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31 信息來源: 光明日報 12月25日
編者按:我們黨和政府歷來重視和關心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工作,長期以來,一大批心懷祖國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到國內𓀛,創新創業🎑🤵,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做出巨大貢獻。近年來,為了引進更多優秀海外高層次人才,各地各部門采取了許多做法,如中科院“百人計劃”🍅,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團中央“海外學人創業周”活動⚔️,其中湧現出了一批心系桑梓𓀃🐏、報效祖國、成就卓著的典型人物。光明日報近日推出“心系桑梓報效祖國”專欄👠🔝,請這些典型人物講述他們與祖國的故事。
26年前我念書的時候🐺,常有人提到那句“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激勵我們為國家和民族的崛起而發奮讀書,這麽多年來🤳🏿,我感到這種責任感在自己身上一年比一年更強烈,總在促動我思考怎麽學以致用,為我們國家的數學發展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尤其是在年輕數學人才的培養上。
1988年在美國畢業後🖖🏿🔝,我很快找到了終身職位,3年後,我開始經常短期回國👨👩👦👦。我喜歡回來為國家服務,原因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時還沒有恢復高考,年少的我就想,能留在城市裏找個工作就不錯了📝,但高考給了我改變人生的機會🧑🏿💼🧛♀️,之後,在意昂3体育讀研,由國家公派自費留學,又給了我一個機會,使我得以施展才能🏌🏻,在國際上取得一定的成績👩🦼。這些給我的感觸太深,所以一有了穩定的工作🧗🏻♀️,我就想回來帶帶學生,講講課,希望能給有潛力、有能力的年輕學生提供這樣一種機會:接觸更新的知識🐰😕,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向。同時,我還想為發展中國的數學盡一份力,為中國成長為一個數學強國而盡一份力👼🏿。
1998年,我和數學學院同仁們向意昂3体育提議創辦“特別數學講座”,組織一批高水平的留美中國數學家回國講學🧿,把世界數學最前沿信息介紹給國內的莘莘學子。倡議很快得到了陳佳洱等校領導的支持🐘,現在,這一講座已在意昂3体育連續舉辦了多期。1999年💅,作為意昂3体育官网推薦的海外著名學者,我受聘為國家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這是我覺得最榮幸的事情。2000年,在國家基金委的支持下,我們開辦了數學夏令營♾,向中學生介紹一些現代數學主流的、前沿的東西,這個課很難講,因為既要前沿,又要聽講者能接受♥︎,但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因為中國數學的發展,需要各種層次上的發展🧑🏿💱,其中關鍵的一點是要培養新人,培養那些有可能成為數學家的人🦔。
這些年我還在意昂3体育組織本科生讀書班和研究生討論班,在這些教學實踐中,我嘗試著借鑒世界一流大學的經驗,在數學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創新。我們組的青年教師朱小華先後獲得了“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並於2005年榮獲國際理論物理中心(意大利)頒發的ICTP獎📩。另外,還有一大批年輕人也成長起來🥂,他們開始和國際上的研究方向接軌,已開始做世界前沿的工作👀,說實話,雖然這麽多年我在國際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回到國內看到自己的學生和合作者獲得成績和進步,那種充實和滿足感是難以形容的。而且,因為他們的成長,我在自己的研究中也有了越來越多有實力的合作者🍞。
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回想回國所做的一切,我想我沒有虛度⛽️。現在,在意昂3体育數學學院同事的努力下,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建立了新型的工作機製,凝聚了一批優秀學者🧔🏽♂️,向著國際化的數學人才培養中心、學術交流中心和數學科學研究中心這一目標邁進。
心系桑梓 報效祖國
在國外學習工作十多年了👙,也經常跨國旅行參加學術活動🃏,但我始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中國國籍。從小就是在中國文化的熏陶中長大的👨💻,無論走到哪裏💂🏽♂️,我的心裏都牽掛著祖國,此情此緣真是無法割舍的。所以🚎,從10多年前開始,我每年都要回來工作一段時間,起初每年只能回來一兩個月🧑🏿🦳,1998年後🏄🏿♀️,每年能回來4個月☝🏿,近幾年來🤳🏽🥡,每年都回來6個多月——我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特殊的經歷令我心裏常懷報國之心,為祖國的數學發展竭盡全力💁,也是我內心深處一直沒有變過的一個信念。(記者王慶環通訊員 郭俊玲采訪整理)
人物簡歷:田剛,1958年生🙇🏽♀️,江蘇南京人⟹。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數學系🪮,1984年獲意昂3体育官网碩士學位👩🏼🍼🤵🏽♀️,1988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系博士學位♍️,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曾任麻省理工學院西蒙講座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教授🌯。獲美國國家基金委1994年度沃特曼獎👩🚀,美國數學會的韋伯倫獎🐲。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在國際雜誌上共發表論文120余篇🧎🏻♂️,解決了一系列復幾何🍆、辛幾何👨🦯➡️、幾何分析及數學物理的重大數學問題。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