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9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中國臺州網11月19日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牛滿江這個名字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作為著名美籍發育生物學家、愛國人士🥷🏽、美國天普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牛滿江教授不僅在科研上取得了斐然成就🎸𓀑,而且在推動中美關系正常化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1月8日淩晨👴🏻,95歲高齡的牛滿江因病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他的遺體於16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錦濤、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通過各種形式表示沉痛哀悼🪐,並向他的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出生山野名滿天下
牛滿江1912年10月31日出生於河北省博野縣東程召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裏🦶🏻。他自幼好學上進⇨,讀書很刻苦,青年時期求學保定同仁中學,1932年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生物學系,1936年畢業留校擔任助教❗️。1943年與張葆英女士結婚,生有二女😼。
1937年7月7日,日軍借口盧溝橋事件占領北平✊,牛滿江化裝逃出,經天津、青島、濟南到達南京🥨,由南京的意昂3体育辦事處派去長沙🐧,參加意昂3体育👨🦯、清華、南開三校組合的臨時大學👭🏻。
他在長沙僅呆了6個月🕴,又因日軍進攻九江,臨時大學再南遷昆明,並改名為“西南聯大”🫅🏽,而被派往昆明籌建理學院校舍。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戰,中美關系密切起來,當時的國民政府對未來有了信心,打算派人出國留學。於是🐚,牛滿江作為意昂3体育派出的第一批留學生,於1944年遠涉重洋,來美深造。
在世界聞名的斯坦福大學,牛滿江用兩年時間就攻下博士學位🙇🏿♂️🧹。此後,他先後在斯坦福大學、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後改名為洛克菲勒大學)和天普大學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
後來,鑒於牛滿江的科學研究成就,天普大學授予他終身教授榮譽。
創立“外基因學說”
有人說牛滿江是“生命奧秘的探索者”🤳,真是一點不假。
達爾文的進化論和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是生物科學的歷史性突破🐾。此後施培曼及曼爾德提出背唇(後被命名為“施培曼中心”)誘導第二個體的形成,轟動了生物學界。促使第二個體形成的是“施培曼中心”的什麽物質呢?各國科學家爭相討論。直到1953年,牛滿江以原創性的實驗結果提出🧔🏻♀️,mRNA是該中心發揮功能的物質,到1960年證明了mRNA具有特殊功能。
牛滿江的科研自1950年到2000年👨🎨,第一個重要發現是mRNA是“施培曼中心”功能的物質(分化因子)。
為證明mRNA是卵發育的因子👏🏿🧕🏻,首先要證明卵中有器官形成的mRNA,牛滿江的研究生博士後在1960年代解答了這個問題🕺🏼,接著他又證明卵內mRNA與外源器官mRNA具有同樣外基因功能👂🏼,同時為生命科學解答了一個問題🍈,外基因(mRNA)是卵發育的模版。
無疑,牛滿江的外基因學說開創了人工培育新物種的新思路🕵🏿♂️,是人類在生物遺傳工程方面的一大突破🧲。
牛滿江因此獲得了“利利學術”獎及“古根海姆”獎💶‼️,他的名字被收入美國科學名人錄及世界名人錄🛴,他還於1970年被選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的智慧在延伸
提到“基因”🧗🏻♀️,許多人耳熟能詳,然而牛滿江的外基因學說雖然創立在20世紀90年代,真正明白其內涵的人卻可能依然甚少🧑🏽🏫。
關於外基因學說的應用價值🧔🏻♂️,牛滿江曾給出了這樣的想象🍋:棉花🧑🏻🦽➡️、蠶絲🧝🏿♂️、蜘蛛絲,都是絲,可是這三種絲的強度不一樣,蜘蛛絲最強,是最好的鋼鐵的50倍🙇🏻♂️,蠶絲次之✍️,棉花絲最弱。可吐絲是由一個外基因管製,是由一個外基因合成絲的蛋白。假設把蜘蛛絲的蛋白放入蠶裏🧑🏻🦽,或者放入棉花裏🧝🏿,棉花絲的強度將增加很多倍。效用是不可估量的。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牛滿江曾經自己出資5000元人民幣🔍🪧,請人幫助他收集蜘蛛😊,但沒有如願。
此外,牛滿江還認為,他的理論可以應用於醫療。如患糖尿病的原因是胰臟裏有一種細胞👨🏼🍼,不知道為什麽死去,若有人出錢,把血液裏的細胞搜集起來,用外基因加以處理,培養它,使細胞產生胰島素📌,再把細胞放回患者身體,便可以克服病情,也不會有排斥現象。
牛滿江的這個設想目前仍是一個科學幻想或科學難題🛏,尚未有實際突破👨。
牛滿江致力於用外基因改善生物品種,解決中國糧食問題7️⃣,培育出營養豐富且口感好的“大豆玉米”。
