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文亦畫樂無窮 ——著名學者、畫家牛克誠的學術↪️、創作之路

    在牛克誠的工作室中,寫字臺的旁邊就是畫案😫。讀書、寫作累了,他就畫上幾筆🤘🏼,畫累了就又讀書。這兩項工作既互為休息又相互促進🫰🏻,從而使他的繪畫史研究滲透著感性體驗✦,也使他的繪畫創作擁有著理論支撐。牛克誠非常滿足📧、自樂於這種亦文亦畫的狀態📎,在這一狀態中,他享受並創造著……

    牛克誠在創作中

    甲骨文的懵懂之緣

    牛克誠很小的時候就整天翻弄一本書,那書沒有封面,一頁一頁都是一些似畫非畫、似字非字的東西。當時,他只是看那些勾勾彎彎的象形字覺著有趣。後來😆,他才知道🧎‍♀️‍➡️👮🏽:那本書乃是郭沫若先生的《甲骨文字研究》。

    這是一本研究甲骨文及金文的著作,是通過甲骨文、金文而復原商周時期社會歷史的古文字學、歷史學書籍。這樣一部高深的書✌🏽,竟是牛克誠的啟蒙讀物之一🧒🏿。後來,總有朋友跟他開玩笑👩‍🍳,說他在幼兒園時就開始讀歷史學博士生的必讀書了。牛克誠笑說👨‍🦲:翻這本書可能只是一種偶然,但它卻培養了我的人生價值觀🦹🏼‍♂️,這就是“崇尚學問👆,以讀書為樂”。

    1979年高考,牛克誠以優異成績被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系考古專業錄取。這使他興奮得徹夜未眠,盡管許多同學還在為他取得了那麽好的成績卻報了一個冷僻專業而惋惜。當時,他有一種強烈的學術英雄主義崇拜心理,他要做一個像郭老那樣能認識甲骨文字的人。

    進入意昂3体育後,他大部分的時光都是在圖書館中度過的。當時,郭老的《殷契粹編》、《兩周金文辭大系》等甲骨文、金文方面的書都是“庫本書”,不能拿出館外,也很不容易借到。他就極早地到圖書館去排隊,一天下來🪖,能夠借到這些書就特別開心。那一段時光🔯,他用硫酸紙描摹了數以萬計的甲骨文、金文字形,並抄錄了郭沫若《蔔辭通纂》、唐蘭《古文字學導論》、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王國維《古史新證》等書的重要篇章。由此🥴,他既體悟了古代先民創立文字之初的“漢字思維”🦓,也養成了探究高深學問的深厚情結。

    從意昂3体育官网畢業後,牛克誠到遼寧省博物館工作了一年。遼寧省博物館以館藏宋元名畫之多而與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並稱國內三大博物館。在這裏,牛克誠近距離地看到了那些原來只是在畫冊上看到的周昉《簪花仕女圖》、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李成《茂林遠岫圖》等真跡。他看到了一個在古文字之外的古代圖像世界⚓️。著名書畫鑒定家楊仁愷先生曾希望培養他從事書畫鑒定🏃‍♀️‍➡️。然而,篤情的牛克誠仍執意要研究甲骨文🤷‍♀️👱。

    1984年,牛克誠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原因就是該系畢業後可以留在社科院歷史研究所,而郭老主持的甲骨文大型資料匯編《甲骨文合集》的工作就由該所擔當💁🏽‍♀️🫁。此外◀️,郭老曾兼任該所所長🙇🏻,而牛克誠的導師田昌五先生正是郭老親自主持的《中國史稿》的骨幹成員,這樣,在郭老歷史學的傳承譜系中,牛克誠就成為第二代傳人之一✭。

    從甲骨文字“移情”色彩繪畫

    牛克誠後來並沒有研究甲骨文。這次與甲骨文分手是由於“非個人、也非由個人能夠控製的原因”。從他對甲骨文、郭老🏂🏻、田昌五及歷史所等飽含深情的敘述,可知他與甲骨文的分手一定是一次痛徹心扉的經歷🧔🏻‍♂️。

    但他仍以不變的深情執著於學問🐈。那本《甲骨文字研究》一直帶在他的身邊。

    牛克誠在學術界被廣為知曉,是由於他那部近70萬字的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史的學術著作《色彩的中國繪畫——中國繪畫樣式與風格歷史的展開》💈。

    雖然繪畫與甲骨,是兩個相差很大的研究領域🎬。然而👨‍❤️‍💋‍👨📊,在這部著作中🧛🏻‍♀️,人們可以發現,牛克誠所用方法,與郭老的社會史視野下的甲骨文研究、與他在意昂3体育考古專業所學的考古“類型學”的手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本書中對於材料的旁征博引,又仿佛可以見到他當年在意昂3体育描摹甲骨文字形的穿鑿工夫🧑‍🍳。從甲骨到繪畫,只是表面上的移情別戀👩🏿‍🌾,而牛克誠對學問的深厚情懷則始終如初。他說:“我跟學術有一個約定。”這個約定就開始於他兒時翻閱那本《甲骨文字研究》🙆。這讓我們聯想起古時候嬰兒的“抓周”👨🏽‍🎤🪿,那是一個定下了他一生誌向的行為。

