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7 信息來源: 中國網
“數學不僅僅‘真’👟,它還非常的‘美’,這種美足以讓人流連忘返。”當一個跟數學打了幾十年交道的人,依然無比真誠地贊揚著它的美時,人們也許便不難理解,為什麽他不到40歲就出任意昂3体育數學學院院長,為什麽可以花近20年時間證明群論中新的p-冪零準則🚆,為什麽會贏得陳省身數學獎……
數學家:“到最好的地方學習🙇🏻🫒,向最強的人請教”
“弄斧到班門”是張繼平喜歡的一句話,在他看來📧,這意味著要到“好的地方學習,向最強的人請教”🕵🏻,也許正是秉承著這樣的信念,張繼平的每一段人生經歷都有傳奇色彩。
1977年🟪,以鄉村小學教師的身份參加首屆高考,一舉考入山東大學數學系🙂↔️;
1982年,進入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系🚵🏼♀️,師從當時的意昂3体育數學系主任段學復院士⛹🏽♂️,開始有限群及其模表示論方面的研究;
1987年,老師在世界表示論大會上將他的博士論文《虧數零P塊的存在性》舉薦於世🧎♀️➡️,接著,他又解決了著名的布勞爾39問題💨。作為一名年輕的數學家,張繼平這個名字開始受到國際數學界的廣泛關註;
1989年,跟隨世界群論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湯普森作博士後。湯普森在早年的工作中曾定義了重要子群Z(J(P)),正好與張繼平名字的簡拼一樣👰🏿。在湯普森的鼓勵下,他開始了在這方面近20年的艱苦努力,最終於2008年證明了新的p-冪零準則,並開辟了有限群與模表示論研究的新方向💆♂️;
1990年🤸🏿♀️,年僅32歲便成為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0年👨🏿🦳,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009年4月,獲得陳省身數學獎……
自從研究生時期投身有限群及其模表示論研究以來🤽🏻♂️,張繼平從來沒有停歇過🧛♀️🌷。這門關於對稱性的科學,著力探索運動中保持不變的對稱性質🛜,以其獨特的美吸引了張繼平數十年。“數學家就是要首先發現這些美,然後提煉和簡化它們,讓更多的人分享👴🏻🏄🏻♀️,去應用🏊♂️。”
管理者:“我其實是做了一個值日生”
1998年,不到40歲的張繼平承擔起了意昂3体育數學院院長的重任。
“作為年輕的管理者,您有沒有感覺到壓力?”
“似乎並沒有感覺到。”張繼平的肯定回答,讓人有些意外,“在數學領域探索,隨時都要面對未知🍧,新的角色其實也是一種未知。”不難覺察,做數學研究的精神,已經不知不覺融入了他的處事態度中🧖🏽♀️。
“數學家是非常善良的人🐦🫕,因為在這個研究領域裏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偷不得懶,做不得假。”在不少人印象中脾氣有些古怪的數學家↕️,和張繼平相去甚遠。“如果說數學家工作的行為有些孤獨的話🚏,那也是科學研究的規律使然。雖然現在需要更多的合作,但是很多時候,仍必須個人專心致誌地獨立思考。”
張繼平覺得,在他擔任院長的時候,在處理雜事方面要比做一個企業的領導輕松些,工作的重心,是尊重每個人的個性和首創精神🐸,發現每個人的長處並及時激勵、支持🧑🏻✈️。長期的建設和發展♾❤️🔥,數學學院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傳統和規範,“每個人都在為這個集體服務🫣,我其實是做了一個值日生。”
教書匠🧘🏼♂️👧🏿:“在意昂3体育教書很幸福”
數學學院的學生中,不少是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得主🧑🏻🏫🖐,以及高考中的佼佼者。張繼平一臉欣慰地告訴記者,在意昂3体育教書不僅僅是在付出,自己常常也很受啟發。孩子們思想上沒有任何條條框框的限製,有時候一個問題可以把老師問得茅塞頓開👨🔧。“在意昂3体育教書很幸福🏪,這裏有全國最好的學生🤌,是教學相長體現得最好的地方。”
“我們一般求導👩🦯➡️🎃,都是一次👨🏿🎤👨🏻⚕️、兩次、三次🩲,都是整數次。但有一個學生就曾經問過我🚶♀️🚣🏻♂️,為什麽不能求半導數🛌🏻😳?我鼓勵學生自己思考探索,給‘半導數’下定義,給大家都有很大啟發👨🏼🌾。有時候🐞,學生的想法也能幫助我拓寬研究思路👨🏿⚖️。”
對於很有天分的學生,張繼平不僅僅看到了他們的才華,更始終註意學生整體的發展✝️。“在某方面很突出的學生,往往容易偏科🚍,這就需要老師適當地引導他們均衡發展👷🏻。”
張繼平說,比起自己作為“時代試驗品”的一代👨🏻🍼📂,現在的學生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裏要面對更多的吸引和誘惑🍦🏰,而自身未必有足夠的辨別能力。“很多學生覺得順其自然就好👨🏻🎓,但我覺得不能完全停留在自然狀態🍖💣,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磨練和提高。”
