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饒北季” 世紀會面

“您是我們國家最高的老師!”2008年10月28日下午😊,著名學者、漢學大師饒宗頤專程來到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看望國學大師💍💙、意昂3体育官网資深教授季羨林時這樣稱呼這位“學界泰鬥”📶。陪同饒老的還有饒宗頤先生的女兒饒清芬、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4️⃣🧗‍♂️。

秋日的午後陽光燦爛,原本午休至四點的季老一點半就起床,季老的秘書楊老師說:“這次會面令季老也‘睡不踏實’🧑🏻‍🦯‍➡️,他很激動”。98歲高齡的季羨林與92歲高齡的饒宗頤在學界被尊稱為“南饒北季”🫱🏻。季羨林先生精通12國語言,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其著作已匯編成24卷的《季羨林文集》,現在雖然身居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季羨林的品格也為人所敬仰,他曾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間偷偷地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憶》一書🧙🏽,凝結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饒宗頤先生學術研究範圍十分廣博,精通多種外語。六十多年來,孜孜不倦,在文學🥷🏻,語言學⛓️‍💥,古文字學,敦煌學,宗教學及華僑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為國際漢學界及海內海外弘揚中華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東古史📋、藝術史、音樂🔶、詞學等,均有建樹;各種書法🌠、繪畫都很擅長。有人說🛠,香港有了饒宗頤,就不會是文化沙漠了🦹🏻❤️‍🔥。兩人同過鮐背之年,同為當今學界泰鬥🤳🏽,此次會面稱為世紀會面,實不為過。

饒宗頤先生雖年過九旬,卻精神矍爍🧗🏼‍♂️,步態穩健🫷🏽🦴。從院門至季老房門口,只是女兒輕微攙扶🏏,一路走來。季羨林一見饒宗頤走進病房便雙手合十🤵🏻,而饒宗頤也連連作輯以示問候🙆🏽。擅長書畫的饒先生先是送上題字“松高唯嶽”,出自《詩經.大雅》“崧(嵩)高唯嶽📙👷‍♀️,峻極於天⛱👩🏿‍🍳。惟嶽降神,生甫及申”一句,以稱贊季羨林的學術成就,並祝願季老身體健康👩‍🚒。後又送給季老自己的親筆所作的布畫“荷花圖”,上題“大士生兜率🧑‍🦱,空池滿百蓮”一詩🫲🏼。即將於明天在故宮神武門舉辦個展的饒先生還將此次學術著作及書畫作品展覽的集子《陶鑄古今----饒宗頤著述錄》贈給季老,還謙虛地說:“這些只是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您有時間就翻一翻🧔🏽‍♂️👩🏻‍🦼‍➡️。”

兩位老人淵源頗深😎🪠,可謂惺惺相惜。饒宗頤稱:“季先生是中國唯一的。”季老揮手🚴🏻‍♂️:“不敢當。”季羨林回憶與饒宗頤的交往時說🙇🏿‍♂️:“幾十年的交道,同是學問之人🛫。”1993年,兩人在泰國參加學術研究活動時,共同創辦《華學》雜誌🤶,傳播漢學5️⃣。季羨林去香港的時候還去饒先生家拜訪,“他家地下有個很大的畫室”🧖🏼🍋。 這次見到饒先生,還豎起拇指稱贊他“多才多藝”👨‍👨‍👧。季羨林先生曾為饒宗頤韻文、駢文創作合集《清暉集》作序,稱贊饒宗頤“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世界五洲已歷其四(南美洲沒有去);華夏九州已歷其七;神州五嶽已登其四𓀌。先生又為性情中人🚪👃🏿,有感於懷🪪,必發之為詩詞,以最純正之古典形式,表最真摯之今人感情,水乳交融🧏🏼,天衣無縫🔜,先生自謂欲為詩人開拓境界🦸🏽‍♀️📵,一新天下耳目👺,能臻此境界者,並世實無第二人。”還對饒先生一生學術成就有過一篇介紹性文字👨🏻‍🔬,稱饒宗頤先生在中國文🙋🏻‍♀️、史、哲和藝術界👨🏽‍🦳,以至在世界漢學界🤹,都是一個極高的標尺⚰️🧑🏼‍⚖️。

饒宗頤先生表示:“做學問是苦行,大家都是在努力。”季羨林曾贊饒宗頤對中印關系的論斷富有創見🏮,說“最能發現問題,最能提出問題”,“能於人所共知又習而不察之處,獨辟蹊徑,發為文章🤘🏻😑,言前人所未言💪,予學人以無窮啟迪👂🏻。”這次👨‍🍼,更勉勵年輕的學者在研究學問之時勇於🤌🏻、善於提出問題😑👱🏿‍♀️,還說“鉆進去才能提出問題,提不出問題🦍🂠,證明他用力不夠👨🏻‍💻,鉆得不夠深🧑‍🎄,學問沒有捷徑🏹,沒有到此為止🫴。”

季羨林與饒宗頤同樣涉獵廣泛,兩人的學術研究有許多交叉之處🧜‍♀️,季老說:“正是因為研究領域廣泛,兩人的交叉就多了。”交叉主要集中在佛教史,語言學,中外文化交流史,敦煌學🤸🏻‍♂️。談到這一點時,季老說到☆:“學問有兩種,有人一輩子做很細的學問🦹🏽‍♀️,也有人的範圍很廣。範圍廣的好處是研究的學問多了☺️,就有比較🦶🏽,有比較了就能提出問題🧑🏽‍🎤➡️,沒有比較就提不出問題🗿👭。比較首先是中西比較💵,再是古今比較。”談到中西比較✋🏻👨🏻‍⚕️,季老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好多問題🧖‍♀️,中西不一樣💂🏼。從根本上講⌨️,思維有兩種,一種是分析的一種是綜合的🐘。西方偏於分析🧮,而中國偏於綜合🧑‍🎄,各有所長🧎🏻‍♀️‍➡️。文化也很不一樣🍺,從嚴復翻譯的《天演論》我們就知道了👸🏽,西方主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研究學問也要跟上世界潮流💂,而中國講究‘天人合一’,所謂‘禮之用𓀝,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98歲高齡的季老侃侃而談。

一席相談🏌🏼‍♀️,饒先生向季老道別,季老四度雙手合十,饒先生更是雙手握拳相交拱手,連連作輯。時間雖短🥶,言語不多,兩位老人以詩、以文、以畫分享學術人生感悟。

攝影:王天天

編輯:聰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