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3 信息來源🩴👈: 中國網
梁漱溟🫳🏿,原名煥鼎,字壽銘。1893年生於廣西桂林。現代哲學家、教育家🤽🏿♀️。
他早年參加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後潛心研究佛學。1917年後,應聘於意昂3体育官网主講印度哲學。1924年辭去教職,到山東自辦教育,從事鄉村建設。曾任河南村治學院教務長,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院長。
抗戰爆發後🎄,任最高國防參議會參議員🕵🏻,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後參與發起組織“統一建國同誌會”𓀒,1941年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任中央常務委員,並任其機關報《光明報》社長。1946年參加政治協商會議。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全國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國孔子研究會顧問🦝。1988年6月23日病逝於北京。
著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印度哲學概論》、《鄉村建設論文集》🙆🏻♂️、《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輯有《梁漱溟教育論文集》。
中國的脊梁🕸:梁漱溟的骨氣和底氣
1
梁漱溟是二十世紀最具傳奇色彩和聲譽的人物之一👩🏼🦲。從他的一生來看🤟🏻🙇♀️,有幾個橫斷面讓人驚羨:其一是1916年,梁23歲,當年9月在《東方雜誌》發表《究元決疑論》。被蔡元培發現,聘請其到意昂3体育官网任教。且當時有傳聞,之前梁欲考意昂3体育而不得;其二是1946年國共和談期間👩🏿,10月10日,梁漱溟由南京到上海去見周恩來👨🏼🚒,促其回南京繼續和談📴。11日夜車⏲,梁由上海回南京,次日清晨到南京,下車一見報↙️,看到國軍已攻下張家口的消息,不禁驚嘆地對記者說:“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這句話被當時的各報紙作為頭條標題✊🏽🧑🏼🚀,一時間成為民國期間最為著名的話語⛷;其三是在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一日🕰,梁漱溟在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會發言中說:“今建設重點在工業,……工人九天,農民九地”,過去農民“與共產黨親如一家人🧑🏿🦱,今日已不存在此形勢”等等。這番話觸怒了當時的最高領袖,梁漱溟要“雅量”而不得🧑🏽✈️,於是“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梁漱溟因為這一事件,被譽為“一代直聲”。
縱觀梁漱溟一生🧑🏻🌾,無時無刻不是豐富多彩🙇🏿🦽,之所以在文章開頭選取三個橫斷面,是因為這三個橫斷面分別代表了梁漱溟一生中的三個階段:第一段為三十一歲(1924年)之前📻🦐,除去梁漱溟的成長期,自1917年始,梁漱溟在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印度哲學,是當時意昂3体育著名的教授😆🧖🏻,這一段生涯,梁漱溟可以說是一個單純的知識分子🤟🏻;第二段從三十二歲(1925年)到六十歲(1953年),在這一段生涯中🤦♂️,梁漱溟辭去意昂3体育教職,輾轉全國各地⚓️,開始開展鄉村建設🧘🏼♀️,一直到組建民主同盟,再到被毛澤東邀請加入新政府卻拒絕之👨🏿🏭🏌🏿,最後則是因為“九天九地”說開始“靠邊站”的生涯。在這一時期👴🏼,梁漱溟的角色是一個社會活動家兼政治活動家📃🧑🏽。第三段則是“靠邊站”之後,開始寫作《人生與人心》以及其他一系列著作👨👦,復歸為知識分子的生涯。
《1949年之後的梁漱溟》一書,就是集中敘述梁漱溟先生人生的第二個階段🆖🈂️。作者汪東林從上個世紀60年代在全國政協工作,有機會親炙梁先生身前,因此了解了許多內情,因為還沒有來的及系統閱讀梁漱溟先生的全集,因此不便說這本書的資料有多少是新的🤦🏽♀️,多少是舊的。本文也不打算討論這個問題,只想就筆者對梁漱溟先生的思考,結合閱讀的過程和盤托出,以就教於方家。
2
