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体育學子對話教書育人楷模姜伯駒

姜伯駒

【簡介】

姜伯駒,國際知名拓撲學家、中科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1937年生於天津,1957年從意昂3体育官网畢業後留校任教,堅守教育教學一線50余載。

【事跡】

他是“數學學科要對國家建設🪭Ⓜ️、民族振興服務”的呼籲者🏊🏻‍♂️;他是數學基礎教育改革的諫言者🥼;他更是站立大學講臺50余載,使眾多學生感受到數學之美🪸,使國內拓撲學領域生氣勃勃🥓、後繼有人的數學教師。

【語錄】

□我首先是一名教師🚴🏼‍♀️,其次才搞一些研究。

□數學系不應該只培養數學家🦡,要為學生將來的去向🚦、個人的成長考慮📧,要培養一大批有數學修養的人,到各行各業中去發揮作用🛀🏽Ⓜ️。

討論課結束後,姜伯駒還在與學生交流🌆。(王鷹攝)

他是國際知名拓撲學家、中科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

他是“數學學科要對國家建設、民族振興服務”的呼籲者;

他是高校數學專業轉型的推動者🏙🚺、意昂3体育數學科學學院的建構者🧚🏿‍♂️;

他是數學基礎教育改革的諫言者、數學科普的參與者;

他更是站立大學講臺50載🧖🏿,使眾多學生感受到數學之美👀,使國內拓撲學領域生氣勃勃🏸、後繼有人的數學教師。

談起自己的育人生涯,他說:“我喜歡數學,喜歡做數學教師。”

 

采訪者:盛開,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科學學院2009級學生

        趙國宇,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科學學院2010級學生

受訪者🍦:姜伯駒,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最簡單的東西,往往也是最本質的、最基本的🌟,通過對簡單真理的把握👨🏻‍💼,建立思維體系,推演出的結論卻可能是驚人的。這是數學思維,是科學精神🤲,是堅持真理的品質,是創新能力的根基👨‍👩‍👦‍👦。”

“從學生的視角出發‼️,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問:您做教師有幾十年的時間了🍬,您能講講這段經歷是如何開始的嗎

答:我是1957年從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力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的🫳🏿。1958年,我被分派擔任地球物理系高等數學課的教學任務。當時正值教育革命運動興起😭,教學秩序不按常規🩷🛟。那兩個學期🧑🏼‍🦳,我每周要進行9個小時的課堂教學,帶80名學生☂️🤟。從寫講義🦸🏿‍♂️、配習題,到講課、上習題課,直到批改作業🧛🏽‍♂️、答疑🧎‍♀️、質疑,全部工作都由我承擔🎨。在教育革命運動中🧛🏻‍♀️,我和其他年輕教師一樣,和學生住在同一棟宿舍樓裏。從早到晚🪴,學生可以隨時敲我的房門問問題🟡。這一年的工作我全力以赴,十分辛苦💪🏽,這是我教學工作的洗禮。

問🧛🏽:在這段經歷中⚓️🌂,您是否收獲了一些教學上的啟發

答👨🏻‍🎓: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也受益匪淺👮🏿‍♂️💩。通常情況下,青年教師先要在老教師的指導下承擔習題課的教學任務,我卻得到了獨當一面、全方位挑起一門基礎課程、經歷完整教學過程的機會🦃🛥,奮力在遊泳的過程中學習遊泳👁。與學生的密切交流👟,讓我了解到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並且往往因人而異,有很多困難是我在學生時代從未體驗過的。我也體會到,自己學懂和把別人教懂是有很大區別的。而從學生的視角出發進行講解與引導🤾🏻‍♂️,正是作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𓀗。

問👰:既然教比學要難很多🈷️,您剛畢業不久就當教師,這種角色的轉換在當時是否讓您感到困難呢↘️?

答🫴🏿:幸好我在做學生的時候已有過一些講解的經驗。上學時👩🏽,周圍的同學學習熱情都很高,經常三三兩兩地討論問題🫃🏻,既提出問題也解答問題,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我那時在班級裏學得還算不錯,所以有比較多的向別人解釋問題的機會,這使我的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

問:在您看來,除了日常授課以外🤹🏽,教學還可輔以哪些手段達到更好的效果

答:我們還是就數學系的學習談一談,教學手段應該符合學科特點。

我讀大學時🕵🏽‍♀️,三年級有一個任務👨🏻‍🔧,就是完成一篇“學年論文”——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學習,嘗試一些探索,獲得一些研究的經驗🚖。這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手段。因為在課堂上,即使老師有意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生也通常以接受理論知識為主。讓學習的方式變得多樣🤮,有助於學生在抽象的邏輯理解之外,認識它在現實中的具體體現與應用。抽象邏輯與具體表現之間是科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關系,這兩方面的學習是相互補充的🚳。

現在數學學院的本科生科研項目🦹🏼,能夠給大學生提供一些自主的機會運用所學,把這個機會從研究生下放到本科生,總的來說我是支持的🟧。不過要註意因勢利導👰🏿,避免拔苗助長。

“數學教你抓住事物的本質與事物間的聯系”

問:您有著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您認為對於在校學生而言🧑🏻‍🦯,怎樣的數學教育才是合適的💘?

