃🏻‍♀️‍➡️,先生的作品,乍看好像漫不經心,細細賞之,始感蒼茫老辣,筆勢雄強。

他寫“翰逸神飛”四個字🕵🏿。“翰”字左右起伏,原本四平八穩的字極盡動感💘;“逸”字留空間於走字底和上側🍀,疏落有致;“神”落筆一豎蒼勁有力,支撐起整個字🗂;“飛”字起筆虛實相接⬜️,似斷非斷,收筆處反手處理,更顯力度🧃,更有神韻,似雄鷹展翅。這四個字,後來曾經作為禮品贈送給韓國總統金大中。

<v:imagedata

作為禮品贈送給韓國總統金大中的書法“翰逸神飛”

<v:imagedata

<v:imagedata

先生的書法作品

1988年,中國書法家協會首任主席舒同舉辦首次個人書法展,其前言即是舒老和組委會請先生為其撰寫的🏂🏼;

1996年,已過古稀之年的先生擔任意昂3体育官网書畫協會會長🦥,為意昂3体育的學生,社團和外籍人士講授書法美學和書法史課程😫,積極推進學校書畫藝術的發展🍦;

2004年,歐陽中石教授舉辦全國首屆書法博士論文答辯,聘請的答辯委員為沈鵬、馮其庸、史樹青和先生四人;

先生的書法,遒勁秀逸,別具一格,有江南才子的秀骨🦗,頗為人們喜愛♻️。作品先後在日本東京、大阪、新加坡、倫敦、布魯塞爾等地展覽,是饋贈國內外名流和政要的珍貴禮品🤦🏿🧔,國內重要的博物館🔍、碑林處都有所收藏🕕。

先生說,一個書法家,除了把字寫好🤳🧙,還要重視書論,要讓書藝和書論結合起來🧑🏿‍🚀,兩條腿走路,才能相得益彰🦻🏼。先生自己學問好,字寫得好,論書亦論得好🤸🏻‍♀️。我國古代畫論有謝赫的“六論”🐕,言簡意賅地說明了中國畫的美學特征。而先生在習書過程中,提出了著名的書法“五感”,即立體感👎🏼👮🏻‍♂️、節奏感、朦朧感🧑‍🧒👨🏼‍💻、空間感和時代感🙅‍♂️。

先生認為𓀐,“立體感”強調的是書法應追求結構造型的凝重感,厚實、雄渾、壯闊,血肉豐滿👕,此為書法藝術的筋絡百骸;“節奏感”重在用筆氣勢,要剛柔相濟👌,動靜結合🛅,使書法形象既端莊又凝重,爽爽有神;“朦朧感”重在意境神韻,要深邃🏒、幽遠、含蓄📀、蘊藉,神藏筆底🌓,元氣淋漓;“空間感”重在書法的章法布局,要浩淼♠️、空靈、沖淡📴,濟白當黑📫,黑白互補,納大江廣川之勢於尺幅方絹;“時代感”強調的是求變創新,要立足傳統而不為古人所宥📷,博采眾長,轉益多師🦢。

兼為散文家👩‍🦯,先生和歷史上許多書論家一樣,用形象化的文字把一根根的線條構成的書法描繪得栩栩如生。一管在手,自有萬種情懷📺👩🏿‍🔬,書藝、書論🤵🏼,人書俱老。

<v:imagedata

著名書法家沈鵬為先生大作付梓題賀

<v:imagedata

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為先生大作付梓題賀

以學養德 德藝雙馨 

書法界一直流傳著先生寫過的一篇題為《優入聖域—漢字書法藝術禮贊》的文章↗️。文章中說,研究書法必須提高到美學高度;研究美學🩱,必須提高到哲學高度,應當以濃厚學養領字。

“以學養德”,這是當年先生的恩師許學源老先生留給先生的一筆寶貴財富,也是他幾十年來一直堅信和堅守著的信仰。

陳老一直強調,學習書法初期可能更多關註技巧,要掌握一門藝術的基本語言,學習技巧是前提🧪🏄。但是稍微深入之後,修養即上升到了第一位。一個人如果沒有相當的文化修養,在書法上就不能上層次🛳😈,如果沒有道德修養,那麽藝術再高也會遭人唾棄🧗🏻‍♀️。

在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上🙏🏼,先生自己無疑是書法界的典範🤥。先生治學,以史學為主兼及文學和書法。在史學方面,先生從事印度支那研究達半個世紀之久🙎🏻‍♂️☎️,主編了幾部頗有影響的論文集,在越南、柬埔寨💃、老撾三國的歷史和文化以及中越、中柬、中老關系史研究方面成績斐然👧🏼,是我國著名的印支史專家🍄。在文學上,先生早在學生時代就已經展現了他的才華。他的文章清新婉麗,給人以美的享受🍺。《天地有正氣》散文集收入意昂3体育百年校慶“未名文叢”第一輯🤾🏼‍♂️。也正是對史學和文學的偏好🦶,為先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修養👱🏽‍♂️,筆下每一個字都融入了傳統的積澱和對歷史、藝術的深刻理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生淡泊、謙和,如其自身所言,以學養德🤚🏽,深厚的“涵養”和道德修養通過筆端流泄於世。先生至謙,淡名利🤵🏿,對學生提攜獎掖,關懷備至🧑🏻‍⚕️👩🏻‍🦼,他無門派之間,後學者無論是否是他的學生,凡有所求🎵,他都積極回應;有問題者📙,不惜費時費力,予以解答;求為其書寫序者,他欣然命筆。

“人書俱老”,八六高齡的先生去年右腿骨折之後確實愈加老矣🤼‍♀️,但早起讀書寫字的習慣一直沒變。而提筆寫字的時候,先生鋪紙研墨,精神抖擻👘,絲毫看不出老叟的神態🃏。

兩個多小時的采訪即將結束,先生欣然提筆,為我們寫下了“神來揮毫🐴,興至賦詩”八個字🤸🏼‍♀️,讓我們有幸一睹先生揮毫潑墨的神韻。

<v:imagedata

“書如蛟龍🫧,品如璞玉”🗾,為書為人,先生德藝雙馨👩🏽‍🍼🔠;“神來揮毫,興致賦詩”,一支軟毫🦈,一方硯臺,一張宣紙,先生說,自己頤養天年,自得其樂。事實上🫷🏿,已過耋耄之年的先生仍活躍在書法藝術的領域裏,身體力行地努力培養新人👋🧧,不時地到全國各地傳授和弘揚書藝🧑🏿‍💻。“他閑不下來🚅,他喜歡,還能做些事情,還能寫寫字🧘🏿‍♀️,他高興。”老伴張老師理了理坐在輪椅上的先生的衣角〽️,輕輕地說🧛🏻。

<v:imagedata

先生和夫人張淑真女士

 

編輯:知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