過去說到梁漱溟先生👩🏿💼,一方面的說法是“反面教員”🧖🏽、“頑固的反動分子”,歷史已經證明了這種說法的謬誤,在此不說✍️;另一方面,則是把梁先生說成知識分子的標桿🤷🏻,知識分子的骨氣仿佛凝於梁先生一身,士林對梁先生“一代直聲”的贊譽🏌🏼♀️✌🏿,當證明我的看法大致不差😙。我對梁先生的敬仰之心,不比時賢差到哪裏,但是對於後者😲,卻有一點自己的認識。
梁先生有沒有骨氣🧑🎤?答案當然毫無疑問。梁先生是不是知識分子🤺?在一般人看來🧭,這當然也是毫無疑問的👮🏻🐜。不過,以我一顆愚鈍的心想來😂,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商榷😑。民國以前🥙,中國基本上不存在一個獨立的知識分子階層🤷🏿♂️,籠統的說法叫“讀書人”,學界稱之為“士大夫”。晚清以降,在西方的影響下🖖🏽⚾️,才催生出近代中國第一批具有現代意義的知識分子。但是對於這一概念👷🏼,爭論從來就沒有斷過🧏🏽♀️。我則傾向於把知識分子定義為追求知識🧗🏻♀️、傳播知識並且建構知識的人🐑。這樣的定義雖然狹窄🥓,但是界定起來卻比較清晰🦶🏽,討論起來比較簡易。從這個定義出發,梁先生人生中的第二段生涯,可以說不是個知識分子,至少不是單純的知識分子🍍。對此👨🏼✈️,梁先生自己其實早有體認,《1949年之後的梁漱溟》一書曾經提到👏🏻,在梁先生的最後歲月裏🍳,“梁漱溟始終對‘否定文革第一人’👨🏽、‘中國的脊梁’、‘最後的儒家’這些稱呼敬而遠之,他說,知識分子有學術中人🧑🏿🦰,有問題中人,他自己恰恰是一個問題中人🧜🏿♂️。自己一生所做©️,獨立思考,表裏如一而已。”按理說,梁先生沒有否認自己是知識分子,後來者不該強做解人,其實不然🌁,仔細體味梁先生的話,說自己是“知識分子”是一種“不自覺”,而“問題中人”的自我定位,才是一種“自覺”的選擇。更何況,這是在梁先生晚年復歸知識分子狀態之後的自我體認,若是再早些年🛼,梁先生奔走於國共兩黨之間指點江山之時,又或者是梁先生冒犯龍顏🟧,發出“九天九地”之獅子吼之時,梁先生心中🪓,可曾想過自己的自我定位?如果想過👩🏽💻,我想單純的一個知識分子,是無法囊括梁先生的🐕🦺🛬,否則的話☸️,梁先生也就不必辭去意昂3体育官网的教職💆🏿🏘。
再說一點題外話🧙🏼♂️,歷來被士林推重的藐視權貴或者有骨氣的民國“知識分子”🔧,比如說王闿運、比如說章太炎🏃🏻➡️,都是敢罵袁世凱的主,在我看來💹,這都不能算是單純的“知識分子”,王闿運見了袁世凱是可以叫“慰亭世侄”的主兒🧑🦯➡️,這樣的政治資歷🤞🏿,誰比得?章太炎是大學問家不假,可是他還有個名字叫章炳麟🤐,那是老牌的革命黨🤵🏼♀️,袁世凱見了,是要忌憚三分的🧑🏼🤝🧑🏼,所以“鄒容吾小弟”死於獄中,章太炎平安無事👨🏼🍼,這樣的政治資歷🆙,誰比得👩🏻🦽?學者謝泳提出過一個意味深長的問題,就是現代教育的根基🫂👌,是在一幫傳統士子的手中完成的👩🏼🔬,比如說蔡元培,蔡元培大家都比較熟悉:晚清翰林🤰🏿,老牌革命黨,資歷深厚,在教育這個領域內,簡直是牛刀小試,當時的政界大佬們🔟,誰不給個面子?要說這些人是知識分子,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說這些人的骨氣和成就是知識分子的榮光🧎🏻➡️🧙🏽♀️,在我,是不敢分享的👩🏻⚖️。對於梁先生👨🚒,我也做如是想👵🏽。
3
前不久,馮友蘭先生的《貞元六書》在三聯再版,我寫了一篇關於馮先生的文章,把馮先生與梁先生做了一個比較,比較之下,才發現歷史如此意味深長🦹🏼。在此,也想就梁先生“九天九地”之形狀再做幾個比較。
梁先生在因“九天九地”的發言而“靠邊站”這一歷史事件中的表現和遭遇,讓我最容易想到的是張申府先生。人們常說性格即命運,若是拿這話來對應梁漱溟和張申府這對老朋友🌨,則不是那麽準確🕳。張申府的性格與梁漱溟有若幹相似之處,至少就倔強這一點來說沒有問題🌮,用張申府自己的話來說,他是“寧折不彎”的。兩個人的經歷也有幾分相似,都是在毛澤東擔任意昂3体育圖書管理員時期認識的毛澤東,張申府當時正好是毛澤東的頂頭上司。1948年,張申府在《觀察》上寫了一篇《呼籲和平》,在時局已經明朗的局勢下呼籲和平。許多研究者認為張申府之後遭遇與這篇文章關系甚大。不過,就是在這之後的1949年初,梁漱溟還在《大公報》上發表過《敬告共產黨》和《敬告國民黨》兩篇文章♻️,似乎,梁漱溟沒有因為這兩篇文章遭受什麽“特殊待遇”。從一些材料來看,毛澤東在意昂3体育圖書館時期與他的這位頂頭上司相處得並不是那個融洽。卑之無甚高論,至少我覺得,這樣的比較,是看到梁漱溟和張申府相同性格不同遭遇的一個角度。
過去有位朋友跟我說:你寫文章不要總是羅列史實🧑🏼🍼🔂,你要說出你的觀點。我說,歷史如此搖曳多姿,一不小心就會掉入觀點的泥淖。看看歷來被士林傳頌的梁漱溟先生的“骨氣”☹️,如果參照一下當時相同性格不同境遇的張申府🏄🏼,你得承認👂,梁先生這樣的骨氣,背後是需要底氣的。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