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3 信息來源👧🏿: 北京日報11月12日
引導他走向歷史地理研究的是洪煨蓮🤑、顧頡剛
曾濤(以下簡稱“曾”):侯先生,您一生都在研究北京,您第一次見到北京城的時候是什麽樣子🌎?
侯仁之(以下簡稱“侯”):那是我在中學的最後一年👈🏻,1931年的初秋,我從南方來到了北京城,夕陽西下的時候🤸🏼♀️📨,走出北京東站,那時東站在前門外的東邊。燈火輝煌之中,我看見正陽門的箭樓,雄偉矗立在那兒🛃,雄偉的建築🤫,深厚的城墻,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32年⚂,侯仁之進入燕京大學學習,此後的70多年中,他一直生活在這片湖光塔影、風景如畫的校園中。也許正是從這片校園開始🚍,侯仁之先生開始了他的北京歷史地理的研究生涯。
今天的意昂3体育官网所在的這片地方,是與清朝王室有著密切關系的著名的園林區,在洪業(洪煨蓮)教授的引導下,侯仁之開始了對北京郊區園林區的實地考察,進而擴大到對整個北京地區的開發過程的研究。本科畢業後🦆,侯仁之畢業留校擔任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的助教,帶領學生實地考察北京的古代遺址。
曾:洪業先生給您的影響是什麽呢?
侯:太深刻了👨🏽🎨。你問這個問題我很高興🥯,在洪煨蓮老師的課上主要是講史學方法。研究歷史🚰,要拿到第一手資料😏,然後才能做出成果。有一次👩🏻🎤🧑🏻🦰,他的課,一個學期講了一半,有一天早上他進來了,一進門兒就給我們做了一個鬼臉,看著我們笑🧙🏼♂️,他把書包放下🅾️,回頭在黑板上寫字,一個一個題目寫下來🍷,分配我一個題目,“歷史上最愛藏書的是誰?”下一個題目我還記得🔗,“第一個造墨的是誰?”分配完了以後,他說你們到圖書館去查資料,每人都去查。這對我影響很大🦧。一個學期的一半時間上圖書館找書,按照他講的這個方法⚧😎,學會了怎麽找第一手資料。我找了三個,最後選了一個,最愛藏書的是明朝胡應麟,學期論文寫好了🧑🏻🎤,我就寫胡應麟是最愛藏書的人👶🏿,從他的詩集考證🔈。我老師看了以後給我批了兩個字🈯️。“佳甚”🕵🏽♀️💂🏼,好得很。
最重要的影響是他對校園做了深刻地研究。這個校園從哪兒來的,海澱是怎麽起來的,所以他對我的影響非常大𓀍。研究北京的興趣是從研究燕京大學校園、海澱周圍園林的開發過程開始。
曾:您當時在燕京大學剛剛畢業以後就留校任教?
侯:對🙄。這段時間對我教育也非常重要。我畢業之後留校,顧頡剛老師把我留校的,讓我來研究北京城。他開一門課🫷🏼🧚🏽,叫古跡古物調查實習,每隔兩個星期的星期六,他都要把學生帶出去到下面參觀,什麽天壇了,周口店了,還有時候到郊外去,更遠的地方,宣化🤽🏽♀️、大同都去過🐊。他不光讓學生看書本🕵🏼♂️,更要實際考察👟。這對我影響很大。可以說,引導我走向地理的是顧頡剛的影響,洪煨蓮老師是另一方面。
在取保開釋的時間裏,他寫成了《北京金水河考》
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然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也就在這一天清晨🦸🏽♂️,日本憲兵包圍並進占了燕京大學,將美籍教員關押到了集中營🛖,校長司徒雷登也被捕2️⃣,部分教職員工也同時被捕,侯仁之是被捕的最年輕的中國教員。當時👨🏼🔬🪀,與侯仁之一同關押在牢房中的還有一位青年學生,他就是後來成為著名演員的孫道臨。
曾:我看到您曾經在回憶錄裏面講,上世紀40年代被日本憲兵抓走關在監獄裏的時候,曾經和孫道臨被關在一起🤦🏻♂️?
