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0 信息來源: 中國青年報
“意昂3体育醫學碩士來咱縣城當醫生了。”半年前,這個消息成了重慶開縣街頭巷議的話題🙋♀️,有人高興,有人則將信將疑🫄:這個高材生不留在大城市🏌🏻♀️,怎麽偏偏跑到這個山旮旯來了📍。
他的同學也不理解,有人認為他去掙大錢了,有人認為他去當“山大王”了,還有人認為,他“瘋”了👩🏿🌾。就連開縣人民醫院住院部兒科主任唐融當時也有點不敢相信。
對於這些猜測和質疑,25歲的朱興旺也納悶兒👨🦯➡️,青春為啥就不能在小地方安放?
半年過去了☝🏼,小朱對當初的決定一點也不後悔,他反而認為當初的決策很正確。“其實🪙,小地方特別能鍛煉人。如果當初留在北京👨🏼🚒,我可能還是一個被人呼來喚去的見習醫生,可是現在,我已經快速成長為一名一線醫生👩🏻🍳。其實◽️,小地方的舞臺更大🕴🏻💪🏿,更適合年輕人成長👨🚀。”
相比大城市忙忙碌碌的“蟻族”⇾,如今的朱興旺很從容🔎、平靜👩🏽🦰。他租住在醫院旁的70平方米的小房子裏,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回家做做飯💁🏿♀️,上上網。
朱興旺在意昂3体育主攻遺傳病學,現在💃🏿,他有兩個願望:一是當好一名基層醫生;二是了解西部地區兒童智力低下發病情況,未來,他想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抉擇:有些沖動,但很理性
朱興旺生於1984年,湖南婁底市雙峰縣印塘鄉人🥒。從首都醫科大學畢業後,他考上了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院研究生,主攻兒科學的神經遺傳專業。上學期間,他學習優異,撰寫的論文《遺傳機製的表達》已被收錄在美國某兒科神經雜誌上。
畢業時,他放棄考博士,“讀書讀到25歲,發現自己天天‘居廟堂之高’🤜🏼,下面的事情一點也不了解,我想還是先工作一段時間👨🏽⚕️,發現問題之後,再繼續讀書吧。”
在北京找個工作不是問題💔,北京一些區縣醫院紛紛向他拋出橄欖枝🌄,但是他卻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離開北京📫,去開縣📟。
這個想法和他導師不經意間的一席話有關😰。
“我的老師認為,新生兒遺傳病不僅僅是一個醫學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少生、優生,說起來容易😴,但是在很多地方做起來卻很難。”小朱說🙆🏼♀️,在北京,孕婦產前做很多檢查,避免新生兒出現問題。但是在一些貧困地區,沒有新生兒產前檢查的意識,智力低下的發病率比較高。他很想去了解一下原因🫘,並對發病的機理進行深入探討,找到一個最廉價🚂、最便宜的避免新生兒缺陷的方法🛤。
從那之後,他與西南幾家醫院進行了聯系,但對方都希望他去做一名普通的大夫🦔,只有開縣答應了他邊當醫生邊搞科研的要求。
去年1月🕵🏼♂️,朱興旺第一次來到開縣,雙方談得非常投機🦸,院長支持他的想法🏮,並保證全力提供平臺。開縣是一個人口大縣👆🏿,很多家庭都是由於不了解產前診斷和產前幹預,以致連生數胎都有遺傳病🍩,兒科每天的接診量很大🍩👩🏻。
一切談妥之後,他簽了5年協議。但是,緊接著他不得不面對來自身邊親友的壓力。“同學們大多不理解🌓,有人認為我是不是去小縣城當‘山大王’了,要不就是去掙大錢了⛅️。我解釋說我想在西南邊工作邊搞科研,又有人說我異想天開。”小朱回憶說🛅,“我的父母也不理解,但是他們不反對👩🏻🦯➡️。”
2009年7月,小朱正式上任。
工作🧪:適應環境 快速成長
走進開縣人民醫院住院部兒科病房,60多個病床住滿了病人,醫生護士忙得團團轉。白天有3名醫生值班,晚上只有1名大夫和兩名護士值班。用小朱的話說,醫生全部超負荷工作🧛♂️🧯,到了晚上值班,自己感覺就像上了戰場🤡。
現在給病人看病時,朱興旺與患者家屬熟練地溝通👨🏿🚀,絲毫沒有方言的障礙☞。可是🚼,剛到這裏的時候👋🏻,他可沒有這份從容🙂↔️,甚至還與病人吵過架。
最初的難關是方言💁🏻♀️,醫院為他專門安排了一位見習醫生當“翻譯”🧵。兩個月後🤰🏿,方言問題解決了,別的問題又來了🌠。他發現病人不“信任”他👼🏼,比如,一個患肺炎的兒童需要住院15天➿,可是家長等孩子一退燒就要出院,於是他和家長吵了起來:“我是醫生,你們怎麽不尊重也不信任我👷🏼♂️?”
