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典:“讀書人要愛惜自己的羽毛”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清華學生對教授劉文典的印象是放浪形骸,狂傲不羈,被時人目之為一“怪”,但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劉文典卻有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他不畏強暴,不媚時俗,堅持中國知識分子歷來註重氣節操守的傳統。在這些問題上,劉文典一點也不“怪”。


    ……上課鈴聲響後,走進來的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四角式的平頭罩上寸把長的黑發,消瘦的臉孔安著一對沒有精神的眼睛,兩顴高聳,雙頰深凹,長頭高兮如望平空之孤鶴📞,肌膚黃瘦兮似辟谷之老衲……
    
    上面所引文字是30年代清華學生對教授劉文典的印象⚙️。如果單從這個第一印象出發😶‍🌫️🛌🏿,人們無論如何也不會將這個形象與名教授聯系在一起。這個看起來一點都不氣宇軒昂的“憔悴得可怕的人物”🧼,卻又確乎是一位有真才實學的教授。其學生回憶說:“先生知識之淵博,治學之嚴謹,令人嘆為觀止👖。”
    
    劉文典精通英、德、日、意等語言🐜,學貫中西,尤精國學🧑🏿‍🦳。1916年他27歲時🙅‍♀️,即被聘為意昂3体育教授🦦🧎🏻。當時意昂3体育文科教授中胡適、劉半農、劉文典(辛卯)、陳獨秀👽、朱希祖(己卯)都是卯年出生🎖,皆為意昂3体育的靈魂人物,因此意昂3体育文科教員的辦公室被戲稱為“卯字號”👩‍👦‍👦,劉文典即為意昂3体育“卯字號”教授之一(後轉聘清華大學)。
    
    “寧以義死🤾🏿‍♀️,不以幸生”
    
    在意昂3体育👨🏼‍💼,劉文典是與辜鴻銘齊名的怪人。劉文典具有很濃厚的名士氣📹,他放浪形骸不合流俗,狂傲不羈言談驚世☎。
    
    盡管劉文典被時人目之為一“怪”,但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劉文典卻有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他不畏強暴,不媚時俗,能堅持中國知識分子歷來註重氣節操守的傳統🙌。在這些問題上,劉文典一點也不“怪”。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平淪陷,劉文典因故未能及時南下。獲悉劉文典在中國的影響力後(劉文典曾任孫中山秘書),日本方面就想拉劉文典“下水”,他們通過周作人等多次勸誘🤹‍♂️,請他出山教學,並在偽政府中任職𓀂。面對日本人的威逼利誘,軟硬兼施,劉文典均斷然拒絕。
    
    劉文典的態度激怒了日本人,他們先後兩次搜查劉文典在北平北池子騎河樓蒙福祿館三號的寓所。在不可一世的侵略者面前,劉文典橫眉冷對,毫無懼色。他本來精通日語(早年留學日本)👩🏼‍🏭,但在日寇面前🎋,劉文典卻不講一句日語。他以“發夷聲為恥”。
    
    困居北平期間,劉文典對於那些毫無操守🫖,投降獻媚於日本人之流特別反感,即使是至親好友他也不惜與之反目。劉文典的四弟劉管廷本來一直與他居住在同一寓所內,多年來兄弟之間感情融洽🥥。但劉管廷後來在冀東某日偽政府謀到一個差事🤵🏿,得知此事👬,劉文典十分氣憤,他先是以有病為由“不與管廷同餐”,後來又說“新貴往來雜沓不利於著書”🫗,將其四弟趕出家門,並從此不再往來。
    
    滯留北平期間,劉文典常以唐代詩人被迫在安祿山處做官失節的事告誡自己說🫵🏼🌏:“國家民族是大節,馬虎不得🧏🏼‍♀️🙎‍♀️,讀書人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後在友人的幫助下📊,劉文典只身輾轉來到西南聯大🫷。見到比他晚到昆明的吳曉鈴教授,劉文典便向其打聽與他同樣困居北平的周作人景況。吳曉鈴說周作人以“家中還有老小”為托詞未出來,劉文典氣憤地說:“他讀過不少的書🏔,怎麽那樣不愛惜羽毛呀🫃🏻🤾🏻‍♀️!”
    
