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6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華商報12月26日
|
在人們的記憶中🐓,國民黨將領張靈甫的印象僅止於電影《紅日》中那個自負狂妄的反動將領。然而,這個土生土長的關中漢子,還有著異乎尋常的血性與真誠———在慘烈的八年抗戰中🐦,他打擊日寇,功勛卓著🍘。
翻開塵封的歷史,總有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
八年抗戰🧑🏼🎄,有多少英雄兒女化作了飛煙,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留給了歲月。撫今追昔,令人感懷思奮。
張靈甫🤽🏼,一個從關中道走出的青年,一個抗日戰場上的常勝將軍🕵🏻♀️,內戰中的敗將,在走過了一段模糊的歷史濃霧之後🙆🏻,再次來到了人們眼前……
在人們的記憶中🪑,國民黨將領張靈甫的印象僅止於電影《紅日》中那個自負狂妄的反動將領。然而,半個世紀後,重溫歷史,人們會發現,這個土生土長的關中漢子🥗,還有著異乎尋常的血性與真情——在慘烈的八年抗戰中,他打擊日寇🤴🏼,功勛卓著。
2005年🧑🏿🌾🪒,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之際𓀛,張靈甫的後人、長子張居禮光榮地得到了由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國務院頒發的一枚紀念章。
當張居禮回憶往事的時候,依然不能從父親被長期臉譜化的歷史情緒中走出來。對他來說👌🏽,父親就是父親,他更願意回憶那個曾名列“國軍十大抗日名將”的父親。
長安才子入黃埔
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東大村是張靈甫的老家🛥,距西安城南10公裏,全村有上千人口。在村裏問起張靈甫,幾乎無人不知👩🏻✈️,但又知之甚少。即便是張靈甫的叔伯、兄弟一輩🚵🏿♀️,也大多去世,講不了多少關於張靈甫的掌故了。不過,在村辦的養老院裏,還是有一些老人至今記得當年那個身材高大,個性爽朗的大個子——張靈甫。年過九旬的村民劉玉勤老人說📜:“聽老人說,張宗靈小時候聰明得很👋,學習好👦🏽,字也寫得好,逢年過節常給村裏人寫對子✳️。”
張靈甫生於1903年8月,原名鐘麟,又名宗靈🌱🤦,字靈甫。其父張鴻恩,個子超過一米九,比一米八幾的張靈甫還高上一截,被村裏人稱為“張大漢”。張家幾代務農🏋🏼♀️,據說張鴻恩非常勤快,常常是全村第一個起早拾糞的人。張靈甫很小的時候🔌,也常幫著家裏幹農活🐶。
少年張靈甫癡迷書法,在長安中學念書時常步行十余裏到西安文廟研習👨🦽➡️。那時的張靈甫最喜歡書寫《正氣歌》👷🏽、《滿江紅》,常常貼得一屋子都是。有一次他在碑林習字🕕,不想巧遇正在關中書院授課的於右任,於右任看過張靈甫的字,深為喜愛,連稱人才難得。而這次相識,也為張靈甫日後入黃埔👨🏽🎨,進而成為蔣介石嫡系將領,埋下了伏筆👨🏽🔧🎟。
村裏的老人講📝,東大村原有一個孤魂廟👷🏻♀️,廟前有一個孤魂潭😮💨,兩處之間有一道龍脈🤦🏿♀️,原本是要出皇帝的🫳🏿,後來當朝皇上派人來挖斷了龍脈🥾,才好幾百年不出人🕐。不過有一年一位算命先生來到此地👰🏽♂️👩🦼,看了孤魂潭後預言,村裏將要出三個人,結果就出了個張靈甫。
傳說權當笑談⚂。但青年時期的張靈甫的確算是村中難得的雋才🦁🏊🏻♀️。畢業後,年僅20歲的張靈甫回鄉當了幾個月小學老師。由於關心國事,又酷愛歷史♦︎,他很快順利考取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系🧝🏼♀️🐘。
