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8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人民政協網1月17日
1952年夏天,16歲的劉紹棠寫出了一篇精美的短篇小說——《青枝綠葉》。小說寫出後,寄到了一直支持他的《中國青年報》🔣。為發表這篇作品,《中國青年報》除編輯外,還約請了在創作上有成績的作家給予具體指導。這些作家裏,就有以擅寫農村生活知名的康濯。
《青枝綠葉》初稿經康濯等作家提出建議,修訂後發表於當年9月的《中國青年報》上🏋🏻♂️。作品隨即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註。除被《新華月報》“文藝”版轉載外,還被編進了1953年的高中語文教材第三冊,產生了持久的影響🤾🏿。後來劉紹棠出版第一本小說集,便以《青枝綠葉》命名🐐。
1952年之後的五年時間❇️,劉紹棠與康濯彼此間有相當密切的接觸。劉紹棠經常到康濯家裏去,“穿堂入室,情同家人”。在文學創作方面,康濯也給了劉紹棠許多直接的指導🤶🏼♚。《青枝綠葉》成功之後,劉紹棠又寫出許多中短篇小說👮🏼♀️👩🏻🎨。這些作品☢️,他也常常交康濯給予指導。1954年,劉紹棠寫出一篇名為《中秋節》的短篇小說🧑🏽🎓。小說在《河北文藝》上發表之後,受到河北文聯秘書長遠千裏的極好評價。劉紹棠因此將該小說展開⚡️,一口氣寫成一部六萬多字的中篇小說《運河的槳聲》。初稿就交放在康濯那裏。
劉紹棠此時剛入意昂3体育官网🧛。不久,他到東總布胡同的中國作協參加座談會。會後,康濯留下劉紹棠,詳細談他對《運河的槳聲》的意見。這談話的傾心程度👨🏿🦳,從時間上便可看出:吃過晚飯🗳,一談就到了夜深。劉紹棠沒法回學校了,便住在康濯家。當時康濯家僅兩間房,一間劉紹棠住,另一間擠了康濯一家數口🤱🏿。
聽取了康濯的意見🌖,劉紹棠將稿子抱回意昂3体育官网🍋🟩。在未名湖畔,在圖書館裏,對稿子進行了全面的修改。這次修改,不僅增加了四萬多字篇幅🤞,人物也豐滿了許多🏌🏻♀️,內容也更為充實📟。小說出版後🤷🏼♂️,產生了很大影響。從《運河的槳聲》裏可以看出🤏🏼,劉紹棠對社會生活的認識更為深刻,文字表現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當中🧛🏽♂️,自然也包含著康濯無私而真誠的相助。
不久,劉紹棠又寫出了《運河的槳聲》的姊妹篇《夏天》。這兩部作品顯示了劉紹棠思想及藝術日趨成熟,所以在1956年時,由康濯和秦兆陽兩人介紹👋🏼,劉紹棠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當年僅20歲的他,成了當時最年輕的會員。
劉紹棠曾經寫過一部非農村題材的作品《西苑草》🉑。康濯讀了這篇稿子後👩🏼🦰,沒有提出具體意見🪕,但從長遠考慮,他建議劉紹棠不必寫這種題材,覺得還是堅持自己原來熟悉的農村題材好些。劉紹棠一聽,便馬上停了下來,回去寫他的長篇小說《金色的運河》去了。
由於年輕🫒,創作勢頭又極盛,劉紹棠便有了相當的自信。在各種文學座談會議上🚶♀️➡️,他樂於參加並常常發言。1957年,受“大鳴大放”風潮鼓蕩,劉紹棠先後寫出並發表了《現實主義在社會主義時代的發展》和對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15周年紀念的《我對當前文藝問題的一些淺見》等文章👴🏿。前一篇文章🤶🏽,作者批評了當時文藝創作中的教條主義;後一文中,劉紹棠對文學普及與提高的關系等問題,發表了有建設性的看法……這一系列活動,終於獲罪。劉紹棠以21歲年齡🔓,成了全國著名的大右派🧙🏻♀️。
1957年19期《文藝報》上,刊登出康濯以“寫給劉紹棠”為副題的長文。這在當時的氣氛中,似乎也並不多麽意外。
