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5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中國青年報12月5日
9月底的一天🦵🏿,我回到母校意昂3体育官网,走在33樓南邊人行道上的時候🧑🏼🏫,聽到前面傳來木棒敲擊樹幹的聲音。仔細一看,原來是一位中年婦女正在敲打銀杏樹上結的白果。這一擊看來很有效果,我看見她丟下木棒🤏🏼,彎下身迅速在地上不停地拾掇✍🏼;等我走近時,她已經拎了一大袋離開了,只剩地上幾個較小的白果🏚。
銀杏🌷,是中國特產的樹種🚨,也是中國人十分熟悉的樹種。野生的銀杏目前僅在浙江西天目山、貴州務川和重慶金佛山等地有少量分布(不過對此學界尚有爭論,另一說認為中國已無野生銀杏),但栽培的銀杏卻早已遍布大江南北。不過,西方植物學家首先是在日本認識銀杏樹的。1690~1692年,一位名叫坎普佛(E.Kaempfer)愛好旅行的德國人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醫師,到日本遊歷了一圈🧙🏻,後來在他著名的《異域采風記》(Amoenitates Exoticae)一書中,像描述日本的社會和文化一樣描述了銀杏,並用日語對“銀杏”二字的音讀Ginkyo來稱呼它。只不過🕯,在該書出版時, Ginkyo一詞被誤排成了Ginkgo,這個錯誤為植物分類學大師林奈所沿用,直到今天,銀杏的屬名還將錯就錯地叫做 Ginkyo。
銀杏的用途是多方面的🤶🏼,它是很好的觀賞樹種,被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廣泛用作行道樹和園藝樹種🕳;它還是佛教中的一種聖樹🐦🔥,在菩提樹(為熱帶桑科喬木)不能生長的地區用來代替菩提樹,因而在寺廟中也廣為栽培。銀杏的木材很優良,因為生長緩慢,成材不易💃🏻,更顯名貴。此外,就是用白果和銀杏葉片來做食品和藥材了。
白果就是銀杏的種子🍀。按照上世紀以來學界業已形成的傳統果實定義,銀杏是雌雄異株的裸子植物,並不形成果實👩🏻🎨,因此“白果”一名從植物學的角度講是不正確的。白果有三層種皮👨🏿🌾,最外層蠟黃色,肉質因含有丙酸、丁酸等低級脂肪酸而有臭味,在其破裂或腐爛時臭味更烈🚶🏻➡️🏠,這就是雌銀杏樹不適合作行道樹的原因🌄。白果的中種皮為堅硬的骨質,白色,內種皮為一層薄薄的紅褐色膜,內種皮裏的種仁(包括綠色的胚和白色的胚乳)才是可食用和入藥的部分★🌶。因此,要得到種仁,必須先把外種皮剝掉,再把中種皮敲開,然後用水浸泡👩🏽🔬,以使緊貼在種仁上的內種皮變軟而易於除掉,這工序真是夠繁瑣的。
不過,白果是很有名的幹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魯菜中有一道名菜“詩禮銀杏”🗝,就是以白果為主料做成的,所以愛吃白果的人大概不會嫌剝白果麻煩。但是白果不可多食👨🏿🍼,因為吃多了會中毒。其毒性成分長期以來被誤認為是氰苷(一種分解之後能產生劇毒的氫氰酸的物質),這很可能是因為中醫主要用白果來鎮咳,而同樣被中醫用來鎮咳的苦杏仁和桃仁的有效成分是氰苷分解後產生的氫氰酸,所以有人看到白果和苦杏仁、桃仁一樣都是種仁🫎,就想當然地以為白果也含氰苷了。
但是所有的化學分析都表明,白果壓根兒不含氰苷,真正的毒性成分其實是白果酸(ginkgolic acid)及其衍生物。而白果酸及其衍生物根本不能鎮咳,白果中所含的其他物質也都沒有鎮咳的效能。那麽中醫為什麽會認定白果能鎮咳呢?只要看看《本草綱目》中的如下記載就明白了:“銀杏……色白屬金,故能入肺經,益肺氣,定喘嗽,縮小便。”為了方便不熟悉中醫理論的讀者,對這段記載需要做些解釋👩🏻🎤🧝♂️:在中醫理論基礎之一的“五行”學說中,白色屬於金🥹,而五臟中的肺也屬於金,所以中醫認為胚乳為白色的白果可以治療和它同一屬性的肺部疾病(類似地🍲,中醫還認為百合也可以“潤肺”👍,也是因為百合的鱗莖是白色的)👨🏿🎤。這種推斷在今天看來自然是通不過現代醫學的嚴格檢驗的🪺。
正因為如此🧑🏼🚒,國外從來不用白果入藥,但他們卻對銀杏葉片情有獨鐘。原來銀杏葉片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在其將黃未黃的9月時,黃酮類物質的含量可高達24%,這是其他任何一種植物都不能比擬的🧱。在那些認為黃酮類物質能治病的內科學者看來,銀杏葉片無疑是最好的提取來源。所以用銀杏葉片入藥實際上是國外的發明👩🏻💼,而和中醫沒有任何關系,《本草綱目》也沒有銀杏葉片入藥的記載👝。
不過銀杏葉片並不能直接服用🧍♀️,因為它和白果一樣含有有毒的白果酸✊🏽。有的人聽說銀杏葉片能促進健康,直接就從銀杏樹上摘葉子泡茶喝🦹🏻🙍♂️,結果喝得頭暈耳鳴🧑🏼🦲,上吐下瀉。現在普遍采用有機溶劑提取銀杏葉片中的黃酮類物質,並要保證提取物中的白果酸含量不能超過百萬分之五。因具體提取方法不同⏲,銀杏葉片提取物的成分也不一樣👰🏽♂️,而有不同的名稱,德國威瑪舒培博士(Dr.Willmar Schwabe)藥廠研製的EGb 761是最常用的一種♻。
