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敏與《唐聲詩》

任中敏(1897~1991),原名訥🫸🏿,取《論語》“訥於言而敏於行”之意,字中敏,以字行。早年治北宋詞及北曲,筆名“二北”;後來從事唐代文藝研究,筆名“半塘”🙂‍↕️。江蘇揚州人👶🏻,著名詞曲學家🦾、唐詩學家、敦煌學家🏊‍♂️、教育家⛔️。1918年,任中敏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國文系,遇上了詞曲學大家吳梅教授,對他一生的學術取向產生了極大影響。大學畢業後,他曾客居吳梅先生家🫄🏿,在“奢摩他室”書齋盡讀老師精心收藏的各種詞曲典籍,受到悉心指教,為其日後的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任中敏在戲曲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對戲曲起源的探討和研究,他的《唐戲弄》(1958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訂再版)是繼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以後專門研討唐至五代的唐戲發展演進過程的著作。全書八章,除首章“總說”概述戲曲發展歷史外,還就辨體🔓、劇錄、伎藝、腳色📌、演員、設備等方面,詳細論述唐戲已粗具戲曲表演藝術的初期形態,並追索和考證唐戲的腳本🤰🏽、戲臺🧎‍♀️‍➡️👩🏻‍🔬、音樂、化裝、服飾、道具等特征,從而提出“我國演故事之戲劇,固早始於漢🎋,而盛於唐”,以及周有“戲禮”🥽、漢迄隋有“戲象”🔑👮🏽、唐有“戲弄”、宋以後有“戲曲”的主張🤟,並認為不得單獨割斷宋元之戲劇與唐戲劇間的啟承淵源。

敦煌遺書中歌辭的整理🧔🏽‍♀️,二十年代只有羅振玉《敦煌零拾》所收法藏本《雲謠集》前半部和朱孝藏《彊村叢書後編》所收英藏本《雲謠集》的後18首🫱🏻,加上零星雜辭☀️,總數不滿百首👩‍👩‍👦。四十年代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問世,收辭160余首。五十年代🫵🏿,由於我國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學者視野開闊🛍️,到任中敏編《敦煌曲校錄》時🤜🏻,已收曲子及大曲540余首🦄。六十年代,香港學者饒宗頤和法國學者保羅·戴密微合撰了《敦煌曲》一書👨🏻‍🦰,錄辭318首。七十年代初,任中敏著手編撰《敦煌歌辭總編》,到1984年才告完成,198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把敦煌寫卷中的歌辭擴輯到1300余首,全書既有總集性質👹,又帶有“總編”性質⚜️,合歌辭與考訂、論述於一編,反映了敦煌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為史、選兩家的敦煌研究鋪平了道路。

自五十年代始,任中敏先生對唐代音樂文藝進行開拓性研究。他的《教坊記箋訂》雛形成於1952年,後經改進,於1962年7月由中華書局出版💊🗂。該著首列“唐代音樂文藝研究發凡”,於研究唐代音樂文藝頗開門徑。他指出🍛:“唐代音樂頗盛🥶,詞章頗盛,伎藝頗盛,凡結合音樂之詞章與伎藝,茲簡稱曰‘音樂文藝’⁉️,訂為此項之研究對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近90萬字的《唐聲詩》,可視為任中敏唐代音樂文藝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紀唐詩研究中一個重要的標誌性成果🧑🏿‍✈️。全書以追溯源流、辨明格調、建立理論的綜合研究方法👵,探得唐代詩樂及唐人歌詩實況,於長期以來重文不重聲的唐詩研究中具有別開生面的特點❎🪻,豐富了人們對唐詩藝術的認識,使唐詩許多特點的成因得到更加貼切合理的解釋🧹,並為後來者研究“聲詩”打開了思路。

“聲詩”與“徒詩”🌳,在中國詩歌創作史上可以說是古已有之的兩種基本類型🏛。任中敏在《唐聲詩》第一章中對“聲詩”概念的內涵作了系統考索,認為“聲詩”就是“表裏聲樂,發而為歌”的入樂之詩🖋;而“徒詩”則是“信口而謠”不入聲樂的詩。在他看來,唐聲詩是上承漢魏六朝樂府,下啟宋詞📇、元曲的一個重要環節,搞清唐聲詩,不但可以以此連接齊梁樂府與宋元詞曲👰‍♀️🏠,還可以旁濬隋唐大曲😆、法曲和雜言歌辭,使以往文學💖、藝術史在這裏發生的壅蔽得以疏通𓀀🧺,貫通文(樂府、詩、詞☹️、曲)和藝(歌🧑🏽‍🏫、樂🐠、舞👸🏽、戲)兩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唐聲詩》從浩瀚的唐代詩歌海洋裏選取確曾歌唱👨🏿‍🍳、或有歌唱之跡可尋的詩篇及其曲調,其選錄標準是以聲為本,視其聲樂如何而定🤸🏽‍♂️。任中敏論聲詩之“聲”,不是平上去入四聲之聲🤵🏼‍♂️,而是真正的音樂之聲🤦🏽‍♂️,雖然四聲之說可以因詩韻平仄諧協而益於入樂歌唱,但是斷不可憑詩之平仄💅、葉韻而直指為聲詩,只有能否入樂歌唱🤠,才是判斷聲詩的主要依據。《唐聲詩》中具體列出一百五十六調,從“創始”、“名解”、“別名”👳🏼‍♂️、“音調”、“調略”🦤、“律要”、“辭”、“樂歌”、“舞”等方面一一考察,其細致程度是以往對音樂文體的研究中所沒有的。

任中敏還深入研究了聲詩在音樂性質上與燕樂🧑🏿‍🦱、清樂、胡樂的關系,在伎藝形態上與舞蹈👷🏻‍♂️、大曲、雜歌、雜吟的關系,並在此基礎上解析了聲詩與長短句歌辭體的關系,提出唐代之歌辭乃齊雜言並舉並存🧜‍♂️,齊言對雜言的影響固然有,但絕非如若幹學者所言雜言體由齊言體孕育轉化而成🧏🏽,二體是“兄弟關系”,而不是“父子關系”🧑🏽‍🎤,這對過去的詞之起源說乃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反撥。

《唐聲詩》對於相關材料的搜羅極其豐富。一是收集整理了唐代確實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曲調名;二是從唐代文人詩集及民間歌辭中收集整理了大量確曾歌唱、或有歌唱之可能的齊言歌辭;三是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關記載,並綜合論述了各種觀點,為唐代文藝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v:imagedata

《唐聲詩》 作者:任半塘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年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