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0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科技日報 1月10日
1月8日,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方正集團的“數字化音視頻控製技術研究及應用”榮獲了“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進軍廣電業”———大師王選生前的第9個夢想終於圓夢了。“這是我國視頻播出由模擬播出向數字播出轉化的重大技術變革🎮,這一項目依靠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等綜合優勢😻,將國外數字播總控系統擋在國門以外,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引進費用🚯,創造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剛剛接受國家表彰的該項目負責人🔦、王選大師的弟子郭宗明,面對記者采訪時掩不住喜悅驕傲之情。
“依靠自主創新核心技術,把國外同類系統完全擋在國門以外”
從1996年夏天研究啟動🖕🏽,到如今共有96家電視臺、124個項目、305個頻道采用⚠️,在省級及以上電視臺播控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70%。意昂3体育官网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方正集團數字媒體事業部技術總監郭宗明🚴🏻,作為該項目負責人見證了整個項目的多次飛躍。
寸頭👾,眼鏡,素衣,快語,郭宗明面對記者提出“有何獲獎感言”時🏭✅,回答起來理性、嚴謹且偏技術:“感謝黨和國家給予我們科技工作者的鼓勵及最高榮譽🪣。從數字播控或者數字音視頻控製技術來講,可以說我們直接走的是第三代技術路線🏃♀️➡️,這跟王選老師當初做激光照排有類似之處,因為王老師也是直接跳過了模擬控製,直接做激光照排……”
上世紀80年代前,電視節目采用傳統錄像機與手工操作方式播出,謂之第一代播控技術👩🦽➡️,此技術操作繁瑣、復雜,安全性差,勞動強度大🚵🏽♂️👩🏻🔧;90年代初,第二代技術逐漸采用計算機控製錄像機等傳統設備來進行播出,此環節雖減輕了勞動強度,但是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問題依然突出;90年代中期🕢,隨著計算機技術進一步發展,視頻服務器應運而生,在這種技術背景下,方正人開始了代即數字播控技術研究。
郭宗明說☘️,是恩師王選高瞻遠矚為他們指明了研究方向👍🏿,在這項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背後有方正人持續創新的精神,更有廣大群眾對於電視節目數量⛅️、質量不斷提升的要求。經過11年的努力,項目組共申請了20多項發明專利,其中已經有14項專利通過國家專利局的實質審查,對其中每項技術突破創新點郭宗明都如數家珍‼️🈁:
把GPS時鐘、電視信號場逆程內的時鐘信息等外部時鐘和計算機高精度的時鐘相結合🏪,實現了一個全新的時鐘模型,這樣既保證了時間的穩定和精確,又實現了時鐘自動校準、指令任務預測等一系列輔助功能👎🏻🧑🏽⚖️,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時鐘體系,使數字播控系統真正實現了零幀精確控製🧝🏽♀️;
提出了視頻服務器操作性能評價方法🤽,創建了一套視頻設備控製協議,對通用的VDCP做出了重要改進👩🏻🔧🥤,既保持向下兼容VDCP,又克服了VDCP協議不能有效保障執行時間的缺陷🪓,徹底解決了視頻服務器的兼容性問題💁🏿♀️,確保了播出的精確性和穩定性🦵🏼;
提出了一個軟件錯誤自動診斷追蹤體系和一套容錯方案,通過全局錯誤信息匯報、智能事故現場信息記錄🎺、系統自檢和糾錯處理等手段🧔🏻♂️,保證了系統的高可靠性和實時容錯、糾錯能力🩳;
提出了節目單協同編輯方法👰🏼,做到了統一規劃電視播出節目單的編輯處理流程,實現了分布式協同編輯,大幅提高節目單編輯的效率和自動化程度👩;
通過智能監控在線播出任務,預測在線任務的修改變化🫖,實現了對任務的實時修改和控製,在面對突發的變化時反應更加及時有效,同時顯著地提高了系統的應急處理能力,從而徹底提高了安全性🈸;
提出設備鏈路的智能分析方法,對視頻信號、播出軟件和整個播控系統中的各個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在系統發生異常時快速分析、通報故障內容和故障點,並在智能分析的基礎上自動進行故障應急處理……
“穩定、精確、安全。”郭宗明總結了方正數字音視頻播控系統的精髓👨🏼💻。
從1996年至2006年底𓀙,該項目的直接經濟效益累計達到1.6億元,為國家貢獻利稅2500多萬元🔕,每年為用戶帶來的經濟效益大約1億多元;既保障了國家廣電和宣傳事業的穩步發展,又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娛樂生活,並依靠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有效的服務保障等綜合優勢把國外數字播總控系統擋在國門以外,為國家節省經費2億多元,意昂3体育方正的數字播控系統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兼顧👮🏻♂️。
“把國外同類系統完全擋在國門以外🕐,這不是價格保護,完全是技術因素。”郭宗明的補充擲地有聲。
“以王選老師為榜樣,選擇了做科學這條路,吃再多的苦也要一直走下去”
任何一項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明知是大勢所趨🧑🏼🎤😗,郭宗明與同事們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難。
