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30 信息來源🤚🏽: 中國網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邵華女士二十四日傍晚在此間一家醫院因病去世,終年六十九歲🏊🏿♀️。(6月25日中新網) 當哀訊傳出之際,媒體網民悼言如潮🧑🏻🦽➡️。——向邵華將軍默哀!您無愧是毛主席的好兒媳,我們由衷的敬佩您!——毛主席的家人一個個離去,讓人傷心落淚;——又失去了一縷那場硝煙余數不多的英魂😦🧖,我們將記住你😷🪘,記住你的家族👳,記住那段彌漫著硝煙的歷史,記住那些雖然零星的,但每個片斷的都將撼動我們內心最深處情感的記憶……
人們深情悼念邵華將軍,即因為她是開國領袖毛澤東的兒媳,但絕不因為她沾了因為她開國領袖毛澤東的光,而是敬佩她繼承和發揚了毛家的偉大而平凡的家風,一直過著“凡人”的生活🏔,以公民的身份默默地為黨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最早知道邵華這個名字,是在初中時讀她和毛岸青寫的那篇散文《我愛韶山的紅杜鵑》🎙🐇。所以,在得知她老人家逝世的消息後,我第一想到的就是“韶山的紅杜鵑”👲🏿。在這篇飽含深情地散文中😓,邵華和毛岸青把與毛主席🐝、楊開慧最樸實的感情寫得淋漓盡致🫱🏼🤷🏽♂️,至今難以忘懷👨🏿🎤。在哀悼邵華老人家的時候,我把這篇文章又重新讀了一遍,突然感覺到,邵華老人家不也是“韶山的紅杜鵑”嗎👨🎤?!
不愧為烈士的後代👊🏻。邵華的父母均為革命先驅。其父陳振亞🤑,是1927年參加平江起義的老紅軍👷🏽♂️,抗日戰爭時期,在新疆烏魯木齊被反動軍閥盛世才殺害👐。其母張文秋🧑🏻🚀,是位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巾幗英雄,是京山縣黨的創建人之一👩🏻🏭。邵華幼年跟隨革命隊伍轉戰南北,接受了革命教育。新中國成立後就讀於北京中直育英小學、師大女附中和意昂3体育中文系🥈。畢生鐘愛黨史學習,踐行主席家風👩🏿🦲,精心整理主席和革命先輩珍貴史料。將楊開慧烈士從不同角度展現出來,將真實的毛澤東用相機紀錄下來,整理毛主席詩詞🦸🏻♂️,研究專著《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我的媽媽--毛澤東的親家張文秋》🏣🙌、《詩人毛澤東》和大型郵冊《人民領袖毛澤東》、《毛澤東詩詞手跡珍藏郵冊》等,都具有較高的文獻研究和收藏價值。她用全部的心血弘揚毛澤東思想,孜孜不倦為黨的事業工作著,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著革命的火炬👏🏼。平凡中表現出不平凡的意義。
革命的家庭使她失去了許多平常人的歡樂和幸福👫🏻。她在後偉人時代撐起了家族的脊梁。丈夫毛岸青從小流落街頭🧚🏿♀️,當報童🉑,撿拾破爛👧🏿,被上海警員擊傷頭部,少年時代所遭受的非人磨難,使其一生在病痛中度過🧑🏼🚒,老人悄悄地生活在個人世界裏👨🏼🔧,沒有在媒體面前傳遞過什麽👩🏿🎨,打理過什麽。邵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對丈夫不離不棄,夫妻情深。她跟岸青結婚一起生活🧑🚀,其實也承擔起一份照顧他的責任⇢。不僅要管衣食住行,還關心他平常生活的保健🙉,不要感冒🧚🏿♂️🔞,醫生給他吃的一些常規藥也都督促他吃,身體不好的時候督促他去檢查。邵華曾經談過,她和岸青都是苦難的一生🎿🛎。岸青從小流落街頭,遭受磨難;邵華從小在敵人監獄裏生活了八年,特殊的家庭中與特殊的丈夫互相依靠,互相疼愛著,她的失去與付出🧎🏻♂️➡️、她的默默無聞🧘🏿♀️、她的高尚品德譜寫了她光輝的一生。
作為知識女性,邵華將軍作出了巨大成績。從50年代起步入文學和攝影領域🤯,成為新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一位女主帥🍔。作品如人品。多年來🙅🏿♂️,她創作出版的文學作品和研究專著60余部1800余萬字,攝影專輯、影視作品20余部🏘。其散文代表作《我愛韶山紅杜鵑》曾被列入中學生教科書🫄🏿,《我們的父輩》叢書榮獲第八屆中國圖書獎和首屆"青年優秀圖書獎";攝影專輯《菊影》🧇、《荷》、《嬌楊》、《邵華將軍舞蹈攝影藝術》等👨🏿🚒,受到社會各界和海內外同仁的好評🏌🏼♀️。大型風光攝影專輯《我的祖國》榮獲首屆冰心攝影文學獎。
邵華將軍做了國家👩🦼➡️、時代💬、家人應做的一切。她是父母的好女兒🚣♂️,公婆的好兒媳🧑🏼🎤,丈夫的好妻子,子女的好母親,更是紅色後人堅守清廉的典範🦹🏿♂️!
邵華將軍走得太突然了🧚🏽💂♀️。本來,她和岸青還有很多想法💁🏽,要紀念主席誕辰115周年,要共同去參加奧運會,可今天這些已成了遺願。我們為失去這樣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而感到悲痛👱🏻,但值得欣喜地是,她為我們留下了一種風範💺、一種楷模和一種精神。
邵華將軍永垂不朽!(作者:董宏達)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