侯:我是後被捕的🦸🏿♂️,孫道臨先被捕。在地下的牢裏頭🌱,有老師,也有同學。把我抓進去,打開籠子讓我鉆進去一看👩🏽🍳,孫道臨在裏頭,我放心了🫣。為什麽呢?因為他哥哥是我介紹送到解放區的。不久,孫道臨就被釋放了,我被送到日本軍事法庭,要去判決,我的罪名是什麽🫱🏻?現在想起來真可笑🧑,是“以心傳心🚧,抗日反日”,沒有實際行動,以心傳心。審問我好幾次,我就不說。沒辦法我又在到監獄裏呆了半年,判我一年監禁,三年緩刑👩🏼🏭,可以取保開釋。於是找個保人開釋我就出來了,半夜回了天津。
我從日本監獄出來之後,沒有遷居旅行自由,我幹什麽🧛🏽?我用一年寫成了《北京金水河考》。這本東西我老師看了以後,非常高興。他說裏頭還有問題可以繼續研究👇🏿。他也不告訴我不許發表,日本占領期間不能發表,他不這樣說🛂。他說你還沒搞完,還得繼續研究,過幾年再說👨🏼🎤,等日本投降後燕京大學復學,那年暑假我去英國之前發表了,發表在燕京學報上🧑🦰,這件事情對我的教育意義非常大。所以,絕不能虛度時光,一定要做有意義的工作,做學術研究。
抗戰勝利以後🆔,侯仁之前往英國利物浦大學,受教於達比教授🏊🏽,他的博士論文就是北京的歷史地理👱🏽♂️,在以後的歲月裏,侯仁之將北京的歷史地理研究推進到了更深的層次。他主持完成的北京歷史地圖集💚,是中國歷史地理的一項傑出成就👨🏽🍼,有專家指出,將古代地理更新為科學的歷史地理學,並納入近代地理學體系的首創者,是侯仁之🛹。
曾:侯先生,把地理變成歷史地理💆🏼♀️🧖🏻♂️,您是一個首創者,是不是和您在英國的學習有很大的關系?
侯:有關系⛹🏽♂️💏。抗戰勝利後🧑🏿💻,我到英國去留學,師從達比教授,我受他影響很大。他不研究中國,他研究英國、研究英國的歷史地理。一個城市不僅僅用名稱的改變來說明城市的信息,還必須用它的地理條件,如當時的地理條件下怎麽形成的💂🏿♂️?等等🧑🏻🦯➡️。可是他對北京城沒有研究,但他對英國的研究對我大有啟發🎣,於是我轉過來研究北京城🏂🏼。
北京850多年的建城史在侯仁之先生那裏是一部敞開的“大書”
侯仁之先生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參與北京的城市建設工作📇,對北京城的歷史和未來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北京建城已有850多年了,這850多年的歷史在侯先生那裏是一部敞開的大書𓀍。
曾:對今天的意昂3体育、清華和海澱這個地方的研究🤸,幾乎延續了您的一生。這個地方的歷史重要性究竟是什麽?
侯:這個一言難盡👨⚕️。簡單說🙅🏿♂️,最早的北京城𓀌,蓮花池是它的上源,就是現在的北京西站往南🪃、往東一點的地方,原來北京城在那兒。當時北京城最重要之處主要是它是中原和北方來往的關要。中國的文化其實就是漢族和少數民族文化不斷交融而發展起來的📭。那時候從中國內地到北方去,走哪條路呢?就是先到今天北京建城850周年的地方,那時現在北京城還沒有,從那兒一直向北走,斜向東北🩷💋,正好走進了蘇州街🐯。海澱那個時候太低🔄👍🏿,往西邊就低下去了😾。沿蘇州街貼著高低的邊緣一直往北走😈,出南口。中國“吃早點”的地方就是海澱🤹🏼。所以海澱是原來的北京城和北方塞外關系來往的必經之路👨🏼🚒。元朝後因為蓮花池很小,水源不夠,北京城就往東北遷了一點。一直到清朝北京城的發展全部力量都在西郊,以海澱為中心開始。
曾:中軸線也是您非常鐘情的一個地方✷。
侯:中軸線原來沒有🦴。元朝時因為蓮花池的水源不夠🍭,就把城市往東北遷👮🏼♂️,遷到現在的什刹海。沿現在的什刹海一條軸線下來了👫🏼。所以後門橋(現在叫萬寧橋),最早的名字叫萬寧橋,後來叫後門橋🏉,後門已經沒有了,拆掉了🍷,這個中心、這條線的確定的確為今天的北京城奠定了基礎🐪。選擇現在鐘鼓樓所在的地方作為全城的中心,一直向南發展🏊🏻♀️,於是中軸線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準則一直保留到今天,紫禁城也就是現在的中軸線。中軸線選定之後北京一直向南發展,明朝往南遷♌️,又加了外城,形成內城、外城兩個城,而紫禁城正好在中軸線上。
曾:為什麽?