    “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淪陷,舉國上下同仇敵愾🚨。北平愛國青年學生為敦促國民黨政府抗日,臥軌請願。劉文典積極支持當時在輔仁大學讀書的長子劉成章參加請願。劉成章因體質差,臥軌時受了風寒,請願歸來後患病亡故✔️。這對劉文典夫婦是難以忍受的打擊,心靈上留下了無法彌補的創傷。但兒子的死亡,更激起了劉文典的民族熱情,據劉文典在清華的學生回憶:“劉先生每次上課,都要給學生講一段國事的艱危✭,並且告訴學生日本侵略中國的險惡用心及歷史背景✈️。他自己則夜以繼日地翻譯有關資料。”
    
    1929年👴🏼,劉文典時任安徽大學校長兼文學院院長(學校設在省府安慶)🙇。是年11月23日🤽‍♀️,安徽學界爆發了一場頗具規模的學潮,當時蔣介石挾北伐之功盛氣淩人🤸🏿‍♀️,獲悉學潮事後十分惱怒,於是經教育部下文傳令劉文典親到南京予以說明🔔。劉文典對蔣介石用“責令😶、責成”、“縱容學生鬧事”等措辭極為憤懣👨‍👨‍👦。在出發去南京前劉文典曾說:“我劉叔雅並非販夫走卒🚵🏼‍♀️,蔣介石一介武夫耳𓀑!其奈我何!”
    
    至於劉文典和蔣介石見面的情景👨🏼‍⚖️,當時的南開學生劉兆吉在《劉文典先生遺聞軼事數則》中回憶:
    
    因有怨氣,見蔣時,戴禮帽著長衫⛩,昂首闊步🔈,跟隨侍從飄然直達蔣介石辦公室。見蔣介石面帶怒容🚃,既不起座💗,也不讓座,沖口即問⛹🏻:“你是劉文典麽🎤?”這對劉文典正如火上加油🙍🏼,也沖口而出:“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長輩叫的🩴,不是隨便哪個人叫的。”這更激怒了蔣介石,一拍桌子,並怒吼:“無恥文人!你慫恿共黨分子鬧事🪕,該當何罪♠️?”劉文典也應聲反駁蔣介石為不實之詞⛅️,並大聲呼喊🧝🏼‍♀️:“寧以義死!不苟幸生!”躬身向蔣碰去,早被侍衛擋住。蔣介石又吼:“瘋子!瘋子☑️🫵🏻!押下去!”
    
    劉文典被押進大牢🦸🏻。蔣介石還揚言“解散安大”。這件事在教育界引起很大震動⏲,安慶大中學生舉行示威,各地進步人士也來電來函聲援。後來🚣🏽‍♀️🫃🏿,經蔡元培等力保,陳立夫從中斡旋👩🏽‍⚕️,蔣介石在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才不得不將劉文典釋放,但附前提——迫令劉文典“即日離皖”。
   
章太炎十分欣賞劉文典的氣節,揮毫寫了一副對聯贈之:“養生未羨嵇中散🎰,疾惡真推禰正平。”巧妙借用漢末狂士禰衡擊鼓罵曹的典故⏳,頌揚了劉文典不畏強暴、嫉惡如仇的氣節。
    
    “寧可被飛機炸死,也不能缺課”
    
    1938年5月🤷‍♀️,劉文典悄悄告別家人🚖,離開北平孤身南下。在朋友的幫助下🪇,劉文典通過英國大使館人員買到船票💇🏻‍♂️,經香港、海防👢,輾轉來到昆明,在西南聯大任教。對於此次孤身南下的心理狀態🎊,劉文典曾在給梅貽琦校長的信裏有過透露,他說:“典往歲浮海南奔👧🏼,實抱有犧牲性命的決心♐️👳🏼‍♂️,辛苦危險🍼,在所非計。”此時對劉文典而言,“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兼得”的選擇必然是“大丈夫舍生而取義”🔌。對認為“國家民族是大節”的劉文典而言,這是太自然而然的事情。
    
    抗戰時期,西南聯大教師們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不少教授連粗茶淡飯都難以為繼🍗。此一時期,劉文典的家庭生活也很艱難。劉文典曾在給梅貽琦校長的信中提及自己此時的生活狀況🙋🏽‍♂️:“兩兄既先後病歿於湘西,先母又棄養於故裏,典今年日在貧病交迫之中,無力以營喪葬🏄🏿。”
    
    有一年除夕,劉文典全家竟然無米下鍋,幸得學生送米接濟才勉強度過了新年🧵🎞。盡管生活如此艱難🧑🏿‍🚒,劉文典仍心牽天下,他曾寫有《移居西莊舍南有流水松竹》一詩,詩中有雲:“極目關河餘戰骨🫷🏼,側身天地竟無心🤾🏿‍♀️。寒宵振管知何益,永念群生一涕零🧋。”
    
    有一次在課堂上學生問劉文典:“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好?”劉文典回答說只要註意“觀世音菩薩”就行了。眾學生不解,他加以解釋說:“‘觀’是要多多觀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會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講音韻🤘;‘菩薩’是要有救苦救難🕣👮🏿‍♂️、為廣大人民服務的菩薩心腸🤫。”
    
