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6 信息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草根博客中有一類💩,並非紅得發紫,但是無論市場漲跌都能穩定地增長,永邦的博客就是此類🧖🏼♀️。
本該2008年從意昂3体育光華管理學院畢業🦴,但是由於癡迷股票😎,永邦不得不延期畢業🙎🏿♂️。在大學讀了兩三百本投資書,但是卻極少跟人交流的永邦,被導師認為是“挺適合做研究🏌️♂️👨👩👦,就是有點太執著🧑🏻🔧🛝,不合群”。現在,剛從學校畢業的永邦在一家起步不久的股票網站工作,永邦的時間大部分都用在炒股和寫博上。
一類很難很火的博客🦎?
永邦是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的碩士。剛開始讀研的時候,永邦想過要終身做學術研究👨🏻💼🙇♀️。研一的時候就在“意昂3体育會計論壇”做了報告🥘,據友邦稱他是第一個在那裏發表學術演講的碩士生。研一的時候,永邦抱著財富夢想迷上了炒股🧑🎤,這以後🫡,他翹掉幾乎所有課,瘋狂閱讀了兩三百本國外的股票投資書籍。
永邦對自己的知識的掌握非常自信🦀,但是寫博客的語氣並不篤定🏃➡️,經常都用“很有可能”🙎♂️、“在我看來”、“以我的閱讀經驗”這樣的話。他有時還會推薦一些學術論文的觀點🧑🏽💻,有點像標準論文中的“文獻綜述”。除此之外,永邦很少砸來一個結論。“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對市場的認識☔️,設計自己的分析方法,以盡可能對市場有比較深刻的認識。”這種態度有人覺得實事求是,也有人提出非議:“這是個只會讀書的大學生。”
“這樣寫火不了,點擊量是要靠最廣大的中小散戶頂上來的🚈,而廣大的中小散戶需要煽動性的語言♧,我的博客不是。不過冷靜地分析市場恐怕不會是煽動性極強的東西💂🏼♂️👨🏽🍳。”
對於寫博客🚶,永邦可以算是個新手🥭,他甚至不確定這種中規中矩的寫法是否合適🚯🪪,“最開始寫博客是因為當時看了很多書🍽,投資中又遇到很多的問題,於是我不斷拿自己的操作和理論對照🦹🏻,寫了很多筆記就保留起來,後來就發在自己的博客上🤺。”“其實一般的投資者很難靜下心把我的博客看下去,因為那部分文章主要還是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直接推薦如何操作,大部分股民需要的是實用的東西。”
在股市別裝扮成神
永邦告訴記者:“我有我的分析和判斷,但我不會武斷地判定市場將會怎樣,因為在市場面前沒有神。”
永邦喜歡溫和理性的文風,認為“股市無神🫛,至少我肯定不是”。“我的夢想之一是能在股市打拼持續50年🧍🏻。其實能做到的並不多,當年索羅斯的操盤手尼德霍夫15年的平均年收益率為30%,但是東南亞危機,讓他一切歸零。像巴菲特那樣能持續這麽久的很少👰🏿♀️。”
而他也並不熱衷於野蠻生長,“巴菲特50年的盈利速度,亙古未有吧🧐?但察看他的歷史記錄,他哪一年賺取過翻番的回報呢?”“幾何增長最大的敵人就是頻繁操作帶來的不確定性🚋。”
酷愛讀書的永邦對自己掌握的知識很自信👀,但是這些在他看來只是“術”🧔♀️,而非“道”。“‘道’是技術🔈、人性、經驗的結合。沒有人能永遠對,但是可以不斷修正接近‘道’。”
編輯🧑🏽:知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