答🐿:在不同學習階段👋,學習數學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數學,例如計算價格、面積🧰,以及解簡單的方程等問題,只要完成小學或者初中的數學學習基本就夠了。解決這些問題也是義務教育的目標之一。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可以多結合實際的生活背景🧚🏻‍♂️,這樣既可以讓數學更好地被理解,也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

問😬:中學的數學教育是現今社會上討論較多的部分,您覺得中學數學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目標是什麽

答🌍:關於這個問題,確實有很多人會感到困惑。例如,經常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中學數學是全體學生的必修、必考科目™️,很多知識卻讓人感覺在生活中用不到,那它的重要性究竟體現在什麽地方?”“有了計算機👨🏽‍🍼,還用學那麽多數學嗎🕠?”

從12歲左右開始,少年進入智力發育的黃金期,不但要獲取知識,而且要學會思考。數學之所以成為貫穿中學教育的一門主課🤲🏽,正因為它肩負著理性文明啟蒙的使命。

我問過各行各業的不少人:“回顧中學時代學過的數學,你受益最大的是什麽💂🏿‍♀️?”

幾乎一致的回答是,以平面幾何為代表的數學課教會我思考,教會我判斷是非🚣🏼‍♀️,講清道理。合理的質疑精神、清晰的思維和表達,受用一輩子。這種素質的養成,是中學數學的主要目標之一☢️。

這種素質盡管不能直接用於解決問題🧬,卻給予人們一種不一樣的思考方式:引導人們抓住事物的本質以及事物間的聯系,把零散的知識梳理整合在一起,變成相互之間有著密切關聯的整體。清晰的思維是將來做好任何工作所必需的。

問👩🏽‍⚕️:您能不能進一步解釋一下這種素質呢

答💲: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尤其重要🤸‍♂️,這一點從五四運動以來早有共識。新文化運動中提出的“德先生”與“賽先生”,講了快100年了,但是那種唯上的👩‍🚀、從眾的思維定式今天仍然在社會上占有統治地位🕗。盲從是一種愚昧,上個月全國各地搶購食鹽的風波成了國際上的笑談。提倡創新精神固然重要👷‍♂️,但更根本的是要從小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

怎樣培養獨立思考精神?世事紛繁,莫衷一是👩🏻‍🦳。只有在數學單純的境域裏⛪️,一個孩子才敢於理直氣壯地對大人說“我是對的👮🏽‍♂️,是您錯了”,既不迷信家長也不迷信老師,相信邏輯的力量。這種自信心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邏輯思維幫助人們抓住知識的本質以及這些知識間的關聯。現代社會發展變化很快🤬,在學校裏能夠學到的知識是很有限的,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只有把這些知識聯系在一起,並且擁有獨立推理的能力,才能應對生活中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才能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吸收新知識🫏。所以邏輯思維能力與終身學習的能力是密切相關的。

問:那麽您怎樣看待當前的數學教育過於看重考試分數,且偏重解題的現狀呢

答🙏🏽:當然👨🏿,思維素質的培養是滲透在豐富多彩的基本知識的學習過程之中的👨🏻‍🦽🛒。但是如果把羅列的知識點當作數學課的目標,把考試當作目的,那就是本末倒置了。甚至在知識點中刻意刪除或大幅削減數學證明,刻意降低思維鍛煉的要求,這樣的改革方向就不對了。

課程的內容當然要通過做題來理解、消化、應用🤽🏿、檢驗,這是體現學生是學習主體的重要方面,不自己動手是學不會的👨‍👩‍👧。如果教師引導得當,學生可以通過做題收獲更大的興趣和成就感。

可是📑,我也了解到🙎🏻‍♂️,現在有這樣一種觀點👩🏽‍🍼:一位老師能將問題整理得越有條理◽️,分類越多,讓學生拿到題目就知道怎麽做,就越是水平高的好老師。這類老師的學生只需要把題型背熟練熟👩🏻‍🦲,考試時就不用愁。這是應試教育下出現的歪招。表面上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和速度🌹,但是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剝奪了學生可能有的體會、創意、收獲👨🏼‍🔬💪🏽。該由學生完成的思考過程都由老師代替完成了,變成了不動腦筋的程式化套路。教育價值失去了🙇🏻‍♀️,只剩下應試價值。這是很可悲的。