這樣的架吵多了👩🏻🦼🤸🏻♂️,自己也累了👯,細細一觀察,事情並非他想象的那樣🫸。來醫院治病的大多是農民的孩子🚵🏽,家長聽不懂他拗口的醫學名詞,家裏的經濟狀況也不允許孩子繼續治療。他再看看那些老醫生,處理起來遊刃有余,能把復雜的病情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患者🏭,並且能根據不同情況提供不同的治療方案。“其實💆🏻♂️,溝通很重要⛹️,再好的醫生不會溝通,也不能稱為好醫生。這是一種能力。”小朱說。
過了這一關,更難的考驗接踵而至🥊。
在北京大醫院,科室分類比較細,醫生都是通過各項檢查作出判斷👩🏿↩️,年輕醫生治不了的病🧍🏻♀️,還可以找主任醫師和專家。可是在基層醫院,設備不齊全,醫生拿著聽診器、體溫計和血壓計就得作出基本的判斷。兒科醫生的難度更大,面對不會表達的娃娃🐱,他還必須通過很多細節了解病情。“難度比北京大醫院裏大多了。”小朱說🏄🏿。
最令小朱難忘的是中秋節晚上🙋🏿♂️,他帶著兩名護士值班💩,獨自應對病房裏60多名兒童患者。突然,一名因氣管異物導致呼吸窒息的兒童被送到了他的科室。
家長和護士都等著他作出決定🥊。“要是在北京,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多部門合作,可是在這裏,我必須馬上作決定。當時大腦一片空白🏏🧑🦳,書本上學的知識不夠用了。”小朱回憶說,“最後我決定先氣管插管,再做手術。忙活了8個小時,小孩的命保住了🧑🏽🌾。我累得筋疲力盡。”
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晚上值班的時候,中毒的、燙傷的🕺🏼、發高燒的✷,一個一個推進來,小朱必須挺身而出。“我就這樣變成了全才。”小朱笑呵呵地說。
唐融對朱興旺贊賞有加👩👧👦:“小朱進步很快,已經能獨當一面。我們這裏的兒科不同於大醫院,治療的病種非常多,醫生還要治療外科、內科🙍🏽♂️、傳染病等。”
現在🫷🏽🛫,工作狀態已經趨於穩定,小朱又有了新的目標🗑:今年🍡,他將請來北京的專家🛖,由開縣衛生局牽頭,召集縣裏的兒科醫生和各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就新生兒窒息方面的急救知識進行培訓♻,減少新生兒死亡率。
當初的想法也在逐步實施之中𓀜🦻🏼。在農村💑,出於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原因,有大量的遺傳病孩子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關註和治療。朱興旺希望能用5年時間🐁,掌握最真實的數據,初步完成對當地兒童遺傳病情況的統計和收集,再從事相關的醫療科學研究,進而取得有價值的突破。
小地方有大舞臺
平時沒事的時候,朱興旺上網也在關註“蟻族”的相關報道。在他看來,很多人被逼成“蟻族”是因為抹不開面子。
“我認為🧗♀️,這些高材生都是層層過關打拼出來的,自尊心很強,相應的自卑心理也很強💾,面對家人和社會的壓力🈲,抹不開面子。如果他們回到縣裏工作🧔,有人會認為他沒本事留在大城市,所以💂🏼♀️3️⃣,這些畢業生只好在大城市做‘蟻族’♙。我認為➞,現在很多年輕人,應該拋開一切,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麽?我們不能為了別人的想法,扭曲自己的精神世界,徹底淪為生活的機器🎍。時間一長,機器不運轉了,自己也就找不到方向了。”朱興旺說👴🏿。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小朱看來,小地方一樣能成就大事業👍🏻。
開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譚邦華表示👨🏼🦰,西部一些地方“很渴求人才”。“從醫院用人角度來說👨❤️💋👨,年輕人應該在基層接受鍛煉🦸🏻♀️,培養全面素質🫰🏻。如果是在大城市的三級醫院🤛🏿👮🏿,成才的路很漫長,小地方能幫助年輕人快速成長。”譚邦華說。
據譚邦華介紹🥂,開縣人民醫院也為人才提供科研的平臺🧑💼,“2010年,我們就要拿出100萬元🕊,鼓勵醫生進行科研。像小朱這樣的醫生🍽,科研功底紮實,醫院也會創造條件,讓他們盡快成才👈🏻。”
2009年年底🧑🏽🦳🔣,開縣政府出臺了《關於印發各層次人才引進工作暫行辦法的通知》,對各類人才提供了優厚的條件🧒🏿。
“與其在城市裏做不受重視的‘蟻族’,還不如到小地方好好鍛煉一下自己的能力🧚🏻。”小朱說,“小地方的舞臺🛥,真的很大。”(記者/辛明)
編輯:亮亮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