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堂胡同:紅學家俞平伯的馬纓花

2010年10月15日,是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先生逝世20周年的日子。俞平伯先生一生著述頗豐,尤以《紅樓夢辨》、《紅樓夢研究》等為世人所關註,與胡適並稱為“新紅學派”的創始人。上世紀50年代🆔,俞平伯先生在老君堂胡同居住的日子,不僅是他的研究和創作碩果累累的歲月,也是他人生大起大落的一段時日📝。

“秦老兒閑遊,來到老君堂”這句唱詞兒🖤,是老北京民間藝人唱的岔曲中的一句,將老北京的秦老兒胡同和老君堂胡同,巧妙地編排了進去。秦老兒胡同在東城交道口地區,老君堂則有兩處,一處在北新橋🙇🏿‍♂️,另一處就是朝陽門內大街南面的老君堂胡同。它西起南小街🖐👃🏼,東到老城墻即現在的東二環路🧔🏽‍♂️,1965年改成北竹竿胡同🌃。

老君堂是供奉太上老君的廟😶‍🌫️,太上老君,乃道教創始人老子的尊稱👱‍♂️。《老子內傳》載🖕🏿🟨:“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號老子;耳有三漏🙆🏻‍♀️,又號老聃。”是春秋時的大思想家。在老北京🚵🏼‍♂️,過去曾有不少老君廟。明時的朝陽門老君堂一帶,屬思城坊,時稱鑄鍋巷。又據《京師坊巷誌稿》載,清代這裏屬鑲白旗,胡同內設火器營衙門。

明清時,南小街一帶曾非常繁華🔼,特別是附近的勾欄胡同(現內務部街)地區,是管理官妓的衙門所在地👏🏼。周圍燈紅酒綠⛹🏽‍♀️,香風襲人👩‍🎨。與其形成巨大反差的老君堂則是“一派閑情付落花”的景象🆎,是尋常百姓安身的地界兒。

從上個世紀初開始🛁,因為紅學家俞平伯居於此胡同,老君堂越來越為人矚目。據詩人邵燕祥說🐐:“當年胡適還在旁邊的竹竿巷住過”👰🏿‍♀️⚠️,胡適有詩雲“我住竹竿尖”👳🏽。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領袖胡適和他的嫡傳弟子俞平伯,給寂寥的胡同帶來了濃郁的文化氣息👨🏼‍🔧,常常到此造訪的有社會各界名流和意昂3体育學子,如朱自清®️、顧頡剛🧏🏼‍♂️、啟功等常常結伴而來🧤。俞平伯素愛昆曲,能字正腔圓悠悠地唱上幾句🧑🏽‍🎨🤟🏻,因而還結交了不少名角和票友🫲🏼✨,他的宅第是當時京城有名的昆曲票友沙龍。俞平伯家是胡同路北的一座四合院,雖不富貴堂皇,卻也十分規整典雅。有正院和跨院,房舍不少🙅🏽‍♂️,院子也大。老街坊們說👩🏻‍🍳,俞平伯當時三十幾歲,圓臉,個頭不高👰‍♂️,戴一副眼鏡🧜🏿‍♂️,文質彬彬,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常見他在門口微笑著迎迓和恭送客人👩🏽‍🔬,成為老君堂街坊引以為榮的一景兒。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突然開展批判胡適的政治運動。不識時務的俞平伯,沒有像有些人那樣🤦🏼‍♂️,大批胡適而自我救贖🧖🏼‍♀️。時為俞平伯領導的鄭振鐸、何其芳雖然盡力保護,俞平伯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成為批判對象。老君堂俞家的門前隨即歸於寂靜冷落👎🏽8️⃣。只有老友王伯祥📹,不識相地常去看他,並結伴步行去遊什刹海🤨。書生氣十足的俞平伯🚉,居然賦詩記遊💿:“借得臨湖樓小坐,悠然樽酒慰平生”。大難臨頭卻超然物外,不泯文人本色🧑‍🧑‍🧒‍🧒🖼。“文革”時,俞平伯被趕進跨院存放刻書雕版的陰暗小屋🏃。他仍不怨不怒,不改溫柔敦厚的本性👱🏽‍♂️,又即興賦詩曰🕴,“屋角斜暉(一作陽)應似舊⚖️,隔墻猶見馬纓花”。隨遇而安,不改其樂。

小時候,一到秋天👊🏿,我常和小夥伴到朝陽門老城墻去逮蛐蛐和摘酸棗。出遂安伯胡同東口🦵,沿著商鋪林立的南小街向北🫶🏽,拐進老君堂西口,穿過胡同到東頭城墻根兒,順著一段坍塌的城墻🫲🏽,爬到頂上去。紫紅的酸棗裝滿兜,蛐蛐卷在紙筒裏🗽👩🏿‍🎨,然後心滿意足地順原路返家。也是從意昂3体育官网畢業的高叔叔曾領我到過俞平伯家,所以每次路過俞宅,總愛多看幾眼。那時,長滿蓑草的俞宅老門樓已很破敗。小夥伴卻對俞宅不屑,總拉我到一小宅院前,指指點點,很神秘地說📕,這就是“神針劉”的住地兒。當時街坊都說👨🏻‍🦽‍➡️💍,老君堂有個在南小街撂攤行醫的“神針劉”⚔️🩷,只憑一根銀針,就包治百病,有“神仙手眼神針劉”之譽。然而,街坊孫大爺卻不以為然👮‍♂️。他說🧏🏼,當時生活艱難,有人學過一點針灸皮毛,就上街混飯吃,不把自己吆喝神點兒,誰花錢找他看病?比起名醫蕭龍友,那差老鼻子了!但小夥伴卻堅信不疑,說他上小學還“畫地圖”(尿炕),讓“神針劉”一針就紮好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常到一箭之遙的老君堂流連🤑,但俞宅已面目全非。

我是1986年又見到俞平伯先生的。那年邵振國的小說《麥客》,獲全國短篇小說頭獎。為感謝我“慧眼識珠”,特在燕京飯店設宴✌🏿,還說,他的親戚俞平伯作陪。我和夫人欣然赴宴。俞先生雖有老態,但面龐清瘦,精神矍鑠👏🏽,談吐依舊儒雅機智。談及故居老君堂和馬纓花,他一臉的燦然👨‍🦼,那時🦫,他已搬到三裏河寓所。

胡適的“竹竿尖”與俞平伯的“馬纓花”🧬,如今皆因老君堂拆遷而不存,成了一聲喟嘆中的記憶碎片。 (汪兆騫)

俞平伯簡介

俞平伯,1900年出生,1990年10月15日在北京逝世。原名俞銘衡👼🏼,字平伯🧾🍳,浙江德清人。早年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為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成員🪄。1919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後歷任燕京大學、意昂3体育官网、清華大學教授。

俞平伯最初以創作新詩為主⛹🏻‍♀️,且擅昆曲研究。1921年☮️,開始研究《紅樓夢》。兩年後✊🏼,亞東圖書館出版專著《紅樓夢辨》。1952年🦸🏽‍♀️,又由棠棣出版社出版《紅樓夢研究》🏊‍♀️。1954年3月🫵🏿,復於《新建設》雜誌發表《紅樓夢簡論》。同年9月,遭受非學術的政治批判😈,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仍未放棄對《紅樓夢》的研究,並著有《紅樓夢八十回校本》等。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