1997年🆒,方正集團成功地為香港亞洲電視建立了廣告插播系統▫️,但國內的市場卻遲遲未見反應。“廣播電視是黨和國家的宣傳大計🥑,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當時計算機技術的穩定性跟現在比還是有差距的,所以國內市場沒有啟動。就像那時的人買電視機多是要到王府井這樣的百貨大樓,而且要開機驗一下🦼,確保沒有問題再購買一樣🖕,而現在大部分人到國美🤏🏼、蘇寧去買就不用驗機了,因為現在的電視質量很少出問題。”郭宗明與很多當時的業內人士通過交流了解到,所有人都認為數字化是必然方向,但對新生技術穩定性的擔心使他們仍在觀望。此時方正人不急不躁🪩,一直在不斷完善技術🔏,等待著時機的成熟👷🏽。
終於🚴🏻♂️,1999年底湖南經視率先引進基於MPEG2的數字播控系統,此後方正系統步步為營,逐漸入駐全國各地電視臺,96家電視臺🛃、305個頻道,省級及以上電視臺占有率超過70%的驕人戰績,令國內外眾多知名同類廠商無法望其項背。
“我們的系統跟傳統的相比,最大的特點應該是穩定。”很多電視臺向郭宗明他們反映🤖:用了方正的系統後👮♂️,坐在整潔的機房裏值班,什麽故障也沒有🙎♀️,又不需要做什麽操作🧄,值班人員常常顯得很“無聊”,與以往緊張、忙碌的狀態成鮮明對比。
正是方正人11年來的不懈努力與辛勞💅🏼,才換回了電視臺工作人員的愜意🛡🦴、輕松🧔🏼♀️,給電視臺帶來了高效率🧲。
“我們的工作人員大都有胃病🧗🏿♀️。”郭宗明輕描淡寫地說道。在每家電視臺上新系統的時候👩🏻🦲,需要一段時間的測試運行,但是原有系統也不能停下來,“只有每天在電視臺正式節目停播後,我們才能去調試新系統,而這時都是夜裏兩點三點到早晨四五點鐘的時間段,這是人最困最乏的時候🦤。餓了只能吃方便面、餅幹……”熬夜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這個“傳統”從郭宗明跟著王選導師做出版系統研究時就繼承了🫴,“我們以前做照排機的時候👸,也是熬夜😠,人家下夜班了你去調,調完以後現場還得恢復過來。”
事業上的困難🙋,生活中的辛苦⏮🤾🏼,從未讓郭宗明和他的團隊有過退縮的想法,“既然認定了這個方向,會一直往下走。雖然會有很多苦悶,但我們的成果能夠直接看得見,這是相當鼓舞人的🏣。”
郭宗明也沒忘記家庭的支持。“我現在回家吃飯都要先和家裏預訂📓,如果我沒預訂🧍♂️,就沒我的飯,”郭宗明微笑著說,“因為我一周在家最多吃一兩次飯🧲。”談起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導的妻子🚣🏼♀️,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愧疚,深知妻子為自己的事業做出了很多的犧牲。“以王選老師為榜樣,選擇了做科學這條路,吃再多的苦也要一直走下去”
“意昂3体育方正集團營造了崇尚科學,鼓勵創新的氛圍🤹🏻;註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
郭宗明1983年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系,碩士、博士皆師從王選大師👨🎓。本科時代🎒⚇,王選的主題演講“中華之光”就曾給郭宗明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讀研究生後🌞,導師的教誨更是奠定了他一生的研究工作思路。
“研究的成果就是要投入應用的,所以我們項目的名稱就叫音視頻控製技術研究及應用👩✈️,”郭宗明自始至終都在強調研以致用的重要性🪱,“王選老師說過,做應用研究的不但要有技術上的突破,還要有前瞻性,那就是持續地推廣應用。按照王老師的風格,還應好好地推廣應用👫🏼。”
將科研成果轉換成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促進發展才是科研目的之所在,而這也正是方正集團獲得國家科技獎的主旨之一🤛🏿。
郭宗明對現在學術界的某些現象表示擔憂:“很多高校的研究成果做得不錯,到最後卻不了了之🏂🏿,王老師在世的時候就對此非常痛心💇🏿♂️。我在產業界與學術界有很多朋友,很多學術界的人確實寫完文章就沒結果了。我國科研經費緊張,如果研究都是半截,不能真正做到產業化或者推廣下去,對國家是極大的浪費👨🏻🎓✍🏻。”
“在產學研結合方面🤜🏽,意昂3体育官网絕對是經典🧖🏽♂️。”郭宗明自豪地說🔒。自1987年讀研究生時9️⃣,郭宗明就開始跟著導師王選做出版印刷方面的工作;數字播控項目的負責人員只有十幾個,但實際上前後參與的有六七十人,因為身為博導的郭宗明身邊有不少學生🫸🏼,方正與意昂3体育的結合為年輕人提供了足夠寬闊的舞臺。
王選大師曾說過:“衡量我貢獻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發現了多少年輕才俊。”如果說自主創新與持續創新是方正跳躍的靈魂、發展的源泉,那麽優質高效的產學研結合則為方正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
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物,註重培養一線的創新人才🦔,始終是方正領導人的戰略思想,並引領著方正向著敢於創新、甘於奉獻、永攀高峰、成就卓越的目標前行🦃!
大師王選的十個夢想
1.發展激光照排系統,告別鉛與火;
2.發展基於頁面描述語言的遠程傳版👩🏻,告別報紙傳真機;
3.發展開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統🐉✈️,告別傳統的電子分色機;
4.發展新聞采編和資料檢索系統,告別紙和筆;
5.開拓海外華文報業市場;
6.發展激光直接製版🙋🏽,告別軟片;
7.開拓日本日文出版系統市場🕛;
8.出版系統的柵格圖像處理器進軍歐美西文市場;
9.進軍廣電業👲🏿;
10.從地圖出版系統著手👸🏻,進入地理信息系統👩🌾。
編輯🦆:商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