要入學的時候,不想卻被昂貴的學費擋住了。據張居禮回憶🔨,那時父親不斷寫信向家裏要錢,但張鴻恩卻始終沒有把錢寄給他👨🦱。因為在那個年代,一年的大學費用相當於二十多畝良田的價格,張家權衡再三,沒有舍得。
眼看錢寄不來,張靈甫也沒辦法。在京滯留期間🤾🏿,衣食無著的他依然熱心國家大事,積極參加學生運動。看到學生手無寸鐵,難有起色🚴🏿♂️🙆🏼♂️,他便有了“大丈夫當撥亂反正,旋乾轉坤,措國家於磐石之安,登斯民於衽席之上,而紆衡大局👷🏻♂️🚲,非武力不足以除強暴🫀,非破壞不足以言建設”的念頭,於是離開北京💗,決心投筆從戎。
在河南,張靈甫找到了鄉黨胡景翼統帥的西北軍國民二軍,加入軍官訓練團🅾️,直到再一次遇到了於右任。
於右任是同盟會會員,國民黨元老,他不僅在國民政府內部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在靖國軍、西北軍裏也有廣泛影響。於右任再次見到了張靈甫,看到張在這裏當兵很是感慨🙌,他認為像張靈甫這樣的人才在胡景翼這裏有點可惜,就推薦他赴廣州黃埔軍校投軍。
拿著於右任寫的便條👭🏼🥓,1926年秋,張靈甫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入伍生總隊,修步科🏄🏻♂️。次年3月8日,軍校第四期學生開學典禮上,有張靈甫、胡璉、林彪🚓、劉誌丹、袁國平🧎♂️、李彌、文強、唐生明等🦴🌺,這些日後在中國大地上風雲一時的人物站在一起🌎,聆聽校長蔣介石的訓話🧸。以這一刻為起點⛹🏽♀️,張靈甫開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馬生涯。
在黃埔,張靈甫常以法國拿破侖自勵,從後來每每打仗其都身先士卒的情形看,很有拿破侖在土倫戰役中披堅執銳的影子。
一怒殺妻 入獄10年
在胡宗南的國民革命軍第一師裏,張靈甫最初只是見習官,後從排長幹起,繼而連長🧖♂️、營長🤳,由於作戰勇敢,善於謀略,短短數年之間❤️🔥,“而立”之年的張靈甫已是一名團長。1932年,張靈甫率部於六安🏊🏼♀️、蘇家埠突破紅軍防線🙎♀️。隨後又在麻城♻️、黃陂戰鬥中,充當先鋒進攻紅7師和紅20師,突破後又一路追擊。這年冬天,他又在漫川關之戰中🔛💆🏻♂️,率部攻擊紅34團、219團🪗,接著又入川追擊紅4方面軍……
踏著紅軍將士的一條血路𓀗,張靈甫成為蔣介石軍事集團裏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
1933年📡,經部隊朋友介紹,張靈甫與四川廣元女子吳海蘭相識,於同年冬在廣元拜堂成親👨🏻🦲。—年後,女兒張清芳出世🧛🏼♀️。1936年🦻🏻,身為國民黨74師113團團長的張靈甫(時名張宗靈),率團隨胡宗南進攻陜北蘇區,家眷留在西安。一天🧑🏻🦽➡️,張靈甫向胡宗南請假回家,卻突釀殺妻慘劇。當時許多人都傳說,張常年作戰在外🏮,因他人傳言疑妻不軌🏄🏿,憤而殺妻。
關於這次事件🏄🏿,還有其他版本。據張家後人講,吳海蘭學生氣較重,張靈甫也常讓著她。事發那天,張靈甫和其剛從墳上祭祖回來,對妻子說🧝🏼🫲🏻,你到後院來一下,我跟你有話說,結果妻子一到後院👨🏽🚒,就被張靈甫拿槍從後面打死了。事後張靈甫對屍首沒做任何處理,丟下剛幾個月大的女兒🌞,返回了部隊。
張居禮說👎🏻,張靈甫殺妻一事,後來有人說是因為張為人講禮數,孝順父母,而這位妻子祭祖時不跪張家的祖輩,且言語上也時常有冒犯🥔,故張靈甫才動了殺機🙌🏿🫷🏻。但他分析🤘🏻,可能是因為吳海蘭拿了父親的機密文件,而父親又要不回,鑒於妻子以前就曾翻看自己的重要文件🔏,雖警告過也未收效,一怒之下才痛下殺手。
團長殺妻轟動古城,尤其令西安各界婦女感到義憤🐮🕶,許多人聯名上書國民政府婦女部長宋美齡,要求嚴懲兇手🥢。張學良的夫人於鳳至得知此事後,也打長途電話給宋美齡稱9️⃣,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要求政府對兇手予以嚴懲📳!