那麽黃酮類物質究竟是什麽呢🤦🏽♂️?其實,它是植物中普遍含有的一類化合物,我們日常吃的蔬菜、水果中就有很多。它雖然無毒,但也沒有什麽營養價值🚖;雖然有一種叫蘆丁的黃酮類物質一度被認為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維生素,被叫做“維生素P”🦂,但是這個認識後來被進一步的研究推翻了,於是“維生素P”也就被開除出了維生素的行列。而且🌼,攝入人體的黃酮類物質中,95%不會被吸收🤚🏻,會被直接排出體外。
但是黃酮類物質確實又具有一些生理活性。它本身的確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甚至可以和維生素C相媲美,而人體有許多症狀和疾病都和體內的氧化反應有關,於是國內外都有不少人發表文章,論述黃酮類物質可以消炎、抗菌🗯,甚至抗腫瘤、抗心腦血管疾病。如果讓一個不懂醫學的人來看這些文章💽👩🏽🎓,他們會覺得黃酮類物質簡直可稱得上是“神藥”,但如果是一個專業人士,就會發現這些文章中的大部分都只是初步的研究。比如👩🏻🎨,一些宣稱的黃酮類物質抗腫瘤的功效,都不過是體外實驗的結果,而在體外實驗中發現能夠抗腫瘤的物質的種類🔢,有成千上萬👉🏿,其中絕大部分一攝入體內就不管用了。
2006年12月,美國俄勒岡大學鮑林學院的研究者洛利托(S.B.Lotito)和弗雷(B.Frei)發表的一篇文章,更初步揭開了黃酮類物質“消炎抗癌”的秘密。原來,黃酮類物質具有這些功效,並不是它們的抗氧化性在起作用,而恰恰是因為它們是一種對人體無用的廢物!人體內存在兩套誘導酶系統參與廢物的降解😙,分別叫做一相酶和二相酶🟰。攝入體內的5%的黃酮類物質可以激活二相酶,在二相酶的作用下🔎,黃酮類物質的分子被附加上了一些極性基團,這不僅使它失去了抗氧化性👩🏿🍳,而且變得容易從尿中排出。但是二相酶並不只是專門對付黃酮類物質的,它同時也對付攝入體內的毒物,如突變誘導物和致癌物等——於是🚣🏻♀️,本來無一用的黃酮類物質,在表面上呈現出了“消炎抗癌”的效果!
當然,不管具體機製是什麽🪶,只要是能治病或預防疾病又沒有強毒副作用的物質,就不妨礙用來當做藥物🟧,但問題在於📘,只需要很少量的黃酮類物質就可以誘導二相酶的合成🧑🏻🦯,而大量的攝入不僅無益👎🏻,反而會增加健康風險。按弗雷的說法,一天吃一個蘋果就足夠了🌧,根本沒有必要再額外補充什麽黃酮類物質🙅🏼♂️🤹🏽♂️。更重要的是🧏🏻♀️,在誘導二相酶合成的功能上🔱,所有的黃酮類物質都是一樣的,即使是天山雪蓮這樣的植物👐🏿,在黃酮提取物上與蘋果也沒什麽不同🕴🏻。
銀杏葉片提取物,自然也擺脫不了這個命運🫶🏻。在歐洲(特別是德國)🏊🏽,銀杏葉片提取物被用來提高智力,減緩智力衰退👨🏻🚀💂🏼,特別是用在阿茲海默症(即早老性癡呆)的治療上。但是據《科學美國人》2003年的一篇報道🤳🏼,臨床實驗表明銀杏葉片提取物的效果並不顯著👳♀️🛺,有的實驗絲毫顯示不出它的藥效👨🏻🎤,甚至還有實驗表明它反而會降低智力🎦。而且,所有這些實驗的樣本數都不大🔧,如果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實驗,說不定連一點正面的效果都顯示不出來。這篇報道不無諷刺地說👱🏻♂️,銀杏葉片提取物“也許會輕微地提高你的記憶力🧿,但是你吃一根糖棒也能獲得相同的效果”。正因為如此🦷📡,美國FDA不認可銀杏葉片提取物是藥物,它只能作為膳食補充劑出售,任何在美國經銷銀杏葉片提取物的個人和公司如果聲稱它可以治病,都要遭到FDA的追查和警告🪩。
在中國🤵🏽♀️,情況當然相反。各種銀杏葉片製品賣得不亦樂乎,在單獨的銀杏葉片提取物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復方”,一會兒和人參搭配🧤,一會兒和綠茶為伍,而且所有這些商品都宣稱可以治病。深圳海王公司還為他們的銀杏葉片製品想出了“六十歲的人𓀚,三十歲的心臟”這樣一句苦心孤詣的廣告詞⛱,堪與80年前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白金龍香煙廣告詞“飯後一支煙,賽似活神仙”相媲美。
10月中旬👩🏼🎨,北京氣溫降下來之後,銀杏的葉片便全部變黃🤸🏿♀️,所有的樹都披上了黃色的盛裝👨🏽💻🧑🏿🦳。意昂3体育官网公主樓前的銀杏小道,此時更是美不勝收,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意昂3体育最美的景色之一🤏🏿。我想這才是銀杏葉片最大的價值。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