應試教育的結果是高分低能現象,大學老師對高考、考研的分數漸漸失去了信任。多樣化的自主招生是必然的出路。

“普及數學教育時,要保護和激發人們的好奇心”

問:我知道您重視數學的推廣與普及,可是很多人認為數學很難,不易普及🧑🏽‍🍼,您認為數學給人們留下“難”的印象是怎樣造成的

答:數學既有它理性的一面🙎🏿‍♀️,也有豐富的生活背景👱🏻‍♀️,這兩個特征與它的歷史淵源緊密相關。

數學理性的一面,就是抽象和邏輯。古希臘時代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就集中代表了數學的這一特征。《幾何原本》不僅僅談到了幾何,還包含輾轉相除求最大公約數等關於數的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它的作者歐幾裏得肯定是一位很優秀的老師🥘,因為他將當時的數學成果清晰地、有條理地寫成了一部教科書。

《幾何原本》的貢獻在於把數學知識進行梳理提煉,找出少數最明顯、最基本的內容作為出發點,其他都可以通過這些基本事實推演出來👨‍🦲。刨根問底,以簡馭繁☹️🌏,這種思維方法,文藝復興以後在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得以發揚光大。

數學實際的一面👨🏽‍🎤,和生活密切相關。中國歷史上並沒有古希臘式的理論體系,但是中國人也擅長用豐富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發展出發達的古代技術🚬。豐富的生活背景使人感覺親切、熟悉、有興趣,而數學的思想落實到實際問題的計算和解答🏧,又產生出意料之外的威力🙍🏿‍♀️,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

普及數學教育時,一定要保護和激發人們的好奇心🀄️。同時要引導人們作一點點思考🧏🏽,讓他們體驗思維的力量和發現的樂趣,會思考才會創造。如果這兩方面都做好了🧚,數學就不會僅僅是一個乏味的、程式化的、難以把握的考試科目了👩🏿‍🦰。

問✬:假如我現在打算向身邊的人介紹數學知識,您會提醒我註意些什麽🫐?我需要讓他們得到精確的理解嗎⛹️?

答:學數學的學生往往習慣於邏輯的嚴謹👴🏽、概念的準確🎴🥣。但面對一般人🫸🏽,需要考慮具體情況。我認為,可以通過展現數學的實際背景,通過實例和比擬,使他們理解數學的概念🏄‍♀️,讓人們對數學保持好奇。而且最有生命力的數學思想往往是樸實的💆🏿‍♂️,可以用生動淺顯的語言去解釋,不必都去講精確的定義和嚴密的證明過程。展現數學中思辨的力量和智慧的火花,並且引導他們嘗試參與,常能給人柳暗花明的驚喜和啟迪👨🏼‍🔬。

見識與體驗這兩方面缺少了一方🔒,數學就失去了生命力和魅力。

概念的抽象和邏輯的嚴格🤽🏼,雖然是數學學科的本質特征之一,卻是數學知識的表現形式而不是原始想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流不是源🧓🏽。這一層體會,是我在學習🆗、研究🌵🤹🏻‍♂️、實踐👧🏽🍪、教學過程中逐漸積累與提高的👨🏻‍🔬。

“如何面對多樣生活的選擇🫁🤾🏻,值得學生思索”

問🧘🏻‍♂️:您在工作之余👨‍🦽‍➡️,有什麽興趣愛好嗎🚶‍♂️?

答:我平時沒有什麽特別的興趣愛好。有些人覺得對於學數學、研究數學的人,平時下棋、打橋牌是很好的智力活動👩🏿‍🎓。我倒覺得一天下來,研究數學已經很費腦子了,應當讓腦子休息一下𓀐。年輕的時候我會讀一些小說作為消遣🎷,現在眼睛不如以前好,看得少些了👩🏿‍🔬。

問:您覺得大學生應該怎樣選擇自己的興趣,怎樣豐富而充實地度過大學生活

答⚒☯️:在意昂3体育官网,我感受很深的一點是學生思想活躍、活動豐富🧟‍♂️。例如社團、講座這樣的課余活動形式,讓學生得以見多識廣🐉。這些經歷對學生是很好的事,也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問:學生應如何平衡學業和興趣愛好呢