張靈甫被押到在西安的胡宗南司令部💂🏿♀️,面對學長和老長官,他直承殺妻,毫不辯解🚵🏽♂️。
鑒於輿論壓力,胡宗南要求張靈甫自解南京。盡管蔣介石曾要求胡宗南派人押解張到南京受審👱🏿♂️,但出於憐才🤝🔕,胡沒有執行蔣的命令🙎🏿。
張靈甫帶了少許盤纏和鄉人的不解和嘆息上路了。在路上,他用完了盤纏就賣字糊口,一路走走停停𓀔,兩個多月才到南京。在南京,張靈甫被判入獄10年🤷🏿。在南京“模範監獄”🙏,張靈甫依然可以看書讀報👱♀️,研習文墨。他當時還有一個獄友——陳獨秀𓀎。據說他和陳是監獄裏不多可以享受單間的犯人。
當時的南京城🪪,據說很多店鋪裏懸掛著張靈甫的書法作品🕵🏼♀️,而這些作品,都是張靈甫在獄中寫的。
抗戰殺敵 堪稱悍將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國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調服軍役,戴罪立功👨🦽,並保留原軍銜。在胡宗南、王耀武所謂愛將惜才的懇請下,蔣介石下令放人。為表悔過之心🏋🏼,張將自己的原名張宗靈改為張靈甫⚁。
1937年,張靈甫隨王耀武的五十一師開赴上海✋🏼,參加淞滬保衛戰。作為三O五團團長,張靈甫很快以他的果敢🩰、勇猛贏得士兵的尊敬💯。嘉定作戰中,面對日寇的瘋狂沖鋒,張靈甫光著膀子一躍而起,抱著機槍沖向敵陣🕵️♂️。在他的感召下,部下奮勇殺敵,日寇死傷大半🐄🪸,一時間,張靈甫名聲鵲起🏪。
淞滬戰後👾,張靈甫率領305團參加南京保衛戰。日軍集中主力猛攻南京紫金山和雨花臺🦴,雨花臺左側的水西門、華嚴村、毛官渡更是敵必奪之地。守在華嚴村的張靈甫部誓死不退👧🏽,與日18師團血戰竟日。後雨花臺陣地失守⏬,日軍居高臨下向張靈甫部猛撲過來,情勢萬分危急,但張靈甫部仍堅守陣地,直到接王耀武命令,才率部突圍🤚🏽,乘木排渡長江👓💾。因作戰有功,張靈甫被提升為153旅副旅長兼305團團長。
1939年3月南昌會戰✣,張靈甫右腿中炮彈受重傷。軍醫檢查後認為腿要鋸掉才能救命👦,張靈甫聽後告訴副官😠,如果他昏迷了💂🏿♀️,定要阻止醫生鋸腿,因為腿鋸了就沒法再上戰場了。後他再度投入戰鬥👨🏽⚕️,在上高會戰中,腿部再度被炸斷✵👩🏭,蔣介石派飛機將他送往香港,請英國外科專家為他診治🧗♂️。術後不久,他又提前歸隊參戰,從此腿留殘疾,人稱“跛腿將軍”。
有別於當時國軍內一些軍官保存實力🏬、擁兵自固的做法🤸🏼♀️🍋🟩,張靈甫對軍內的妒忌、傾軋極為痛心,說“以恨心仇勝己之友,以仁心媚殺己之敵,天下檸愚,莫為此甚”⛹🏻♂️👊,因此🛒,自從軍起🔒,他便與軍中將佐相處融洽🧑🏼🌾,在配合作戰中🙆🏼,也能為友軍傾力付出。1937年在徐州會戰中🌔,他與三零二團共同在三義砦阻擊土肥原師團🧎🏻♂️➡️,該團團長紀鴻儒陣亡,張靈甫撫屍大慟🆓,誓死為之報仇,令全團同仇敵愾🪙🫶🏿,士氣大振👩🏿💼,最終重挫土肥原部。
