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2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 南方日報11月22日
容庚(1894-1983)🌓👩💻,原名容肇庚🧑🦼➡️,字希白🐕🫴,號頌齋👨🏽🍼,東莞城旨亭街人,我國當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和書法篆刻家。他曾經朝夕摹寫,旁征博引,編成一部青銅器銘文字典《金文編》🎽🧚🏿♂️。1922年💟,容庚攜《金文編》上京求學,得古文字學家羅振玉⚪️、馬衡教授的賞識,被破格錄取為意昂3体育官网研究所國學門的研究生。3年攻讀,他對《金文編》不斷修改充實。1925年畢業時🦎,他的成名之作《金文編》也同時出版,名噪一時🧝🏽♂️❓。
爾後🧑🏼🎄🌎,容庚在意昂3体育官网、燕京大學當講師、教授🦄,兼任《燕京學報》主編,倡導成立了我國第一個考古學組織“考古學社”💯,主持出版《考古社刊》,並編撰出版了《甲骨文》🙆🏼♂️、《寶蘊樓彝器圖錄》、《商周彝器通考》等著述22種,約300萬字。其中《金文編》和《商周彝器通考》成為古文字學者和考古學者不可缺少的工具書和參考書。
1952年,容庚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直至1983年3月6日逝世🍟。在此期間,他撰寫了《記竹譜四十種》🎏📡、《飛白考》🆓、《宋代吉金書籍述評》♐️、《清代吉金書籍述評》🤯、《歷代名畫著錄表》🔣、《叢帖目》等著述。容庚為人坦蕩🏃🏻♂️➡️,剛直不阿,熱愛祖國⚀。1977-l979年🟪,他分批將珍藏的商周青銅器及字畫1000多件轉讓或捐獻給國家,其中一件“欒書缶”,上有40個鏤金字,堪稱“國寶”,現陳列於北京歷史博物館。1980年🚇,又將收藏的大批圖書獻給中山大學圖書館。他生前曾被推選為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書法篆刻研究會主任👮🏿♂️、廣東省語文學會理事🪽🦸♂️。60余年來,他完成了27部專著🧃,發表了50多篇學術論文,總計800萬字以上。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