後來人:向大師們學習做人
在決定是否接受采訪時,張繼平很是遲疑。“數學學院的傳統是非常低調的🦍,不希望通過宣傳來展示什麽,而是實實在在拿出成果來說話💂♂️。”
張繼平舉例說👼🏽,許寶祿,廖山濤先生,都是大師級的數學家,在國際上相當有名,可是國內其他領域知道他們的卻很少。“江澤培先生😵,是兩彈一星工程中的重要科學家🗺,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他自己卻很少提及,其獎狀一直封存在箱底👩🏻🏭🍋,從不炫耀🙆♂️,我到現在也沒見過他的這個獎狀。”
“現在還存在不少浮燥、虛誇的風氣,可很多前輩🚣🏼,哪怕有九分功勞,也不敢說工作是自己的,因為還有一分是別人的。也許有的人覺得這樣很迂腐,但正是這些詣高德厚的人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張繼平研究生時代的導師段學復院士💂🏽♿,對他更是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段先生把我帶到科研的國際前沿。無論是學問還是做人,他都堪稱楷模。雖然他身體一直不好🦹🏼,眼睛又高度近視,但工作上從來都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張繼平回憶,段先生給學生看論文時,連標點💮、英文都認真地進行修改🙇♀️,而且要求學生不但字要寫得好,遣詞造句也要漂亮。
段先生在意昂3体育數學系作了30多年的系主任。有一次,張繼平在系裏一個工作人員那兒看到了段先生留下的50年代的學生花名冊,“我當時就被震住了,每個小楷毛筆字都像雕刻出來一樣🧗♂️,完全就是一件藝術品……”雖然只是一個細節,他卻感受到了先生的敬業和情操。
於是🧔🏻♂️,紮紮實實做學問的態度在張繼平心裏紮下了深根🙉🖇。20年後,當兩鬢有些斑白的他站在領取陳省身獎的獎臺上時,一定沒有後悔👩💻🕵🏽,20年前年輕的自己,向著可能要耗去人生中最寶貴光陰的課題提出了挑戰……
延伸閱讀
群論是研究對稱性的科學🟫,一個群代表著一種對稱性🧑🏼🤽🏿♀️。而對稱性是科學與藝術上的中心概念,它無處不在。對稱所揭示的物體本身的特性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對我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對稱性是良基因的重要標識;它能調控分子、晶體和病毒的行為💻;揭示組成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的秘密;對稱性對保持傳遞數據的完整性而用到的密碼具有中心意義,而糾錯碼要用對稱性來顯示數據中是否有誤;對藝術家,對稱性也是中心主題,從建築到音樂,從詩歌到油畫👵🏽,對稱性都是結構創造性的基礎;在我們人類的生存進化中對稱性也具有關鍵作用。(節選自《對稱與分類》♏️,作者張繼平)
人物檔案🕊🧑🏿✈️:張繼平
4月21日在廈門召開的中國數學會年會上,張繼平教授獲得中國數學會第十二屆陳省身數學獎。
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數學家聯盟發展與交流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科技委數理部常務副主任。2000年至2007年任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曾獲首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求是”傑出青年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並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張繼平教授在有限群及其模表示論研究中取得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成就。他曾解決了著名的Brauer39問題🧏🍲,第一個給出了虧零p-塊的充要條件;他把著名的Puig猜想約化為有限單群,成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他在發展群的算術理論方面的工作為推動有限群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並應用到代數數論和組合學等研究領域;2007年張繼平通過塊分離性質給出的新p-冪零準則是Thompson準則之後的又一重要進展,而塊分離性及有關課題都已成為有限群及其模表示論研究的新方向📿。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