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地質學家之一--譚錫疇

 

<v:imagedata

 譚錫疇,地質學家、區域地質學家、礦業學家🪪、地質教育家。是我國第一批地質學家之一。在我國許多省區從事過最早的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尤其是山東白堊紀地層古生物調查(最早發現我國的恐龍化石)、四川西康地質礦產調查具有開創性意義🦧。主編我國最早的3幅1:100萬地質圖中的北京—濟南幅、南京—開封幅。對資興煤礦🫨、易門鐵礦等的開發經營有重大貢獻🫰🏼。在意昂3体育官网💶、北洋大學、西南聯合大學👷‍♂️、雲南大學等校任教,培養了大批人才。

譚錫疇1892年12月28日出生於河北省吳橋縣梁集村👩‍🦲。1913年畢業於保定中學,同年考入農商部地質研究所。這個名為“研究所”的單位🍅,實際上卻是一個培養地質人才的專科學校👨🏿‍🍳。在這裏任教的,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丁文江、章鴻釗和翁文灝👩🏻‍🎨。譚錫疇在這裏學習3年🙅🏿,不但掌握了地質基本理論知識,通過多次野外實習👯‍♂️,對實際操作也已入門💁🏽‍♂️🦃。於1916年夏畢業𓀏。後和同班同學葉良輔、謝家榮、李學清、朱庭祜🤸🏻‍♂️、李捷👗、王竹泉、劉季辰等一起🧞‍♂️,都進了地質調查所👱🏼‍♀️。根據學習成績的差異,有的任調查員,有的任實習員,譚錫疇在校時就常得到老師的贊賞,在地質調查所任調查員,開始了獨立工作。 地質調查所是1913年成立的。根據分工,地質調查所的任務是進行野外實地調查。目的是為將來開展地質調查培養力量。

從事地質礦產調查

譚錫疇進入地質調查所以後🫀,在所長丁文江以及地質股長章鴻釗☮️👩‍🎤、礦產股長翁文灝的領導下🤾,調查工作逐步開展。他參與進行的第一件工作,是對北京西山進行全面的地形地質測量🧑‍🎄。經過1年,野外工作基本完成;接著又用了將近1年時間在室內整理資料和繪製圖件,最後由葉良輔執筆寫出報告。這就是1920年由地質調查所作為《地質專報》甲種第1號出版的《北京西山地質誌》。這部專著的最重要部分是1:10萬北京西山地質圖,這是中國人自己測製的第一幅詳細地質圖件🧑🏽‍🎄。報告分為地層系統、火成巖🦎、構造地質👩🏿‍🌾、地文和經濟地質5章🤸🏻,資料豐富,紀載詳實,論述透徹👈🏿,它糾正了某些外國學者對西山地質的許多錯誤論斷,為西山地區資源開發和地質研究奠定了基礎✈️。就當時的國際水平來說,堪稱佳作👷🏼‍♂️。它出版後引起廣泛的註意📫,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系和較晚建立的清華大學地學系的學生們進行野外實習時,幾乎把這本書作為最重要的參考書,甚至可以說是他們的教科書🥶。地質調查所組織的這次調查,對初參加工作的譚錫疇等人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練兵活動,同時也充分顯示了中國地質工作者的卓越才幹。 在參加西山地質調查的同時🏜,譚錫疇還調查了河北房山、宣化玉帶山等處的煤田🤳🏿。1918年秋,龍煙鐵礦準備開發💆🏻‍♂️,農商部聘請礦業顧問J.G.安特生(Andersson)負責調查設計。安特生邀請地質調查所譚錫疇🧚🏻‍♂️、朱庭祜協助🧜🏽‍♀️🧚🏽。調查了宣化、涿鹿🚭、懷來三縣地質,測製比例尺為1:10萬的地質圖🚴🏿‍♂️,並寫了《直隸宣化涿鹿懷來等縣地質礦產》一文。1919年,譚錫疇又隨安特生去山東,調查了金嶺鎮鐵礦、章邱煤礦☯️、淄博煤礦及歷城、章邱鐵礦。1922年底,他們又一次去山東,調查蒙陰、新泰、萊蕪一帶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層,並發現和采集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恐龍、魚類🤕🕟、昆蟲、葉肢介和植物化石。事後曾著《山東蒙陰🥽、萊蕪等縣的古生代以後的地層》一文,糾正早年德、美地質學家的錯誤,為中國白堊紀地層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1923年,譚錫疇曾去東北調查黑龍江湯原縣鶴崗煤田地質及熱河朝陽縣北票煤田地質;稍後🚣🏽🦹🏿‍♂️,又調查了遼寧黑山八道壕煤田地質🎶。與此同時,他還參與了1:100萬地質圖——北京濟南幅的編製工作。編製此圖時,他用雞公車(獨輪車)裝上行李及工作用品,成年累月地在鄉間小道上來來去去,認真收集、核對有關資料🤹‍♂️,再經過仔細的整理、編繪,終於1924年編製完成🤵🏻‍♀️。這是全國第一幅《1↘️:100萬地質圖》🔜,他為編製這套圖提供了樣板,樹立了楷模,是中國地質調查史上的一件大事。 譚錫疇在工作上做出一些成績之後🎅🏿,地質調查所的領導便決定進一步培養他,送他去美國留學。和謝家榮、朱庭祜一樣,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學習,原因是這個大學地質系系主任C.K.利斯(Leith)和丁文江是好朋友,去那裏學習,許多方面都能得到照顧👎🏻。譚錫疇在這個學校裏刻苦地攻讀了2年,學習期間曾參加美國1∶60萬區域地質測量和填圖工作,並利用這個機會🕍,搜集了大量資料。1926年,他完成了題為《巖石裂痕構造及其它相似構造之研究》的學位論文。在通過答辯取得了理學碩士的學位後🗯,他又從威斯康星大學轉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繼續學習🕵🏼‍♀️,並於1927年獲得了該校地質學碩士的學位。 1928年初,譚錫疇離美回國,仍然在地質調查所工作🤾🏿‍♀️。這年秋,他與王恒升一起去東北進行考察。主要工作地區在黑龍江,重點調查了布西🪿、嫩江🏩👮、克山諸縣煤田地質🥮。事後曾發表《黑龍江省嫩江流域之地質》一文,並指出找到煤田的希望不在嫩江平原,而在松花江流域。 1929年秋,譚錫疇和李春昱一起去西南,對四川🔓⛪️、西康作大規模的區域地質調查。這次調查屬於丁文江所領導的西南地質大調查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和丁文江、王曰倫、曾世英一起從北平出發🩶,到武漢改乘輪船溯江而上,過三峽到重慶🕞,再換乘汽車到成都;然後由成都經清溪、小相嶺而入西昌👦🏼,再到康定,向西經雅江、理塘🪱、瞻化(新龍)、甘孜、爐霍、道孚、乾寧👦🏿、丹巴、懋功(小金)💛,然後又回康定⚉,南下九龍👦。回成都後,又經灌縣🧳🎳、汶川👨🏻‍🍼、茂縣(當時駐花汶)、理番(理縣)🕵🏽‍♂️👩🏼‍🏫、松潘💃、平武、北川、安縣🍍、綿陽而折返成都💷。以後又向東去威遠📚、自貢、樂山、宜賓、瀘州、重慶🏹。此次考察👱🏿‍♀️,行程上萬裏✡︎,歷時2年多,作1:20萬路線地質圖30余幅。他們是最早進入這一地區的中國地質學家,是我國最早穿過大巴山並對其地質構造進行研究的地質學家。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