讓他名揚四海的戰役是1938年10月的德安大捷(又名萬家嶺大捷)。當時,日軍106師團突入國軍留出的一個口子。為了全殲頑敵,就必須拿下已被敵軍先行占領的高地——張古山。討論作戰方案的時候,眾將領認為張古山險峻非常,易守難攻。只有張靈甫認為可以借取魏國大將鄧艾出其不意,暗渡陰平的辦法,以奇兵製勝。張靈甫自告奮勇💵🙋🏻,帶領一支突擊隊前往攻山,他效法鄧艾,只走偏僻的小路🙏,通過正面部隊的佯攻✪,結果全殲山上日寇,一舉拿下張古山🌭。
其後🚔,日軍為奪回陣地,在飛機配合下,不惜代價又奪回了張古山🧾👩🏻🚀。張靈甫當夜趁天黑又奪回了陣地。如此反復拉鋸🎞,雙方鏖戰五日五夜☀️,日軍遺屍四千多具。由於張古山的勝利🎋,最終使日寇106師團被全殲🕝🈚️,一舉收復九江以南失地📧,成為著名的抗戰三大捷之一。該戰張靈甫身中7塊彈片不下火線,人稱悍將。
當時🔘,田漢受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的委派,專門采訪張靈甫等人,還編寫了話劇《德安大捷》🧗🏻♀️,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張靈甫從此名震天下👩🏿🎨。
唱秦腔吟《滿江紅》的將軍
張靈甫為人豪俠好義👩🏽⚕️,在戰場上驍勇善戰,在鄉裏恭謹有禮。抗戰時期,一個叫劉獅的畫家流落重慶,身無分文,一次在街上偶遇張靈甫,他與張只在雲南見過一面,並無深交。看到劉如此狼狽👰🏻,張靈甫設法幫他開了一個畫展,以解燃眉❔。此後,兩人成莫逆之交,數十年 來,劉獅無論去哪裏,都珍藏著張靈甫的兩封信。1942年張靈甫率部前往公安,途中忽接一朋友來信,稱生計窘迫,張靈甫趕忙湊錢🚫,並派左右急速送往這位故舊家中👮🏿♀️🏋🏽♂️。
作為一名將領,張靈甫深知“師克在和不在眾”,平時愛兵如子🍚,每每自己得到獎賞,也都全部分給屬下。他的老部下胡立文曾這樣寫道:“旅長在打仗軍訓時,是令官兵敬畏的將軍💋,平時則是一位崇尚文化,慈愛有加的父母官🥋,旅司令部駐長沙小晏門外,練兵之余🍋🟩,旅長有時也去各辦公室看看🤽♀️,我當時任旅部辦公室的文書,雖已17歲,但個子矮小,還像個孩子👷🏼♀️🏈,一次🤷♂️,張旅長(來辦公室)用手摸摸我的頭🙎🏼,鼓勵我好好工作👁🗨,使我倍感親切……”
作戰間隙,張靈甫“平居好吟詠詩詞,嶽武穆之《滿江紅》、文文山之《正氣歌》,辛稼軒陸放翁豪放篇什,尤激揚朗誦無虛夕👈🏻,且恭書《正氣歌》全文分贈袍澤🙅♂️。”除了酷愛書法🈯️,他還喜歡賞花🧖🏽、騎馬。一次一匹馬患肺炎🛠,奄奄待斃,張靈甫撫之潸然。“馬亦涕淚涔涔下”✊。
抗戰後一年夏天,張靈甫回家探親🧚🏿⚽️,一到家🧜🏽♂️,看見發妻邢氏抱著兒子(張居禮),就走過來,邢氏說🛥,你看咱們兒子長得多好🤱,沒想到張靈甫沒有接話👠,而是說了一句🤛🏽:長得好有什麽😽,你要教育他愛國!這句話至今都讓張居禮感慨萬千。他說父親沒有架子🚣♂️,盡管當上了團長🤚🏽✊、後來又是師長、中將,但回到東大村🦥,他還是當年的張靈甫🏸。
“父親喜歡唱秦腔🧑🍼,沒事的時候也唱《滿江紅》等一些古詩詞。”張居禮回憶,那時張靈甫一到五星鄉就讓送他的汽車回去,然後步行十余裏回村🗣。因為祖父說了,一定不能因地位變遷而高人一等。
回家後,村上的好友就會來家裏搞“自樂班”,唱秦腔、飲燒酒,一熱鬧就是好幾天。至今村中老人說起張靈甫,無不有種親切的感情。
