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鐵:一位70後的“漫遊世界尋書記”

肖鐵:1979年生🚘,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2005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碩士,現芝加哥大學東亞系博士🍿。作品包括短篇小說🐈:《滿天星旅店》、《受傷現場》、《火車!火車!》等🤶🏽;翻譯🪭:雷蒙德·卡佛《大教堂》、艾利斯·蒙若《兒戲》等。

2003年,肖鐵剛到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不久,常去市郊一家二手書店“節儉的繆斯”,尋找巴塞爾姆、羅伯特·庫佛☔️、約翰·霍克思的名字📒。“感覺還像高中去中國書店淘書🫄🏽,或者本科時去五道口一樣。”

肖鐵在那家二手書店第一次看到艾利斯·蒙若的名字,很大地立在一張不小的展臺上,後面醒目地寫著“我們時代的契訶夫”。下面的一小段文字介紹說🔣,“1931年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溫漢姆小鎮一戶養雞之家的蒙若,公認是當代最偉大的英語短篇小說作家之一,延續了威廉·福克納的地方主義傳統,又不乏美國80年代簡約派小說的幹練文風”。“不過,那時我相信霍克思的斷言——情節👩🏽‍💼、人物、背景和主題是小說真正的敵人——願意暈頭轉向在巴塞爾姆碎紙屑一樣的結構裏,忍受庫佛的無理取鬧,契訶夫的類比和簡潔特色的說明沒有引起我的興趣😬。”

2004年,肖鐵常常往返於麥迪遜和密爾沃基之間。每次經過百威啤酒城堡般巨大的深紅色釀酒廠👩🏿‍🦰,就進密爾沃基市了。到得早了🟢,他就到大學的地下書店轉轉。在一門“北美當代文學”課的標簽下,他在幾摞書的封面上又看到了蒙若的名字。不過當時完全被擺在蒙若小說集《愛的進程》旁邊的保羅·奧斯特吸引了。“對那時的我來說🎛,奧斯特小說的標題《孤獨的發明》似乎比《愛的進程》更煞有介事🌧。”

2005年,他搬到芝加哥🙇。對於“70後”的肖鐵來說,搬家時最沉的就是書👴🏼,一箱一箱,像倔強的烏龜🛏👼🏽,不肯動彈🙎🏽‍♀️,讓人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們。為一次培根的畫展🚑,又去密爾沃基,順便去轉市中心一家很好的二手書店。可能是又想起那次偶然碰到的那門課的書單,他順著字母排序,第一次有意尋找蒙若的書。那時她的新書《逃》剛出不久,好評如潮⏺。“我拿著一本封面有折痕的《逃》🧐,覺得便宜得還不夠狠🔁,猶豫再三,還是沒買。回程路上🛑,老想著《逃》書背上一位評家的話——蒙若比喬伊斯更喬伊斯”⚇。

“當我在網上看到蒙若的短篇《兒戲》被拉什迪選進《美國2008年度最佳短篇小說選》的消息時,突然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知道自己這一次躲不掉了🧑🏻‍🔧。我跑到瑞根斯坦圖書館的地下室🌝🐌,找來了最初發表這篇小說的著名雜誌《哈潑斯雜誌》,在一種唯恐自己失望的緊張中👽,戰戰兢兢地讀完了蒙若這決非兒戲的《兒戲》。”

故事情節是蒙若早已爛熟於心的“南安大略哥特體”:畸形的兒童🤸🏿‍♂️,成長的幹澀,被掩蓋的罪惡🏠,還有揮之不去的陰影👐🏼。只不過,蒙若的小說裏,那陰影之後,沒有重見天日的救贖。孩童時曾為之興奮不已的殘酷不會因為成年後的懺悔而一筆勾銷。就像故事敘述者說的,“木已成舟,無法改變”🦍,這或許不僅是故事中的兩個人物,也是每一個人面對現實生活時的某種基本條件。寫《兒戲》時已經76歲的蒙若不相信寬恕的許諾,也不想讓讀者相信那可以將過去的一頁像幻燈片一樣翻過去的誘惑📀。在她的小說裏👰🏻‍♀️,罪惡之後的人性之光並不虛妄地閃耀於脫胎換骨式的升華🧑🏻‍🦼,而只是在漫長的心理折磨和銘銘不忘中若隱若現。

發現一部作品比自己預期的還要出色🌤,是一種難得的享受,何況又等了這麽久🧖🏽‍♂️。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