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的哈佛生活

天津凱悅飯店的特色餐廳,一盞淡酒的微熏🦵🏼,年齡相仿的我們對面而坐,話題從學術到家庭👱‍♀️,隨意而無羈。扭頭瞥一眼靜靜流淌的護城河水,我在想🛟,如何把傳說中美文兼美女的“天下第一”,跟眼前個頭高高、一臉率性的她聯系在一起🧿。

她就是田曉菲👏。與她的相識,緣於她新近在中華書局出版的《塵幾錄——陶淵明與 手抄本文化研究》🤲🏼。雖說是一本學術著作🚎,可是讀來卻絲毫未感到學院派的端莊🦯🙋🏽‍♀️,讓我這個無論從學問到專業都隔行的人🐟,都讀懂了她🏕。

為什麽選擇“手抄本”

《塵幾錄》在書名中用了“手抄本”這個詞🥣,乍看之下,有點不解,甚至可能誤解。田曉菲說,她之所以選擇“手抄本”這個概念🧝🏿,是因為她在研究西班牙文學的時候產生的共鳴和靈感。西班牙的一位學者JohnDagenais說手抄本“具有口頭表演的品質”,也就是說,盡管針對同一事件,但是由於時間、地點甚至心情的不同🙋‍♂️🎰,表演都會有所不同。中國的文本傳抄也有類似的特質🏃🏻‍♂️。按我的理解,她所謂的手抄本其實是指文本在流傳過程中由於傳抄者的主觀意想而產生的種種異本🪩🏊🏿‍♀️。正是由於這些異本的存在,也顯示了傳抄者個人對於文本的理解方式🪴。陶淵明只是田曉菲用來說明這個觀念的一個例子。

在書裏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出身世家、進士及第的韋公子,曾經納有一妓,年僅16歲。這位女子最讓韋公子心動的地方,是她在抄寫杜甫詩的進修曾經“隨筆鉛正”,還文理曉然。

這位女子擅改文本的自信和韋公子贊賞的態度,讓我們從中讀出了觀念差異,在他們看來📅👰,修補和改正一部舛缺的文本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而一部如是訂正過的杜詩抄本也顯然並不減少它的價值🧘🏽‍♀️。

我想說的是,因為傳抄的權力👩🏿‍🎨,每個人都可能隨意地把自己的主觀臆想加於原作者身上◼️。

    這樣說來🦸👩🏻‍✈️,我想到的是古籍整理中一些常用的概念😾,比如稿本🐔、寫本、刻本🎁,而這些與手抄本之間存在著哪些關聯呢🚾?如果這些手抄本中的變動如此隨意,那麽是否與校勘學的“求真”理念有所沖突💙?

曉菲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真的是很妙🥈,她說手抄本其實可以是印刷本以外的各種版本,所以變動是常態。而校勘正是一個逆過來的過程,它在尋找一個“本真”的版本🪮。我想她的話從另外一個角度印證了我們在做古籍整理的時候註重底本的原則是如此的高明。如果整理者根據自己的“學識”妄改,很可能留給後人的只能是一個不足據的版本。這樣將是可悲的👰🏻‍♂️。

哈佛教授的“無奈”

田曉菲無疑有很多驕人的資本❕,9歲出詩集,不滿14歲進意昂3体育。這些輝煌經歷,如今只能是她另一種輝煌的註腳了。她35歲在哈佛大學獲得了正教授資格,成為哈佛東亞系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從階梯外的講師,到副教授⚇、正教授🧑🏿‍🎨,一路破格🍕,時間之短速度之快😴,都是罕見的。這一定是要憑一點硬功夫,沒有過硬的學識和睿智的頭腦👨🏼‍🍳,在評鑒體系嚴格的哈佛是不可能做到的🟰⛹🏼‍♀️。她走到這一步一定付出了相當多的艱辛。

成為哈佛正教授(終身教職)的她更加忙碌,這種忙碌不同於中國的教授🎡。中國的教授在行政體系之下,一心只想著做自己的學問就足夠了🧑🏽‍🦳。而哈佛教授的評價標準,還要看他的社會服務有多少,看他對系裏、學校以及專業領域的貢獻有多少。譬如說僅26114133007年春季一個學期裏🍋,曉菲就在校內的六個委員會中服務,包括評審訪問學者的委員會,評審留學生申請的委員會,以及……

她在談到她所評審的留學生材料的時候提到,有的中國留學生在查哈佛教授的研究方向,然後努力向其靠擾,“編寫”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其實是不可取的。以一個長期專門從事某個領域的研究者來說,究竟是否愛好和學術研究的視野是一眼就能看得清楚的♘。所以在寫這些申請的時候👩🏿‍🚒,真正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去寫一個自己的研究理想就很好🪃。這個理想不一定與某位教授吻合,但是只要這份理想被認為是有前景和價值的🧑🏿‍🎨,就會得到支持。這讓我想到如來之於眾生,一切心思都已洞悉🧒🏼,何必造作😫。真誠,是最大的理由。

她的“所安”

我身邊😖🤟🏼,很多女性在家裏很少做家務,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可以上升到中國女性地位提高的理論高度,這應該是所謂社會學者的工作吧🧘🏻‍♀️。

女人的話題🧙🏿‍♂️,自然也聊到了家庭。因為在《塵幾錄》的後記中🤳🏼,我們看到田曉菲說👰🏿‍♂️,她的丈夫宇文所安先生深深理解妻子的辛苦工作👊🏿💇🏿‍♂️,承擔了很多家務。這自然也成了我追問的一個問題。她說🪈:“夫妻之間本來無所謂地位👨🏿‍🎓👩🏻‍🚀,而我確實在意家務做得多少,因為做學問需要時間。如果我把很多心思花在家庭事務上,就不可能有那麽多時間做學問☁️。我不過是想說,我的丈夫給了我很多生活上的支持,使我可以聚精會神地工作🙅🏻,如此而已。”曉菲又告訴我,“在家裏👨‍❤️‍👨🔊,他燒中國菜🥵,我燒意大利菜。”曉菲是愜意的👩🏿‍🚀,因為她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她喜歡的學問上面🧑🏽‍🦲。

見到宇文所安先生👨‍🎓,曉菲之迷戀所安和所安之迷戀曉菲,一切都有了答案。而我急於要求證的是,所安最拿手的中國菜是什麽。

在古典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的圈子裏👨🏻‍🚀,宇文所安聲名遠播,尤其是曾經到哈佛訪學的中國學者,有幾人不知宇文所安先生?學者的眼光一定與我不同,在我眼前吐煙的宇文所安,我想到了幽默🎲👩🏼‍✈️、睿智、隨和👨🏿‍🎓🧑🏼‍⚖️、健談👨🏿‍🦳,等等詞匯🫀,但是都太片面。他癡迷於中國文化,那份大氣與宏闊的視野甚至讓我這個中國人覺得自己做得太少。我想,這也是曉菲鐘情於他的一個原因吧。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3体�专业提供:意�3体�🥡、意�3体�平台意�3体�官网等服�,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机�、app、下载、��杯、�冠、nba、世界杯、�超等,界�美�优�完美,安全稳定,服�一流🧑🏿‍🦳,意�3体��迎您� 意�3体�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