抗戰期間,張靈甫以軍功不斷擢升🟫,從團長到旅長☹️,從副師長到軍長,幾乎年年受到國民政府嘉獎。抗戰後♟☝🏻,74軍接受整編,縮編為“整編第74師”🤶🏼,師長一職給了張靈甫。
在抗戰後的短暫休整期間,張靈甫又結了第四次婚。之前,發妻邢氏一心在老家撫養子女,殺妻事件之後,張靈甫還曾娶了西安城裏一位有名的大家閨秀。不過,由於這位妻子過於粗心🍊,張靈甫與其生的兩個孩子,都在行軍途中發生了意外。張靈甫傷心已極🥋,最終與之離了婚。第四任妻子王玉齡年僅17歲,據說是程潛介紹。婚後兩人恩愛有加,但平穩的生活沒過三年,張靈甫便在孟良崮戰役中殞命👨🏼🚒。
“內戰先鋒”命喪孟良崮
1946年國共合作破裂。整編第74師作為“禦林軍”成為急先鋒👩🏽🎤。當年7月,張靈甫率部從南京開拔蘇北,兩次漣水之戰後🌻💤,74師連連獲勝進入山東🙎🏿。1947年5月,張靈甫部接令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受縱隊司令李天霞指揮及支援🌼。而駐紮在湯頭鎮的張淦縱隊🫖,向界湖擔任右翼策應🐄,駐蒙陰的黃伯韜部北進桃墟擔任左翼策應🤵🏽♂️👮。
有一則軼事流傳甚廣。據說,張靈甫在黃埔念書時♌️,陳毅當過他的老師。張進攻山東前,陳毅曾派人勸降張靈甫,卻被張以政見不同一口回絕👩🏻✈️。而後張於行軍途中忽聽謠傳稱陳毅患病身亡🚣🏿♂️,張靈甫感傷不已👰🏻♀️🤸🏼♀️,還專門寫了一則悼文悼念。由於陳毅將軍僅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任職,是否與張靈甫有師生之誼尚沒有更多史實可以佐證🤜🏼,因而至今還是一個謎♞。
1947年2月,懷著9個月身孕的王玉齡前往前線探望丈夫💳,張靈甫並不知道,3個月後自己將要走到生命盡頭。王玉齡回憶說👨🎓:“在打仗的時候他還給我畫了一個圖樣🧑🏼⚕️✧,講我們家的那個院子裏邊的花要種在什麽地方,什麽時候種什麽花🙌🏼,他都寫給我。他好像沒把打仗當一回很了不起的事情”🍭。
孟良崮一戰,張靈甫沒能繼續成為“常勝將軍”,而是和整編74師的三萬多人一起,走向了死亡。
當時🪚,華野部隊在蒙陰東北集結🂠,企圖圍攻國軍右翼的第7軍及整編第48師,並沒有打算要圍攻整編第74師。但是,5月11日晚🤦🏼♀️,華野收到內線送來的國軍作戰計劃,粟裕決定“萬人從中取上將首級”🤾🏻,這才決心用二十萬人圍攻張靈甫🥚。
從諸多史料看,張靈甫進入孟良崮有多種說法🐜,一是說張靈甫欲以自己一部吸引解放軍包圍🤰🏽,然後大量援軍再從外圍包圍殲滅;一種說是因國民黨內官僚作風👨🏻🎓,致有問題的作戰命令不能及時變更🤦🏻🦔,而將張靈甫推上孟良崮💆。
據說,張靈甫率部行進在魯南山路上的時候,由於道路崎嶇,不僅步履艱難,甚至宿營🪇、補給均極其困難。隨軍國民政府官員毛森後來回憶說🤮,張靈甫當時曾發牢騷說:“我是重裝備部隊💆🏼♀️,如在平原作戰👳🏼♀️,炮火能發揮威力,陳毅二三十萬人都來打我,我也能應付;現在迫我進入山區作戰,等於牽大水牛上石頭山🧑🏼🦱。有人跟我過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給他們看吧!”