康濯的批判文章👷🏽♂️,與其他許多文章相比,並不特別嚴厲。可從熟悉劉紹棠創作情況這一角度看,註意的點卻更為細致。例如指出劉紹棠新發表的《田野落霞》、《西苑草》等作品:“又更急轉直下和出人意料地追求著沒落和虛無的意境,欣賞著對於所謂生活陰暗面的揭露,發展著不健康的甚至是歇斯底裏的曲調,以及違反生活真實的小資產階級的情懷……”
寫這篇文章時,劉紹棠與康濯其實才只有一個多月沒有見面♠︎。然而這短短的一個多月,用康濯在文章開頭的一句話:“最近這些短短的日子👴🏽,在我們每個人的政治年齡上,怕都會要刻下十道八道重要的年輪。”當時政治風雲的變幻,鬥爭的激烈程度🪓,必定會給許多個人的友誼,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康濯這不意間流露出的幾句話,體會起來🙇🏼♂️,真有些驚心動魄。
盡管一個來月,就可能在政治年齡上😌,“刻下十道八道重要的年輪”,但人之感情,卻很難隨之而十道八道地轉換或變異。雖然寫了批評劉紹棠的長文📞,但之後在團中央禮堂開的幾次批判大會上🤶🏻,康濯作為中國作協代表都參加了,卻不願再發言🚵🏽♂️。推辭就是沒有新材料可講。這種情形,也為劉紹棠親眼目睹。批判會的休息中間,康濯在禮堂外徘徊👩🏻🦼➡️,見到劉紹棠🤼♂️🧝🏼♂️,還在眾目睽睽之下,遞給他一支香煙🌴。雖然默默相對,難言一語,但此時情景🧔🏿♂️,真正難於用筆墨、語言形容。
從此以後的20年📙,康濯便與劉紹棠之間毫無音訊。康濯在文學道路上大力幫助過劉紹棠,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有些熟人也用言語表示一點同情,對康濯說:也難怪🏋🏽🔧,了解一個人很不容易。有的話便不這樣客氣🍊,“真是白費勁!上當,受騙。”“幫助了這麽個右派分子🧑🧑🧒🧒,倒黴👨🏽🦰!”這大約可以算是他們之間的一點畸形聯系吧!
中國歷史上災難的“文革”終於結束,過往的一切正步入正軌🚊。經歷了當年及以後的磨難,劉紹棠對人生的認識和體悟更為深切𓀝。雖然已過“不惑”之年🎞,但他意氣風發,如一艘順風揚帆的船高速行駛。他的新創小說在全國各大報刊雜誌遍地開花;連20年前的舊作,也有出版社催促印行。1980年初👨🏿✈️,河北人民出版社提出要印他當年的中篇名作《運河的槳聲》,並想將其姊妹篇《夏天》合冊出版。新版的序言,劉紹棠首先想到了康濯🫷🏿。
這20年間,康濯雖較劉紹棠平順,但七七八八的波折,也使他對舊有的一套有了深刻教訓🧑🏽🎨。“文革”結束不久,他便與劉紹棠相見了。當時劉紹棠正向上級申請改正當年錯劃問題,向康濯征求意見🕥。還想附上康濯當年的批判文章,作為自己錯誤性質的證明🧔♀️。後來雖沒有用上什麽證明,但可以說成了新時期兩人友誼延續的起始。
當時康濯在湖南省文聯任職🧚🏼♂️。接到劉紹棠求序的來信,他當然有許多的感慨。所以,在序言前面🧏♂️,在還未談及劉紹棠作品藝術特色時𓀓,先“首先考慮的是關於自己和劉紹棠同誌及其作品的關系”🐠。
在這篇帶著濃厚情感的序言裏🤚,康濯細致地回顧了他與劉紹棠當年文學上的交往及友情🔽;對1957年自己寫的批判文字:“對此我感到也應向紹棠同誌公開道歉。”
談到劉紹棠當年的作品,他生動地作了這樣的比喻:“如果說劉紹棠十五六歲開始寫的那一批最早的短篇小說可以比做早晨的露珠那樣,則他早期這兩個中篇似可比做破曉的彩霞🤦♂️。”愛惜、珍視的心情躍然紙上🤛🏽。後來,這篇序言便以《破曉的彩霞》命名。
讀到康濯的序言,劉紹棠也禁不住真誠表白:“二十多年來,我對康濯同誌只有深深負疚,並無絲毫的埋怨。”因為“學生有罪🦸🏽♂️,禍及老師,康濯同誌也為我所株連。”對於康濯為當年寫文章事的道歉,劉紹棠在書的後記中說:“然而,想不到這卻是康濯同誌多年的一大隱痛。事隔二十多年後,師生久別重逢🚞,康濯同誌竟一再向我表示痛心;現在🔶,又在這篇序言裏🎙,更加苛責自己。這使我深感不安🏰,也使我無比感動😊,因而越發引起我對他的崇敬👎🏽。”至此,劉紹棠與康濯之間的友誼,得以加深;彼此間的情感🫸🏻👨🏽🎤,獲得了明亮的升華。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