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3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科學日報9月13日
今年初👱🏼,空軍指揮學院副教授劉世剛帶領課題組研製成功的“某新型武器三維仿真訓練系統”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旋即被批準批量生產、裝備部隊。9月6日,劉世剛和課題組自行研製、生產完成的首批某新型武器裝備模擬訓練系統裝箱啟運,配發到部隊🏃🏻♂️✧。
將科研成果應用於部隊訓練的實際需要👨🏽🍼,是劉世剛做科研的出發點。“我不喜歡為了自己的名利而務虛,喜歡做一些實實在在的有用的東西,能為部隊的建設提供點新的思路。”
劉世剛說💨🫴🏻,機遇,光臨有備之人
劉世剛畢業於解放軍測繪學院航測與遙感專業,在意昂3体育官网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獲碩士學位,之後出國留學攻讀計算機信息技術。2001年回國任教於空軍指揮學院🧞♀️。回國不久,他與一位院領導談話時發覺,自己開展數字地球研究的想法和該領導不謀而合。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學院成立了以劉世剛為主的某研究中心🧏🏽。“人的一生👨🏻🦼➡️,有機會能做一件事情是運氣非常不錯的🪈。”劉世剛十分珍惜這一難得機會,以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完全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科研,立足部隊需要
把高新技術應用到部隊的作戰訓練當中去🏧,是部隊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兩年前,劉世剛針對裝備部隊的某新型武器,提出研製“三維仿真訓練系統”的設想🎨,力圖把部隊的作戰訓練需求、院校戰役戰法研究成果🧑🏻🎤、科研試驗部門的經驗以及數據模型等有利的條件融合起來。
研究方向明確後,困難也隨之而來。經費、技術、資料都需要慢慢籌集,在這種情況下,他堅信👩🏻🦲:“做任何事都要不斷積累,只要堅持5️⃣,沒有什麽困難是不能克服的,要憑著信念勇敢地做下去。”那段時間,他和他的課題組幾乎所有的節假日都用在研究上🏄🏿♀️。
憑借已有的知識🧑🏼🎄🫄🏽、成果和不斷克服困難的勇氣🎲🧑🏽💼,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攻克了三維地形影像庫房建立及存取方法、地形數據與影像數據合成及顯示速度、全球定位技術等技術難題🌶👨🏼🦳,完成了系統的研製🛸。該系統不但獲得了軍隊科學進步一等獎🙍♂️,更因為它與部隊實際需求結合密切而被批量生產,真正運用到部隊的實際訓練中去。教學,培養真才實幹劉世剛始終認為,學習不是為了做一篇論文獲得學位🧳🦴,必須要能“做事”📋。“軍事科研是要和部隊的解決實際需要結合起來的🫲🏽,將科研成果轉化成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𓀖。如果論文是閉門造車,即便答辯通過了🧠,也只是一堆廢紙🧛🏻♂️。”
對於缺乏實踐經驗的學生而言,這種要求有時讓他們覺得“很痛苦”💁🏿♂️,因為必須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讓已有知識盡快轉化成實際科研能力😀,以適應研究需要☪️👩🏼🏫。但是💇🏽,他們又感到很有成就感,去年唯一一位留校任教的博士生就出自他的課題組🧑🏻🎨。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