侯:這件事情世界上任何國家沒有🤺,最深的起源追溯到很早的時代↖️🏟,《周禮·考工記》講到過。那還沒有統一中國,但是人的思想中👨🏿🦱🤸🏼♀️,認為應該有一個統一的形式🎣。統一者的王朝的所在,應該是什麽?四條,左祖右社,左邊是太廟🏃🏻,右邊是社稷壇🏸,面朝或者面向南方是朝廷💽,背後是市場🏋🏼♂️。過去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紫禁城前面,東邊太廟🦵🏻,即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西邊社稷壇,即現在的中山公園👩🏿🦱。所以面南而王的思想和中國的地理關系非常重要。面朝後市🥌👉🏼、左祖右社🕵🏼♂️,《周禮·考工記》就是這樣說的,北京城的設計是從元朝大都城就定下位置,明朝進一步發展,一直保留到今天。
曾:還有一個大家覺得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現在北京這個城市發展不是往南發展,而是往北發展的🧖♀️,是這樣的嗎🚇?
侯:過去的北京城一直向南發展,封建王朝統治的時候☝️,明朝始建立現在的北京城,先建內城後建外城,天壇、先農壇🚤,這個軸線一直是向南的。這是封建時代面南而王的思想,面向正南,統治天下,不管背後。這一思想是什麽時候打破的?是亞運會,這很了不起🥦。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也是向正北發展吧,那兒開闊空曠,人也很少,所以以往一直都向南👃,現在決定向北發展🏇,這個決定極其重要。因為歷史都是向南,面南而王,統治天下📞,那是封建的思想,現在國際活動要來了,中國要走向世界了🚴🏽,從亞運會到奧運會🧗❄️,北京城向北發展了,標誌著中國開始走向國際、走向世界。北京城的發展史的象征意義太重要了,任何國家都沒有🫠。
侯仁之力主保護蓮花池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在修建北京西客站時,當侯先生聽說有一個方案是要放棄蓮花池,他堅決反對😶🌫️,並且在夫人的攙扶下👌,登上了西客站附近的頂樓⛹️♀️,觀察蓮花池的地勢,寫報告呼籲政府完整地保留蓮花池。
曾:最近十年,您提了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就是蓮花池的保護,其重要意義是什麽呢?
侯:對北京是怎麽來的,爭論很大🪽,大家還有不同的意見。因為有一個地方,叫燕,在河的西邊,在那兒發現了古城的遺址。不是薊,薊和燕是兩個,薊就在蓮花池旁邊,薊沒有遺址留下來🩸,因為河水沖得太厲害了🤦🏼。那時♿,燕是強盛的,過了河吞並了薊,遷都到薊,這才叫燕都薊城👩🏽🎤,所以北京真正的起源是在薊,薊的起源是靠蓮花池的水。
曾:這是北京真正的最早的一個起點✍️?