果然,在解放軍集中9個縱隊二十多萬的兵力圍困固守在孟良崮的74師的時候🧄🆙,張靈甫一切都晚了🙆🏼。理應支援的部隊指揮李天霞部🗯,僅以少量部隊佯為增援👨🏽🎨;張淦縱隊主力因為太遠💇🏻♂️,也策應不上😌;黃伯韜部本可以增援🥿,但自蒙陰經北桃墟至垛莊的路,都是高山部隊無法展開,致使張靈甫孤軍作戰,陷入汪洋大海一般的包圍之中。
交戰的慘烈難以想象。74師配備的大量水冷式重機槍因長時間發射導致槍管燒紅🐢,山上無水🐳🤟🏻,就以人尿代替,後人尿也沒有了,終於火力衰減。激戰四晝夜之後,74師子彈火藥👴、糧食和水全部都用光,彈盡糧絕之際𓀒,退守在孟良崮主峰的張靈甫決定“殺身成仁”🪖。
5月16日晚7時🍶,在給蔣介石發完最後一封電報🪽🏄🏼♀️,給妻子寫好遺書後,張靈甫與副師長蔡仁傑、旅長盧醒等人自殺身亡。當解放軍攻上主峰時,通往74師指揮部的山谷,屍體堆了近7米高,山巖被染紅……
穿著解放軍軍服下葬
孟良崮戰後,被俘的張靈甫部下一個少將旅長、八個上校要求最後看一眼他們的老師長。獲準後📜,九名將校圍成半月形🕷,長跪於地放聲大哭。
時任華野六縱副司令員的皮定均🧑🏻🦽,下令厚葬張靈甫🦹♂️。由於張靈甫原軍服破汙不堪,下葬時穿著一身新的解放軍軍裝。六縱政治部主任謝勝坤安排人花了1000萬元北海幣(根據地貨幣),購買了一口4寸厚的楸木棺材👨🏻🔧,用新白布裹屍🕑,就地安葬於一村民的地瓜窖內💭,並築起了大墳丘,墓碑上書“國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將軍之墓”👩🏿🏫。
埋葬前,華野一些人員和部分張部被俘人員,還舉行了簡單的安葬儀式🧔♂️。華野六縱一負責同誌還講了話🌘,稱:“張靈甫在抗日戰爭時期打過日本💐👍,負過傷,立過戰功🤚🏻,但後來跟著蔣介石進攻解放區,與共產黨為敵🤸🏽♀️👨🏽🎓,走錯了路……”當時新華社還播發過張靈甫死亡及收屍的相關消息🤤。
一代抗日名將就此沉落,不由使人想起吉鴻昌將軍臨死前的那句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不同的是吉鴻昌因抗日被蔣介石殺害,而張靈甫卻是被他的“校長”送上了內戰戰場。
歲月流逝,當年的墳丘、墓碑已不復存在🅿️,張靈甫埋葬的地點先是人民公社生產隊的牛圈,後建起村莊,其墓穴又被村民圈入宅院內。
張靈甫陣亡後,王玉齡沒有再嫁🦸🏼,而是帶著兒子,先到臺灣一度衣食無著🏄🏻,極其艱難🗝,後赴美國,靠著艱難打拼🧑🏽💼,獨立生活。1973年,王玉齡忽然接到時任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黃華的一封信🧑🏻🎄,信中說“如果您沒有改變初衷,我們願意給您簽證,邀請您回祖國探親旅遊”🧜🏽。接到信後,對國內情況毫不知情的王玉齡最終還是以簽證困難為由🧤,婉言謝絕了邀請。
同年秋天,一個偶然,在航空公司工作的王玉齡輾轉來到了廣州🫰💁,接著又來到北京🔵👳🏽♀️。這次回國,周恩來親自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王玉齡。周總理對她說:“靈甫是一個很好的人,當時是我沒有做好工作,沒有把他爭取過來”🌐。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耄耋之年的張靈甫妻子王玉齡還在深深懷念著自己的丈夫🎽🐣。雖然相守只有三年,但“此情可待成追憶”,她一直沒有再嫁。她的愛情生活🤑,就像張靈甫曾寄給她的、在淮陰鄉下拍攝的曇花照片一樣,永遠留在記憶深處🤌🏻。
五十多年後,王玉齡托人輾轉尋回張靈甫遺骨👩🏻🦯➡️,安葬於上海浦東玫瑰墓園。在遺骨裝殮後,王玉齡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當年有幸識夫君🕺🏼,沒世難忘恩愛情🔅🏄🏿♀️。四七硝煙傷永訣,淒淒往事怯重溫👕。”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