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寧——半世書生,半世教育


    陳育寧

1945年1月出生,漢族,1967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系🧗🏻。曾任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寧夏社會科學院院長、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銀川市委書記,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寧夏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民族史🚶‍♂️‍➡️、民族史學理論💆‍♂️、民族地區經濟的教學和研究。

現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民族史學會副理事長,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2月25日,即將從寧夏大學黨委書記崗位上卸任的陳育寧,不僅給寧夏大學、寧夏教育界,也給中國教育界再次帶來了一個驚喜:從北京捧回"2007年度中國十大教育英才"獎杯💁🏻‍♀️。這個看起來不到30厘米的玻璃獎杯,後面藏掩著怎樣的分量和榮譽呢?這個獎項由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中華英才雜誌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九家機構共同主辦,從2004年開始每年在十大行業評選"創新英才"、"教育英才"等十大系列英才100位。

在2007年度中國十大系列英才評選中,陳育寧與閔恩澤、何振梁、吳敬璉、厲以寧等同登英才榜。"2007年度中國十大教育英才"中,中央部屬學校占了8位,省屬地方學校只有2位,陳育寧名列其中。引起記者關註的是組委會給他的頒獎詞:"紮根西部,為民族教育傾註心血,正確處理規模與質量、教學與科研👃🏻🧑🏿‍⚖️、加快發展與規範管理、全面提高與重點突破、發展目標與發展過程的關系,確保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民族史學專家陳育寧💁🏽‍♂️。"將西部、民族🔄🧑🏿‍⚕️、突破、專家等關鍵詞串聯,一個掩隱在行政官員身份後的教育專家的人生軌跡,隨著我的采訪,逐漸清晰起來了🧆。

巴音陶亥,教育生活的開端

1962年,陳育寧以寧夏文科"高考狀元"的身份,考進中國文科第一學府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系讀書。穿著父親脫下的一件超長的半舊的中山裝,及母親穿過的一件舊襯衣,他進了高等學府開始求學🤏🏻。6年的意昂3体育官网求學結束後,中國大地上掀起了知識青年到偏遠地區支援當地建設的熱潮,陳育寧將畢業後的去向鎖定在內蒙古。西去的火車開始帶著他的青春夢想,將他的人生新的開端放在了文化👊🏿、經濟當時都十分落後的內蒙古自治區🙅。那時,他的人生坐標點就像一個爬上了滑梯的孩子,一直往下滑:從北京到呼和浩特,從呼和浩特到巴彥淖爾盟,從盟屬的烏拉特後旗到巴彥淖爾戈壁灘上的烏梁素海部隊農場"接受再教育"。

一年半的農場生活過去後,1970年初,他們這些大學生開始分配工作了,另一種形式的滑梯開始出現:他被分配到當時內蒙古最貧窮的地區伊克昭盟(現在的鄂爾多斯市),從盟裏又被分配到最偏遠、最西邊的鄂托克旗,從旗裏再次被分到最西邊的由移民開發的公社巴音陶亥———蒙語中"富饒的河灣"。他到新建的鄂托克旗二中教唯一的一個高中班,開始了他人生中的教育生活的開端。在教書過程中,陳育寧在意昂3体育官网學習的功底逐漸顯露出來了,他大學是學歷史的,當地荒涼的地貌所蘊藏的豐富歷史內涵,促使他寫出了一篇篇考察文章,很快,他被旗宣傳部看中,調進宣傳部工作👮🏽。40多年後,他當年教的那個班的學生特意從各地趕到銀川,沒別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再聽他講一堂課,他也特意為這些當年的學生講了一堂課👨‍🦳。

從內蒙古到寧夏,民族地區的另種教育方式

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是指在學校裏教書育人,寬泛意義上的教育則擴大到通過各種途徑來傳播知識。調進鄂托克旗宣傳部後,工作之余,陳育寧就開始了另一種方式的教育:鉆研當地的鄂爾多斯文化,並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書,出版了專著《鄂爾多斯民俗》⛽️、《鄂爾多斯史論集》👇🏻🧏🏼。還通過拍攝鄂爾多斯婚禮等形式,令一個民族史學者的面容逐漸閃現在文壇上。