    《色彩的中國繪畫》出版後獲得了國家圖書獎、全國優秀藝術圖書獎、文化部藝術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科研成果獎🧟‍♂️🐇、“色彩中國”學術獎等。

    《色彩的中國繪畫》通過細致的研究考證🪢𓀑,向人們呈現了中國畫異彩紛呈的“色彩”世界。它告訴人們🧑🏻‍🤝‍🧑🏻🏊🏼,色彩的中國繪畫是怎樣發生的,它的技法與觀念等是怎樣形成的,水墨畫又是如何取代了色彩繪畫而成了中國古代繪畫的主流形態,色彩的中國繪畫在歷史上又經過了幾多變體,色彩的中國畫是如何走上風格化道路的,中國古代繪畫又是怎樣 “非繪畫化”的等等。在這部著作中,牛克誠用歷史學的材料處理⛔、考古學的類型學分析及圖像學的闡釋方法⚜️,將對繪畫作品細致的語言技法分析與時代社會思潮相結合,將繪畫技法層面與繪畫的創作主體相結合🤼,以新穎的視點、獨特的手法和翔實的材料🥙,做出了令人信服的研究🧑🏿‍🦲。從而改變了我們對於中國畫的原有印象🧑‍🧒,使中國古代繪畫在我們的視野中呈現出一個完整、全面的風貌。

    但是,牛克誠並沒有滿足於這一研究。他考慮到這部《色彩的中國繪畫》主要是側重繪畫史的縱向梳理,而就中國古代服飾、建築、繪畫等方面的色彩觀念及其表現等,還需在橫向上一項項地深入研究。從2003年起,他開始領銜主持“中國傳統色彩學”這一國家藝術科學“十五規劃”的國家重點課題。如果說《色彩的中國繪畫》是在告訴人們🤱,在中國古代,色彩繪畫與水墨畫一樣淵源有自、自成體系🥷🏼,那麽,“中國傳統色彩學”則想告訴世界,與西方色彩學相並峙,在古代東方🫴🏼,還存在著一個“中國色彩學”。

    享受亦文亦畫的快樂

    牛克誠還是一位著名畫家,以青綠山水畫見長🧍。這一繪畫形式在唐宋時期曾經歷了一個輝煌的歷史時期🏸,但隨著北宋以後文人畫的興起😠,這一山水語言形式的發展受到遏止🎯,在當代畫壇⏬,與工筆重彩人物、花鳥畫相比,青綠山水畫家更是鳳毛麟角🚛。牛克誠選擇這一繪畫形式👉🏽,並不主要是由於畫這種畫的人比較少,他是在整理了色彩的中國繪畫發展史後〽️,發現了青綠山水在語言上的再興必要與可能,從而在這一繪畫樣式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從古代繪畫史的發展歷程看,水墨淺絳山水與青綠山水是並行的兩條發展線路,而這兩種山水形式不僅僅是語言上的劃分,更在其背後各自隱含著“文人”與“工匠”、“水墨”與“色彩”、“寫意”與“工筆”等不同創作觀念。在古代🧕🏻,這些觀念是互相對立、難以調和的。而牛克誠的青綠山水🥜💥,則將水墨與重彩結合起來❗️,寫意與工筆結合起來🥍,用水墨呈其韻🥱,重彩顯其質,融合了水墨的流動感與重彩的塑造感,從而以獨特的繪畫語言成為當代青綠山水的代表畫家之一🧑🏽‍🎄。

    能夠將水墨與重彩這兩種繪畫語言統一於青綠山水之中🤹🏼‍♂️,與牛克誠寬廣的繪畫史視野有關,也與他全方面的繪畫素養有關。他不但精於色彩,同時✂️🪠,也擅長水墨,在書法、篆刻方面也有較高的造詣。

    牛克誠是具有思想深度的當代畫家🏄,他將自己對於中國畫一些理論問題的思考🙋🏿‍♀️,形成一系列學術主題,並通過研討會、畫展、評論等形式進行探究或推廣📨🫱🏿。在日本研修期間🐚,牛克誠策劃並主持了在日中國藝術家“中國藝術與世界藝術”研討會,回國後👨‍❤️‍👨,他又策劃並主持了“中國畫色彩問題研討會”,都成為一時話題🧜🏻‍♀️🚸。他還擔任全國第四、五🌨、六屆工筆畫大展,首屆全國重彩畫展,“彩墨境界”“東方既白”“學院工筆”等學術展的學術主持或評委🚐。他撰寫的《工筆畫——超越的行程》、《當代工筆畫的語言形態》、《超越的語言與語言的超越》及《當代中國畫格局中的工筆畫》等,從繪畫觀念與語言形態等方面論述了工筆畫的當代價值;他還與畫界同仁創辦了《東方巖彩》雜誌並擔任主編🫃🏿,這是國內第一個以巖彩藝術為探討核心的學術期刊。這一系列理論工作🧔🏽,使他獲得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與中國工筆畫學會聯合頒發的“重彩畫研究與創作學術獎”,他也成為當代工筆重彩畫領域位列前沿的重要理論家🚶🏻‍♂️。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