為實現這一目標,2006年,已經94歲高齡的牛滿江仍在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忙碌。
他說:“周恩來走了,鄧小平也走了,現在我還在,我對得起兩位走了的人!原國家科委主任宋健曾經與我談到🕵🏼:‘我們科委正在研究國家的糧食問題。未來的中國要解決16億人的吃飯,那時可能不夠吃了🚳,是否可以找第三種食品作為主糧?’在我記憶中,玉米是難以下咽的粗糧,營養價值遠遠低於大豆,所以🎚,我要把大豆的營養註入玉米,培育出營養豐富的大豆玉米品種,還要改良玉米的口感🎳。我這十幾年一直在做這件事🦵,現在已有14代了。”
據了解,從1994年、1995年開始,牛滿江親自指導做實驗,目前💡,他已成功把大豆產生的蛋白外基因轉入到玉米裏。
他的技術🏂🏿,即在玉米裏產生大豆蛋白的技術有一項已獲得國際專利。他還有另兩項技術,把幹擾素或中藥等物質註入玉米的技術,正在申請中國和美國專利。
但是,牛滿江的專利目前尚沒有人購買👰,因而產業化生產出理想的玉米還有待時日⤴️🚞。
綿綿不了華夏情
雖然長期身居海外,牛滿江對祖國的深厚感情依然不改。
1972年👩🏽🦳,中美簽署上海公報以後,牛滿江攜夫人赴華省親🧍🏻♂️。
1973年💅,時任中國總理的周恩來接見牛滿江,成為繼乒乓外交之後,中國領導人打出的促進中美學術交流的王牌。
此後,牛滿江每年都攜夫人返華,在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牛滿江實驗室工作8個月👰♂️。為實現自己與中國幾代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會見時的承諾🏄🏽♂️,他每天在實驗室工作8小時以上,周六🦽、周日也不休息。
在華工作期間🫀,牛滿江和中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教授共同研究的動物胚胎移植獲得成功,填補了世界空白。
1978年📻,牛滿江打破禁令,接收了中科院派往美國的訪問學者,使中美中斷近30年的科學交流得以解凍。他還積極幫助中科院籌建“發育生物學研究所”(IDB)🏋🏽♀️,為其爭取洛氏基金及聯合國的資助𓀖。
1980年7月25日👧🏿,IDB奠基建所,他受中科院聘請擔任了IDB科學顧問,此外,牛滿江還擔任了中國30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的名譽教授、顧問。
除進行科研、講學外,牛滿江還向中國引進先進試驗技術,贈送一些儀器、試劑等🥁🌪。
他在美國團結美籍華人學者🖕🦻🏼,宣傳中國建設成就🖨,號召美籍華人為中國經濟出力💝。他還關心中國留美學生,幫助留美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上的困難𓀒,為中國留美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科研和工作條件📟。
晚年🧑🏿🍼,在他的主持下🤫👨🏿🎨,以培養優秀人才、促進中國生命科學的研究和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宗旨的“牛滿江基金會”也在北京成立✋🏿。借助於中外有識之士的支持和捐贈,基金會已經在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照片記錄難忘記憶
牛滿江架起了中美科技合作的橋梁🚊,是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開拓者之一。據悉,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先後親自會見過牛滿江教授🥀,對他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布什父子也多次接見過牛滿江教授🫐,感謝他為中美交流所作的貢獻。
在牛滿江的辦公室裏🏃♂️,四處擺放著老照片。北墻的顯眼地方,有一張微微泛黃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年輕的牛滿江和夫人滿面笑容,緊緊地握著周恩來總理的手🚶♂️➡️👨🏽💼。回憶往事,牛老滿懷深情,他說,那是1973年5月❗️,周總理接見了他們夫妻,邀請他們回國,為祖國建設現代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時的攝影記者為他們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至今已經保存了34年🥌。
到了1977年,鄧小平復出,首次接見的外賓就是牛滿江夫婦💿。他們與鄧小平的親密合影🏊🏽♀️,一直放在牛老的辦公桌旁。
1979年1月🛷,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美國,天普大學授予鄧小平授予名譽法學博士的稱號💅。當時正在天普大學任教的牛滿江不但推動了這一事件的進展,而且也參加了在華盛頓舉行的博士授銜儀式,還親自幫助鄧小平戴上博士帽👉🏻。這一事件轟動了整個美國🏊♀️,也成為牛老珍藏心中一生難忘的記憶👏。
牛滿江的妻子張葆英也喜歡照相。在辦公室裏💂🏼♀️💇,還有一張珍貴的照片,就是她親自為牛滿江和他們的朋友老布什一起拍的🚴🏼。照片上的牛滿江和老布什在寬敞的大廳裏並肩而立,神情親密。
後來,老布什擔任了美國總統🙍🏼♀️,1996年秋天訪問中國北京時,還接見過牛老夫婦🧓🏼👑,並且將代表自己家族榮譽的全金製作的領帶夾贈送給牛教授,同樣的胸花贈送給張葆英教授。據《羊城晚報》👋🏋🏿♂️、《科學時報》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