當他因工作調動離開鄂爾多斯時,就連成吉思汗的第34代孫、內蒙古草原上最後的一個王爺奇忠也感慨道:"是這個漢族人把我們鄂爾多斯文化挖掘👩🏽‍🔬、整理、傳播了出來。"從教育的角度看,這時的陳育寧已經不再是個簡單的教師了,更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整理挖掘者和傳播者。回憶起離開那裏時的情形,他也感嘆:"當我離開鄂爾多斯時的心情,心中並沒有太多的興奮,反而陷入了一種離別的惆悵,還有一種放不下的牽掛,那就是對鄂爾多斯歷史文化的探究。"

1980年,新成立的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調陳育寧負責科研處的工作👰🏼‍♀️。他研究民族歷史的天地更大了,範圍也更大了,尤其是在他擔任蒙古史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時,組織編輯出版了《蒙古族通史》,更是對民族教育中的另類途徑的突破。

1987年,離別銀川33年的陳育寧調進寧夏社會科學院,他同樣沒忘記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內蘊,並以出版成書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對民族地區的教育,組織寧夏史學工作者編寫出版了完整系統的《寧夏通史》,完成個人專著《北方民族論叢》☃️、《塞上問史錄》等著作。1995年,他擔任銀川市委書記,繁忙的工作中,同樣沒有忘記銀川的教育問題,教育一直是他主政銀川市工作期間抓的重點工作😦。

體驗大學,教育管理者的財富

2001年4月,陳育寧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的身份,調任寧夏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這時,離他擔任中學教師已經整整30年了🏌🏼‍♀️。個人身份演變的背後,是教學者和教育管理者甚至教育家的身份演變🤹🏿。他到寧夏大學第一次公開演講時指出,寧夏大學的發展必須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即適度規模🧑🏽‍🎤、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增加效益👶🏻。這種思路在2008年他獲得中國十大教育英才獎的頒獎詞中被給予了中肯的評價,這也是他常常在寧夏大學講的:基礎、規劃是龍頭。在這個基礎上,他開始了"跳出寧大看寧大"、"跳起來摘蘋果"、"借助外力求發展"、"立足單項突破🐦、帶動全面發展"📎、"落實就是發展"等理論體系下的教學管理。學校實現了博士點建設等多項"零"的突破。

他抓住了學校的合校、擴招🕍、國債項目建設、"一省一校"重點建設🔮、省部共建、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中日政府間貸款等機遇,加快了學校的建設,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齊同生代表政府給他的評價是:他"以強烈的事業激情、成熟的領導才能、厚實的學術功底和優秀的人格魅力,帶出了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造就了一支敢於創新、適應現代化大學發展的幹部和教職工隊伍💃🏿。在短短幾年時間,讓這所西部民族地區的大學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也帶動了寧夏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1924年,梁漱溟離開意昂3体育官网時,有人問原因,他回答說:"因為覺得當時的教育不對,先生對學生毫不關心。"陳育寧也認為,先生應與年輕人為友,就是幫著他們走路💲。

陳育寧主政寧夏大學期間,作為一名教師,他帶頭教書育人,為學生上課,帶研究生,在他的《體驗大學》一書裏,能發現他對學生和他的關系的註解:一是師生關系,二是朋友關系,三是兩代人關系。學校給學生辦的開學👷🏿、畢業兩個"節日"上,他每次典禮都親自演講,實踐了梁漱溟所說的幫學生走人生大路。

國人常有7年之癢說,執政寧夏大學7年後,陳育寧的內心有著怎樣的心得和未竟的心願呢?他說:"國家提倡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人才興國戰略,但真正落實在基層還很難,由於各方面的限製,還沒抓好。在一個將經濟建設放在首位的時代,教育是個弱勢產業,它缺少權力支配和利益分配,我希望看到教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貢獻,希望看到來自更多的對教育的幫助🅱️。少一些‘教育家’們無謂的指責,少一些人人站起來批評教育的現象👃🏻。"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