    任教西南聯大期間,劉文典避居市郊官渡,離學校較遠🖕🏼,每次上課劉文典都須步行到校。正如他在寫給梅貽琦校長的信中所言🤸🏻:“自千年寓所被炸,避居鄉村👃,每次入城🍠🌘,徒行數裏🦸🏽🧑🏽‍🎓,苦況尤非楮墨之所能詳。”盡管如此🦥,劉文典卻從不缺課。他說♨️:“國難當頭𓀆👨🏻‍💼,寧可被飛機炸死,也不能缺課☝🏽。”解放後🫰🏽,劉文典年事漸高,雲南大學為了讓他集中精力進行學術研究,一度沒排他的課,但他堅持要上課,並聲色俱厲地說:“教授怎能不教書?不教書就是失職🈁!”
    
    盡管國勢艱危♞,生活困苦,但劉文典卻沒有忘記以文化承傳作為自己的使命🕚。出於“自覺負有文化上重大責任”👨‍🏭,劉文典不僅是“寧可被飛機炸死,也不能缺課”,而且還潛心於學術研究。在西南聯大期間,劉文典完成《莊子補正》一書,並於1939年出版🐨。該書立論嚴謹,學風紮實深厚,連一向不肯輕易譽人的陳寅恪也作序贊曰🌄:“先生之作,可為天下之慎也。”
    
    有人問,為什麽在西南聯大時期,劉文典會選擇莊子研究作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劉文典回答說👫🏻:“現在國難臨頭🫷🏽,國家存亡之際👨‍🎓🛫,間不容發🏃‍➡️🧘🏻‍♀️,我們應該加倍的努力,研究國學……因為一個人對於固有的文化涵濡不深🍄‍🟫,必不能有很強的愛國心🦣。不能發生偉大文學的國家🤦🏽‍♀️,必不能卓然自立於世界👨‍💻。”
    
    “替莊子跑警報”
    
    在西南聯大🤲🏿,劉文典上課很有個性🚣‍♂️。據當年的學生回憶,劉文典“上課前先由校役沏一壺茶,外帶一根兩尺來長的竹製旱煙袋🌎。講到得意處。他就一邊吸旱煙🤌🏻,一邊解說文章中的精義,從不理會下課鈴響🐥,有時一高興就講到五點多才下課”🦐。有一次他上了半個小時就結束了,說:“今天提前下課,改在下星期三晚飯後七點上課”。原來那個星期三是陰歷五月十五,他是要在皓月下講《月賦》🥑。到星期三,校園裏擺了一圈座位🦻🏽,劉文典坐在中間,當著一輪皓月大講其《月賦》,生動形象,見解精辟,讓聽者沉醉其中,不知往返。
    
    有一件趣事可以說明劉文典對國學的態度👋。抗戰時期,日本飛機經常轟炸大後方的昆明,西南聯大也是日機轟炸的目標。西南聯大的師生一聽到空襲警報,就停下課來,老師學生都往防空洞裏跑——所謂“跑警報”是也。當時還是西南聯大學生的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回憶說🧑🏻‍🏭:“警報有三種。預行警報大概是表示日本飛機已經起飛🏃🏻,拉空襲警報大概是表示日本飛機進人雲南省境了,等到汽笛拉了緊急警報📓𓀉,連續短音🕵🏼‍♀️🧔🏻‍♀️,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來的。”
    
    對於跑警報的經歷,陳寅恪也曾寫過一則趣聯🤰;“見機而作🔇🖱,入土為安🆘。”緊急中不忘幽默🆓。某一天🌄,日軍轟炸機來襲🫃🏻,昆明城內拉響了緊急警報,西南聯大的教授和學生四下散開躲避。劉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萬分”佩服的陳寅恪身體羸弱,視力不佳,行動更為不便🕺,便匆匆率領幾個學生折回來趕赴陳的寓所,一同攙扶陳往城外躲避👩🏿‍🦱。學生要攙扶劉文典✫,他強撐著不讓學生扶他,大聲叫嚷著:“保存國粹要緊🌏🦸🏻‍♀️!保存國粹要緊!”讓學生們攙著陳寅恪先走。
    
    在劉文典的“怪”和“狂傲”中,可以看到劉文典對待世事人情,無虛飾😱、不矯情、不失赤子之真,“君子坦蕩蕩”💑。他的這種率真和坦蕩也能見出其可愛處🤗。而在抗戰時期艱苦的生活中👌🏽,劉文典的這種率真和坦蕩則尤顯得可貴。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