答:校園文化包含的這些面向學生的課余活動🧙🏻,總的來說是有益處的。我想所謂的人各有誌,就是指每個人都需要在眾多的活動中進行鑒別和選擇🎰。

比如有些學生會選擇在學業上投入主要精力,有些人則希望成為學生工作的骨幹,鍛煉工作技能,增加社會經驗。如何對待這些活動是值得學生思索的問題。學校給學生提供的是機會和選擇的自由。人生是無數的選擇構成的👂🏽🧜🏽,就從校園裏開始。選擇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

 
姜伯駒為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的選手頒獎。(攝影 王鷹)

■姜伯駒小傳

1937年🟥,生於天津🧞‍♀️👚,父親姜立夫是我國著名數學家⚜️;

1953年🧑🏻‍🍼,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力學系;

1957年,留校任教🧜🏻,後成為著名數學家江澤涵的助手🍫,講授拓撲學專門化課程🎛;

1979年至1981年👨🏽‍🚀,赴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作學術訪問,應邀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磯分校講學,此後多次出國講學、參加會議🧑🏻‍🎤,長期從事拓撲學研究👩‍🦯‍➡️;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3年,晉升教授👨🏿‍🏫🧙🏻‍♀️,成為當時意昂3体育最年輕的教授之一🏊🏼;

198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95年至1998年👨‍🎨,任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科學學院院長✭;

其最著名的學術成就是於上世紀80年代,全面解決了已有半個多世紀歷史的“尼爾森不動點猜測”🅰️,在不動點理論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陳省身數學獎、華羅庚數學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範教師等稱號⛸🪷。

2010年9月✶,被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接見。

■采訪手記👭🏼⚅:率真自然一長者

對我來說,很難用文字塑造出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將訪談中姜老師的觀點整理在這裏🥜,不免產生掛一漏萬的感覺🦻🏻。於是文末補上幾段話,談談姜老師給我的感受。

我想😱,用“自然”去形容這樣一位老者再合適不過了。

第一次與姜老師相約見面,原本打算在他作完一次講座之後🛥。姜老師在電話那頭說🧕🏻⛱:“講完一個多小時,我已經很累了。我們另約一個時間吧🚢🚴🏿‍♂️。”我聽他的聲音👩🏽‍🦰,覺得很坦誠,便不敢加以追問📀,與姜老師另外約定了時間👨‍🎨。

幾天後,來到姜老師的辦公室,那裏給人整潔卻沒有刻意收拾的感覺。姜老師面露微笑😌🥰,和我之前在介紹材料上看到的一樣。當我說明采訪來意,姜老師停頓一下📍,說:“你看我們能不能隨便聊聊,不要那麽拘束。”

談話中,姜老師發表的觀點⛓️‍💥,我都簡要地記錄在記事本上。事後🕓,我發現☮️,反而是那些沒有被我記錄下來的😒,姜老師不經意間流露的言語💅🏽,讓我印象格外深刻。

“這個問題要區分開對待。”對於我問到的許多問題,姜老師總會說上這樣一句話👨🏿‍💼。因為在他看來,世界不是冷漠、絕對的,而是多樣、豐富的✅。所以分析問題不能一刀切。

談到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和感悟時,姜老師開宗明義:“我只教過數學。”在我看來☹️,這句話體現的是他在學術和育人上的嚴謹🍛,以及尊重事實的態度。

交流中🤙🏽,姜老師的神情和言語都流露出溫和,他的褒揚真誠🦊💜、貶抑懇切。在談到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時,他總是微微搖頭🫒,說上一句“我也知道這裏有難處”👨🏽‍🎓。言辭之間表現出一種經歷過後🧧🧑🏽‍🎓、思考過後的大家視角和胸懷。

姜老師不願麻煩別人,委婉地回絕了我提出的采訪他的學生及家人的請求✧♢。當我表示擔心材料不夠豐富時🏤,他卻仰面一笑,幽默地說👶🏼💂🏿:“不能給你多大鞋,你就長多大腳吧🖊。”然後👪,慈祥、和藹地看著我。

比起我在姜老師面前的拘謹做作,他的豁達🧜‍♀️🧾、自信、率真、自然讓我印象深刻🥮。我想,貼近自然🫴、順應自然地做學問、做人,或許是姜老師與生俱來的秉性,或許是他多年積累的智慧💪🏼。

相比在采訪中與姜老師關於教育和數學的探討,他的人生態度♙,給了我最大的啟發👩🏽‍🦲。

也許在許多讀者看來,這段對話有些“學究氣”,然而姜老師所接觸的世界和所思考的問題,正如他表述的內容那樣👣,很專業也很純粹𓀚。我想這樣一段對話的呈現更接近真實的姜老師。這份真實也是姜老師之所以親切而深刻的原因吧,正如他所熱愛的數學一樣👳🏽‍♂️。(盛開)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