侯:對🏌🏻♂️,真正的起源是薊,它的來源,必須有水啊,沒水不能發展,這就是蓮花池的重要意義。所以我建議一定要恢復蓮花池。因為那時正要蓋北京西站,他們說這是北京的大門,往南可以直通香港👩🏻🌾。當時因為蓮花池水幹了。我一個學生管這個事兒,跑來告訴我👩🏽🔧,我說不行👩🏻🍳,絕對不能占用蓮花池,要保留下來,把你們車站往旁邊移一移。我說車站建起來之後👋,旁邊有大的湖泊,而且這個湖泊是歷史性的,是一個標誌北京城起源的很重要的湖泊,既有歷史底蘊,又有自然風光,大門旁邊一個大湖,多好啊!後來終於接受意見了。可是修建過程中,西站還沒修完,我爬到樓頂一看👂🏽🐄,他們好多東西堆在蓮花池裏頭,沒人恢復它🫶,我又提意見了🧚🏻,一直到前幾年,汪光燾很關心這個問題,他很早就和我有聯系了👸,我說一定要把蓮花池保留下來,他做了最後的決斷🈂️,保留蓮花池👩🏿🎓,重新修了那個後門橋❤️,改為原來的名字萬寧橋☘️。這樣,一條水系完成了,蓮花池出現了。
無論是在校園內還是在社會上👡🚴,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侯先生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人們眼中,他是北京的熱情宣傳者,是北京城的知音🫱𓀙,他讓歷史地理學這門偏僻的學科走向了社會,更多的人因為他領略了北京這座輝煌城市的魅力。
曾:您一生都在研究北京,對北京這個城市,與別人相比您一定有非常不同的情懷在其中?
侯:我一生都在研究北京城💽。北京城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三個裏程碑,代表不同時代🤾🏿♀️,不同方向🫴🏿,都在中軸線上,所以中軸線重要就重要在這兒。它的第一個裏程碑是故宮博物院,世界上哪兒有一個城市封建時代帝王的首都建築如此宏偉🚾?沒有第二個🎼。而且紫禁城的設計👊🏽,左祖右社、面南後市🌘,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理想實現了🐎,是紫禁城把它化為現實⛏🏌🏽♀️。都想這樣做🌤,但都沒有做得像北京這樣好,這是第一個裏程碑,代表了封建時代的北京走向了世界,它的建築水平完整地保留下來了。第二個裏程碑是天安門廣場🫲🏼。新中國成立了👰🏼♂️,封建時代結束了🙆🏿,新時代開始了🛳。在哪兒舉行開國大典🧑🏻🤝🧑🏻?天安門。天安門廣場開辟之後,東西大道也開通了。所以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廣場是第二個裏程碑➜。西是人民大會堂🧗🏼♀️🤳,東是革命歷史博物館,史無前例,哪個國家也沒有🤵,現在還在進一步完善👩🏽🚀,這說明中國已經到了民主時代了👏🏿。第三個裏程碑是奧林匹克中心,當時考慮來考慮去還是選擇北邊🎅🏻,因為北邊空著,什麽遺址開始的時候都要選擇一個空曠的地方,人比較少一點的,奠定基礎🆑、打下基礎🖕🏼♈️。更重要的是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此舉行,這說明什麽?說明北京進一步走向國際🌚🫑、走向世界。三個裏程碑,標誌著封建時代的🔆、新中國的和開始走向世界的北京城✌🏻。
曾:那麽在您的心目當中,北京的未來是一個什麽樣子🧑🏽🦰?
侯:成為世界有名的大城市,任何城市都不能和中國北京相比。不過,現在也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四合院拆得太厲害了,不應該。我對四合院沒有研究🧑🏻⚕️,但是整個紫禁城保留下來了。在城裏,要保護皇城,整個城市保護不了👷🏿,皇城要保護下來👨🏻⚖️。高樓大廈,這是建築學的問題🤹🏿,我從地理上做不了什麽評論了。
曾:96年的人生,您經歷了太多的人生的磨煉和波折🙌🏿,您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麽樣的總結嗎?
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這一輩子兩次逆水行舟,一次從日本監獄出來三年,在天津;一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我沒有放棄我的學習😖😜,沒有放棄我的研究🧺,雖然當時不能工作,但我繼續堅持我的學習。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絕對不能退🫰🏼。
名家檔案
侯仁之
地理學家🫵🏻,1911年生🚴♂️,山東武城人🦄。1940年獲燕京大學研究院文科碩士學位📗。1949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天津達仁商學院、天津工商學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燕京大學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副教務長,地質地理系和地理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第一至四屆副理事長、第三至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專於城市和沙漠歷史地理研究🦃。著有《天津聚落之起源》、《歷史上的北京城》、《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等👀。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